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盜竊物業法律責任

盜竊物業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2-21 01:17:19

⑴ 入室盜竊 物業沒有責任

不能簡單的說物業公司有沒有責任,判斷物業公司有無責任要看你被盜和物業公司有無關系,或者說是否因為物業公司的過失導致你被盜的.根據<物業管理條例>第三十六條規定:物業管理企業應當按照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提供相應的服務。物業管理企業未能履行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導致業主人身、財產安全受到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所以首先看物業公司是否完全履行和合同,如果沒有完全履行,是否沒有履行部分是導致你被盜的原因之一,如果是,物業公司應當依法承擔相應的賠償,如果不是,可能就不會賠償.比如:物業公司應當提供24小時錄象監控,恰好在被盜前監控設備壞了,此時物業公司就應當給予相應的賠償;再比如,物業公司承諾24小時保安服務,恰好在被盜前保安崗亭沒人值班,此時物業公司也應當依法給予一定的賠償.不過做為業主你應當要有證據證明物業公司存在過失.

⑵ 小區發生盜竊事情,物業是否有責任

⑶ 家裡被盜物業該負責任嗎

物業需要負責任,可以通過法律途徑索要賠償。打官司勝訴的機率為70%具體要看警察調查的結果,如果戶主有較大責任,那麼可能敗訴。如果勝訴也最多賠償30%的損失。

《物業管理條例》第三十六條 物業管理企業應當按照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提供相應的服務。 物業管理企業未能履行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導致業主人身、財產安全受到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3)盜竊物業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物業責任的界定:

一、根據物業服務合同來界定

家中被盜物業該是否需要承擔賠償責任.至關重要的是取決於業主委員會與業主大會選聘的物業服務企業訂立書面的物業服務合同中是怎麼樣規定的,通常情況下,物業服務合同對物業管理事項、服務質量、服務費用、雙方的權利義務、專項維修資金的管理與使用、物業管理用房、合同期限、違約責任等內容都進行明確的約定。

如果有了明確的約定,物業服務企業就應當按照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提供相應的服務。物業服務企業未能履行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導致業主人身、財產安全受到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根據我國《物業管理條例》第三十六條的規定:「物業服務企業應當按照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提供相應的服務。物業服務企業未能履行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導致業主人身、財產安全受到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之規定,向物業主張賠償權利。

二、根據責任義務的履行來界定

這種要求是要看小區物業是否存在違反物業管理合同,存在疏忽大意,或者過失比如應當有值班而沒有值班,或者應當進門查證而沒有讓小偷混入等等,必須證明物業存在過錯,否則,如果物業公司已經履行了職責,那麼你們就沒有辦法起訴,因為物業公司不是萬能的,不可能保證沒有像這樣的事情發生,公安局還會被盜。

參考資料:

物業管理條例-網路

⑷ 入室盜竊案物業公司什麼責任

1、根據《物業管理條例》第三十六條物業管理企業應當按照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專,提屬供相應的服務。物業管理企業未能履行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導致業主人身、財產安全受到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2、業主索賠的依據是物業管理合同,而一般物業管理合同不會約定業主財物被盜,物業公司承擔責任;3、所以,如起訴,法院一般不會支持。

⑸ 小區被盜,物業應承擔什麼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物業服務糾紛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物業服務企業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物業服務合同約定的或者法律、法規規定以及相關行業規范確定的維修、養護、管理和維護義務,業主請求物業服務企業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物業服務企業公開作出的服務承諾及制定的服務細則,應當認定為物業服務合同的組成部分。」

《物業管理條例》第三十六條:「物業服務企業應當按照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提供相應的服務。物業服務企業未能履行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導致業主人身、財產安全受到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第四十七條:「物業服務企業應當協助做好物業管理區域內的安全防範工作。發生安全事故時,物業服務企業在採取應急措施的同時,應當及時向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報告,協助做好救助工作。」

小區被盜,物業承擔的責任:

第一,業主被盜時物業公司承擔賠償責任的歸責原則。業主被盜時,應當首先依據物業服務合同約定的內容進行判斷,如果物業服務合同中約定了財產保管服務,在發生業主房屋被盜時,物業公司應當按照協議約定承擔賠償責任。如果物業服務合同中沒有約定財產保管服務,則要根據物業公司對安保義務的履行情況來決定是否承擔賠償責任。此時,對於物業公司是否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的判斷要適用過錯責任的規則原則。物業公司如果未盡到安保義務,則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物業公司在其職責范圍內未盡到安保義務,且其失職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存在因果關系的,物業公司應當依據過錯程度大小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若干規定》第5條第2款的規定「對合同是否履行發生爭議的,由負有履行義務的當事人承擔舉證責任」,即由物業公司承擔責任。當物業公司提供的證據不足以證明其盡到安保義務時,應推定其存在過錯,構成對安保義務的違反。

第二,業主被盜時物業公司承擔賠償責任范圍的認定。雖然物業公司對業主被盜承擔過錯責任,但這並不意味著物業公司對小區內盜竊行為的發生只要存在過錯就必須承擔全部責任。業主被盜的直接責任人是盜竊者,物業公司僅需在其失職的范圍內承擔責任。確定物業公司的責任范圍需要考慮物業公司的過錯在多大程度上導致盜竊行為的發生,並以此來確定賠償比例。具體而言,在明確物業公司安保義務范圍的前提下,調查物業公司在哪些方面未盡到安保義務,以此為標准判斷物業公司的過錯程度。另一方面,業主應依法承擔對被盜事實和實際遭受損失數額的舉證責任。在認定業主的實際損失後,物業公司根據業主的損失數額和自身應負的賠償比例承擔賠償責任。

第三,同類案件處理的裁判規則。此類案件有以下兩個裁判規則:一是物業公司是否需要承擔賠償責任;二是物業公司承擔賠償責任的比例問題。首先,對物業公司應否承擔賠償責任的判斷,應當結合物業公司的安保措施是否達到法律規定和合同約定的標准;物業公司是否能夠舉證證明自己在責任范圍內盡到了安保義務;物業公司在履行安保義務中是否有過錯,與業主被盜是否存在因果關系。其次,對物業公司承擔賠償責任的比例的確定,應注意物業公司的過錯程度,業主自身是否對被盜存在過錯,並以此確定物業公司的賠償比例;業主因被盜而遭受的損失,需要業主提供證據予以證明;根據賠償比例和業主損失金額確定物業公司的賠償數額。

小區被盜,物業應承擔的責任

⑹ 小區內發生盜竊案件,物業公司有責任嗎

如果物業公司已經履行了管理職能的,不承擔責任,應由公安機關進行調查處理。
如果未能盡職的,則可以要求物業公司承擔相應的賠償。

熱點內容
英國法官假發黑布 發布:2025-05-25 09:14:33 瀏覽:939
大連保險公司招聘法律顧問 發布:2025-05-25 09:14:02 瀏覽:614
關於疫情的道德模範 發布:2025-05-25 09:02:05 瀏覽:864
荃灣法院 發布:2025-05-25 09:01:56 瀏覽:818
主題公園建立相關行政法規 發布:2025-05-25 09:01:13 瀏覽:583
廣東省法律援助條例的說明 發布:2025-05-25 08:51:29 瀏覽:644
新的交通法規已施行 發布:2025-05-25 08:46:21 瀏覽:91
行政區劃管理條例 發布:2025-05-25 08:39:55 瀏覽:590
水杉刑法 發布:2025-05-25 08:25:47 瀏覽:364
人民法院意識形態 發布:2025-05-25 08:24:58 瀏覽: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