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法定代表人怎麼規避法律責任

法定代表人怎麼規避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2-20 03:16:48

Ⅰ 我是一個公司的掛名法定代表人,如何規避法律責任

要想規避法律責任 ,只能到市場管理局 ,注銷自己的法人資格 ,否則 有任何問題 法人代表都要擔責任的 。比如發生了火災事故 ,造成了人員死亡 ,法人代表 是要被判刑的 。

Ⅱ 幫朋友忙,做公司法定代表人,怎樣最大程度規避風險

「掛名」公司法定代表人需慎重,沒有公司實際的話語權,想要規避風險是不現實的。


公司法定代表人是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組織章程的規定,代表公司行使職權的負責人。然而,現實中出現一種「掛名」公司法定代表人的情形,即該工商登記的法定代表人實際上並不擔任與履行公司董事長、執行董事或者經理的任何職務與職權,甚至不是公司普通員工,與公司設立與運行沒有任何實質的關系,僅僅因為與公司實際股東或實際控制人的口頭或書面協議,充當工商登記的法定代表人,一般將其稱之為「掛名」公司法定代表人。公司實際股東或實際控制人不願作為工商登記的法定代表人具有合法與非法、合理與非合理、客觀不能與主觀不願等多種原因,願意充當「掛名」公司法定代表人也具有圖利或幫忙或朋友面子等多種因素,在此無需詳述。需要提醒的是擔任「掛名」公司法定代表人可能要面對較大的法律風險,並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2)在刑事責任方面,實際控制人操縱公司實施經濟犯罪行為,比如詐騙銀行貸款、詐騙保險金、非法集資等情況,掛名法定代表人雖然未直接參與以上行為,但如果掛名法定代表人明知實際控制人利用公司實施以上犯罪行為,卻不加阻止,或放任實際控制人的行為,則掛名法定代表人很可能也要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即使掛名法定代表人與實際控制人之間存在書面的關於「掛名法定代表人不參與經營和管理,也不承擔相應的責任」約定,該約定也只在雙方之間內部有效,對外並不具有法律效力

Ⅲ 如何規避法人代表的風險

公司法定代表人面臨的風險如下,自己必須合法經營公司。避免承擔法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第四十九條
企業法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法人承擔責任外,對法定代表人可以給予行政處分、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超出登記機關核准登記的經營范圍從事非法經營的;
(二)向登記機關、稅務機關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的;
(三)抽逃資金、隱匿財產逃避債務的;
(四)解散、被撤銷、被宣告破產後,擅自處理財產的;
(五)變更、終止時不及時申請辦理登記和公告,使利害關系人遭受重大損失的;
(六)從事法律禁止的其他活動,損害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

熱點內容
人力資源公章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25 19:37:04 瀏覽:851
論虛假廣告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25 19:37:02 瀏覽:685
海淀法院主任 發布:2025-05-25 19:35:36 瀏覽:437
擾民有關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5-25 19:33:22 瀏覽:983
唐山市路南法院 發布:2025-05-25 19:33:15 瀏覽:274
法治博白網 發布:2025-05-25 19:30:17 瀏覽:583
勞動法處罰力度 發布:2025-05-25 19:21:26 瀏覽:580
預借提單和倒簽提單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25 19:04:56 瀏覽:755
丁志剛法學 發布:2025-05-25 19:04:53 瀏覽:500
海商法中的船方義務 發布:2025-05-25 19:02:37 瀏覽: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