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哪個法律

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哪個法律

發布時間: 2022-01-12 13:23:30

① 標准上的海事賠償責任限額的標準是什麼

‍‍

根據《海商法》及其他相關法規的規定,海事賠償限額按照下列標准計算:

(一)300總噸以上船舶的賠償限額

根據《海商法》第210條的規定,對於300總噸以上船舶,人身傷亡和非人身傷亡的賠償限額按船舶總噸位分級計算。

‍‍

② 可以向什麼申請設立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基金

可以向海事法院申請設立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基金。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基金簡稱責任基金,是指依海商法規定要求限制海事賠償責任的責任人,在有管轄權的法院設立的擔保在賠償責任限額內清償限制性債務的保證金。
海事賠償責任基金包括人身傷亡責任基金和財產損害責任基金。對於單純的人身傷亡或財產損害的索賠,責任人可以分別按有關賠償限額設立責任基金。人身傷亡和財產損害同時發生的,責任人可以分別按有關限額設立人身傷亡責任基金和財產損害責任基金。上述兩種基金的數額分別為海商法規定的人身傷亡的賠償限額和非人身傷亡的賠償限額,加上自責任產生之日起至基金設立之日止的相應利息。
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基金是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制度的一種保證制度。所謂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基金是指在海事責任限制訴訟中,依法享有賠償責任限制的責任人向有管轄權的法院設立,用以擔保其承擔有限賠償責任的、不可撤銷的專項儲款或信譽擔保。
海事賠償責任基金程序,是指責任人向法院申請提交一筆與海事賠償責任限額等值的款項作為分配給所有限制性債權的基金的法定過程。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基金作為責任人在援用責任限制時承擔責任的一種保證,在基金設立以後,經法院判明責任人的相應責任,認定其符合享受責任限制條件的,方可按照法律的有關規定,對基金進行分配。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第一百零一條 船舶所有人、承租人、經營人、救助人、保險人在發生海事事故後,依法申請責任限制的,可以向海事法院申請設立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基金。

③ 關於海事賠償責任限別的國際公約有哪些

CONVENTION ON LIMITATION OF LIABILITY FOR MARITIME CLAIMS(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公約)

CLC1992,CLC1996

④ 為什麼要設立海事賠償責任限制

風險大,金額高。一般賠償額遠遠超過賠償人的承受能力而使全額賠償變得完全不可能、沒有意義。所以從現實主義角度出發,進行海事賠償限制。

⑤ 海商法海事賠償責任限制的主體都有誰

根據海商法,我國海事賠償責任限制的主體包括以下四類:
1、船舶所有回人,包括船舶承租答人和船舶經營人;
2、救助人;
3、船舶所有人和救助人對其行為、過失負有責任的人,這主要指的是船長、船員和其他受僱人員;
4、對海事賠償請求承擔責任的責任保險人。

⑥ 承運人賠償責任應當有哪些限制(一)

一、我國《海商法》有關承運人責任限制的法律規定及其聯系
1992年七屆人大常委會二十八次常務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以下簡稱《海商法》),由於《海商法》在其制定的過程中廣泛地參考了國際公約和慣例,故曾一度被認為是一部我國法律體系中最具國際性的國內法,而且在世界范圍內也具有一定的領先的地位。關於承運人的責任限制,我國《海商法》主要在第四章《海上貨物運輸合同》中的第二節《承運人的責任》中的單位責任限制以及第十一章《海事賠償責任限制》中以與規定。
就第十一章《海事賠償責任限制》而言,我國是參照《1976年海事索賠責任限制公約》的規定而制定的。這構成了我國對承運人責任限制的主要法律規定之一,也是對於承運人的一個總的責任限制。
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又稱船舶責任限制或船東責任限制,是指在發生重大海損事故時,海事責任人根據法律的規定將自己的賠償責任限制在一定的范圍內。
這是一種十分特別的制度,縱觀其它許多行業,都沒有類似的責任限制制度 .這種責任限制制度的存在,極大地保護了包括承運人在內的責任人的利益,因此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但是律師以為,就對承運人的責任限制而言,《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僅具有一般的補充意義,並不是承運人責任限制的主要組成部分。這是由於:
(一)這種海事索賠責任限制的申請人並不是僅僅是承運人。根據《海商法》第二百零四條、二百零五條、二百零六條規定:凡是只要對其行為、過失負有責任的人員,都可以限制賠償責任。這些人包括:船東、承租人、經營人或管理人、救助人。可見,擁有主張限制海事賠償責任資格的主體並不僅僅是承運人。換言之,這種制度也不是為承運人單獨設計的。
(二)海事索賠責任限制有明確的例外條款,因此即使根據《海商法》或《1976年海事索賠責任限制公約》的規定,承運人依據限制性債權可以申請責任限制,但是其並不一定能申請到責任限制。《海商法》第二百零九條規定:經證明,引起損害賠償請求的損失是由於責任人的故意或明知可能造成損失而輕率地作為或不作為造成的,責任人無權按照本章規定限制賠償責任。

⑦ 海事賠償責任限制的責任限額

根據《海商法》及其他相關法規的規定,海事賠償限額按照下列標准計算:
(一)300總噸以上船舶的賠償限額
根據《海商法》第210條的規定,對於300總噸以上船舶,人身傷亡和非人身傷亡的賠償限額按船舶總噸位分級計算。
1.人身傷亡的賠償限額為:
(1)總噸位300噸至500噸的船舶,賠償限額為333000計算單位;
(2)總噸位超過500噸的船舶,500噸以下部分適用前項規定;500噸以上的部分,應當增加下列數額:
501噸至3000噸的部分,每噸增加500計算單位;
3001噸至30000噸的部分,每噸增加333計算單位;
30001噸至70000噸的部分,每噸增加250計算單位;
超過70000噸的部分,每噸增加167計算單位。
(二)不滿300總噸的船舶以及沿海運輸、沿海作業船舶的賠償限額
交通部《關於不滿300總噸船舶及沿海運輸、沿海作業船舶海事賠償限額的規定》(1994年1月1日施行)對不滿300總噸的船舶以及沿海運輸、沿海作業船舶的賠償限額作了如下規定:
1.人身傷亡的賠償限額為:
(1)超過20總噸、21總噸以下的船舶,賠償限額為54000計算單位;
(2)超過2l總噸的船舶,超過部分每噸增加1000計算單位。
2.非人身傷亡的賠償限額為:
(1)超過20總噸、21總噸以下的船舶,賠償限額為27500計算單位;
(2)超過21總噸的船舶,超過部分每噸增加500計算單位。
(3)從事中國港口之間貨物運輸或者沿海作業的船舶,不滿300總噸的,其海事賠償限額依照本規定所規定的賠償限額的50%計算;300總噸以上的,其海事賠償限額依照《海商法》第2lO條第1款規定的賠償限額的50%計算。
(4)同一事故中的當事船舶的海事賠償限額,有適用《海商法》第210條或者本規定的,其他當事船舶的海事賠償限額應當同樣適用。
(三)不以船舶進行救助作業或者在被救船舶上進行救助作業的救助人的賠償限額
不以船舶進行救助作業或者在被救船舶上進行救助作業的救助人,其責任限額按照總噸位為l500噸的船舶計算。
(四)海上旅客運輸的旅客人身傷亡賠償責任限制
根據《海商法》第211條規定,海上旅客運輸的旅客人身傷亡賠償責任限制,按照46666計算單位乘以船舶證書載明的載客定額計算賠償限額,但是最高不超過25000000計算單位。
(五)中國港口間海上旅客運輸賠償責任限額
交通部《港口間海上旅客運輸賠償責任限額規定》(1994年1月1日施行)對中國港口間海上旅客運輸賠償責任限額作了如下規定:
1.旅客人身傷亡的,每名旅客不超過4萬元人民幣;
2.旅客自帶行李滅失或者損壞的,每名旅客不超過800元人民幣;
3.旅客車輛包括該車輛所載行李滅失或者損壞的,每一車輛不超過3200元人民幣;
4.上述第2項和第3項以外的旅客其他行李滅失或者損壞的,每千克不超過20元人民幣。
此外,該規定允許承運人和旅客以書面形式約定高於4萬元人民幣的賠償限額。同時又規定,海上旅客運輸的旅客人身傷亡賠償責任限額,按照4萬元人民幣乘以船舶證書規定的載客定額計算賠償限額,但是最高不超過2100萬元人民幣。

⑧ 《海商法》規定限制賠償責任是什麼意思

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制度是海商法中特有的一種法律救濟制度。這種制度非常古老,在海商法形成之初就已經確定。大體上是說,海上貨物運輸過程中出現了貨損事故,承運人按照規定只賠償其中的一部分(有最高的賠償限額)而不是實損實賠或者全陪。

最初的航海貿易是非常危險的,船舶的駕駛和貨物的管理水平都很低,受天氣(海上風浪)影響很大,而且,早期的船東(承運人)就是貨物的主人,貨主自己駕駛或者僱用人員駕駛船舶將貨物運往別處賣掉或者交換別的貨物。加上船舶運輸的貨物都是大宗貨物,價值很高,有的甚至超過船舶本身的價值(這點到今天也是這樣),因此,一旦出現貨損,承運人是賠不起的,承運人就成了弱勢群體。為了保持承運人對航海貿易的積極性,人們創立了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制度,規定了賠償的最高限額,只賠一部分,這就保護了承運人,保持了海商貿易的發展。

後來,航海貿易進一步發展,承運人和貨主漸漸分離,航運成為一個獨立的行業。經歷過海上戰爭、工業革命和資本主義發展,英國等列強國家逐漸成為船東大國和船東強國,幾乎壟斷了海上貨物承運,並制訂了許多偏袒承運人的國際公約,如海牙規則、維斯比規則等。這些規則一直沿用至今,誰都不想去改變。一是因為大家都已經習慣於這種規則;二是英國等老牌船東大國依然是國際上發達的國家,他們不願意修改對自己有利的規則;三是司法實踐中也越來越多的開始保護貨主和租船人;四是以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也已經成長為船東大國,為保護自己的利益,也不想修改現行的規則。

與賠償責任限制制度類似的制度還有,承運人免責制度、共同海損制度、船東互保協會制度等。

⑨ 什麼是海事賠償責任限制


熱點內容
國際經濟法爭議 發布:2025-07-01 17:12:27 瀏覽:921
民法對觸電 發布:2025-07-01 17:12:14 瀏覽:13
法國政法學院 發布:2025-07-01 17:10:06 瀏覽:893
王浩司法局 發布:2025-07-01 17:00:10 瀏覽:974
gso法規 發布:2025-07-01 16:59:32 瀏覽:194
人民法院工作時間 發布:2025-07-01 16:57:41 瀏覽:221
勞動法單位分房糾紛 發布:2025-07-01 16:53:16 瀏覽:791
合工大經濟法試卷 發布:2025-07-01 16:53:11 瀏覽:848
行政法學的行政行為 發布:2025-07-01 16:50:13 瀏覽:175
金融法律知識講座講稿 發布:2025-07-01 16:50:12 瀏覽: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