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單是否有法律效力
Ⅰ 訂單有沒有法律效應
你指的應該是訂單有沒有法律效力。
一般來說,訂單有法律效力,但關鍵要看回其內容是否符合答要約的基本要求,通常,訂單上會有明確的標的物、價格、質量、數量、履行方式、履行時間等內容,此時訂單構成要約,如對方同意則構成承諾,《合同法》第二十五條規定:承諾生效時合同成立。此時,雙方應受合同的約束。
所以,訂單有沒有法律效力,要看內容是否符合要約的條件。至於什麼是要約,可參見《合同法》第十四條:要約是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該意思表示應當符合下列規定:(一)內容具體確定;(二)表明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約束。
Ⅱ 預訂單有法律效力嗎
預訂單具有法律效力。訂單提交後,合同成立並生效。
合同的訂立有要約和承諾兩個程序,商家展示商品及其價值的行為,屬於要約;購買者確認購買商品並提交訂單的行為屬於承諾,訂單提交後,合同即告成立並生效。
Ⅲ 訂單上這些內容是否具法律效力
1,訂單上有注名交貨時間,地點及產品生產標准
2,對方收取產品總價10%做定金(有財務開出收據憑證蓋章)
3,部門總經理(非法人代表),營銷總監,業務員簽字但沒蓋公司公章
4,未註明違約賠償條款。
對方目前沒按時交貨,已離交貨期過二個月。但又不給賠償。這些證據是否足夠提起訴訟
Ⅳ 訂貨單有法律效力嗎
有法律效力,視為約定或合同關系。
Ⅳ 訂單和合同都有法律效力嗎
訂單與合同如果符合法定有效條件就是有效的,法定有效條件有:訂單與合同當事人是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人;當事人簽訂的訂單和合同是真實的意思表示;訂單和合同的內容不得違反法律法規或公序良俗;法律規定的其他有效條件。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第四百六十九條
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書面形式是合同書、信件、電報、電傳、傳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
以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等方式能夠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並可以隨時調取查用的數據電文,視為書面形式。
Ⅵ 訂單是否有效的判定是什麼
訂單一般是主合同的附件,是對主合同項下的貨物的某一批次交貨數量的指示。主合同有效則訂單就有效,反之則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