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員工代打卡法律責任

員工代打卡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2-20 23:12:38

① 員工代打卡怎麼辦

大多數公司都會有上下班打卡的制度,尤其是在大公司,這是記錄考勤的一種方法。在不能確保所有員工都能自覺的前提下,打卡就成了一種方法。且不說打卡有沒有用,打卡至少能記錄到一個員工有沒有遲到早退,有沒有曠職。

要想避免代刷卡這種現象,光靠處罰之類的是不能治本的,關鍵還在於公司文化,在於公司能給員工帶來什麼。公司不能一味地站在自己的角度,公司和員工是一起發展的,讓員工覺得在這里工作有收獲有希望,員工自然非常積極。當然,作為員工也要嚴格要求自己,這是基本的態度。真正的贏一定是一種雙贏。

② 做假考勤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在勞動仲裁委或法院提供的涉嫌偽證罪,民法刑法處理不同而已: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一條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偽造、毀滅重要證據,妨礙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

2、以暴力、威脅、賄買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賄買、脅迫他人作偽證的;

第三百零七條:妨害作證罪;幫助毀滅、偽造證據罪以暴力、威脅、賄買等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他人作偽證的,

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幫助當事人毀滅、偽造證據,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司法工作人員犯前兩款罪的,從重處罰。

(2)員工代打卡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考勤管理規定

為了加強公司勞動紀律,規范員工考勤管理,落實工作責任,現制定考勤管理規定。

1、遲到、早退

在規定的上班時間內遲到或早退15分鍾以內,按10元/次扣罰;

當月累計遲到或早退超過四次(含四次)以上,按曠工半天並記書面警告一次;遲到或早退超過16分鍾至1小時內者,按曠工半天並扣罰一天工資;

遲到或早退1小時以上,按曠工一天並扣罰二天工資。當月考勤有曠工者,不得評為月度優秀員工。

員工在上班途中,若遇特殊原因將會造成遲到情況時,應及時向部門負責人請假說明情況,到達公司時仍需打卡,

並填報考勤說明單由部門經理或總監以上領導簽字確認,由考勤員附在考勤表上。緊急或特殊原因臨時請遲到假,當月最多不得超過三次。

2、脫崗

在工作時間內,未經上級同意,擅自離開工作崗位15分鍾內,扣罰30元/次並在部門內部通報;

超過16分鍾以上1小時以內,按曠工半天並書面警告一次;超過1小時,按曠工一天處罰。

因脫崗造成工作延誤的,追加拖延工作的處罰;

當月累計超過三次以上脫崗,除按時間扣罰工資外並給予一次嚴重警告;嚴重的予以辭退或除名處理。

③ 代打卡有什麼相應的處罰。

公司如果有代打卡處罰相關規章制度,並提前告知過員工,按規章制度處罰。
根據《勞動合同法
第四條 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勞動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履行勞動義務。
用人單位在制定、修改或者決定有關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職工培訓、勞動紀律以及勞動定額管理等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項時,應當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提出方案和意見,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平等協商確定。
在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實施過程中,工會或者職工認為不適當的,有權向用人單位提出,通過協商予以修改完善。
用人單位應當將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公示,或者告知勞動者。

④ 員工找人代打卡可以解僱嗎

員工找人代打卡若嚴重違反了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可以解僱。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⑤ 代打卡算是嚴重違反公司制度嗎

代打卡是不是會被辭退要看你們公司是否有明文規定"代打卡"屬於應該辭退的處罰范疇內吧,一般來說代打卡應該屬於大過,我們員工手冊的規定是累計滿兩次大過就能予以辭退,你去看看你們那的員工手冊,是否有處罰條例的相關規定。

還有,要看你那天讓人代打卡的動機是什麼?是為了不被發現遲到還是曠工?也許公司對情節的嚴重程度會做不同輕重的處罰.如果是曠工的話就是"代打卡"加"曠工",他兩罪並罰了。另外,懷孕期間做檢查有的公司是可以請假的,每個月一天,這些都可以問清楚公司的規定。

勞動合同的解除情況:

一、雙方協商解除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協商解除勞動合同沒有規定實體、程序上的限定條件,只要雙方達成一致,內容、形式、程序不違反法律禁止性、強制性規定即可。

若是用人單位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向勞動者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

二、勞動者單方解除勞動合同

即具備法律規定的條件時,勞動者享有單方解除權,無須雙方協商達成一致意見,也無須徵得用人單位的同意。具體又可以分為預告解除和即時解除。

1、預告解除

概念:即勞動者履行預告程序後單方解除勞動合同。

兩種情形:

(1)勞動者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2)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3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2、即時解除:

即勞動合同法第38條規定的情形。對於第一款規定的幾種情形勞動者可以單方解除合同。

注意: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甚至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刻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這種屬於即時解除中可以立即解除且不用事先告知用人單位的情形。

注意:對於勞動者可即時解除勞動合同的上述情形,勞動者無須支付違約金,用人單位應當支付經濟補償。

三、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

概要:即具備法律規定的條件時,用人單位享有單方解除權,無須雙方協商達成一致意見。主要包括過錯性辭退、非過錯性辭退、經濟性裁員三種情形。

1、過錯性辭退

(1) 概要

即在勞動者有過錯性情形時,用人單位有權單方解除勞動合同。

過錯性解除勞動合同在程序上沒有嚴格限制。

用人單位無須支付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

若規定了符合法律規定的違約金條款的,勞動者須支付違約金。

(2)適用情形

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因勞動者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2、非過錯性辭退

(1)概要

即勞動者本人無過錯,但由於主客觀原因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用人單位在符合法律規定的情形下,履行法律規定的程序後有權單方解除勞動合同。

非過錯性解除勞動合同在程序上具有嚴格的限制。

具體是指:用人單位應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1個月工資後,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選擇額外支付勞動者1個月工資解除勞動合同的,其額外支付的工資應當按照該勞動者上1個月的工資標准確定。

用人單位應當支付勞動者經濟補償。

(2)適用類型

勞動者患病或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仍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導致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仍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注意以上每個條件之間的先後順序關系)

3、經濟性裁員

(1)概要

經濟性裁員,是指用人單位為降低勞動成本,改善經營管理,因經濟或技術等原因一次裁減20人以上或者不足20人以上但占企業職工總數10%以上的勞動者。

經濟性裁員具有嚴格的條件和程序限制,用人單位裁員時必須遵守規定。

經濟性裁員,用人單位應當支付勞動者經濟補償金。

(2)適用情形

依照企業破產法規定進行重整的;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的;

企業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調整,經變更勞動合同後,仍需裁減人員的;

其他因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經濟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

(3)裁員時應優先留用的人員

與本單位訂立較長期限的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與本單位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家庭無其他就業人員,有需要扶養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

(4)裁員後重新招錄的限制

用人單位依法裁減人員時,在6個月內重新招用人員的,應當通知被裁減的人員,並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招用被裁減的人員。

(5)經濟性裁員的例外

即用人單位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不得依據第40條非過錯性辭退和第41條經濟性裁員的規定單方解除勞動合同:

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或者疑似職業病病人在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的;

在本單位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並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

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的;

在本單位連續工作滿15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5)員工代打卡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對於勞動合同的解除和終止,《勞動法合同法》、《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都做了比較詳細的規定。

《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

第十二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為安置就業困難人員提供的給予崗位補貼和社會保險補貼的公益性崗位,其勞動合同不適用勞動合同法有關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規定以及支付經濟補償的規定。

第十三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不得在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四條規定的勞動合同終止情形之外約定其他的勞動合同終止條件。

第十四條勞動合同履行地與用人單位注冊地不一致的,有關勞動者的最低工資標准、勞動保護、勞動條件、職業危害防護和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標准等事項,按照勞動合同履行地的有關規定執行;用人單位注冊地的有關標准高於勞動合同履行地的有關標准,且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按照用人單位注冊地的有關規定執行的,從其約定。

第十八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勞動合同法規定的條件、程序,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解除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或者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協商一致的;

(二)勞動者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的;

(三)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3日通知用人單位的;

(四)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五)用人單位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六)用人單位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七)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八)用人單位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勞動者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

(九)用人單位在勞動合同中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的;

(十)用人單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

(十一)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

(十二)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

(十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條用人單位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的規定,選擇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解除勞動合同的,其額外支付的工資應當按照該勞動者上一個月的工資標准確定。

第二十二條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因任務完成而終止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第二十四條用人單位出具的解除、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應當寫明勞動合同期限、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日期、工作崗位、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

第二十七條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的月工資按照勞動者應得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准計算。勞動者工作不滿12個月的,按照實際工作的月數計算平均工資。

第三十六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第三十七條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 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⑥ 禁止員工代打卡的通知怎麼寫

公司近期發現有部分員工上下班互相代打卡,違反了公司《考勤制度》的相關規定,再次提醒各位員工如有特殊情況不能打卡,可以事前請假或事後及時補假,不要採取代打卡的方式,如再發現代打卡,委託人和被委託人都將按照公司《考勤制度》進行處理,罰款200元人民幣,希望名位同事自覺遵守公司各項規章制度。

⑦ 員工代打卡怎麼辦

如何來避免員工代打卡,一般來說會從三個方面建議:

制度
1)考勤制度的確立原則。

企業需要考勤制度。絕大多數的勞動者是標准工時制員工和綜合工時制員工,在製造業,服務業,連鎖零售業,大多數的勞動力根據工作時長來計算薪資,根據排班,考勤來獲得約定薪資的實際計量標准,沒有考勤制度,從根本上是讓勞動力的付出與回報沒有統一的計量標准,這是不對的。所以,企業非常需要合理明確的考勤制度。

考勤制度大致的結構分成幾個方面,包括行事歷與排班體系,工時計量體系,休假體系,加班體系,津貼體系等等。基本上,這些體系需要通過打卡來進行落地,也就是說,打卡考勤是將公司制度與員工行為掛鉤落地的一個重要方式。

2)對於代打卡事件的定性以及處理措施

有了考勤制度中關於員工打卡考勤的規定,才有了討論代打卡事件的基礎,一般認為,代打卡是嚴重的違紀行為,這是對勞動關系的嚴重作弊,沒有來的員工請同事代打卡創造虛假的出勤記錄,從而騙取薪資,這件事情上,是可以作為解除勞動合同的直接原因的。

3)員工關系層面上的溝通制度

絕大多數的代打卡是偶然發生的,大部分是為了避免請假,這就像在學校中為避免測驗不及格的學生,害怕低分被家長責罵或者同桌的請求不好意思拒絕。企業的做法和學校的做法類似,那就是被代打卡與代打卡者同責,一起進行追究。

⑧ 員工代打卡違紀情況說明

一般代替打卡情況說明就要寫清楚為什麼要代替打卡這一個情況違法的那些規則,你是如何意識到這個錯誤的。

⑨ 員工辦理了離職手續,可以追究她代打卡行為嗎

摘要 你好!離職的就不會再追究的,已經不屬於公司管理。

熱點內容
廣東省法律援助條例的說明 發布:2025-05-25 08:51:29 瀏覽:644
新的交通法規已施行 發布:2025-05-25 08:46:21 瀏覽:91
行政區劃管理條例 發布:2025-05-25 08:39:55 瀏覽:590
水杉刑法 發布:2025-05-25 08:25:47 瀏覽:364
人民法院意識形態 發布:2025-05-25 08:24:58 瀏覽:151
道德經關於道德名句 發布:2025-05-25 08:24:25 瀏覽:337
民事調解書的法律效力期限 發布:2025-05-25 08:07:04 瀏覽:472
民法典搭便車 發布:2025-05-25 07:52:52 瀏覽:823
法律援助工作站成立的相關資料 發布:2025-05-25 07:29:17 瀏覽:803
2018婚姻法全文txt 發布:2025-05-25 07:24:58 瀏覽: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