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備忘錄和會議紀要有無法律效力

備忘錄和會議紀要有無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2-02-03 13:01:17

① 會議紀要具有法律效力

會議紀要不具有法律效力。

按照《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會議紀版要適用於記載、傳達會議情況和議權定事項。如果會議紀要僅僅作為記錄會議情況之用,並在行政機關內部傳閱,則不存在對外發生效力的問題。

  • 簡介:

會議紀要是用於記載、傳達會議情況和議定事項的公文。會議紀要不同於會議記錄。會議紀要對企事業單位、機關團體都適用。會議紀要與會議記錄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二者的區別十分明顯。從應用寫作和文字處理的角度來探析,二者截然不同。會議紀要是一種法定的公務文書,其撰寫與製作屬於應用寫作和公文處理的范疇,必須遵循應用寫作的一般規律,嚴格按照公文制發處理程序辦事。

  • 拓展資料:

會議紀要適用於一些大中刑的、比較重要的會議。這種會議往往具有方向性、專題性、專業性、形容性、學術性的特點,是為了解決當前工作中的某項實際問題,會議本質精神,用至一些分歧意見等寫出來。

其目的有二:一是向上級匯報會議情況,以獲得上級及時的指導;二是向下級傳達;以便貫徹執行,因此,研究一般性問題的會議,尤其是一些規范較小的事務性會議,一般不寫會議紀要。

② 會議紀要和備忘錄哪個效力高一點

③ 會議備忘錄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會議備忘錄當然具有法律效力。但是要確認會議記錄的真偽。法律上的一切證據都要具有真實性、實效性和針對性。

④ 雙方簽字的備忘錄是不是和合同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備忘錄與合同一樣都是各方真實意識的表示,但是條款效力上與合同有有較大的專區別屬。備忘錄的條款分為有約束力條款和無約束力條款,其中有約束力的條款一般包括保密條款、獨家談判條款、提供有關的文件、配合對方進行調查;無約束力的條款主要包括具體的商務條款(即使在備忘錄中已經確定為達成一致的事項)、下一步採取的行動等。
備忘錄,也是書面合同的形式之一。它是指在買賣雙方磋商過程中,多某些事項達成一定程度的理解與諒解及一致意見,將這種理解、諒解、一致意見以備忘錄的形式記錄下來,作為今後進一步磋商,達成最終協議的參考,並作為今後雙方交易與合作的依據。但不具有法律約束力---以上答案由家律網整理提供

⑤ 會議紀要和備忘錄哪個效力高一點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9-24

⑥ 會議紀要和備忘錄哪個效力高一點

備忘錄得法律效應要高一些,在某種程度上備忘錄是就某一事項基本上形成的雙方同意的決議。而會議紀要只是就會議一些較重要的內容做以記錄。

⑦ 政府會議紀要的法律效力

會議紀要不具抄有法律效力。
1、會議紀要是根據會議記錄和會議文件以及其他有關材料加工整理而成,反映會議基本情況和精神的紀實性公文,主要具有綜合性、指導性、備考性等特點。
2、會議紀要無非是地方黨委、政府與下屬各局、委共同協商地方政策的會議記錄,無法上升到法律、法規規章的高度,不是規范性文件,其效力遠遠低於法律、法規、規章。

⑧ 會議備忘錄與會議紀要有什麼不同

一般由標題、主持人和會議議程等。會議紀要只記要點。會議紀要的正文大多由導言和主體構成,屬事務文書。將會議的時間,副標題標示會議名稱和文種。
特點。會議紀要是依據會議情況綜合而成的,每個部分談一個方面的內容,常以「會議」作為表述主體、「會議要求」會議紀要是記載和傳達會議情況和議定事項使用的一種行政公文。二者的主要區別是。
(一)標題,使人看後對會議有個輪廓了解。
2.表達的要點性。這是會議紀要的核心部分:平列式,有時根據會議議題:
第一種。為了便於把握發言內容、工作會議紀要多用這種寫法、正文,在其姓名後用括弧註明發言人所在單位和職務,性質不同。
2.主體:會議記錄一般不公開、「會議決定」。
1.導言、日期構成。
1.內容的紀實性。下面主要講講標題和正文的寫法。一般在記錄發言人首次發言時。
2.雙標題。
1.單標題、別的系統參考:第一。具體寫法依會議內容和類型而定、本地區、研究的問題綜合成若幹部分,只作資料存檔。就是把與會人員的發言要點記錄下來。具體寫法常見的有兩種,在小標題下寫發言人的名字。否則、落款。就總體而言。
寫法
會議紀要的寫法因會議內容與類型不同而有所不同。較復雜的工作會議或經驗交流會議紀要多用這種寫法,而不是敘述會議的過程。就是將會議所討論。會議紀要的標題有單標題和雙標題兩種形式。主要用於概述會議基本情況。將會議的基本情況作為一段概述。這種寫法多見於辦公會議紀要。撰寫會議紀要應圍繞會議主旨及主要成果來整理。
(2)綜述式寫法,參加人員和主持人:由「正標題+副標題」構成,功能不同;會議紀要通常要在一定范圍內傳達或傳閱。辦公會議紀要。就是把會議議定的事項分點寫出來。一些重要的座談會紀要。其內容一般包括會議名稱。
第二種、提煉和概括,不能搞人為的拔高。常見的寫法有三種。有的會議紀要的精神也可供別的單位。
(二)正文、本系統開展工作的依據。主要介紹會議議定事項。由於會議紀要反映的是與會人員的集體意志和意向,切忌記流水帳。會議議定事項是本單位。會議紀要如實地反映會議內容:
(1)條文式寫法,就會失去其內容的客觀真實性。
3.稱謂的特殊性:魚貫式。
會議紀要有別於會議記錄、會議議程等基本情況採用分條列出的寫法。正標題揭示會議主旨。會議紀要一般採用第三人稱寫法:會議記錄是討論發言的實錄、地點、深化和填平補齊、參加人員,常用這種寫法,它不能離開會議實際搞再創作。
(3)摘記式寫法。第二,是法定行政公文、會期會址、「會議指出」:由「會議名稱+文種」構成。重點應放在介紹會議成果,違反紀實的要求,在發言人前面冠以小標題、「會議號召」等就是稱謂特殊性的表現,要求貫徹執行,無須傳達或傳閱,「會議認為」

⑨ 備忘錄的法律效力具有嗎

當事人簽署的備忘錄是否具有合同的效力要根據該備忘錄的內容等情況來判斷的:

1、如果該備忘錄僅僅是雙方間的一個事務性的記載,或雙方在備忘錄中註明不作為合同的,則該備忘錄不具有合同效力。

2、如果該備忘錄的內容實際是具有是對原合同內容的變更或補充,實際上就是對原合同的變更或補充,雖名為備忘錄,但實際為合同外的補充協議,經雙方簽署確認後,具有效力。

3、如果對合同中約定備忘錄作為合同的附件的,則該備忘錄具有合同的效力。

4、如果雙方間不存在另外的合同而只有備忘錄的,但其內容已經符合合同要求,具有合同基本特徵且有可履行性的,則經雙方簽署後,這個備忘錄實際上就是一份合同,具有合同的法律效力。

合同法》第十一條「(合同的)書面形式是指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的規定,備忘錄也是有效表現當事人約定內容的載體,與合同一樣具有法律效力,但是否可以作為付款的依據,還得綜合備忘錄的內容、有無其他合同約定、其他付款憑證(如轉帳憑證)等才能判斷。

(9)備忘錄和會議紀要有無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1、合同對當事人的一般拘束力。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合同。

2、合同的效力。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合同的效力體現為雙主事人訂立合同的效果意思產生的法律效力,每一個合同的效力都是特定的,各個合同之間的效力都是不相同的。

合同特徵:

1、只有依法成立的合同才具有效力,才受法律保護。

2、合同效力表現為對特定主體的約束力和強制力。但在一定的條件下涉及第三人。

3、合同的效力是法律賦予的,是法律效力的體現。

參考資料:網路-合同效力

⑩ 備忘錄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有法律依據嗎

備忘錄復只能事後作為一個線索,制不能作為直接證據,沒有法律效力。
如果經過證明和公證,其中的一些部分也可以作為證據的。
備忘錄是你與他人簽訂的就已經達成合意的事項的一個督促履行辦法,他基於合同產生,但實際履行要求一般高於合同,嚴格來將,只具有督促效力,不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沒有嚴格按照備忘錄的要求履行義務,但其行為沒有違反合同,就是合法行為。

熱點內容
擾民法在哪裡 發布:2025-05-25 18:33:32 瀏覽:525
關於固定法律咨詢服務日通知 發布:2025-05-25 18:25:06 瀏覽:206
合同法未約定或約定不明 發布:2025-05-25 18:24:20 瀏覽:64
我國民事訴訟法的證明責任是如何分配的 發布:2025-05-25 18:23:02 瀏覽:324
劉校逢刑法怎麼樣 發布:2025-05-25 18:04:17 瀏覽:495
新勞動法合同到期不續簽 發布:2025-05-25 18:02:59 瀏覽:594
根據民事訴訟法和有關司法解釋 發布:2025-05-25 17:52:24 瀏覽:358
山西省律師收費標准 發布:2025-05-25 17:50:54 瀏覽:450
白雲區法律援助 發布:2025-05-25 17:50:54 瀏覽:426
司法所得制服 發布:2025-05-25 17:45:52 瀏覽: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