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簡述國際法律責任的特徵

簡述國際法律責任的特徵

發布時間: 2021-12-23 17:33:06

A. 國際公法的基本特徵

國際法是法律的一個特殊體系.國際法與國內法相比,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1、國際法的主體主要是國家。國際法是主要調整國家之間關系的法律,國際法的性質和國傢具有的特殊的政治和法律屬性,決定了國際法的主體主要是國家,除國家外,正在為爭取獨立而斗爭的民族以及政府間的國際組織在一定條件下和一定范圍內也是國際法主體。但是,個人不是國際主體。

2、國際法的制定者是國家。國際法是平等者之間的法。在國際社會中,沒有也不可能有一個凌駕於國家之上的立法機關制定國際法。因此,國際法是由其主體,主要是國家通過協議的方式制定,即以締結條約的方式制定。

3、國際法的強制實施是以國家單獨、集體或通過國際組織保障的。法律的基本特徵之一,是法律對其主體具有強制性的拘束力。國內法主要依靠國家有組織的強制機關軍隊、警察、法庭等保證實施的。在國際社會,不存在有組織的超越國家之上的強制機關,如聯合國國際法院對國際爭端的管轄和裁判許可權,是以當事國的自願為前提,不具有強制性。因此,當國家的權利遭受到別國侵害時,可以由被害國單獨或集體實施相應的懲罰措施,或由國際組織實行必要的制裁,如抗議、警告、中止或繼絕外交關系,要求賠償損失、武裝自衛等,使有關國家停止侵害行為,以達到保證國際法實施的目的。

B. 簡述國際經濟法的特徵。

1、國際經濟法的主體多元化,不僅包括國家、國際組織,也包括分屬於不 同國家版的個人和法人。
2、 國際經濟法權所調整的對象是超越一定法域甚至國家范圍的經濟關系即國 際經濟關系, 不僅包括國家與國際組織相互間的經濟關系, 而且還包括不同國家 的個人、法人間以及國家與他國國民間的經濟關系。
3、 國際經濟法的淵源非常廣泛, 不僅包括經濟方面的國際條約和國際慣例, 而且包括國際民間商務慣例和各國國內涉外經濟法規, 因而既有國際法, 又有國 內法,既有實體法,又有程序法。
望採納

C. 國家責任的特徵和基礎

特徵:
1、責任主體是國家。在某些情形下也包括國際組織、爭取獨立的民
族、法人和個人等。
2、性質是不當(不法)行為

國家責任的基礎:

(一)過失責任說:只有實施了可歸因於自己的不法行為的國傢具有故意或
過失,國家才對其行為造成的任何損害承擔責任。
(二)客觀責任說(主流):只要違反國際義務的行為是任何國家機關實施
的,從違反國際義務的事實本身及其行為的後果即可確定有關國家的國際責任。

D. 簡述公司法律責任的含義與特徵

公司法律責任的涵義和特徵公司法律責任是指公司等有關主體實施違反公司版行為而應承擔的法律後果權.公司法律責任是法律責任的一種,它除具有一般法律責任相同的特徵外,還由於<公司法>調整對象和調整方法的特殊性,其又有自身的特點:一是承擔法律主體的特定性.

E. 國際法的概念及特徵

國際法指適用主權國家之間以及其他具有國際人格的實體之間的法律規則的總體。

國際法又稱國際公法,以區別於國際私法或法律沖突,後者處理的是不同國家的國內法之間的差異。國際法也與國內法截然不同,國內法是一個國家內部的法律,它調整在其管轄范圍內的個人及其他法律實體的行為。

國際法是指若干國家參與制定或者國際公認的、調整國家之間關系的法律。

國際法的特徵:

1、國際法的主體主要是國家。

2、國際法是國家以協議的方式來制定的。

3、國際法採取與國內法不同的強制方式。

國際法主要是依靠有組織的國際強制機關加以維護,保證實施,而國內法的強制方式主要依靠國家的本身的行動。

但國際法仍然是法律:

1、國際法為國家規定了一整套處理其對外關系的行為規則,為國家規定了國際法上的權利和義務

2、國際法具有強制性,只不過與國內法的強制方式不同而已,但是,特殊的強制方式仍然是強制方式。

3、一些重要的國際條約都明確規定了國際法的效力。

4、國際實踐證明,國際法作為國家之間的法律,不僅為世界各國所公認,而且各國也是遵守的。

(5)簡述國際法律責任的特徵擴展閱讀:

國際法按其適用范圍,有一般國際法和特殊國際法之分,一般國際法是對所有國傢具有拘束力的國際法,特殊國際法是對兩個或少數國傢具有拘束力的國際法。

從地理上分,有普遍性國際法和區域性國際法,普遍性國際法是對全世界各國都有拘束力的國際法,而區域性國際法是僅對某一地區國家有拘束力的國際法,例如「美洲國際法」、「拉丁美洲國際法」。

這些是國家之間關系多樣化和復雜化的表現。但是,從本質上說,只有一般的、普遍性的國際法才是通常所說的國際法,而所謂特殊國際法或區域性的國際法都必須受一般的、普遍性的國際法的制約。

F. 簡述國際法律責任的形式

1、終止不當行為:當不當行為是一個持續行為時,責任國首先應當停止該不當行為。

2、恢復原狀:恢復原狀是要求把被侵害的事物恢復到不當行為發生前存在的狀態。

3、別國或國際組織交與一國支配的機關的行為。一國或國際組織將某個機構交與另一國支配,則在行使該支配權范圍內的行為,視為該支配國的國家行為。

4、上述可歸因於國家行為的國家機關和國家授權人員的行為,一般地也包括他們以此種資格執行職務內事項時的越權或不法行為。

5、叛亂運動機關的行為。在一國領土上的被承認為叛亂運動的機關自身的行為,根據國際法不視為該國的國家行為。已經和正在組成新國家叛亂運動的行為,被視為已經或正在形成的新國家的行為。

6、一個行為可以歸因於幾個國家時,相關國家對於其各自相關的行為承擔單獨或共同的責任。

(6)簡述國際法律責任的特徵擴展閱讀:

國際法律責任的發展:

國際法律責任的主體發生了變化。近代國際法只確認國家是國際法主體,因而國家是國際法律責任的唯一主體。在現代,國際法主體不僅是國家,還有政府間國際組織和爭取獨立的民族,從而,使得國際法責任的主體也從國家擴展到政府間國際組織和爭取獨立的民族。

國際法律責任的范圍和內容發生了變化。近代國際滇池中,國際法律責任多指國家違反對外國人待遇方面的義務的後果。

國際法律責任的根據也擴大了。在近代國際法中,國際法律責任的定義一般表述為:國家對其國際不法行為所承擔的責任這一定義強高了不當行為是國際法律責任的唯一根據。

最後,國際法律責任的形式和方法也發展了。在近代國際法中,國際法律責任的形式或方法有限制主權、恢復原狀、賠償和道歉等,在現代國際法中,除保留了對國際滇池中合理的追究責任的措施外,雙確定了對國家的國際犯罪行為和負有責任的國家領導人和團體機關的國際犯罪行為追究國際刑事責任制度。

G. 法律責任的主要特點

法律責任的主要特點為:

1、法律責任首先表示一種因違反法律上的義務(包括違約等)關系而形成的責任關系,它是以法律義務的存在為前提的。

2、法律責任還表示為一種責任方式,即承擔不利後果。

3、法律責任具有內在邏輯性,即存在前因與後果的邏輯關系。

4、法律責任的追究是由國家強制力實施或者潛在保證的。

法律責任是由特定法律事實所引起的對損害予以補償、強制履行或接受懲罰的特殊義務,亦即由於違反第一性義務而引起的第二性義務。

法律責任分為:

1、刑事法律責任。

2、民事法律責任。

3、行政法律責任。

4、經濟法律責任。

5、違憲法律責任。

法律責任構成:

1、主體。法律責任主體,是指違法主體或者承擔法律責任的主體。責任主體不完全等同於違法主體。

2、違法行為或違約行為。違法行為是指違反法律所規定的義務、超越權利的界限行使權利以及侵權行為的總稱,一般認為違法行為包括犯罪行為和一般違法行為。

3、損害事實。損害事實即受到的損失和傷害的事實,包括對人身、對財產、對精神(或者三方面兼有的)的損失和傷害。

4、主觀過錯。過錯即承擔法律責任的主觀故意或者過失。

5、因果關系。因果關系即行為與損害之間的因果關系,它是存在於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的各種因果關系的特殊形式。

H. 簡述法律的特徵

法律行為具有以下三個特徵:第一,法律性。法律行為是法的現象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內由法律規定的、具容有法律意義、可以用法律進行評價的人的行為,由此區別於一般的社會行為。第二,社會性。法律行為作為人的活動,具有社會性的特徵,法律行為並不是一種孤立的行為,而是其他社會行為的一種形式或一個方面。第三,法律行為是能夠為人的意志所支配的行為,具有意志性。法律行為是人所實施的行為,受人的意志所支配。反應了人們對一定的社會價值的認同,一定利益和行為結果的追求以及一定的活動方式的選擇。

I. 國際法律責任的種類(是國際法律

1 終止不法行為
2 賠償
3 恢復原狀
4 補償
5 滿足
6 限制主權和刑事制裁
7 保證不再重犯

J. 簡述國際慣例的法律特徵

國際慣例,又稱為國際習慣,它也是一種國際行為規范。從法律意義上講,《國際法院規定》第38條給國際慣例下過一個權威的定義:「作為通例(general practice)之證明而經接受為法律者」。這就是說,國際慣例是在國際交往中逐漸形成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規范。上訴定義表明,構成國際慣例必須具備兩個條件,或者說國際慣例包括兩個構成要素:一是客觀因素或物質因素,即各國共同實踐,重復類似行為,形成「通例」;一是主觀因素或心理因素,即被「接受為法律」,或者說被公認具有法律約束力。

熱點內容
大連市法院院長李威 發布:2025-07-14 09:07:18 瀏覽:65
安徽大學經濟法怎麼樣 發布:2025-07-14 09:01:45 瀏覽:286
民生工程怎樣申請法律援助 發布:2025-07-14 08:42:05 瀏覽:760
退款後收到商品承擔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7-14 08:40:29 瀏覽:596
法官配偶犯罪 發布:2025-07-14 08:37:18 瀏覽:59
法律進校園護航青春法律知識講座 發布:2025-07-14 08:11:07 瀏覽:501
國務院征地拆遷條例 發布:2025-07-14 08:00:46 瀏覽:169
依法治國宣傳展板 發布:2025-07-14 07:56:33 瀏覽:825
首先建立法律顧問制度是哪個省 發布:2025-07-14 07:56:31 瀏覽:386
法院開庭能帶手機嗎 發布:2025-07-14 07:52:45 瀏覽: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