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喝酒承擔責任的法律

喝酒承擔責任的法律

發布時間: 2021-12-24 23:32:38

⑴ 喝酒連帶責任法律條文

這里有2個問題。1、你是否承擔交通事故責任。交通事故責任劃分是交通事故當事人之間的責任劃分,也就是司機和受害者之間的責任承擔問題,你同事是完全行為能力人,完全行為能力不以是否醉酒為標准,你同事醉酒駕車行為由你同事負責,你不是事故當事人,不承擔事故責任。2、你同事承擔事故責任後是否可以向你要求賠償?醉酒的人之間有互相扶助的義務,這就要看你在喝酒的過程中是不是給他灌酒,他醉酒的原因是不是你造成的,醉酒之後誰去扶助他,經常有醉酒死亡後陪酒的人承擔賠償責任的案例。

⑵ 請介紹有關勸酒人對醉酒人承擔法律責任法規

您好,
一般情況下,聚會喝酒出事,要由聚會的組織者和積極勸酒者承擔責任。
首先,組織者在聚會中起著主持、安排作用,喝什麼酒、怎麼喝、怎麼過來參加聚會、聚會後怎麼回家,一般都要由組織者事先安排好,做好提醒工作。而酒席上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一般也是組織者最了解。因此,引導大家理性飲酒,照顧每一個人的健康、安全,是組織者應盡的義務。
其次,聚會中積極勸酒者也應當承擔責任。嚴格意義上說,這些人是活躍的「灌酒者」,別人不能喝、不願意喝,仍採取各種手段,迫使他們礙於情面喝酒,從而導致醉酒。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六條規定:「公民、法人由於過錯侵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財產、人身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侵權責任法》第六條規定:「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根據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行為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也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因此,若出現飲酒者飲酒過量導致傷亡,勸酒者也難逃法律責任。
此外,還有一種情況是大家都沒有勸酒,但飲酒者自己飲酒過量,就是大家俗稱的貪杯。如果組織者和參加聚會的人未盡到相應的注意義務,導致貪杯的人喝酒出事,也應承擔一定的責任。
如果參加聚會的人發現醉酒者要在酒後實施不法行為而未加勸阻,相關人員也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⑶ 喝酒喝出人命,一起喝酒的人要負法律責任嗎

喝酒喝出人來命,如果一起喝酒的自人有以下行為要負法律責任:

1、強迫性勸酒,如故意灌酒;

2、明知飲酒者不能喝酒或身體不適仍勸其飲酒;

3、共同飲酒後未將醉酒者安全護送;

4、明知駕車人飲酒而唆使其酒後駕車;

⑷ 年底聚會喝酒什麼行為要承擔法律責任

年底了,節假日又漸漸多起來了,節假日的聚會,喝酒助興自然少不了。在這里先給大家提個醒,聚會喝酒有4種行為可能要承擔法律責任!全國多地法院就辦理過多起因聚會飲酒引發的賠償案件,快來了解一下吧!

聚會喝酒4種行為要承擔法律責任

在參加宴請中,如果飲酒出事,有4種行為同桌飲酒者需承擔法律責任:

1. 強迫性勸酒,比如用「不喝不夠朋友」等語言刺激對方喝酒,或在對方已喝醉意識不清沒有自製力的情況下,仍勸其喝酒的行為。

2. 明知對方不能喝酒仍勸其飲酒,比如明知對方身體狀況,仍勸其飲酒誘發疾病等。

3. 未將醉酒者安全護送,如飲酒者已失去或即將失去對自己的控制能力,神志不清無法支配自身行為時,酒友沒有將其送至醫院或安全送回家中。

4. 酒後駕車未勸阻導致發生車禍等損害的。

少喝酒就對了。

⑸ 請人喝酒造成損害後果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請人喝酒造成損害後果的需要承擔侵權賠償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六條規定,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根據《侵權責任法》第二條,民事權益包括指生命權、健康權等。

飲酒過程中,每個飲酒者對自己的生命安全負有最高的注意義務,但共同飲酒人之間存在互相提醒、勸告少飲酒並且阻止已過量飲酒的人停止飲酒的注意義務。

所以因飲酒導致的人身傷亡事故,即造成飲酒人生命健康權遭受損害,共同飲酒人應當承擔侵權賠償責任。

(5)喝酒承擔責任的法律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的法律賠償標准。

第十六條 【人身損害賠償】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生活輔助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第十七條 【以相同數額確定死亡賠償金】因同一侵權行為造成多人死亡的,可以以相同數額確定死亡賠償金。

第十八條 【被侵權人死亡或者合並、分立時請求權人的確定】被侵權人死亡的,其近親屬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被侵權人為單位,該單位分立、合並的,承繼權利的單位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

被侵權人死亡的,支付被侵權人醫療費、喪葬費等合理費用的人有權請求侵權人賠償費用,但侵權人已支付該費用的除外。

第十九條 【財產損失計算】侵害他人財產的,財產損失按照損失發生時的市場價格或者其他方式計算。

第二十條 【侵害人身權益造成財產損失的賠償】侵害他人人身權益造成財產損失的,按照被侵權人因此受到的損失賠償。

被侵權人的損失難以確定,侵權人因此獲得利益的,按照其獲得的利益賠償;侵權人因此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被侵權人和侵權人就賠償數額協商不一致,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根據實際情況確定賠償數額。

第二十一條侵權行為危及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被侵權人可以請求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等侵權責任。

⑹ 喝酒連帶責任的2021法律規定

共同飲酒人之間存在某種特殊關系,這種特殊關系在法理上即為夥伴注意義務,共同飲酒人對其他共飲人的損害承擔責任就是因為未盡到該項注意義務。
飲酒過程中共同飲酒人需要盡到安全保障義務:(一)提示、勸告義務。在共同飲酒過程中切忌灌酒、勸酒等不文明行為,同時,發現共飲人存在酗酒、醉酒或不良反應時應加以提示、勸告其停止飲酒。(二)通知、照顧、護送義務。如發現共飲人存在醉酒現象及人身危險時,應通知其親屬或救護機構等及時採取措施避免危險發生。對醉酒人施以最大限度的照顧行為,或護送至安全場所或醫療機構救治,使其得以脫離危險境地。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條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依照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其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九條教唆、幫助他人實施侵權行為的,應當與行為人承擔連帶責任。教唆、幫助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侵權行為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該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未盡到監護職責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
第一千一百七十一條 二人以上分別實施侵權行為造成同一損害,每個人的侵權行為都足以造成全部損害的,行為人承擔連帶責任。
第一千一百七十二條 二人以上分別實施侵權行為造成同一損害,能夠確定責任大小的,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難以確定責任大小的,平均承擔責任。
第一千一百九十條 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對自己的行為暫時沒有意識或者失去控製造成他人損害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沒有過錯的,根據行為人的經濟狀況對受害人適當補償。
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因醉酒、濫用麻醉葯品或者精神葯品對自己的行為暫時沒有意識或者失去控製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熱點內容
廣東省質量管理條例 發布:2025-07-13 16:44:52 瀏覽:389
領導幹部任前法律知識考試試卷 發布:2025-07-13 16:12:13 瀏覽:456
陝西2017二建法規 發布:2025-07-13 16:12:10 瀏覽:166
無照經營條例 發布:2025-07-13 16:02:18 瀏覽:98
派出所加強執法規范化 發布:2025-07-13 15:54:48 瀏覽:195
借新還舊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13 15:54:46 瀏覽:570
王楓律師 發布:2025-07-13 15:49:39 瀏覽:737
巴西法院解除 發布:2025-07-13 15:43:12 瀏覽:217
教育行政行為要具備法律效力 發布:2025-07-13 15:40:49 瀏覽:360
魏國刑法 發布:2025-07-13 15:40:14 瀏覽: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