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制安全條例

制安全條例

發布時間: 2025-07-14 15:06:17

Ⅰ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安全保衛條例(2011修訂)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防止對民用航空活動的非法干擾,維護民用航空秩序,保障民用航空安全,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一切民用航空活動以及與民用航空活動有關的單位和個人。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從事民用航空活動的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民用航空器適用本條例;但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另有規定的除外。第三條民用航空安全保衛工作實行統一管理、分工負責的原則。
民用航空公安機關(以下簡稱民航公安機關)負責對民用航空安全保衛工作實施統一管理、檢查和監督。第四條有關地方人民政府與民用航空單位應當密切配合,共同維護民用航空安全。第五條旅客、貨物托運人和收貨人以及其他進入機場的人員,應當遵守民用航空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規規章。第六條民用機場經營人和民用航空器經營人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制定本單位民用航空安全保衛方案,並報國務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門備案;
(二)嚴格實行有關民用航空安全保衛的措施;
(三)定期進行民用航空安全保衛訓練,及時消除危及民用航空安全的隱患。
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通航的外國民用航空企業,應當向國務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門報送民用航空安全保衛方案。第七條公民有權向民航公安機關舉報預謀劫持、破壞民用航空器或者其他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行為。第八條對維護民用航空安全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或者個人,由有關人民政府或者國務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門給予獎勵。第二章民用機場的安全保衛第九條民用機場(包括軍民合用機場中的民用部分,下同)的新建、改建或者擴建,應當符合國務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門關於民用機場安全保衛設施建設的規定。第十條民用機場開放使用,應當具備下列安全保衛條件:
(一)設有機場控制區並配備專職警衛人員;
(二)設有符合標準的防護圍欄和巡邏通道;
(三)設有安全保衛機構並配備相應的人員和裝備;
(四)設有安全檢查機構並配備與機場運輸量相適應的人員和檢查設備;
(五)設有專職消防組織並按照機場消防等級配備人員和設備;
(六)訂有應急處置方案並配備必要的應急援救設備。第十一條機場控制區應當根據安全保衛的需要,劃定為候機隔離區、行李分檢裝卸區、航空器活動區和維修區、貨物存放區等,並分別設置安全防護設施和明顯標志。第十二條機場控制區應當有嚴密的安全保衛措施,實行封閉式分區管理。具體管理辦法由國務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門制定。第十三條人員與車輛進入機場控制區,必須佩帶機場控制區通行證並接受警衛人員的檢查。
機場控制區通行證,由民航公安機關按照國務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門的有關規定製發和管理。第十四條在航空器活動區和維修區內的人員、車輛必須按照規定路線行進,車輛、設備必須在指定位置停放,一切人員、車輛必須避讓航空器。第十五條停放在機場的民用航空器必須有專人警衛;各有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必須嚴格執行航空器警衛交接制度。第十六條機場內禁止下列行為:
(一)攀(鑽)越、損毀機場防護圍欄及其他安全防護設施;
(二)在機場控制區內狩獵、放牧、晾曬穀物、教練駕駛車輛;
(三)無機場控制區通行證進入機場控制區;
(四)隨意穿越航空器跑道、滑行道;
(五)強行登、占航空器;
(六)謊報險情,製造混亂;
(七)擾亂機場秩序的其他行為。第三章民用航空營運的安全保衛第十七條承運人及其代理人出售客票,必須符合國務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門的有關規定;對不符合規定的,不得售予客票。第十八條承運人辦理承運手續時,必須核對乘機人和行李。第十九條旅客登機時,承運人必須核對旅客人數。
對已經辦理登機手續而未登機的旅客的行李,不得裝入或者留在航空器內。
旅客在航空器飛行中途中止旅行時,必須將其行李卸下。第二十條承運人對承運的行李、貨物,在地面存儲和運輸期間,必須有專人監管。第二十一條配製、裝載供應品的單位對裝入航空器的供應品,必須保證其安全性。第二十二條航空器在飛行中的安全保衛工作由機長統一負責。
航空安全員在機長領導下,承擔安全保衛的具體工作。
機長、航空安全員和機組其他成員,應當嚴格履行職責,保護民用航空器及其所載人員和財產的安全。

Ⅱ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五十一條第一款第七項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來國道路交通自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五十一條第七項規定是:

在沒有方向指示信號燈的交叉路口,轉彎的機動車讓直行的車輛、行人先行。相對方向行駛的右轉彎機動車讓左轉彎車輛先行。

Ⅲ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54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 第五十四條

機動車載物不得超過機動車行駛證上核定的載質量,裝載長度、寬度不得超出車廂,並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重型、中型載貨汽車,半掛車載物,高度從地面起不得超過4米,載運集裝箱的車輛不得超過4.2米;

(二)其他載貨的機動車載物,高度從地面起不得超過2.5米;

(三)摩托車載物,高度從地面起不得超過1.5米,長度不得超出車身0.2米。

兩輪摩托車載物寬度左右各不得超出車把0.15米;三輪摩托車載物寬度不得超過車身。
載客汽車除車身外部的行李架和內置的行李箱外,不得載貨。載客汽車行李架載貨,從車頂起高度不得超過0.5米,從地面起高度不得超過4米。

(3)制安全條例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五十五條 機動車載人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公路載客汽車不得超過核定的載客人數,但按照規定免票的兒童除外,在載客人數已滿的情況下,按照規定免票的兒童不得超過核定載客人數的10;

(二)載貨汽車車廂不得載客。在城市道路上,貨運機動車在留有安全位置的情況下,車廂內可以附載臨時作業人員1人至5人;載物高度超過車廂欄板時,貨物上不得載人;

(三)摩托車後座不得乘坐未滿12周歲的未成年人,輕便摩托車不得載人。

第五十六條

機動車牽引掛車應當符合下列規定:

(一)載貨汽車、半掛牽引車、拖拉機只允許牽引1輛掛車。掛車的燈光信號、制動、連接、安全防護等裝置應當符合國家標准;

(二)小型載客汽車只允許牽引旅居掛車或者總質量700千克以下的掛車。掛車不得載人;

(三)載貨汽車所牽引掛車的載質量不得超過載貨汽車本身的載質量。

大型、中型載客汽車,低速載貨汽車,三輪汽車以及其他機動車不得牽引掛車。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八條規定,「機動車載物應當符合核定的載質量,嚴禁超載;載物的長、寬、高不得違反裝載要求,不得遺灑、飄散載運物。」

第九十二條規定,「貨運機動車超過核定載質量的,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超過核定載質量百分之三十或者違反規定載客的,處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運輸單位的車輛經處罰不改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處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罰款。」

Ⅳ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

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簡稱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定,制定本條例。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車輛駕駛人、行人、乘車人以及與道路交通活動有關的單位和個人,應當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本條例。第三條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健全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協調機制,組織有關部門對城市建設項目進行交通影響評價,制定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規劃,確定管理目標,制定實施方案。第二章 車輛和駕駛人第一節 機動車第四條機動車的登記,分為注冊登記、變更登記、轉移登記、抵押登記和注銷登記。第五條初次申領機動車號牌、行駛證的,應當向機動車所有人住所地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申請注冊登記。申請機動車注冊登記,應當交驗機動車,並提交以下證明、憑證:
(一)機動車所有人的身份證明;
(二)購車發票等機動車來歷證明;
(三)機動車整車出廠合格證明或者進口機動車進口憑證;
(四)車輛購置稅完稅證明或者免稅憑證;
(五)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憑證;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在機動車注冊登記時提交的其他證明、憑證。
不屬於國務院機動車產品主管部門規定免予安全技術檢驗的車型的,還應當提供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合格證明。第六條已注冊登記的機動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機動車所有人應當向登記該機動車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申請變更登記:
(一)改變機動車車身顏色的;
(二)更換發動機的;
(三)更換車身或者車架的;
(四)因質量有問題,製造廠更換整車的;
(五)營運機動車改為非營運機動車或者非營運機動車改為營運機動車的;
(六)機動車所有人的住所遷出或者遷入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管轄區域的。
申請機動車變更登記,應當提交下列證明、憑證,屬於前款第(一)項、第(二)項、第(三)項、第(四)項、第(五)項情形之一的,還應當交驗機動車;屬於前款第(二)項、第(三)項情形之一的,還應當同時提交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合格證明:
(一)機動車所有人的身份證明;
(二)機動車登記證書;
(三)機動車行駛證。
機動車所有人的住所在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管轄區域內遷移、機動車所有人的姓名(單位名稱)或者聯系方式變更的,應當向登記該機動車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備案。第七條已注冊登記的機動車所有權發生轉移的,應當及時辦理轉移登記。
申請機動車轉移登記,當事人應當向登記該機動車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交驗機動車,並提交以下證明、憑證:
(一)當事人的身份證明;
(二)機動車所有權轉移的證明、憑證;
(三)機動車登記證書;
(四)機動車行駛證。第八條機動車所有人將機動車作為抵押物抵押的,機動車所有人應當向登記該機動車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申請抵押登記。第九條已注冊登記的機動車達到國家規定的強制報廢標準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在報廢期滿的2個月前通知機動車所有人辦理注銷登記。機動車所有人應當在報廢期滿前將機動車交售給機動車回收企業,由機動車回收企業將報廢的機動車登記證書、號牌、行駛證交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注銷。機動車所有人逾期不辦理注銷登記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公告該機動車登記證書、號牌、行駛證作廢。
因機動車滅失申請注銷登記的,機動車所有人應當向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提交本人身份證明,交回機動車登記證書。第十條辦理機動車登記的申請人提交的證明、憑證齊全、有效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當場辦理登記手續。
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以及行政執法部門依法查封、扣押的機動車,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不予辦理機動車登記。第十一條機動車登記證書、號牌、行駛證丟失或者損毀,機動車所有人申請補發的,應當向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提交本人身份證明和申請材料。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經與機動車登記檔案核實後,在收到申請之日起15日內補發。第十二條稅務部門、保險機構可以在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的辦公場所集中辦理與機動車有關的稅費繳納、保險合同訂立等事項。第十三條機動車號牌應當懸掛在車前、車後指定位置,保持清晰、完整。重型、中型載貨汽車及其掛車、拖拉機及其掛車的車身或者車廂後部應當噴塗放大的牌號,字樣應當端正並保持清晰。
機動車檢驗合格標志、保險標志應當粘貼在機動車前窗右上角。
機動車噴塗、粘貼標識或者車身廣告的,不得影響安全駕駛。

Ⅳ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六十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六十條:機動車在道路上行駛,應當遵守相關規定,以保持穩定、安全的速度行駛,避免危險情況的發生。以下對這條法規進行


一、機動車速度管理的重要性


《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六十條強調機動車在道路上的行駛速度需要保持穩定和合理。在道路交通系統中,合適的速度不僅關繫到駕駛者的安全,也對其他行人和其他車輛的安全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保持合適的行車速度可以有效避免因超速行駛帶來的安全隱患,降低交通事故發生的概率。


二、遵守安全行駛規定


根據該條例,機動車駕駛人應當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的規定,確保安全行車。這包括但不限於保持車距、正確使用轉向信號、觀察交通情況等內容。同時,駕駛人還需要根據道路條件、天氣狀況以及車輛載重等因素,合理調整行駛速度,確保行車安全。


三、避免危險情況的發生


《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六十條特別強調,機動車駕駛人應當避免危險情況的發生。在實際駕駛過程中,駕駛人應當保持高度警惕,預測和應對可能出現的危險情況。例如,遇到路口、人行橫道、彎道等復雜交通情況時,應當減速慢行,確保安全通過。此外,遇到惡劣天氣、道路施工等情況時,也應當採取相應的安全措施,確保行車安全。


總之,《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六十條的核心是確保機動車在道路上的安全行駛。這需要駕駛人員嚴格遵守交通法規,保持合理的速度,並時刻注意道路和天氣狀況,以確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Ⅵ 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72條第四項之規定

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72條第四項之規定是:

(四)轉彎前應當減速慢行,伸手示意,不得突然猛拐,超越前車時不得妨礙被超越的車輛行駛;

備注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
第七十二條在道路上駕駛自行車、三輪車、電動自行車、殘疾人機動輪椅車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駕駛自行車、三輪車必須年滿12周歲;
(二)駕駛電動自行車和殘疾人機動輪椅車必須年滿16周歲;
(三)不得醉酒駕駛;
(四)轉彎前應當減速慢行,伸手示意,不得突然猛拐,超越前車時不得妨礙被超越的車輛行駛;
(五)不得牽引、攀扶車輛或者被其他車輛牽引,不得雙手離把或者手中持物;
(六)不得扶身並行、互相追逐或者曲折競駛;
(七)不得在道路上騎獨輪自行車或者2人以上騎行的自行車;
(八)非下肢殘疾的人不得駕駛殘疾人機動輪椅車;
(九)自行車、三輪車不得加裝動力裝置;
(十)不得在道路上學習駕駛非機動車。

熱點內容
2014合同法音頻 發布:2025-07-14 18:34:49 瀏覽:959
基金管理公司法律盡職調查 發布:2025-07-14 18:15:36 瀏覽:287
車拉花法規 發布:2025-07-14 18:14:44 瀏覽:438
勞動法對實習學生的規定 發布:2025-07-14 17:48:46 瀏覽:233
未成年法律知識講堂 發布:2025-07-14 17:48:38 瀏覽:941
龍泉法院李 發布:2025-07-14 17:45:02 瀏覽:25
華東政法法律碩士就業 發布:2025-07-14 17:44:54 瀏覽:159
人民法院法官助理管理辦法 發布:2025-07-14 17:44:50 瀏覽:973
山東司法廳政治部 發布:2025-07-14 17:38:08 瀏覽:330
公務員考試對所報職位的認識法官 發布:2025-07-14 17:31:20 瀏覽: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