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手術室法律責任

手術室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1-12 14:47:54

『壹』 沖進手術室毆打手術醫生構成犯罪了么

根據法律規定,醫院是救死扶傷、治病救人的重要場所。禁止任何人利用任何手段擾亂醫院的醫療秩序,侵犯醫務人員的人身安全,損壞國家財產。對尋釁滋事、打砸醫院、毆打和污辱醫務人員的人,情節輕微的由公安機關按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有關規定予以治安處罰;情節嚴重、觸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
一、《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三條 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並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並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
(一)結伙毆打、傷害他人的;
(二)毆打、傷害殘疾人、孕婦、不滿十四周歲的人或者六十周歲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毆打、傷害他人或者一次毆打、傷害多人的。

二、公 安 部、衛生 部《關於維護醫療機構秩序的通告》衛通[2012]7號:

為有效維護醫療機構正常秩序,保證各項診療工作有序進行,依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特通告如下:

一、醫療機構是履行救死扶傷責任、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場所,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以任何理由、手段擾亂醫療機構的正常診療秩序,侵害患者合法權益,危害醫務人員人身安全,損壞醫療機構財產。
二、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應當堅持救死扶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嚴格執行醫療管理相關法律、法規和診療技術規范,切實加強內部管理,提高醫療服務質量,保障醫療安全,優化服務流程,增進醫患溝通,積極預防化解醫患矛盾。
三、患者在醫療機構就診,其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患者及家屬應當遵守醫療機構的有關規章制度。
四、醫療機構應當按照《醫院投訴管理辦法(試行)》的規定,採取設立統一投訴窗口、公布投訴電話等形式接受患者投訴,並在顯著位置公布醫療糾紛的解決途徑、程序以及醫療糾紛人民調解組織等相關機構的職責、地址和聯系方式。患者及家屬應依法按程序解決醫療糾紛。
五、患者在醫療機構死亡後,必須按規定將遺體立即移放太平間,並及時處理。未經醫療機構允許,嚴禁將遺體停放在太平間以外的醫療機構其他場所。
六、公安機關要會同有關部門做好維護醫療機構治安秩序工作,依法嚴厲打擊侵害醫務人員、患者人身安全和擾亂醫療機構秩序的違法犯罪活動。
七、有下列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在醫療機構焚燒紙錢、擺設靈堂、擺放花圈、違規停屍、聚眾滋事的;
(二)在醫療機構內尋釁滋事的;
(三)非法攜帶易燃、易爆危險物品和管制器具進入醫療機構的;
(四)侮辱、威脅、恐嚇、故意傷害醫務人員或者非法限制醫務人員人身自由的;
(五)在醫療機構內故意損毀或者盜竊、搶奪公私財物的;
(六)倒賣醫療機構掛號憑證的;
(七)其他擾亂醫療機構正常秩序的行為。
本通告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二○一二年四月三十日

『貳』 深圳一醫院發生暴力傷醫事件,嫌疑人需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5月17日,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發生一起傷醫事件,被砍傷的醫生盧永田系該院耳鼻喉科主任,據官網報道,盧永田是博士研究生導師,還是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深圳市地方級領軍人才、深圳市名醫、深圳市十佳專家。

再現暴力傷醫事件

據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說明通告獲悉,2021年5月17日14:20分左右,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特診科發生一起暴力傷醫事件。1名男子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突然抽刀捅傷正在出診的耳鼻咽喉科主任盧永田,傷及肝臟等重要臟器。

第二百三十四條 【故意傷害罪】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醫生救死扶傷,沒想到自己在醫院還被殘忍傷害,還是好好愛護我的醫護人員的,畢竟他們是我們生命安全的保護傘!

『叄』 我被醫生在沒完全確認病症的情況下被推進手術室測試沒有發現病,這樣樣可以追究法律責任嗎

病人進入手術室醫治是要通過家屬簽字這個程序的。為防止醫患糾紛,醫院不可能違背此項規定的。

『肆』 護士操作不當造成醫療事故,護士長承擔什麼責任,應負責經濟賠償嗎

如果醫院承認醫療事故的話,經意賠償由你對醫院,你和護士、護士長之間沒有直接的關系。如果醫院不承認,你更沒辦法。

『伍』 2011年度重大的法律案件 比如「醫跑跑」「扶人反被誣陷」

醫跑跑
2011年8月24日22時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三人民醫院手術室突發火災。正在手術的6名醫護人員離開手術台,而躺在手術台上被全身麻醉的病人不幸身亡。醫生在危急時刻留下正處於全麻狀態中的病人自行離開,導致病人最終窒息死亡,公眾就此對如今醫生的職業操守等提出質疑,有的甚至認為當事醫生「或許該負刑事責任」。據該院院長說,當時手術室區域確有六名醫護人員,包括兩名手術醫生、兩名麻醉醫生、兩名護士。方院長說,他們當時最大的失誤在於未能准確地判斷火勢的發展,對於火災的嚴重程度沒有充分認識。
法律責任
涉嫌犯罪
法律不要求人人是沖進火場的英雄,但法律要求醫生去救助被全身麻醉、沒有一絲自救能力的手術台上的病人。刑法的標准,是維護社會運作的底線。 醫護遺棄病人致死,已經涉嫌犯罪:不作為的故意殺人罪。
法律依據
一般的犯罪都是「做了什麼」,但有些犯罪是「沒做什麼」:刑法要求必須履行的義務而沒履行,是謂「不作為的犯罪」。 這個「必須作為的義務」分為三種:一是未履行法定義務。第二,是先行行為致他人於危險之中,就產生了補救的義務。醫護將病人全身麻醉,病人連爬走、喊救命的能力都沒有,醫護當然有義務把他帶離火場。第三,是基於職務上的要求,教科書所舉的典型例子正是:當班醫護拒絕搶救病人,因為醫護的職務就是救人,反過來說,送到醫院的病人的安全,也正是系於他們的職務行為上。他們有義務救而不救,那就是「不作為」,刑法將之推定為:放任別人死亡的結果發生,這就是「不作為的故意殺人罪」。[1]對於像醫務人員這樣身負「救死扶傷」特殊職業使命的人,也擁有完全類似於普通人一樣的緊急避險權嗎? 答案無疑是否定的。對此,刑法21條實際上早有明確的補充條款,「第一款中關於避免本人危險的規定,不適用於職務上、業務上負有特定責任的人」。這也就是說,在履職過程中、面對病人,作為依法「負有特定責任的人」,醫務人員其實是無權適用緊急避險條款的。相反,面對險情,醫務人員不僅不能一味自避風險,並且應當迎險而上,首先急救患者的生命安全。更何況,6名醫務人員、1名病人,且「手術室的火並不大」,救險的難度其實並不算大。 不難想像,面對危難,如果醫生也可以在病人面前緊急避險、優先自保性命,那麼,我們的基本社會秩序將會面臨一種怎樣的顛覆、混亂局面——同樣為了避險而自保性命,警察
也可以拒絕與犯罪分子作斗爭,消防人員可以拒絕救火、防汛人員可以拒絕防洪…… 毫無疑問,任何一個人只要選擇了特定職業,就意味著他在職責范圍內同時選擇了放棄相應的緊急避險權利。 因此,對於6名遺棄手術病人、只顧自身逃命的醫務人員,我們不僅要給予道德倫理上的譴責,而且要依法嚴厲追究其法律直至刑事責任。按照我國《刑法》,「醫務人員由於嚴重不負責任,造成就診人死亡或者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扶人反被誣陷
沈某倒地摔傷後,一把抱住在其身邊的宋某的腿,認為是宋某將其撞倒,並將其告上法庭。而宋某則一肚子委屈,說自己是見沈某倒地後出於好心過去攙扶,不想被其將腿抱住,不得已報了警。宋某到底是肇事後不承認,還是好心被人誣陷?日前,法院一審做出判決。

庭審中,沈某說,2008年5月12日下午4時,她在河西區小海地珠江道附近走到一處彩票亭時,該彩票亭門突然打開,門撞到她身體右側,緊接著宋某從該彩票亭內沖出將她撞倒在地,當時她出於本能抱住宋某的腿。事發當天,經天津骨科醫院診斷,她的左腿轉子間骨折並住院36天。沈某將宋某告上法庭,要求其賠償49000餘元的醫療費及保姆費等費用。

宋某辯解說,自己做好事卻被人告上法庭,太冤了。他說,事發當日,他在珠江道附近的一處彩票亭內買彩票,看見沈某倒在彩票亭外面西南側2米處,出於好心他過去攙扶沈某,不想沈某將其腿抱住,後來他只好打電話報警。宋某說,他推門的時候,沈某已經倒在地上了,他並沒有撞到沈某,她如何倒地他不是很清楚。因當時下著小雨,沒有目擊人在場,當時賣彩票的人也沒有看見原告是如何倒地的,但可以證明不是他撞倒沈某的。

庭審期間,法院調取了公安部門的報警記錄及照片等證據。根據我國民訴法的相關規定,當事人對自己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在庭審中,作為原告的沈某主張被告宋某將其撞倒沒能提供任何證據加以證實,而法院從公安機關調取的相關材料亦未有任何直接證據證實。法院對原告的主張不予支持,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陸』 護士需要承擔法律責任的7種常見護理差錯

護士在工作中因疏忽引起了病人的損傷稱為差錯,這里介紹7種常見的護理差錯、差錯原因及為避免這些差錯應採取的措施。
1、病人跌倒
病人在醫院內跌倒是病人起訴護土的常見原因。遇到這種情況時,院方必須拿出足夠的證據證明這種傷害並非由於護士的疏忽而造成,否則護士將承擔法律責任。
分析許多法律訴訟的案例,提示我們評估病人是否有摔倒的潛在危險,並採取必要的預防措施是非常重要的。例如:一位40歲的先生在局麻下行頭部囊腫手術,護士離開他去送手術車時,病人失去意識摔倒了,頭部撞到了牆上,這就是護土的責任。
因此,護土應在病人的護理記錄中,詳細記錄為保護病人而採取的一切措施,如:告知病人不能下床,或將病人轉至距護士站較近的病房等。
2、沒有執行醫囑或議定書
如果護士沒有執行醫囑或議定書,那麼你就極易被起訴。如果你對某個特別醫囑或議定書有疑問,你應向下醫囑的醫生或護理管理人員講清楚,引起他們的注意,千萬不要隨意變動、更改或不執行。執行醫囑並將其記錄下來以保護自己。
3、用葯錯誤
葯物管理和使用是一個充滿潛在危險的領域,引起的法律方面問題也是舉不勝舉。一方面,護士須保證使用的葯物與醫囑和醫院有關葯物管理的政策和程序一致;另一方面,執行了錯誤的醫囑,並不能受到保護而逃避責任。護士對自己的行為造成的後果是負有責任的。護士的職責要求對醫囑進行查核,執行正確的醫囑,同時必須熟悉和了解對患者所使用的葯物。
4、不能正確使用設備
護士對設備也有責任進行合理使用。醫院安裝的新設備或更新的儀器,護士需要熟悉並獲得必要的培訓。律師在申訴時要弄清設備使用的情況。如果護士在不應該使用的情況下使用該設備,則這種情況可成為對護士和醫院起訴的關鍵證據。
5、異物遺留在體內
異物遺留在體內主要是手術室護士和與侵襲性診療操作有關的護士所面臨的問題。醫院通常有清點手術物品的規定和步驟,遵守這些規定並認真記錄非常重要,因為這些記錄在審判時都可以作為證據。
6、沒有提供足夠的監護
沒有提供足夠的監護也是醫療差錯訴訟的一個常見原因,而且這種起訴可發生於醫院的每一個環節。如果有特殊監護的醫囑,護士要讓醫生確定頻率(除非醫院規章里有所提供),而且完整記錄監護和所有介入情況。
7、缺乏交流
護士和病人之間以及護士和其他醫務人員之間的交流對保障病人健康非常必要。護士需要及時地傳達病人的病情和執行的醫囑情況,但在病人未訴說和醫生未指示的情況下造成的錯誤,護士不負責任。
以上就是環球醫學教育網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護士需要承擔法律責任的7種常見護理差錯的全部內容了,希望可以給廣大考友提供幫助,更多護士執業相關資訊敬請訪問環球醫學教育網護士頻道。
2018年護士考後專題點擊
2018年護士執業資格證注冊專題
2019年護士執業資格備考-每日一練

『柒』 醫跑跑的法律責任

一般的犯罪都是「做了什麼」,但有些犯罪是「沒做什麼」:刑法要求必須履行的義務而沒履行,是謂「不作為的犯罪」。
這個「必須作為的義務」分為三種:一是未履行法定義務。第二,是先行行為致他人於危險之中,就產生了補救的義務。醫護將病人全身麻醉,病人連爬走、喊救命的能力都沒有,醫護當然有義務把他帶離火場。第三,是基於職務上的要求,教科書所舉的典型例子正是:當班醫護拒絕搶救病人,因為醫護的職務就是救人,反過來說,送到醫院的病人的安全,也正是系於他們的職務行為上。他們有義務救而不救,那就是「不作為」,刑法將之推定為:放任別人死亡的結果發生,這就是「不作為的故意殺人罪」。 對於像醫務人員這樣身負「救死扶傷」特殊職業使命的人,也擁有完全類似於普通人一樣的緊急避險權嗎?
答案無疑是否定的。對此,刑法21條實際上早有明確的補充條款,「第一款中關於避免本人危險的規定,不適用於職務上、業務上負有特定責任的人」。這也就是說,在履職過程中、面對病人,作為依法「負有特定責任的人」,醫務人員其實是無權適用緊急避險條款的。相反,面對險情,醫務人員不僅不能一味自避風險,並且應當迎險而上,首先急救患者的生命安全。更何況,6名醫務人員、1名病人,且「手術室的火並不大」,救險的難度其實並不算大。
不難想像,面對危難,如果醫生也可以在病人面前緊急避險、優先自保性命,那麼,我們的基本社會秩序將會面臨一種怎樣的顛覆、混亂局面——同樣為了避險而自保性命,警察也可以拒絕與犯罪分子作斗爭,消防人員可以拒絕救火、防汛人員可以拒絕防洪……
毫無疑問,任何一個人只要選擇了特定職業,就意味著他在職責范圍內同時選擇了放棄相應的緊急避險權利。
因此,對於6名遺棄手術病人、只顧自身逃命的醫務人員,我們不僅要給予道德倫理上的譴責,而且要依法嚴厲追究其法律直至刑事責任。按照我國《刑法》,「醫務人員由於嚴重不負責任,造成就診人死亡或者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捌』 患者未知情況下 醫生帶領學生進入手術室邊向學生參觀教學,邊對患者進行手術 ,是否違法 是否犯法

你好,你的意思我明白,參考如下:當前隨著社會的發展,醫患關系的變化和醫療糾紛頻繁發生已成為影響醫療衛生單位正常工
作秩序的主要因素,不僅損害了醫院的形象,影響了單位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而且阻礙了醫
學的創新和醫學科學的發展,危害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權益,甚至已經威脅到了廣大醫務人員的生
命安全.為了處理好醫療糾紛,要加強防範措施的實施並採取正確處理醫療糾紛的方法,從根本 上鏟除發生醫療糾紛的內部因素. 1.醫療糾紛的定義
醫療糾紛是指發生在醫療衛生、 預防保健、 醫學美容等具有合法資質的醫療企事業法人或機構中,
一方(或多方)當事人認為另一方(或多方)當事人在提供醫療服務或履行法定義務和約定義務
時存在過失,造成實際損害後果,應當承擔違約責任或侵權責任,但雙方(或多方)當事人對所 爭議事實認識不同、相互爭執、各執己見的情形.
.狹義的醫療糾紛往往指醫療民事糾紛,即醫療 合同糾紛和醫療侵權糾紛.醫療合同糾紛是指合同當事人對醫療合同的訂立、履行、變更、終止
及合同權利義務的爭議.醫療侵權糾紛是指醫療服務的提供者與接受者之間對醫療行為及其後果 是否侵權及侵權責任的爭議.
有人認為:醫療糾紛是指醫患雙方對醫療後果及其原因在認識上產生分歧的爭議,病人和家屬認
為醫務人員診療上有失誤,而需追究責任或賠償.但經查實醫務人員的診療工作實際上並無原則
性錯誤,而只是在服務態度上存在這樣或那樣的缺點和錯誤;或由於家屬不明醫療真相;或由於家屬另有需求以致糾纏不休等情況,這種情況才屬於醫療糾紛的真正
含義.還有人認為病人或家 屬對診療工作不滿,認為病人出現傷殘或死亡系由於醫務人員診療失誤引起,要求追究責任與賠
償,而向衛生行政領導部門或司法機關提出控告的案件,在未查明事實真相之前,統稱為醫療糾
紛.另外還有人認為:醫療糾紛是指(發生在醫患之間的)因患者對醫務人員或醫療機構的醫療 服務不滿意,與醫方發生的爭執.
實際上醫療糾紛不僅僅是「醫患雙方對醫療後果及其原因在認識上發生分歧」, 而且還有其他因素.
有時,發生分歧的是醫生的醫療處置本身,或者是醫生實施醫療處置和方式.這種處置可能並沒
有產生不良後果,甚至尚未產生任何後果,只是患者認為這種處置無法接受,或是認為實施這種
處置未能先徵求自己的意見.患者缺乏醫學知識.例如一些醫生在為病人檢查身體時(尤其是在 為女病人檢查身體時)
,病人解衣暴露了身體的隱蔽部位,此時醫生應當設置屏風加以遮擋,但醫
生未這樣做,從而引起病人的不滿,並由此引起爭執.因此,說醫療糾紛「醫患雙方對醫療後果及 其原因在認識上發生分歧」是不全面的.
另外,醫療糾紛是一種爭執,有時爭執的內容就是「責任」本身,當事人要求的只是確定責任,只
是確定責任,而不是追究責任.例如,有些醫院發生醫療事故後,希望與病人和解,多賠些錢,
實行「私了」的辦法,不定為事故.以免對醫院聲譽有影響.而醫療事故的受害者卻不領情,堅持
要求明確醫療事故鑒定結果,要求「定為事故」,而並不要求追究當事人的民事責任.因此,說醫 療糾紛僅僅是「當事人要求追究責任或賠償損失」是不確切的.
2.醫療糾紛分類 (1)醫療事故糾紛 指醫患雙方就具體醫療事件是否構成事故、應否賠償、怎樣賠償產生的糾紛. (2)其他醫療糾紛
包括經過醫療事故鑒定不屬於醫療事故的醫療糾紛、不申請醫療事故鑒定的醫療糾 紛、醫學會不予鑒定的醫療糾紛. 3.引起醫療糾紛的原因
醫療糾紛是發生在醫患之間的, 針對醫療活動的爭執. 醫療糾紛是建立在民事法律關系基礎上的,
在醫療活動中發生的特殊的民事糾紛.但這並不等於說所有在醫療活動中發生的,醫患之間的民
事糾紛,都是醫療糾紛.醫療糾紛必須是因患者醫務人員或對醫療機構的醫療服務不滿意,與醫
方發生爭執而造成的,是患者對醫方的責難.如果是因為患者不履行法定義務而引起的,醫方與
患者之間的爭執,如因患者就醫不繳納療費,或有意拖欠醫療費而引起的醫患之間的糾紛,則不
屬於醫療糾紛,而是一種民事財產糾紛;同樣,因醫方不履行一定義務而引起的患者與醫方之間
的爭執,如因醫方違反對患者病情保密的義務,給患者造成了傷害而引起的糾紛,也不屬於醫療 糾紛,而是一種普通民事侵權糾紛.
醫療糾紛通常是由醫療過錯引起的.醫療過錯是指醫務人員在診療護理等醫療活動中的過錯.這
些過錯往往導致病人的不滿意或造成對病人的傷害,從而引起醫療糾紛.
除了由於醫療過錯引起的醫療糾紛外,有時醫方在醫療活動中並沒有任何疏忽和失誤,僅僅是由於患者單方面的不滿意,也會引起糾紛.這類糾紛可以是因患者缺乏
基本的醫學知識,對正確的 醫療處理、疾病的自然轉歸和難以避免的並發症以及

『玖』 醫院不是家屬不小心闖進手術室會坐牢嗎

私闖手術室又沒違法,不會坐牢的,以後記得找不到地方多問一下,畢竟手術室是不能隨便進的

『拾』 手術後的後遺症是醫院的責任嗎有相關的法律知識

是壺腹癌吧。
唉,是你媽媽運氣太不好了,討厭的並發症全遇上了。其實,這么大的手術,術前談話都應該談到遇到的這些情況了。你現在不滿意,只能說談話醫生沒談好。
二進手術室止血,肯定是動脈出血,結扎不牢靠,動脈搏動時間長了線就鬆了,所以出血了。至於牽拉肋骨疼痛,也沒有辦法,開胸手術很常見,只有止痛治療。至於胃腸道手術,吐血或便血都很正常,但是一定是暗紅色的,鮮血就不正常了。要是鮮血可能是術後的應激性潰瘍。如果營養不好,或者血供不好,吻合口漏就出現了。
好了,以上這些手術知情同意書里都有,都是手術有可能出現的情況,不算事故。所以,還是注意觀察,好好護理,積極配合治療,爭取康復吧。

熱點內容
法院學員 發布:2025-07-01 17:17:29 瀏覽:974
國際經濟法爭議 發布:2025-07-01 17:12:27 瀏覽:921
民法對觸電 發布:2025-07-01 17:12:14 瀏覽:13
法國政法學院 發布:2025-07-01 17:10:06 瀏覽:893
王浩司法局 發布:2025-07-01 17:00:10 瀏覽:974
gso法規 發布:2025-07-01 16:59:32 瀏覽:194
人民法院工作時間 發布:2025-07-01 16:57:41 瀏覽:221
勞動法單位分房糾紛 發布:2025-07-01 16:53:16 瀏覽:791
合工大經濟法試卷 發布:2025-07-01 16:53:11 瀏覽:848
行政法學的行政行為 發布:2025-07-01 16:50:13 瀏覽: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