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銀川市城市綠化管理條例實施細則

銀川市城市綠化管理條例實施細則

發布時間: 2025-07-14 10:40:01

Ⅰ 銀川市公園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加強本市公園的規劃、建設、保護、管理,改善人居生態環境,促進公園事業的健康發展,根據國務院《城市綠化條例》和《寧夏回族自治區城市綠化管理條例》等有關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公園的規劃、建設、保護、管理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公園是公益性的城市基礎設施,是具有良好園林景觀和較完善的設施,具備改善生態、美化城市、游覽觀賞、休憩娛樂和防災避險等功能的公共場所。第三條市林業主管部門負責本市公園的管理、監督、指導工作,縣(市)區林業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公園的管理監督工作。

公園管理機構負責公園日常管理工作。

發改、財政、規劃、土地、住房和城鄉建設、城管、公安、文化、文物、市場監管、水務、環保等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協同做好公園管理工作。第四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公園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保證公園建設和管理所必需的經費,保障公園事業發展的需要。第五條公園實行分級、分類管理。公園的等級、類別由市林業主管部門按照有關規定確定並公布。第六條公園以政府組織建設為主導。鼓勵國內外投資者依據國家有關規定,投資參與公園的建設和管理。第二章規劃和建設第七條林業主管部門應當會同規劃、土地、水務等有關部門根據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綠地系統規劃編制本級公園發展規劃以及實施計劃,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

公園發展規劃以及實施計劃草案應當向公眾公示,征詢公眾的意見。第八條對公園周邊可能影響公園景觀的建設項目實行控制管理。具體的控制范圍和要求由林業、規劃、土地、水務等有關部門根據公園的等級、類別共同制定。

公園周邊建設工程應當與公園景觀相協調,不得影響園內的草木生長、整體景觀和風貌。第九條鼓勵利用荒灘、荒地、廢棄地、垃圾填埋場等場所建造公園。第十條新建、改建、擴建公園應當符合公園發展規劃。

公園新建、改建、擴建規劃方案,由建設單位按照擬建公園的等級、類別、特性、規模和發展方向編制,經林業主管部門審查同意後報規劃部門審批。

編制公園規劃方案應當符合國家相關技術規范的要求,並綜合考慮防災避險、地下空間開發利用、傳統文化特色、古樹名木和文物古跡保護、生態環境、中水使用等多種功能的需要。

經批準的公園新建、改建、擴建方案,不得擅自改變;確需變更的,應當報原審批部門批准。

新建動物園、植物園除應當遵守前款規定外,還應當在動物、植物資源和技術條件、專業管理人員的配備等方面符合有關規定。其他專類公園也應當遵守國家相關規定。第十一條公園建設單位應當在施工前將建設項目設計方案報林業主管部門審批;建設項目設計方案發生變更的,應當按照原審批程序重新報批。第十二條公園建設設計方案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承擔設計的單位應當具備相應的資質;

(二)符合批準的公園的總體規劃;

(三)符合國家有關規定、技術標准和規范要求。第十三條公園內的工程建設應當符合經批準的公園規劃方案。確需單獨批准建設的,經林業主管部門同意後,報規劃主管部門審批。第十四條與公園管理無關的駐園單位應當逐步遷出,不得在公園內新建、改建、擴建工程。第十五條公園建設施工應當按照批準的設計方案進行,建設項目應當由具備相應等級資質的施工單位承擔。

公園建設項目竣工後,建設單位應當會同有關單位驗收合格方可交付使用。未經驗收或者驗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第十六條新建公園的綠化用地比例應當根據公園的等級、類別,達到國家規定的標准,並適當提高比例。

已建成公園的綠化用地比例未達到規定標準的,不得新建、擴建各類建築物、構築物,並應當逐步調整達到標准。第十七條公園內設置的各類設施應當與公園功能相適應,與公園景觀相協調。

公園出入口周圍禁止設置影響交通、緊急疏散的商業、服務攤點。出入口、主要園路、建築物出入口以及公共廁所等處應當設置無障礙設施。

禁止在公園內設置私人會所、高檔餐廳、賓館以及其他不符合要求的場所。

Ⅱ 銀川市城市綠化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促進本市城市綠化事業的發展,綠化、美化市容,保護和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根據國務院頒發的《城市綠化條例》以及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城市規劃范圍內的綠化規劃、建設、保護和管理。
凡駐銀川市的機關、團體、部隊、院校、企事業單位及個人都應遵守本條例。第三條城市綠化系指在城市規劃區內進行的植樹、種花、種草、育苗及園林綠化設施等建設活動。
本條例所稱城市綠化地包括:公共綠地、生產綠地、單位附屬綠地、居住區綠地、防護綠地、風景林綠地和城市道路綠地。第四條城市綠化是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把綠化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加強科學管理,推廣先進技術,提高綠化的科學技術和藝術水平。第五條銀川市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市綠化建設和管理工作,各區的城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轄區內綠化建設和管理工作。
銀川市人民政府各有關部門應協同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搞好綠化的建設和管理工作。第二章規劃和建設第六條城市總體規劃中應當包括城市綠化,規劃中確定的綠地和現有的綠地末經法定程序批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佔或改變用途。第七條城市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制定年度綠化計劃和中長期綠化規劃,並組織實施。第八條各項城市建設項目應當按照國家規定和綠化規劃留足綠化用地。城市規劃和土地管理部門應嚴格按綠化用地規定所佔比例審批建設項目規劃方案,以確保城市綠化用地面積。
因特殊原因不能按綠化用地規定進行綠化建設的單位,經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的批准,交納易地綠化補償費,實行易地綠化。第九條城市綠化工程、新建、擴建工程項目的附屬綠化工程應當委託園林綠化設計部門或持有相應資格證書的設計單位承擔。城市綠化工程設計,要體現歷史文化傳統,突出地方和民族特點。
工程建設項目的附屬綠化工程設計方案,按照基本建設程序審批時須經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同意。
城市的公共綠地、居住區綠地風景林地和幹道綠化帶等綠化工程和設計方案,必須按規定報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審批。建設單位必須按照批準的設計方案進行施工。第十條綠化資金實行財政撥款和多渠道籌集相結合的辦法。本市各級人民政府和單位應當在預算內安排相應的綠化經費。綠化經費不得挪作它用。第十一條綠化工程應和建設項目的主體工程同時規劃設計,按批準的設計方案進行施工。完成綠化的時間不得遲於主體工程投入使用後的第二個年度綠化季節。
對未按規定設計完成綠化任務的單位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有權責令限期完成,逾期不完成的由責任單位交納實需綠化費用由園林綠化主管部門代為綠化。第十二條城市中的單位和有勞動能力的公民,應當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履行植樹或其它綠化義務。對拒絕或不能按期完成綠化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由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按國家有關規定收取綠化費,代為綠化。第十三條城市公共綠地和城市道路綠化的建設,免收土地有償使用費和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第三章管理和保護第十四條國家保護樹木所有者和管理者的合法權益。城市綠地和樹木實行專業管理和群眾管理相結合的辦法,並按下列規定分工負責管理和保護:
(一)公共綠地、防護綠地、生產綠地、城市道路綠地及風景林地由各級園林綠化部門負責;
(二)公路、溝道、渠道、鐵路兩側的綠化及其管理維護分別由公路、水利、農業、園林、鐵路等部門負責;
(三)居住區、居住小區的綠化及管護,由居委會或管委會負責,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給予指導、督促、檢查;
(四)機關、團體、部隊、院校、企事業單位負責本單位用地范圍內和門前責任地段的綠化建設及管護;
(五)私人院落里自費種植的樹木歸個人所有,個人應精心管護。第十五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擅自佔用城市綠化用地。因建設或其它特殊需要臨時佔用城市綠化用地,須經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批准,佔用的城市綠化用地,應當限期歸還,並按有關規定交納臨時使用費。因使用造成綠地損害的,由使用者負責恢復或賠償。第十六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損壞城市樹木花草和綠化設施。
砍伐或移栽樹木,必須按照法定程序經有關部門批准取得准伐證或准移證方可進行。經批准砍伐或移栽的樹木應給樹權所有者賠償損失,並按伐一補三的原則在當年或次年內補栽。原地無法補栽的可交納樹木補栽所需費用,由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易地補栽。

Ⅲ 銀川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規定公民應當維護公共鐵序,自覺尊守哪些規定

《銀川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

第八條 公.民應當愛護公共環境衛生,自覺遵守下列規定:

(一)不隨地吐痰、便溺,不亂扔果皮、紙屑、煙頭、塑料製品、一次性餐(飲)具等廢棄物;

(二)不在建築物、構築物的外牆、樓道和樹木、電線桿及其他戶外設施上塗寫、刻畫及張.貼宣.傳物品;

(三)不在法.律法規規定禁止吸煙的場所內吸煙;

(四)不佔用綠地,不隨意採摘花果、踩.踏草坪、損壞綠化設施;

(五)分類投放生活垃.圾,不在非指定場所放置、傾倒生活垃.圾或者其他廢棄物;

(六)不在城市建成區飼養雞、鴨、鵝、兔、羊、豬等家禽家畜,飼養寵物應當符合有關規定,並採取措施防止對環境衛生和周圍居民正常生活產生影響;

(七)不違反規定燃放煙花爆竹;

(八)不違反規定露天焚燒秸稈、落葉、樹枝、枯草、垃.圾等產生煙塵污染的物質,不在禁止區域內露天燒烤;

(九)不在劃定的區域外焚燒冥紙、拋灑祭品;

(十)法.律、法規的其他規定。

第九條 公.民應當維護公共秩序,自覺遵守下列規定:

(一)開展廣.場舞、露天表演等健身娛樂活動,應當合理選擇場地、時間,控.制音量,避免干擾他人正常生活;

(二)不從建築物、構築物內向外拋擲物品;

(三)不違反規定在街道兩側和公共場地設攤經營、堆放物料,搭建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

(四)不損毀、侵佔公共設施設備、他人財物或者共享交通工具;

(五)飼養犬只應當依法.辦.理許可登記手續,不違反規定飼養烈性犬。攜帶犬只外出時,應當束犬鏈牽領,自覺清理所攜犬只糞便,不攜帶犬只進入辦公、生產、經營等公共場所(導盲犬、助殘犬、警犬等特殊用途的除外);

(六)遵守互.聯.網.管理規定,不編造、發布和傳播虛假信息、低俗淫.穢信息和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的信息;

(七)不參與色.情、賭.博、涉毒、封.建迷.信及其他低俗活動;

(八)法.律、法規的其他規定。

第十條 公.民應當維護交通秩序,自覺遵守下列規定:

(一)駕駛機動.車、非機動.車應當按照交通信號指示行駛,服.從交通警.察指揮,主動讓行執行緊急任務的警車、消防車、救護車、工程救險車,不亂停亂放,不佔用人行道、盲道、消防通道、應急車道;

(二)駕駛機動.車不隨意變道、穿.插和超車,不撥打接聽手持電.話,規范使用燈光和喇叭,行經人行橫道時應當減速行駛,遇行人正在通.過時應當停車讓行;

(三)駕駛和乘坐機動.車、非機動.車不向車外拋灑物品;

(四)駕駛非機動.車不逆向行駛、超速行駛,不違反規定載人載物;

(五)行人應當按照交通信號指示通行,不隨意橫穿道路,遇機動.車禮讓時快速通.過,不跨越、倚坐道路隔離設施;

(六)不擅自在道路和其他公共區域設置地樁、地鎖或者其他障礙物影響機動.車停放和行人通行;

(七)法.律、法規的其他規定。

Ⅳ 銀川市城市綠化管理條例實施細則(2006)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城市綠化管理、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根據《銀川市城市綠化管理條例》規定,制定本實施細則。第二條本實施細則適用於本市城市規劃區內的綠化規劃、建設、保護和管理。第三條城市綠地包括以下七類:
(一)公共綠地是指向公眾開放的市級、轄區級、居住區級公園、小游園、街道廣場綠地以及植物園、動物園、特種公園等;
(二)單位附屬綠地是指機關團體、部隊、學校、醫院、廠礦等行政企事業單位庭院內以及公共設施附屬的環境綠地;
(三)居住區綠地是指居住區內除居住區級公園、小游園和行道樹以外的庭院樓間綠地;
(四)生產綠地是指為園林綠化提供苗木、花、草、種子的苗圃、花圃、草圃;
(五)防護綠地是指城市中用於環境、衛生、安全、防災的林帶、綠地;
(六)風景林地是指城市內依託自然地貌、美化改善環境的林地和近郊風景名勝區;
(七)城市道路綠地是指所有道路的分車綠化帶、中心綠島、綠化林蔭道及行道樹。第四條各單位應組織開展創建園林式單位(居住區)等活動,搞好單位綠化和小區綠化。城市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應積極倡導、組織和開展單位及個人認建認養城市綠地,建市民林、紀念林等綠化活動。第五條城市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市的綠化建設和管理工作。各縣、區城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轄區的綠化和管理工作。
規劃、國土資源、財政、發改委、水務、建設等部門應當按照各自的職責協助做好綠化工作。第二章規劃和建設第六條城市綠化規劃應在城市總體規劃指導下,由城市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會同規劃、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共同編制,經市政府批准後,由城市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實施。
城市綠化規劃一經批准,應當嚴格執行,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改變。確需改變的,需報經原批准機關重新審批。第七條城市綠化實行「綠線」管制制度。城市規劃內作為城市綠地的區域在規劃中應當明確界定,綠地區域周邊的線稱為「綠線」。明確劃定各類綠地范圍控制線。綠線范圍內的用地不得改作他用,確需改變的,按程序報批。
城市范圍內的河岸、湖岸、渠岸、主幹道等地帶作為「綠線」管理的重點部位。第八條城市園林綠化規劃設計,應高度重視借鑒先進經驗,因地制宜,充分體現本地特色和民族風格,突出科學性和藝術性。植物種類應當注重喬、灌、花、草的合理配置,優先發展喬木,以鄉土植物為主,引進適合本地區生長發育的園林植物,加大科研推廣力度,創造園林精品。第九條城市公共綠地布局合理,分布均勻,服務半徑達到500m(1000m2以上公共綠地)的要求。第十條城市建設項目的綠地面積佔用地總面積的比例即綠地率。鼓勵垂直、屋頂、平台等綠化形式,對平台高度不大於地面基準標高1m,且從地面有道路可進入,平均覆土厚度大於1.2m,其綠化面積可以參與綠地率計算,否則綠化面積不得計入綠地率。各建設項目綠地率應達到以下要求:
(一)公園、居住區、公建、工業企業等建設項目綠地率
其中居住區內公共綠地指標:組團不少於0.5m2/人,小區(含組團)不少於1m2/人,居住區(含小區與組團)不少於1.5m2/人,在設置上應當至少一個邊與相應居住區級別的道路相鄰,且應滿足有不少於1/3的綠地面積在標準的建築日照陰影線范圍之外的要求,並便於設置兒童游戲設施和適於成人休憩活動。其中院落式組團綠地的設置還應當同時滿足國家園林行業設計規范的規定。
(二)道路綠地率
園林景觀路綠地率不得小於40%;紅線寬度大於50m的綠地率不得小於30%;紅線寬度在40m~50m的道路綠地率不得小於25%;紅線寬度小於40m的道路綠地率不得小於20%。
(三)市區內鐵路及乾渠、干溝等按照規劃要求執行。第十一條建設項目應與其配套的綠化工程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驗收。達不到規定綠化標準的不得投入使用,對確有困難的,經城市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可進行易地綠化。建設單位不具備易地綠化條件的需按有關規定繳納易地綠化補償費,由城市園林綠化主管部門實施易地綠化。
城市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應對建設項目的配套綠化進行跟蹤管理,被檢查者應當積極配合。

Ⅳ 銀川市公園管理辦法(2011修正)

第一條為了加強公園的保護、管理,改善生態環境,美化城市,增進人民身心健康,根據《寧夏回族自治區城市綠化管理條例》、《銀川市城市綠化管理條例》和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所稱公園是指供公眾游覽、休憩、觀賞,開展科普、文化及鍛煉身體等活動,有較完善設施及良好生態環境的綠地和場所,包括綜合性公園、動物園、植物園、森林公園等。第三條本辦法適用於本市城市規劃區內公園的管理。第四條銀川市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市公園管理工作。各公園設立的公園管理單位,具體負責公園的日常管理。

規劃和國土資源、建設、城管、公安、文化、文物、環境保護等行政管理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協助做好公園管理工作。第五條公園土地不得擅自改作他用。確需改變使用性質的,應當經市園林綠化、規劃和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同意,報市人民政府批准。第六條公園需要進行改造建設的,改造方案應當報市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審核,並按有關規定程序報批。第七條公園內樹木、花草及其他綠化設施,由公園管理單位依照有關法律、法規進行保護和管理,不得任意砍伐和破壞。公園內的古樹名木、文物古跡,由公園管理單位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嚴格保護和管理。第八條公園管理單位應當按照相關行業等級質量標准對樹木、花草、綠化設施進行養護管理並實現達標。第九條公園管理單位應當加強公園內湖泊等水體的保護和管理。未經批准,不得擅自對水體進行圍堵、填埋。第十條公園內供游覽、休憩、觀賞的園林建(構)>物或其他設施,由公園管理單位負責維護,不得擅自改變用途。第十一條公園管理單位應當建立安全管理制度,設置必要的安全設施和警示標志,維持公園正常秩序,保障遊客人身安全。第十二條公園管理單位應當加強公園內的衛生管理,保持整潔的衛生環境,並按規定的標准設置衛生設施。第十三條公園管理單位及其他單位和個人在公園內不得設置與公園性質無關或產生污染的經營項目,已設置的應當限期整治或取締。第十四條公園內設置的商業、服務設施,應當服從公園的規劃布局,與公園景觀相協調。經營者與公園管理單位簽訂協議,辦理工商營業執照等相關手續後方可經營。

經營者應當在公園管理單位指定的地點經營,不得擅自改變經營性質、變動經營地點或擴大經營面積。

禁止在公園內兜售物品。第十五條公園內各種游樂設施應當按照公園規劃統一設置,其技術、安全指標應當達到國家游樂行業有關標准,經營者應當建立檢查保養、防範制度,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范,預防事故發生。第十六條在公園內舉辦展覽、表演、游樂等活動,舉辦者應當與公園管理單位簽訂協議,按規定向有關部門辦理手續,並由公園管理單位報市園林綠化主管部門備案。舉辦的活動應當健康、文明。第十七條駐在公園內的單位和個人應當遵守公園的各項管理制度,服從公園管理單位的統一管理。第十八條公園管理單位根據公園的實際情況,在方便遊客游園的原則下制定開閉園時間,開展游園業務經營活動。第十九條遊客應當文明游園,愛護公園綠化和設施,遵守公園的管理規定。第二十條公園內禁止下列行為:

(一)攜帶犬類及其他寵物入園;

(二)翻越圍牆、擅自駕(騎)車進入公園;

(三)傷害動物、捕鳥,擅自垂釣、打撈水草;

(四)隨地吐痰、傾倒污水、亂丟(堆)雜物、果皮,隨地大小便等損害公園環境衛生的行為;

(五)擅自挖土採石、破壞公園地貌,在建(構)>物及各類設施上刻畫、塗寫,損壞公園設施;

(六)擅自營火、宿營、游泳;

(七)採用噴泉等水景用水洗澡、洗衣、物;

(八)擅自張貼、懸掛廣告宣傳品;

(九)酗酒、賭博、行乞或算命等封建迷信活動;

(十)在樹木上釘栓刻畫、攀折花木和任意採摘樹葉、花果、踐踏草坪;

(十一)破壞水體設施或向水體傾倒垃圾和其他污染物;

(十二)法律、法規、規章禁止的其他行為。第二十一條違反本辦法第十四條第一款規定,未與公園管理單位簽訂協議並辦理工商營業執照等相關手續,擅自在公園內開展經營活動的,由園林綠化行政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仍不改正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予以取締,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規定行為的,由公安機關按照有關規定予以處罰。

Ⅵ 銀川市城市綠化管理條例實施細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銀川市的城市綠化管理,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根據《銀川市城市綠化管理條例》之規定,制定本實施細則。第二條本細則適用於銀川市城市規劃范圍內的綠化規劃建設和管理。第三條本細則所稱城市綠地包括以下七類:

(一)公共綠地:是指向公共開放的市級、區級、居住區級公園,小游園、街道廣場綠地以及植物園、動物園、特種公園等;

(二)單位附屬綠地:指機關、團體、部隊、學校、醫院等行政企事業單位庭園內以及公共設施附屬的環境綠地;

(三)居住區綠地:指居住區內除居住區級公園,小游園和街道權以外的庭院、樓間綠地;

(四)生產綠地:為城市園林綠化提供苗木、花草種子的苗圃、花圃、草圃等;

(五)防護綠地:城市中用於環境、衛生、安全、防災的林帶、綠地;

(六)風景林地:指城市內依託自然地貌、美化改善環境的林地和近郊風景名勝區;

(七)交通綠地:指所有道路的分車綠帶、中心綠島林陰道綠化及行道樹。第四條本細則適用范圍內的單位和有勞動能力的公民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履行植權或者其他綠化義務。

任何單位和個都應當愛護城市綠化成果,有權勸阻和舉報損害城市綠化及其設施的行為。

無故不履行全民義務植樹的單位和有勞動能力的公民,應當按照有關規定交納義務植樹綠化費。第五條銀川市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市綠化建設和管理工作,各區的城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轄區的綠化建設和管理工作。第六條銀川市綠化規劃應在銀川市總體規劃指導下,由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會同規劃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共同編制,經批准後,由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實施。

城市綠化規劃一經批准,必須嚴格執行,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改變。確需修改的,按程序報批。第七條城市建設項目的綠地面積佔用地總面積的比例應達到以下要求:

(一)公園綠地不低於70%;

(二)新建居住區不低於30%,舊城改造區不低於25%;

(三)新建市區主幹道不低於20%,次幹道不低於15%;

(四)市區內鐵路及乾渠、干溝的防護林寬度應不少於30米;

(五)單位附屬綠地一般不低於30%。其中工業企業、交通樞紐、倉儲、商業中心等綠地率不低於20%;產生有毒有害氣體及污染的工廠不低於30%,並根據國家規定設立不少於50米寬的防護林帶;學校、醫院、休(療)養院(所)、機關團體、公共文化設施、部隊等單位綠地率不低於35%。

因特殊情況不能按上述標准進行建設的單位必須經規劃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和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批准,按不足面積和地段等級交納易地綠化補償費,由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統一安排綠化建設。第八條各項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項目,應依據規定的綠化面積每平方米按100?/FONT>200元建設標准進行配套綠化建設,並納入工程總概算。第九條城市綠化工程的設計,應當委託持有相應資格證書的單位承擔。第十條城市綠化工程的施工,應當委託持有相應資格證書的單位承擔。

綠化工程竣工後,經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驗收合格方可交付使用。第十一條城市綠化及涉及綠化工程的設計方案,應按下列規定審批:

(一)全市性、區域性公園、大型綠化工程的設計方案,經市政府同意後,由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審批;

(二)新建、改建居住和居住小區、組園級住宅及其他建設工程的綠化設計方案,由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審批;

(三)大型綠地(含市級、區級公園)內建築工程的設計方案,經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後,由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審批。第十二條建設單位必須按照批準的設計方案進行施工,設計方案確需用改變,時需經原批准機關審批。第十三條市區內公區空地、沿渠(溝)堤岸及三年內不進行建設或者拓寬的道路兩側國有土地空地,可以由綠化部門先行植樹或建設臨時用地,建設需要時土地應當讓出,地上附首物,建設單位給予適當的補償。第十四條單位現有綠地比例達不到規定標準的,院內空地只能作為綠化用地,不得再增加新的房屋建(構)築和硬化地面。

熱點內容
函是否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7-14 16:23:30 瀏覽:429
道德經讀音版 發布:2025-07-14 16:14:00 瀏覽:769
出庭法院審 發布:2025-07-14 16:13:55 瀏覽:287
海南省規劃條例 發布:2025-07-14 15:59:06 瀏覽:629
軌道交通建設法規 發布:2025-07-14 15:49:03 瀏覽:178
醫學生職業道德教育 發布:2025-07-14 15:35:41 瀏覽:513
醫生開錯葯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14 15:32:21 瀏覽:536
公司注冊設立財務負責人法律 發布:2025-07-14 15:30:54 瀏覽:885
遼陽法院待遇 發布:2025-07-14 15:30:53 瀏覽:683
武清人民法院院長是誰 發布:2025-07-14 15:30:52 瀏覽: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