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違反了法律要承擔什麼責任

違反了法律要承擔什麼責任

發布時間: 2021-12-30 20:17:23

⑴ 違反經濟法要負什麼法律責任

法律責任,是指行為人因實施了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行為而應承擔的法律後果。違反經濟法的法律責任是指經濟法主體因實施了違反經濟法律法規的行為而應承擔的法律後果。根據我國法律的規定,經濟法主體可能承擔的法律責任有以下三種:
(一)民事責任
民事責任是指經濟法主體違反經濟法律法規依法應承擔的民事法律後果。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經濟法主體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主要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修理、重作、更換;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等。
(二)行政責任
行政責任是指經濟法主體違反經濟法律法規依法應承擔的行政法律後果,包括行政處罰和行政處分。根據《行政處罰法》的規定,行政處罰的種類包括: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吊銷許可證、暫扣或吊銷營業執照;行政拘留;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行政處分的種類有:警告;記過;記大過;降職;留用察看;開除等。
(三)刑事責任
刑事責任是指經濟法主體違反經濟法律法規構成犯罪依法應承擔的刑事法律後果,即刑罰。根據《刑法》規定,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主刑的種類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附加刑的種類包括:罰金①;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附加刑也可以獨立適用。對犯罪的外國人可以獨立適用或附加適用驅逐出境。法律規定為單位犯罪的,單位應當負刑事責任,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直接負責的責任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判處刑罰。

⑵ 違反《條例》應該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條例》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違反其規定應承擔相應的行政責任,包括行政處罰和行政處分。

⑶ 違反法定義務應當承擔什麼樣的法律責任政治題

正確行使權利,是公民意識的重要表現;自覺履行義務,更是公民意內識的重要表現容。
公民自覺履行法定義務主要應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法律所鼓勵的積極去做。我國法律提倡和鼓勵公民的一些行為。自覺履行法定義務,就要積極做出法律所提倡和鼓勵的行為。
第二,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我國法律明確規定公民的義務,對公民的行為提出具體要求。公民必須按法律的要求去做。
第三,法律所禁止的堅決不做。我國法律明確規定禁止公民的某些行為。公民要自覺履行法定義務,就決不能做法律所禁止的事。

⑷ 違反安全生產法應負什麼法律責任

中國快律為您解答:《安全生產法》第六章法律責任中從77條至95條共19條,主要規定了對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的工作人員、承擔安全評價、認證、檢驗、檢測的機構,各級人民政府工作人員、其他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以及生產經營單位及有關人員、從業人員違反《安全生產法》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包括民事法律責任、行政法律責任和刑事法律責任等。

法律規范是一種行為規范,違反了這種行為規范,實施了違法行為,就要引起不利於行為人的法律後果。這種法律後果就是法律責任,它通常表現為違法者受到法律的相應制裁和處罰。法律責任一般具有以下特徵:(1)法律責任是以違法行為為前提的。行為人只有違反了法律規范,實施了違法行為,才能引起法律後果,承擔法律責任;法律責任也只能對實施了違法行為的人適用。(2)法律責任以法律制裁為必然結果。(3)法律責任具有國家強制性,它只能由國家專門機關或者國家授權的機構,在法律規定的許可權范圍內對違法行為人實施,通過國家強制力迫使違法行為人接受不利於自己的法律後果,從而保證法律的執行。這種國家強制力來自於國家的行政權力和司法權力。

法律責任分為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三種。

民事責任。所謂民事責任,亦即民事法律責任,是指民事主體違反民事義務而依法應承擔的民事法律後果。在我國的民事立法中,民事責任有兩種含義:(1)指主體行為的民事法律後果,包含民事義務。如《民法通則》第43條規定:「企業法人對它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員的經營活動,承擔民事責任。」(2)指《民法通則》第106條規定的「民事責任」。

民事責任有以下特徵:(1)民事責任以民事義務的存在為前提。民事義務包括法律直接規定的義務和公民、法人之間依法約定的義務,無論何種民事義務都具有法律約束力。違反義務的行為是違法行為,應當依法承擔相應的責任。(2)民事責任主要是財產責任。由於民事法律關系主要是財產法律關系,違反民事義務往往給對方造成經濟上的損失,因此,民事責任主要是財產責任。

行政責任。行政責任,是指由國家行政機關認定的,行為人因違反行政法律規范所應當承擔的法律後果。行政責任具有以下特徵:(1)行政責任是行政法律關系主體違反行政法規義務的後果,並且這種違法行為沒有超過行政法律規范所確定的違法限度。(2)行政責任是國家行政機關依靠國家行政權力實施的一種行政制裁。

根據行政違法的程度、實施行政制裁的主體和制裁對象的不同,行政責任主要有行政處分和行政處罰兩大類:

行政處分。行政處分,是指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根據法律或者內部規章制度的規定,按照隸屬關系,對其所屬的工作人員犯有輕微違法失職行為尚不夠刑事處分的或者違反內部紀律的一種制裁。

行政處罰。行政處罰,是指特定的行政執法部門根據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對違反行政法律規范尚不構成犯罪或者已構成犯罪尚不夠刑事處罰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實施的一種行政制裁。

刑事責任。刑事責任,是指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人實施了刑事法律規范所禁止的行為(即犯罪行為)所必須承擔的刑事法律後果。

刑事責任是一種最嚴厲的法律責任,它具有以下幾個特徵:(1)刑事責任只能由司法機關追究,行為人是否承擔刑事責任,承擔何種刑事責任也只能由司法機關依照刑事訴訟程序決定。(2)刑事責任具有更強的強制性。(3)刑事責任是最嚴厲的一種法律責任。

根據我國刑法的規定,構成犯罪必須具備四個條件:(1)具備犯罪主體;(2)具備犯罪主觀方面;(3)具備犯罪的客觀方面。(4)具備犯罪客體。

《安全生產法》第六章法律責任中第八十條至第九十三條對生產經營單位有關人員和從業人員違反國家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定的所承擔的法律責任作了嚴格的規定。其中包括:安全生產資金投入不足,導致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的;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未履行《安全生產法》規定的安全生產管理職責,導致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的;生產經營單位未按照規定設立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或配備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未按照規定考核合格的;生產經營單位未對從業人員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或未如實告知從業人員有關的安全生產事項的;特種作業人員未按照規定經專門的安全作業培訓並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上崗作業的;在建築工程中留下事故隱患,危及職工的人身安全與健康的;有些安全設施工程在建築工程施工期間或竣工後難於補漏,造成後補的安全設施可靠性差;因沒有經費,留下安全欠賬,致使建設工程不能交付使用,用國家或個人造成經濟損失的等等。

對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部門的工作人員和其他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也作了嚴格的規定,我們應當認真貫徹執行。一旦發生現有違反《安全生產法》規定的,行為人都將承擔法律責任。

⑸ 違反保密法律法規應承擔哪些責任

⑹ 違反民事法律,需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呢

傷總體分為三類:重傷.輕傷.輕微傷.
一 重傷: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是犯罪行為回,屬檢察院公訴案答件,國家公安部門直接干預;
二 輕傷: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也是犯罪行為,屬於受害者自訴案件,受害者直接到法院立案,不告不理;
三 輕微傷: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處罰條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等法律.屬於民事案件,受害者可以到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⑺ 違反民事法律法規應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違反民事法律法規應承擔相應的民事侵權責任,依照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其版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權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條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依照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其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條行為人造成他人民事權益損害,不論行為人有無過錯,法律規定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的,依照其規定。

(7)違反了法律要承擔什麼責任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條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輔助器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第一千一百八十一條被侵權人死亡的,其近親屬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被侵權人為組織,該組織分立、合並的,承繼權利的組織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

⑻ 僅違反民事法律的規定不需要承擔什麼責任

如果僅是違反了民事法律的規定,當事人只需要依照相關的法律法規承擔民事責任,是不需要承擔刑事責任的。

熱點內容
安徽省水源保護條例 發布:2025-07-10 22:54:28 瀏覽:192
鼓樓法院執行局 發布:2025-07-10 22:54:27 瀏覽:597
林業政策與法律法規 發布:2025-07-10 22:50:07 瀏覽:331
lol皮城執法官多少錢 發布:2025-07-10 22:48:53 瀏覽:719
北郵經濟法第四階段作業 發布:2025-07-10 22:48:03 瀏覽:645
2法院相聲 發布:2025-07-10 22:39:45 瀏覽:111
公司人事部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10 22:30:14 瀏覽:363
群主是負法律責任了嗎 發布:2025-07-10 22:30:02 瀏覽:844
准則條例全名 發布:2025-07-10 22:26:25 瀏覽:566
經濟法和行政法的連系 發布:2025-07-10 22:18:57 瀏覽: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