國務院征地拆遷條例
發布時間: 2025-07-14 08:00:46
『壹』 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征地拆遷補償暫行條例
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征地拆遷補償暫行條例是國家頒布的。征地補償標準是指在市鎮行政區的土地根據政府總體規劃確定的用地范圍內,依據土地類型、土地年產值、土地區位登記、農用地等級、人均耕地數量、土地供求關系、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和城鎮居民最低生活水平保障等因素,再依據片區劃分用於征地補償綜合計算的標准。
《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是為規范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活動,維護公共利益,保障被徵收房屋所有權人的合法權益制定。由國務院於2011年1月21日發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只涉及國有土地的補償,農村集體土地的補償條例還未出台。
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徵收國有土地上單位、個人的房屋,應當對被徵收房屋所有權人(以下稱被徵收人)給予公平補償。國務院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同級財政、國土資源、發展改革等有關部門,加強對房屋徵收與補償實施工作的指導。
(1)國務院征地拆遷條例擴展閱讀:
《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第十九條規定對被徵收房屋價值的補償,不得低於房屋徵收決定公告之日被徵收房屋類似房地產的市場價格。被徵收房屋的價值,由具有相應資質的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按照房屋徵收評估辦法評估確定。
對評估確定的被徵收房屋價值有異議的,可以向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申請復核評估。對復核結果有異議的,可以向房地產價格評估專家委員會申請鑒定。
房屋徵收評估辦法由國務院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制定,制定過程中,應當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貳』 征地拆遷法律法規有哪些
1、土地管理法第47條規定,徵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徵收前3年平均年產值的6至10倍。2、土地管理法第47條規定,被徵收土地上的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一、征地拆遷法
根據土地管理法第31條規定,國家實行佔用耕地補償制度。非農建設經批准佔用耕地的,按照「佔多少,墾多少」的原則,由佔用耕地的負責開墾與所佔耕地的數量和質量相當的耕地;沒有條件開墾或者開墾的耕地不符合虛滲要求的,應當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規定繳納耕地開墾費,專款用於開墾新的耕地。
二、徵收耕地如何補償?
土地管理法第47規定,徵收耕地的補償費用包括以下幾部分:
土地補償費;
安置補助費;
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
三、徵收耕地的土地補償的標準是如何規定的?
土地管理法第47條規定,徵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徵收前3年平孝跡均年產值的6至10倍。
土地管理法第47條還規定,國務院根據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在特殊情況下,可以提高徵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准。
四、徵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的標準是如何規定的?
土地管理法第47條規定,徵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按照被徵收的耕地數量除以征地前被徵收單位平均每人佔用耕地的數量計算。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標准,為該耕地被徵收前3年平均年產值的4至6倍。但是,每公頃被徵收耕地的安置補償費,最高不得超過被徵收前3年平均年產值的15倍。
五、徵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准如何確定?
土地管理法第47條規定,徵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參照徵收耕地的土巧譽並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准規定。
六、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標準是如何規定的?
土地管理法第47條規定,被徵收土地上的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
通過以上閱讀,你對征地拆遷法律法規的了解了嗎?拆遷涉及千家萬戶,法律問題不可小覷。拆遷人要了解,拆遷戶更要了解,因為這關繫到你和你家庭的切身利益問題,不可大意。熟知法律才能保障您自己的合法權益。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