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車承擔民事法律責任
① 民事法律責任的承擔方式有哪些
法律責任有民事責任、刑事責任、行政責任,每一責任承擔責任方式會有所區別。例如民事責任承擔方式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償損失等。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九條
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礙;
(三)消除危險;
(四)返還財產;
(五)恢復原狀;
(六)修理、重作、更換;
(七)繼續履行;
(八)賠償損失;
(九)支付違約金;
(十)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十一)賠禮道歉。
法律規定懲罰性賠償的,依照其規定。
本條規定的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並適用。
② 搭順風車遭遇車禍是否應當承擔一定的責任
搭順風車的行為屬於好意同乘行為。行為人侵權的需要承擔民是賠償責任。
所謂「好意回同乘」是指經同答意無償搭乘他人車輛的行為。其法律義務是車輛駕駛人不得損害同乘人的人身和財產權益。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好意同乘」時機動車發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車無償搭車者損害的,應當減輕賠償義務人的賠償責任,但車輛駕駛人有重大過錯的除外。無償搭車者有過錯的,應相應減輕本車賠償義務人的賠償責任。
③ 關於搭車的法律責任問題!
你好,這屬侵權法上的「好意同乘」,有償搭乘,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專害,交通工具提供者應屬當承擔民事責任;無償搭乘,則不承擔賠償責任,但應當給於適當的補償。本案,駕駛員(如果是搭乘工具的提供者,也可能是車主)應當給於傷者適當的補償。
④ 違反民事法律法規應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違反民事法律法規應承擔相應的民事侵權責任,依照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其版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權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條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依照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其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條行為人造成他人民事權益損害,不論行為人有無過錯,法律規定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的,依照其規定。
(4)搭車承擔民事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條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輔助器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第一千一百八十一條被侵權人死亡的,其近親屬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被侵權人為組織,該組織分立、合並的,承繼權利的組織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
⑤ 民事法律責任的承擔方式主要有主動承擔和被動承擔對嗎
是的,自己自覺履行就是主動承擔,敗訴後被法院強制執行,就是被動承擔
⑥ 同事上下班搭順風車不收錢寫字據遇事故搭車者自己承擔一切責任司機還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依你所描述情形,首先同事間搭順風車構成好意施惠,這一行為導致雙方無任何法律關系。版
如事故發生是一種權意外或者是由第三人所造成,那麼駕駛人不負法律責任。
如果事故發生的原因是因為駕駛人的過錯導致的,那麼駕駛人應當對同車人承擔侵權責任。寫的字據規避了這一責任,在法律上是屬於駕駛人推脫了應負之責任,是屬無效的條款。
綜上所述,寫的字據無意義,在事故發生原因上,駕駛人沒錯時用不上,駕駛人有錯時也無效。
⑦ 路上捎同事一段,若發生交通事故,免費「搭便車」出事誰負責
上下班路上,開車捎同事一段兒、或搭了同事的便車是日常時有發生的事兒,親朋好友出行互相搭乘也屬正常。若在搭載的過程中,不幸發生了交通事故,搭便車的人還受了傷,那原本利他的小事兒很可能就演化成了糾紛。
案件回顧: 好心讓人搭便車,卻出了車禍2016年11月17日下午17時許,黃黃(化名)搭乘范范(化名)駕駛的電動自行車行駛至海門市北京路路段左拐彎時,與對向直行的由羅羅(化名)駕駛的小型客車發生碰撞,造成車輛不同程度受損,黃黃倒地受傷。黃黃隨即被送往市人民醫院接受治療。
「好意同乘」寫入民法典,讓善意供乘人的責任減輕有了明確的法律依據,讓司法實踐和人們的出行有了明確指導,也是倡導樂於助人的良好道德風尚的具體體現。
⑧ 搭便車出車禍誰的責任
假如在免費搭乘便車的途中發生了交通事故,對於搭乘者受傷的責任到底應該由誰來承擔?《侵權責任法》第48條規定:「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的,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關規定承擔賠償責任。」《民法總則》一百七十六條:「民事主體依照法律規定和當事人約定,履行民事義務,承擔民事責任。」《合同法》第三百零二條:「承運人應當對運輸過程中旅客的傷亡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但傷亡是旅客自身健康原因造成的或者承運人證明傷亡是旅客故意、重大過失造成的除外。
前款規定適用於按照規定免票、持優待票或者經承運人許可搭乘的無票旅客。」
因此對搭乘人因交通事故致損的責任承擔區分以下情況:
若事故是由其他車輛的原因(全責)造成搭乘者傷害的,則自然由其他車輛擔責。
若搭乘車輛有過錯的,其駕駛人或所有人、管理人有過錯的則在其過錯范圍內承擔相應的責任。
搭乘人有過錯的,在其過錯范圍內減輕駕駛人或所有人、管理人的責任,比如:若搭乘人明知搭乘車輛存在違法情況(如無照駕駛、酒後駕駛等),則應減輕機動車一方賠償責任。再比如:若因搭乘人的原因(搭乘人駕駛、干擾、指使等)造成事故的,則搭乘人與駕駛人或者所有人、管理人按比例擔責。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對於善意搭乘者的賠償不包括間接損失和精神損害賠償。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對「搭便車」的責任承擔隻字未提,但卻規定:在承保交強險的保險公司在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且承保商業三者險的保險公司根據保險合同予以賠償後仍有不足的,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侵權責任法的相關規定由侵權人予以賠償。
由此可見,搭便車、搭順風車的雖然是助人為樂的行為,但免費讓別人搭乘並不表示發生交通事故,駕駛人或所有人、管理人就不承擔責任。所以,我們一旦同意別人搭乘,車主就有安全注意、謹慎駕駛的義務,這項義務不以車主的助人為樂行為有所減輕。
⑨ 搭便車出事後誰承擔責任
搭便車出事後由機動車使用人承擔責任。根據我國民法典規定,好意同乘的責任由機動車使用人承擔,但應當減輕其賠償責任。需要滿足非營運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無償搭乘人損害,屬於該機動車一方責任這兩個條件時成立。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七條
好意同乘的責任承擔,非營運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無償搭乘人損害,屬於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的,應當減輕其賠償責任,但是機動車使用人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除外。
第一千二百一十三條
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屬於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的,先由承保機動車強制保險的保險人在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部分,由承保機動車商業保險的保險人按照保險合同的約定予以賠償;仍然不足或者沒有投保機動車商業保險的,由侵權人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