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生法律知識淡薄
Ⅰ 中小學生法律知識
中小學生法律知識
一、從小養成良好習慣,自覺守法。
同學們聽說過這樣一句話: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
為之」,意思是說不要以為這件好事太小了而不去做,也不以為
這件壞事太小而去做。
《治安管理處罰條例》涉及到我們生活的
方方面面,比如怎麼樣過馬路,不能打擾別人休息,不能破壞文
物,
在乘坐交通工具時要注意什麼等等。
有很多事情在一些同學
看來是不起眼的小事,像隨地吐痰,亂闖紅燈,還有攜帶管制刀
具,到了學校拿出來炫耀,實際上這樣做已經是違法了。因此大
家要學習法律,增強是非判斷能力,自覺遵守《條例》和其它法
律法規。關鍵是要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從小事做起,遵守《小
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做起。
我知道有的同學其實很聰明,
但他心思不用在學習上,
而是
用在調皮搗蛋上,喜歡逞強好勝,有事沒事惹一下其他同學,比
如別人走路時他突然伸出一隻腳將別人絆倒;有些同學喜歡打
架,將別的同學打傷;有些同學不愛護公物,故意毀壞公共場所
的物品;有些同學以大欺小,沒有錢買東西吃、沒有錢進游戲室
就強行向弱小同學索要等等行為都是法律不允許的,
如果情節嚴
重的話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也就是說你這一逞強就有可能將自
己送進班房。
所以在這里我要告訴同學們平時一定要聽老師和家
長的話,遵紀守法。
還有些同學會說我現在還不到十四周歲呢,
在這里我要告訴
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四年級五年級
你們,
如果你實施犯罪行為時年齡雖未達到能追究刑事責任的界
限,國家法律還是有懲罰的措施的,比如作治安處罰、送勞動教
養、
送工讀學校進行矯治等等。
同時我認為一個人走上犯罪道路
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常言道:千里之提,潰於蟻穴。如從小養
成了各種不良習性的話,
以後要改正就很難,
平時又不注重學習
科學文化知識、
不注重規范自己的言行,
不按照各種規章制度做
事,最後必將釀成大錯。我給大家舉個例子:
2002
年
4
月份的
天下午,
一個城區小學的女學生張某由於經常駐受到同桌男生的
欺負,就決定報復一下,將同桌買來牛奶袋子咬破一口,再灌入
上點老鼠葯,而後放回抽屜里,下午,坐該課桌的小學生喝了這
有毒的牛奶後,
很快就有了中毒反映,
幸虧被送到醫院及時搶救,
這才避免釀成大禍。這起案件偵破後,投毒學生後悔不已,她說
自己沒有想到會出那麼大的事情,以為小學生吃了只會拉肚子,
但是該學生的後悔不能代替法律的懲罰,她照樣受到了處罰。
二、幫助他人
抵制不良誘惑。
有人說,我只要自己不違法,別人的事情與我無關。這是不對
的。
如果我們身邊的同學、
朋友甚至家人做出了一些不應該做的
事情,我們應當及時阻止,給他們講解法律,讓他們認識到違法
的後果,那你就立了大功,就為社會做出了貢獻。比如:有的家
長晚上喝酒回來,把音響打開,乘著酒勁拚命地唱歌,影響到樓
上樓下,你呢可以好好勸勸家長,告訴他夜深人靜的時候,這么
大的聲響會攪得鄰居不安的,同時也是違反《條例》的行為,如
果人家打了
110
,民警來處理多不好啊。這樣你的家長可能就會
及時改正。
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的誘惑,有金錢、物質,還有一些奢侈
享受,我們呀一定要頂得住誘惑,把心思放在學習上,決不放鬆
自己的防線。
首先是交朋友要慎重,
拒絕不良交往。
交往對同學們的成長
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現在社會上有些人,他們抽煙喝酒、打牌
跳舞、打架斗毆、追求低級趣味等等,還利用同學們好奇心強、
社會經驗缺乏、辨別力、控制力薄弱等特點,以物質引誘、暴力
威脅等方式,傳達室播犯罪思想,教唆作案手段,使少數抵抗力
薄弱的學生誤入歧途。
例如,
學生吳某,
初中畢業後未考上高中,
本想去當兵的,但自從在舞廳跳舞時認識曾犯過盜竊罪的羅某
後,一來二去,二人搞得火熱,羅某便向吳大談「盜經」,說作
案時如何刺激,
如何過癮,
最終吳某在羅的教唆下走上了盜竊犯
罪道路。被判刑八年,葬送了自己的前程。
其次是盡量避免涉及成人誤樂場所,避開不良環境的影
響。
現在的成人娛樂場院所如歌舞廳、
酒吧、
迪吧、
網吧特別多,
由於那裡人員成分復雜和流動性大,許多違法犯罪人員混跡其
中,尋釁滋事,你們在這樣的場所很容易受腐蝕。
三、學會自護,運用法律保護自己。
同學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有時候會遇到各種各樣不法侵害,
比如被人敲詐,被人毆打,被人搶劫等等,一旦碰到了,怎麼辦
呢?我們要增強是非判斷能力,
豐富社會生活經驗,
鍛煉各種應
變能力,還要加強鍛煉身體,增強體魄,這樣有助於同學們在遇
到侵害時入時擺脫或者進行正當防衛,
不至於受到違法人員的隨
意侵害。
根據實踐經驗,
我們建議同學們如果在遭到違法犯罪行
為侵害的時候,切切要記住兩點:
第一、
同學們要以避免受違法犯罪行為侵害為自己的首要任
務,
不提倡你們去同違法犯罪分子面對搏鬥,
比較明智的做法是
遇事不慌,然後設法擺脫或向四周的大人呼救,或拔打「
110
」
報警。對於這一點,我們辦理的件案子很有代表性,那天住在北
門村附近的小女孩娟娟放學後往家裡趕,
罪犯王某看見她脖子上
掛著一把鑰匙,心想:這個小女孩家可能大人沒在家,我就跟著
她待她開門後沖進她家搶點東西。
於是就一直跟著娟娟,
走了段
路後,娟娟發現後面有男青年一直跟著,心裡害怕,在走到自家
房子門口時,她心想:如果我現在開門進房間的話,這個壞蛋一
定會沖進我家干壞事的,
我不能開門。
她就一直在家門前馬路上
逛來逛去,王某見娟娟沒開門就躲在馬路對面等,過了一會兒,
娟娟看見隔壁的張阿姨走了過來,
就立即湊著張阿姨的耳朵把她
遇到的情況告訴了張阿姨,
張阿姨娟娟去開門,
她立即打
110
報
警。
要娟娟開門後,
王某就沖上前將娟娟逼進一個小房間里反鎖
起來,
並威脅娟娟不準喊叫,
他自己就到娟娟父母的房間里翻東
西,在王基本翻東西時,由於張阿姨報了警,公安人員及時趕到
將王某抓獲。
第二、
如果同學們發現自己正在或已經受到非法侵害的就應該采
取正確的途徑解決。如及時向學校、家庭或者其他監護人報告,
由家長、
老師或學校出面制止不法侵害,
也可以向公安機關或者
政府主管部門報告。
此外學生之間打架事件也要引起同學們的注
意,據調查,一些學生被同學毆打後並不是向家長或學校匯報,
而是自己作主到外面找人來報復,要知道報復傷人也是違法的,
也會受到處罰。
總之,同學們如遇上不法侵害時,不要害怕,一定要沉著、冷
靜,機智勇敢,要敢於檢舉揭發,積極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
我們要堅信邪不可能壓正的道理,
干壞事的人心總是虛的,
害怕
的應該是他們。
祝願所有同學都能夠學法懂法、奮發向上、健康成長!
參考網路文庫http://wenku..com/view/d57cd32e7375a417866f8f48.html
這個是例題的。
Ⅱ 小學生法律常識
小學生法律常識:
小學生要尊敬國旗、國徽,會唱國歌,升降國旗、奏唱國歌時肅立、脫帽、行注目禮,少先隊員行隊禮。尊敬父母,關心父母身體健康,主動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聽從父母和長輩的教導,外出或回到家要主動打招呼。
小學生要尊老愛幼,平等待人。同學之間友好相處,互相關心,互相幫助。不欺負弱小,不譏笑、戲弄他人。尊重殘疾人。尊重他人的民族習慣。待人有禮貌,說話文明,講普通話,會用禮貌用語。不罵人,不打架。到他人房間先敲門,經允許再進入,不隨意翻動別人的物品,不打擾別人的工作、學習和休息。
小學生要誠實守信,不說謊話,知錯就改,不隨意拿別人的東西,借東西及時歸還,答應別人的事努力做到,做不到時表示歉意。考試不作弊。虛心學習別人長處和優點,不嫉妒別人。遇到挫折和失敗不灰心,不氣餒,遇到困難努力克服。愛惜糧食和學習、生活用品。節約水電,不比吃穿,不亂花錢。
(2)中小學生法律知識淡薄擴展閱讀:
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權,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權。未成年人不分性別、民族、種族、家庭財產狀況、宗教信仰等,依法平等地享有權利。
恐嚇取財罪。就是用不當的手法,包括:恐嚇、威脅、暴力等,向別的同學借錢不還或強索金錢。
《未成年人保護法》第3條規定: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權、發展權、受保護權、參與權等權利,國家根據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特點給予特殊、優先保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
Ⅲ 小學生應知道哪些法律知識
小學生安全自護小來常識
一、馬源路上應注意的交通安全
1、在馬路上要靠邊走,走在中間會妨礙車輛的通行,還有被撞的危險。
2、走路時,不要邊走邊玩,也不要邊走邊看書。
3、如果是幾個人一道走,要排好隊靠邊走,隊伍應豎排,不要橫著走,以免妨礙別人走路。
4、不要在馬路上打鬧、游戲、滑旱冰,容易出危險。
5、下雨天特別要注意前後的車輛,最好穿黃色的雨衣、雨鞋、雨傘等雨具,以引起駕駛員的注意。打雨傘時,雨傘不要擋住視線。更不能把雨傘當作對攻的玩具,以免刺傷人。
6、未滿12歲的兒童不能在馬路上騎車。
你還需要的話,下面網站還有很多
Ⅳ 中學生法律小知識
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論什麼人都要遵守法律,無論什麼人犯法都要受到法律追究版,不因身份、地位、民族權、性別、貧富、職業等而有所區別。
2,憲法是我們國家的根本大法,一切法律都不能同憲法的規定相抵觸,任何人要服從憲法權威。
3,我們國家的審判機關是人民法院,法律監督機關是人民檢察院,法院、檢察院以及公安部門要分工合作、相互監督。
4,我們國家實行的是依法治國。
Ⅳ 求500字以上小學生學習法律知識心得體會
近一段,作為一名普通的審計人員,我通過對社會主義相關法制體系核心讀物的學習,了解到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概括為依法治國、執法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黨的領導五個方面。這五個方面,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核心內容,執法為民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要求,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價值追求,服務大局是社會主義法治的重要使命,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保證。
一是依法治國的理念。依法治國,是我們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只有堅持依法治國,才能使黨正確的領導人民群眾,管理國家事務,建設經濟,逐步實現我國的社會生活的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具體到審計工作,就是審計工作必須做到獨立、公開、依法、程序。
二是執法為民的理念。執法為民,執政為民,是我們黨堅持的基本原則,也是黨在各項社會建設中取得勝利的根本保證。我個人認為,作為一個審計人員,必須樹立執法為民的理念,要把審計工作服務人民的思想貫徹始終,要把審計工作的免疫系統功能發揮出來,要切實的為解決社會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提供思路。
三是公平正義的理念。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法治的重要目標,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任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我國社會建設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證。審計工作,也要敢於面對困難,敢於面對權力,敢於碰硬,敢於查處重大違法違紀問題,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
四是服務大局的理念。服務大局是社會主義法治的重要使命。審計工作要有大局觀,要解決體制和制度問題,不僅要懲前,還要通過制度的完善來毖後,不僅要能夠查處違法違紀問題,還要能夠通過分析問題發生的原因,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要為社會主義財經制度建設做出貢獻。
五是黨的領導的理念。堅持黨的領導是必須遵守的根本原則。從新中國建立的60周年裡,無數次實踐證明,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只有堅持黨的領導才能建設好的國家,只有堅持黨的領導才能使廣大人民群眾過上幸福安康的生活。做好審計工作必須要切實貫徹黨的方針政策,要在具體的審計工作安排中體現黨的工作重點,要關注迫切需要解決的社會問題,要根據審計監督發現問題和情況向黨提供好的決策依據。
通過對社會主義法制理念的學習,我深刻認識到,社會主義法制是每一個審計人員必須了解和遵守的基本准則,只有堅持在審計監督工作中,貫徹執行依法治國的理念,才能更好的解決問題,發揮好審計免疫系統的功能。
Ⅵ 小學生法律知識10條
小學法律小常識10條:
學生騎車時應注意安全:
1、不要用你的頭和手伸出窗外;
2、下車時不要擁擠,
3、不要用武力奪取機動車;
4、不要把東西扔出汽車。坐在前排的人不應該和司機交談,這會影響司機的安全駕駛。
學生走路時要注意安全:
1、走在右邊;
2、不要追逐,玩游戲,在公路上玩球;
3、過高速公路時,要看清前後,確保安全通行,有斑馬線或立交橋,要走斑點線或立交橋,不要闖紅燈!不要亂扔過往車輛。
防拐賣小常識:
1、一人在家時,一定要關好門窗。如有人敲門,先要從貓眼或門逢中看清來的人是誰,再決定是否開門。
2、單獨外出時不要喝陌生人的各種飲料,不要吃陌生人給的糖果或其他食物,不要到荒涼或偏僻的地方玩耍。發現壞人,或者碰到緊急的事可以打110報警救助。
3、不要隨便買路過攤位上的烤羊肉串等東西吃,路邊的東西是不衛生的,吃了很容易生病。
Ⅶ 關於小學生必知法律知識
父母必須撫養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
Ⅷ 小學生法律知識作文
法律伴我成長
「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這是古希臘學家亞里士多德說的一句法律名言。就如同亞里士多德說的一樣,法律就是秩序,沒有了法律,那麼人類的生活就如同垃圾一樣骯臟。而我們小學生也要遵守法律的秩序,愛護法律的秩序。不能破壞法律的秩序。如果我們愛護法律,那麼法律也會愛護我們。《未成年人保護法》也就是法律賜予我們的武器,用來保護我們。但是,如果我們不能正確的使用這個武器來保護我們,給我們帶來的將是嚴肅的懲罰!但是,也有些小學生破壞了法律的秩序而受到懲罰。
現在全國青少年結幫犯罪現象也呈上升勢頭,加入黑幫犯罪的一般是18歲以下的在校學生。來自公安機關的一則統計數字表明,80年代後期到現在,未成年人犯罪呈低齡化發展趨勢。在上海,14-16歲的少年犯已佔未成年人犯罪的64.2%。尤其讓人心驚的是,剛剛進入法定處罰年齡的14歲孩子竟佔了其中的15.l%。父母離異、經常打罵孩子……已經成為現代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據報道:去年7月至9月,安徽當塗縣城幾十家居民及企業單位被盜,每起盜竊案數額不大,但作案手段高明,案發現場幾乎不留痕跡,搞得當地人心惶惶。辦案人員奔波數月破案後發現,作案者竟是14個8至13歲的小女孩。其中的「大姐大」13歲,組織「團伙」入室盜竊,是其「心血來潮」的招數。每次作案由她安排,一個暑假,她一人就獲取贓款近萬元,還制定了開學後每周末偷一次的計劃。令人瞠目的是,一些孩子的父母對孩子偷盜來的金銀首飾等贓物竟坦然「笑納」,不加追問。那些犯罪孩子的父母有的只是一昧的責怪孩子,卻沒有想過自己所犯下的一點點錯,就有可能造成孩子的犯罪原因。還有的竟是對孩子所給的贓物不加追問,就坦然「笑納」。促使孩子的犯罪數額越來越大。我們小學生現在最缺乏的就是法律知識,如果知道了法律知識也就有可能不會犯罪,可就是因為缺乏法律知識,孩子所犯下的可能就是彌天大罪。就如同給自己色彩斑斕的生命,增添了一筆污黑的顏色。
法律是人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可能有些學生認為「只是違反一下學校紀律而已,沒問題的,以後我就不違法了。」請你快點打消這個念頭。因為現在一次小小的放鬆就很有可能駐成一次大錯。我們作為學生,總是要離開校園,來到這個社會打拚。才真正的成為一名知法、懂法和守法的好公民。所以就要從小培養我們的法律知識,預防孩子犯罪。但是,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來源於家庭破例或者是家庭暴力。
總而言之,在履行自己的義務中也要保護好自己的權利。不能別人來代替自己。那麼,從此刻起開始就讓法律陪伴我們成長吧!
自己寫的,LZ只能用做參考!
回答者: 曉哀15 - 三級 2009-10-28 19:57
談到法律,總會給人以神秘、威嚴、崇高的感覺。其實,法律與道德、習慣、宗教、紀律一樣,都在規范著人們的行為。正是由於這些規范的存在,這個社會才變得有序;正是由於法律的存在,我們的權利才得到應有的保障。 作為當代中學生,我們有幸生活在中國改革開放的年代,親眼目睹了改革開放20多年來中國法制進程的突飛猛進,300多部法律相繼出台,「依法治國」被寫進憲法,多麼令人振奮!然而我們應該思考的是:在我們的成長道路上如何與法同行?有人可能會說:你多慮了,我們還是未成年人,只要不殺人不放火,法律就約束不到我們。我說:不!法律離我們很近。那些輕視法律作用的人,我想是沒有真正意識到法律的重要性。有一句人所共知的法律格言:「正義不僅應得到實現,而且要以人們看得見的方式加以實現。」法律,就是實現正義、體現公平、正確規范人的行為的社會准則。 當今這個經濟社會,人們在不斷地淡化道德意識,甚至有人討論起一些傳統美德是否過時的問題。這不得不促使我們呼籲法律來維護我們的社會秩序。紐約,這個繁華的國際大都市,卻是犯罪率最高的惡源。有統計表明,每5分鍾,就有一場搶劫上演。而在我國學生群體中也存在著一些觸犯刑法的不良現象。如:強要同學錢財,參與搶劫,更有甚者結幫犯罪。據報道:今年4月30日,海南省萬寧市17歲學生溫某,因持塑料槍打劫被判有期徒刑5年。近年來,青少年結幫犯罪現象也呈上升勢頭,加入黑幫犯罪的一般是18歲以下的在校學生。來自公安機關的一則統計數字表明,80年代後期到現在,未成年人犯罪呈低齡化發展趨勢。在上海,14-16歲的少年犯已佔未成年人犯罪的64.2%。尤其讓人心驚的是,剛剛進入法定處罰年齡的14歲孩子竟佔了其中的15.l%。犯罪,無疑永遠威脅著我們安定的生活。但是,我們應當堅信的是,法律永遠維護正義。誠然,就我國現階段的法律體制而言,的確存在一些疏漏,也有一些人為了金錢,為了一個「利」字,背離職業道德,背離良心,鑽法律的空子。但我仍要說,我們的法律正在不斷地健全和完善,我們應當毫不動搖的堅信法律的正義性,並學會捍衛它!
而作為中學生的我們常常講要遵紀守法,可見遵紀是基礎。我們千萬不要忽視遵紀的作用,「以小見大」的道理人人都懂。如果你認為「現在違反一下學校紀律沒什麼大不了,只要我以後不違法就行」,那就請你趕快打消這種念頭吧!「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現在小小的放鬆很可能在將來會釀成一次大的失足,何苦要等到法律制裁的時候才悔恨呢?所以我們現在只有從一名合格的中學生做起,將來當我們走出校園,融入社會這個大集體後,才能真正成為一名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
總之,法律在我們的一生中是維護自己權利的武器,同時又是規范自己行為的社會准則。因為權利在規則中行使,義務在規則中履行,自由在規則中擁有。同學們,從今天起,從這一刻,讓我們一起踏上與法同行的道路吧!
-----------------------------
法制伴我行
桃城區鄧庄中學 靳 勇
你從荊棘中綻放,你從崎嶇中走來,我們的法制進程。
你束起凌亂的長發,披上遮體裘衣;結繩以記事,刻骨以銘文,鑄鼎而銘記。終有那世襲替代禪讓,高低貴賤始有分別,贏得泱泱大國「禮儀之邦」的贊譽。然「對『太陽』之咒罵,對酒池肉林的痛恨,烽火戲諸侯的兒戲中」,國之廈為之傾斜。「竊鉤者盜,竊國者諸侯」各地諸侯歷新法強國力,秦盛商鞅裂,吳興李悝亡。
「勞力者食人,勞心者食於人」。始皇立而一統天下,君主制立於中國。「焚書籍,坑儒生」,一統錢幣經濟興,一統文字文化盛,皇權集於一身,開始了文明古國千年封建之旅,終難脫人治大於法治的繩縛。江山代改,人才輩出。在重兵壓城城欲摧之時,南唐後主不思勵精圖治,變法興國,以跪拜佛堂而抵兵戎,以吟詩作畫而自醉,一江春水不敵兵,終敗送大好河山。宋太祖贏得大宋一統,但沉痾難除,舊疾不去,法之立服務於高主,黎民廣大難逃重壓。君主悟而臣子勵,王安石受命危難,為振興國力,欲破而後立,不惜以身戰舊法。張居正「一條鞭法」為黎庶,為百姓,眾說紛紜。精美設想,英雄無數,只能改經濟不能改政治,政體不變,經濟之變革如曇花一現,香存而花敗。法制之改革不動根本,難植新芽。
在盲目與固執中,槍炮聲響徹耳畔,強盜闖進家園,掠走珍寶,竊賊分割了土地,痛苦的呻吟中,雄師覺醒。戊戌變法學西洋,改舊習,可剛一觸及舊統治者利益,法治便又為人治。「百日維新」成了「戊戌變法」的代名詞。民國初立,國權歸於民,但 為了新法之立,孫逸仙出生入死,出廣州,戰軍閥,以血肉之軀抵舊思潮的炮火,民國終於站立。「民族,民權,民生」,孫先生為立新法除舊制,鞠躬盡瘁,死而不已,隨著先生的故去,新法也被「蔣氏」政權遺棄,民不聊生,法雖立而無用武之地。
黑夜終會逝去,曙光定會來臨。春雷陣震,雄師躍起,偉大民族屹立東方,毛主席振臂高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法制步入正軌。當人大代表步入會堂,當新憲法誕生,我們淚飛流而心歡喜,不再沉迷,不再壅塞,民權合乎民意,欣欣向榮,春芽萌發,法治社會逐步建立。事事終須磨礪,芬芳出自嚴寒。十年浩劫,法被踐踏,人被壓抑,從高官到小民無不被黑雲籠罩,你——法的進程幾乎停滯。偉大的中國人民終究挑開烏雲見月明,人心思進出新生。鄧小平書記領導下,十一界三中全會出台利國、利民新法律,家家歡呼,人人雀躍。社會主義法制社會日新月異。江書記「三個代表」壯心志,新社會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胡錦濤書記帶領我們開創未來新世紀。和諧社會,法制社會,人人歡喜。看藍天下,從小兒垂髫到耄耋白發,《未成年人保護法》讓兒童健康成長;《老年人保護條例》,社會保障系統讓老人安心安逸;《經濟法》保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選舉法》讓你行使政治權利;《兵役法》保國為民,《消費者權益法》讓你放心去消費生活。走在街頭,游於園中,無時無刻我們不被法律呵護。
中國的法制歷程,歷盡千載風塵,吐故納新綿延不絕,法制社會人心所向。我深愛的祖國,你的春天鮮花爛漫;法制社會讓你四季如春。
回答者: 222.218.12.* 2009-10-29 18:44
法律伴我成長
談到法律,總會給人以神秘、威嚴、崇高的感覺。其實,法律與道德、習慣、宗教、紀律一樣,都在規范著人們的行為。正是由於這些規范的存在,這個社會才變得有序;正是由於法律的存在,我們的權利才得到應有的保障。
從小學四年級開始,我就開始關注法律,那時的我還是一個幼稚而天真的小孩。可是不知怎麼,看到裡面的法制故事,我就情不自禁關注起了這個那時令我似懂非懂的名詞—「法律」。那時我們小孩子最喜歡的是少兒頻道的動畫片,而我是個例外,偏偏喜歡中央電視台的法制節目—《今日說法》。我幾乎每天都會收看這個節目,近乎到了痴迷的程度,每天中午,節目一開始,我便一手捧著飯碗,一邊目不轉睛的盯者屏幕,生怕會錯過每一個鏡頭。就這樣,時光飛逝,轉眼間法律已經陪伴我度過了四個春夏秋冬,這時的我已經是一個中學生了,但是收看《今日說法》依舊是我每天的家常便飯,是我每天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隨著年齡的增長和近幾年的法律事故頻頻出現,老師對我們的法律教育漸漸增多,中學生們不得不對法律重視和關注起來。觀看《今日說法》,不但可以了解這十年來祖國法制社會的變遷,而且可以增加許多法律知識。看了這么多年的《今日說法》,我也應該是它的忠實觀眾了吧,有許多法制故事令我記憶猶新,其中兩個我記憶深刻:
一個女孩,父母離異後,與父親和繼母生活在一起,繼母一直虐待她,最後將女孩的胳膊打殘了,繼母因此而被判刑。這個法律事件引起我們的深思,雖然這是一件小事,但女孩也是受法律保護的,就因為繼母不懂法,不知道打孩子也是違法的行為,才導致了事件的發生。這件事啟示我們:不學法就很容易觸犯法律。我曾經在《今日說法》看到過這樣悲慘的一幕:廣西田東縣一位司機駕駛大貨車行至國道323線,將橫穿馬路的一名6歲男童碾壓致死,一名僅6歲的兒童就這樣被奪去了寶貴的生命。這起交通事故只因男童違反交通規則,橫穿馬路。「不可翻躍防護設施」是交通規則中明確規定的,可是,人們總是這樣想:沒事我心裡有譜,絕對不會發生事故,再說了,這樣不就可以少走幾步路了么。他們就是因為這種僥幸心理,而送了性命,幾步路難道還不如人生最寶貴的東西—生命么?這種走捷徑丟性命的事故數不勝數。這難道還喚不醒人們遵守交通法規的心嗎?
隨者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中國成了一個法治社會,所謂依法治國,各種憲法:《未成年保護法》、《婦女兒童保護法》、《勞動法》……。相繼出台,現在我們老百姓更應該知法懂法。然而我們應該思考的是:在我們的成長道路上如何與法同行?有人可能會說:你多慮了,我們還是未成年人,只要不殺人不放火,法律就約束不到我們。我說:不!法律離我們很近。那些輕視法律作用的人,我想是沒有真正意識到法律的重要性。有一句人所共知的法律格言:「正義不僅應得到實現,而且要以人們看得見的方式加以實現。」法律,就是實現正義、體現公平、正確規范人的行為的社會准則。
作為中學生的我們常常講要遵紀守法,可見遵紀是基礎。我們千萬不要忽視遵紀的作用。所以我們現在只有從一名合格的中學生做起,將來當我
回答者: 122.51.180.* 2009-10-31 08:55
Ⅸ 小學生法律知識(簡短版)
如果本報的主題是「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請你寫出辦報的目的。如—版—為提高權未成年人的法律素質,從現在起,學法、知法、守法,讓青少年認識到學法、知法、守法的重要性,增強權利義務觀念,提高未成年人的維權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做一個具有高度法制觀念和高尚道德的合格公民。⑶列舉與「未成年人」相關的案例並進行簡單的敘述,運用本冊中所學知識對案例進行科學的分析。 案例敘述:小張是Α市某校的一名初二學生,因成績差,經常受到父母的毒打,後來父母責令其放棄學業,到一家工廠上班。老闆叫他和其他幾個未滿16周歲的孩子每天從早上6時干到晚上6時(除中午吃飯休息1小時外),如此長時間的勞動,使他們正在發育的身體受到摧殘,心理和精神被扭曲。 案例分析:小張父母的行為違反了義務教育法中的規定和未成年人保護法中的規定,工廠老闆的行為違反了社會保護的規定和勞動法中關於我國最低就業年齡為16周歲的規定,屬於僱傭童工的行為,他們的行為都是違法行為,都侵害了小張的生命健康權和受教育權。
Ⅹ 每次有違法行為,都說此人法律意識淡薄,我想問一下,有誰在高中或高中一下學到過法律知識。
不是所有東西都要在學校課堂上學的,有些東西叫做常識
遵紀守法,應該學校教過,不懂就問,應該老師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