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瞞收入不報稅法律責任企業
『壹』 隱瞞收入少交增值稅會不會確犯刑法
不會的。
個人的話,是會觸犯刑法的。
除非金額特別巨大。那就麻煩了。
『貳』 企業不納稅,不報稅有什麼後果
每個企業及法定代表人都有個信用賬號,如果不報稅 將影響法定代表人及企業信用度,對以後做生意,買房、買車、貸款、出國都有影響。
做賬報稅,是國家稅務上監管企業的一種手段
所以公司成立之後 必須是要記賬報稅的
逃避報稅義務,逃稅 漏稅 不報稅 查到有是有罰款的,情節嚴重的會負法律責任。
建議委託代理記賬公司辦理相關稅務手續,以免被行政處罰。罰款決定作出後,如拒絕繳納,稅務機關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公司資產,如公司股東抽離注冊資金,股東需負連帶責任。
請看這是《征管法》的相關規定
...............
第二十五條納稅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稅務機關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確定的申報期限、申報內容如實辦理納稅申報,報送納稅申報表、財務會計報表以及稅務機關根據實際需要要求納稅人報送的其他納稅資料。
.............
第六十二條納稅人未按照規定的期限辦理納稅申報和報送納稅資料的,或者扣繳義務人未按照規定的期限向稅務機關報送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和有關資料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二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可以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叄』 企業不報稅的後果
法律分析:企業不報稅的後果有:1、不按稅務局的規定時限納稅申報的,情節較輕的,除補繳稅款外,稅務機關將對企業處以每月200元以上的罰款,如果超期更長的,將會加收滯納金;情節嚴重的,稅務機關將根據情節嚴重程度,處以更高金額的罰款;2、連續3個月不到稅務登記機關納稅申報的,稅務登記機關將對該企業的稅務登記證給予注銷的處理。注銷之後將不可能再被恢復,即企業的所有證照都會因為稅務登記證的注銷而相繼作廢。3、稅務登記證的注銷而未取得稅務登記機關的同意注銷通知書,會向各個發證機關申請注銷,公司的其他所有證件都不能申請注銷而相繼作廢。4、公司所有股東的身份證信息將被相關登記機關收錄,進入黑名單。對以後的貸款、再次投資創業、出國等都將受到影響。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第六十二條 納稅人未按照規定的期限辦理納稅申報和報送納稅資料的,或者扣繳義務人未按照規定的期限向稅務機關報送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和有關資料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二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可以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肆』 稅務總局:稅務稽查部門正立案檢查個別隱瞞高收入未如實申報納稅人員
8月26日,國家稅務總局曝光稅警聯合查處的5起增值稅發票虛開騙稅案件。各地稅務、公安等部門通力合作,嚴厲打擊虛開騙稅違法犯罪行為,破獲多起虛開騙稅案件,法院對涉案人員依法予以判決,有效遏制了虛開騙稅的猖獗勢頭,有力維護了法治、公平的稅收營商環境。稅務總局稽查局負責人表示,下一步,稅務部門將聯合有關部門持續加大對涉稅違法行為的常態化打擊力度。針對個別隱瞞高收入未如實申報納稅的人員,稅務稽查部門正在進行立案檢查。
第一個曝光案件是大連破獲「5·03」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案。2017年12月,大連稅警聯合行動,成功破獲「5·03」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案。經查,犯罪團伙通過設立「空殼公司」的方式對外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35217份,虛開金額達38.58億元。2020年6月,該案主犯因犯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被判處無期徒刑,其餘13名涉案人員分別依法判處4-15年不等的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第二是江西破獲「黃金票」虛開案件。2019年4月,江西省吉安市稅警協作成功打掉了一個利用「黃金票」虛開團伙,抓獲犯罪嫌疑人4人,網上追逃1人,查封犯罪用的生產設備、電腦、銀行卡若干。經查,該團伙偽造生產假象、拉長資金鏈條掩蓋虛開軌跡,通過票貨分離的方式,向9個省的25戶企業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2496份,虛開金額達25.49億元。2021年5月,該案主犯因犯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5年。
第三是廣西破獲「7·31」虛開增值稅發票案。2019年7月,廣西桂林市稅警協作成功打掉一虛開發票犯罪團伙,搗毀窩點1個,抓獲犯罪嫌疑人4人,查獲身份證、印章、銀行卡、手機、稅控裝置等作案工具一批。經查,犯罪團伙在沒有提供真實勞務派遣服務的情況下,通過簽訂虛假的「勞務合同」和「勞務派遣合同」,虛構勞務派遣業務,虛開增值稅普通發票501份,虛開金額8041萬元。2021年1月,該案4名犯罪嫌疑人因犯虛開發票罪,分別被判處1年6個月至2年6個月不等的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第四個安徽破獲廢舊物資虛開增值稅發票案。2019年6月,安徽池州市稅警成功破獲銅陵某公司池州分公司虛開發票案。經查,該公司虛設交易環節,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1764份、普通發票22份,虛開金額達3.68億元。2021年1月,該案主犯因犯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和虛開發票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2年,並處罰金。
第五個是山東破獲「11·28」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案。2018年11月,山東省濟南市稅警協作打掉3個「暴力虛開」犯罪團伙,搗毀窩點5個,抓獲犯罪嫌疑人10人,查獲身份證、營業執照、印章、稅控裝置、U盾等作案工具。經查,犯罪團伙利用463戶「空殼公司」,向全國30個省(區、市)11000多家企業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等2萬余份,虛開金額達64.4億余元。2020年10月,該案主犯因犯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0年6個月。
稅務總局稽查局負責人表示,下一步,稅務部門將持續提升防範風險、發現問題、精準監管的能力,聯合有關部門持續加大對涉稅違法行為的常態化打擊力度,進一步保障國家稅收安全,切實維護守法納稅人的合法權益。對重大涉稅違法犯罪案件,依法從嚴查處曝光,並按照有關規定納入企業和個人信用記錄,共享至全國信用信息平台,推動建設公平有序的稅收營商環境。該負責人還表示,針對個別隱瞞高收入未如實申報納稅的人員,稅務稽查部門正在進行立案檢查。
『伍』 納稅人不如實申報需承擔哪些稅收法律責任
納稅申報是企業按照相關稅法規定,向稅務機關提交納稅事項書面報告的行為,是履行納稅義務、承擔法律責任的主要依據。但不少企業因無業務無收入,應納稅額為零,沒有達到繳納稅款的標准等,認為納稅申報實屬沒有必要的行為。企盈提醒,不管企業是否有收益,納稅申報都要辦理。企業在納稅申報期內沒有發生應稅收入,同時也沒有應納稅額的情況,可向稅務機關申請稅務零申報,並註明企業當期無應稅事項。
雖然稅務零申報很好的解決了企業納稅申報的問題,但並不是所有的企業都適合稅務零申報,一般僅適用於初創企業和淡旺季明顯的季節性經營企業。可不少企業認為,即便自己公司不屬於這兩個類型的企業,但也達到了稅務零申報的情況,理應允許申請稅務零申報。對於企業享受稅務零申報是有一定的限制要求,如果企業強行進行稅務零申報屬於違規行為,將會給企業帶來嚴重後果:
1、增值稅一般納稅人企業無實際收入,但存在進項稅額,企業申請稅務零申報,那麼企業未抵扣的進項稅逾期將不能再進行抵扣;
2、企業經營虧損雖說可在盈利後可進行彌補,但若企業申請稅務零申報,那麼將無法進行彌補,從而會給企業造成稅務影響;
3、企業當期有收入但無應納稅款而申請稅務零申報,屬於虛假納稅申報,需承擔罰款及行政處罰等不利後果;
4、企業當期有收入及應納稅款,但申請稅務零申報,屬於偷稅行為,主管稅務機關將按規定追征稅款,並進行稅務行政處罰;
5、企業違規稅務零申報將會降低企業信用級別,被列入風險納稅人重點監控等。
因此,即便稅務零申報操作簡單,能為企業降低納稅壓力,但還需要根據企業實際情況進行申請。
最後企盈提醒,企業稅務零申報不可長期申報,企業長期進行稅務零申報,將會被認定為「非正常戶」,情節嚴重將會被吊銷營業執照。若企業對於稅務零申報還有不清楚,或是不知道如何進行納稅申報,那就交由企盈為您進行代賬辦理,多位星級會計為您服務,保障企業財稅安全。
『陸』 國家稅務總局針對個別隱瞞高收入未如實申報納稅人員進行立案檢查,若被查證將面臨什麼
這要看檢查的結果,如果是存在偷稅漏稅的情形,將按照刑法的規定來處罰。
根據《刑法》第二百零一條:納稅人採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 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並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的,處三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數額巨大並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扣繳義務人採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較大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對多次實施前兩款行為,未經處理的,按照累計數額計算。
有第一款行為,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後,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已受行政處罰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但是,五年內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以上行政處罰的除外。
總結如下:
為了維護正常的經濟稅收秩序,各地稅務、公安等部門通力合作,嚴厲打擊虛開騙稅違法犯罪行為,破獲多起虛開騙稅案件,法院對涉案人員依法予以判決,有效遏制了虛開騙稅的猖獗勢頭,有力維護了法治、公平的稅收營商環境。
『柒』 稅務部門稽查發現企業隱瞞收入的處理
"稅務部門稽查發現企業隱瞞收入,調整增加的收入不得作為廣告費限額的計算基數。"是正確的.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第四十四條:企業發生的符合條件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不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過部分,准予在以後納稅年度結轉扣除。稅法的前提是企業合法經營並如實申報應該繳納的稅款,如果你公司或者單位隱瞞收入,則不是稅法的宗旨,所以如果調整增加的收入能作為廣告費限額的計算基數的話,那麼意味著鼓勵企業想方設法偷稅了! 我沒有相關政策
『捌』 公司收入不入賬 會計擔什麼責任
公司收入不入賬 會計擔刑事責任,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採取隱瞞收入的手段,少繳應納稅回款的,是偷稅答。納稅人偷稅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少繳的稅款、滯納金,並處少繳稅款50%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玖』 企業發生事故後,隱瞞不報,一經查處,處理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六)》第一百三十九條後增加一條,作為第一百三十九條之一:在安全事故發生後,負有報告職責的人員不報或者謊報事故情況,貽誤事故搶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客觀方面表現為在安全事故發生後,負有報告職責的人員不報或者謊報事故情況,貽誤事故搶救,情節嚴重的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九十一條規定: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在本單位發生重大生產安全事故時,不立即組織搶救或者在事故調查處理期間擅離職守或者逃匿的,給予降職、撤職的處分,對逃匿的處十五日以下拘留;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對生產安全事故隱瞞不報、謊報或者拖延不報的,依照前款規定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九十二條規定:有關地方人民政府、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對生產安全事故隱瞞不報、謊報或者拖延不報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9)隱瞞收入不報稅法律責任企業擴展閱讀: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危害礦山生產安全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在礦山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後,負有報告職責人員不報或謊報事故情況,貽誤事故搶救,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條之一規定的「情節嚴重」:
1、導致事故後果擴大,增加了死亡一人以上,或者加重傷三人以上,或增加直接經濟損失一百萬元以上;
2、實施下列行為之一,致使不能及時有效開展事故搶救的:
(1)決定不報與謊報事故情況或者指使、串通有關人員不報及謊報事故情況的;
(2)在事故搶救期間擅離職守或者逃匿的;
(3)偽造及破壞事故現場,或者轉移以及藏匿、毀滅遇難人員屍體,或者轉移與藏匿受傷人員的;
(4)毀滅和偽造、隱匿與事故有關的圖紙與記錄及計算機數據等資料以及其他證據的;
3、其他嚴重的情節。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條之一規定的「情節特別嚴重」:
(1)導致事故後果擴大,增加死亡三人以上,或者增加重傷十人以上,或者增加直接經濟損失三百萬元以上的;
(2)採用暴力、脅迫、命令等方式阻止他人報告事故情況導致事故後果擴大的;
(3)其他特別嚴重的情節。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危害礦山生產安全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二條 危害礦山生產安全構成犯罪的人,在礦山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後,積極組織、參與事故搶救的,可以酌情從輕處罰。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危害礦山生產安全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一條 國家工作人員違反規定投資入股礦山生產經營,構成本解釋涉及的有關犯罪的,作為從重情節依法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