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偽造簽字股權變更法律責任

偽造簽字股權變更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3-15 14:18:38

『壹』 偽造股權轉讓協議屬於犯罪嗎

根據你的提問,經股網在此給出以下回答:

偽造他人簽名、侵佔他人股權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學術界和司法實踐中是有爭議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侵佔股權的行為是否構成職務侵佔罪。

近年來,偽造股東會決議及股權轉讓協議,提供虛假資料騙取工商變更股權登記,已成為控股股東侵佔小股東利益的典型行為。偽造他人簽名、侵佔他人股權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學術界和司法實踐中是有爭議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侵佔股權的行為是否構成職務侵佔罪。

一個典型案例:婁底九華股權案

2009年2月,陳某和蘭某合夥組建了婁底市九華混凝土有限公司,其中陳某出資800萬元,占公司股份80%,並任公司執行董事兼法定代表人,蘭某出資200萬元,占公司股份的20%,任公司董事,二人共同組成公司董事會。

2010年3月,陳某與妻子張某在蘭某不知情的狀況下,以偽造蘭某簽名的方式偽造《婁底市九華混凝土有限公司股東股份轉讓協議》和《股東會議決議》等資料在婁底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申請辦理股東變更的登記,將蘭某20%的股權變更為由張某持有。

2011年4月,蘭某得知自己股權被轉讓後,向婁星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依法確認其股東資格。婁星區法院做出一審判決,偽造的《股東會決議》、《股權轉讓協議》無效,確認原告蘭蘭為婁底市九華混凝土有限公司的合法股東。

蘭某認為陳某夫婦合謀侵佔自己的資產,嚴重侵犯自己合法權益,是一種嚴重的違法犯罪行為。對於陳某夫婦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婁星區人民法院辦公室負責人說,在蘭某與陳某一案中,法庭的主張都在判決書上有詳盡體現。該案是否有刑事的成分,該負責人表示,歡迎法律界專業人士探討。

兩個值得關注的司法文件

公司法定代表人偽造簽名、變更股權是否構成犯罪?

刑法和司法解釋均沒有明確規定。但有兩個與之有關的司法文件值得關注,分別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對關於公司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採取欺騙等手段非法佔有股東股權的行為如何定性處理的批復的意見》(以下簡稱《批復的意見》)和《公安部經偵局關於對非法佔有他人股權是否構成職務侵佔罪問題的工作意見》(以下簡稱《工作意見》)。

《批復的意見》規定:「根據刑法第九十二條的規定,股份屬於財產。採用各種非法手段侵吞,佔有他人依法享有的股份,構成犯罪的,適用刑法有關非法侵犯他人財產的犯罪規定。」該規定明確肯定了股權可以作為侵犯他人財產的犯罪的犯罪對象。

《工作意見》規定:「近年來,許多地方公安機關就公司股東之間或者被委託人採用非法手段侵佔股權,是否涉嫌職務侵佔罪問題請示我局。…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審判第二庭書面答復我局:對於公司股東之間或者被委託人利用職務便利,非法佔有公司股東股權的行為,如果能夠認定行為人主觀上具有非法佔有他人財物的目的,則可對其利用職務便利,非法佔有公司管理中的股東股權的行為以職務侵佔罪論處。」

上述兩個司法文件盡管效力不高,也備受一些法律人士的質疑(提出異議的法律人士認為股權並非公司的財產,所以侵佔股權不符合職務侵佔罪的犯罪構成),但是在司法實踐中,公檢法機關多以此作為指導意見辦理類似案件,這類案例在司法實踐中也多以職務侵佔罪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

結語

綜上所述,在有相關司法文件予以明確規定的情況下,除非有更充分的理由,「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審判第二庭書面答復」是難以否定的,行為人利用職務的便利,偽造他人簽名、侵佔他人股權的行為將被定性為職務侵佔。

以上就是經股網根據你的提問給出的回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經股網,一家以股權為核心內容的企業家股權門戶網站。

『貳』 偽造簽名股權被變更,屬於詐騙罪嗎,去什麼部門報案

去公安局經偵部門。

『叄』 偽造股東簽字變更股權是否犯法

偽造股東簽字變更股權犯法。
對於公司股東之間或者被委託人利用職務便利,非法佔有公司股東股權的行為,如果能夠認定行為人主觀上具有非法佔有他人財物的目的;
則可對其利用職務便利,非法佔有公司管理中的股東股權的行為以職務侵佔罪論處。
侵佔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侵佔數額巨大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並處沒收財產。
【法律依據】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條,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本單位財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數額巨大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並處沒收財產。國有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國有單位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和國有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國有單位委派到非國有公司;
企業以及其他單位從事公務的人員有前款行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條、第三百八十三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肆』 偽造股東簽名轉讓股權是民事責任還是刑事責任

一般是按照民事案件處理。

『伍』 偽造死人簽字轉讓股權違法嗎

違法
通過偽造股東簽名,製作虛假的《股東會決議》和《股權轉讓協議》,轉讓股東股權的行為無效。即使已經辦理了工商變更登記手續,股權被處置的股東仍可要求確認股東資格和股權比例。全國人大法工委和公安部對偽造簽名轉讓股權的行為已發文定性為職務侵佔罪。《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對關於公司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採取欺騙等手段非法佔有股東股權的行為如何定性處理的批復意見》(2005年12月1日法工委發函《2005》105號),明確批復「根據刑法第九十二條的規定,股份屬於財產。採用各種非法手段侵吞,佔有他人依法享有的股份,構成犯罪的,適用刑法有關非法侵犯他人財產的犯罪規定」。綜上所述,公司股東偽造其他股東簽名轉讓股權的行為構成職務侵佔罪。

『陸』 偽造簽字的股權轉讓協議是否無效

法律分析:偽造簽字的股權轉讓協議無效。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 偽造簽字是屬於欺詐的行為,欺詐簽訂的合同是無效的,所以偽造簽字的股權轉讓協議原則上是無效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八條 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四十九條 第三人實施欺詐行為,使一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對方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欺詐行為的,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柒』 偽造簽字變股權,判多少年

根據刑法第266條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留或者管制.這個偽造股權簽字變股權.屬於詐騙罪.

『捌』 偽造簽字轉讓股權是犯罪嗎

至少是違法,是否構成犯罪要綜合案情決定

『玖』 公司股份被偽造簽字轉移怎麼立案

偽造股東簽名被轉移股權,如何處理?

案例如下:A先生2015年與其他三人商議一起成立一家公司,每位股東各佔25%的股權,主要營業范圍是文化傳播行業。公司的設立、變更等事項均由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委託一家公司注冊代辦機構予以辦理。四位股東中除法定代表人之外,其他三人皆未親自對股東會決議、公司章程等文件予以簽名,均是口頭委託法定代表人與代辦機構代替簽名。公司的注冊資本系認繳制,四位股東前期未實際出資,認繳期限為十年之後。公司一直正常經營中,所有股東在前期實際上都參與了經營活動,一兩年後因各種原因其中兩位股東逐步退出公司的運營,將公司的股權折價轉讓給法定代表人。另一位股東A先生一直參與公司的實際經營並在工作中獲得相應的勞動報酬。四年後,A先生因為與公司法定代表人其他的債務糾紛,欲退出公司股權,但經調查後發現,法定代表人已經於一年前偽造了其他三位股東的簽名,簽署了股東會決議、股權轉讓協議等文件,將公司的所有股權全部集中到其自己名下。A先生發現該情況,希望立即採取行動,拿回本應該由自己持有的股權。

分析如下:

一、法定代表人偽造的《股東會決議》、《股權轉讓協議》等文件的效力如何。股東通過偽造股東簽名,偽造相關《股東會決議》、《股權轉讓協議》等文件,非法轉移其他股東所持有的公司股份,應視為該類偽造文件沒有合法存在過,其法律性質屬於未成立的決議和合同,不具有任何效力。依據未成立的決議和轉讓合同,轉讓股權的行為屬於無權處分,未經權利人追認屬於合同法上的無效合同。受讓方應當知道該類決議和合同上的簽字屬於偽造的,不構成善意的第三人,因此該種股權轉讓行為無效。而本案中法定代表人惡意偽造相關文件,當然無效。

二、A先生並未實際出資的情況下,是否是公司的合法股東?

股東未實際出資並不必然導致股東資格的喪失,即實際出資不是成為股東的必然條件,不論是實繳制還是認繳制的情況。確認股東資格應當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如股權轉讓合同、公司章程、股東名冊、出資證明書、工商登記。在具體案件中對事實證據的審查認定,應當根據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確定成為股東時是否有達成合意。本案中,A先生雖沒有實際出資,但其參與成立公司設立時的協商,四位股東達成成立公司的合意,並且其姓名依法在工商進行了登記,公司章程也有其股東的身份確認,該類行為充分說明四人均是股東的合法性。

在《公司法司法解釋三》第二十一條,當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確認其股東資格的,應當以公司為被告,與案件爭議股權有利害關系的人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第二十二條,當事人之間對股權歸屬發生爭議,一方請求人民法院確認其享有股權的,應當證明以下事實之一:(一)已經依法向公司出資或者認繳出資,且不違反法律法規強制性規定;(二)已經受讓或者以其他形式繼受公司股權,且不違反法律法規強制性規定。第二十三條,當事人依法履行出資義務或者依法繼受取得股權後,公司未根據公司法第三十一條、第三十二條的規定簽發出資證明書、記載於股東名冊並辦理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當事人請求公司履行上述義務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綜上所述,股東實際未出資並不代表不具有股東資格,而偽造股東簽名轉走相應股權也屬無效行為,可通過訴訟方式確認股東資格。

熱點內容
溫州司法廳 發布:2025-05-14 22:57:22 瀏覽:706
實習學生工作薪酬待遇的勞動法要求 發布:2025-05-14 22:56:40 瀏覽:625
新加坡公司股份代持的法律風險 發布:2025-05-14 22:40:41 瀏覽:256
同性婚姻法可能通過嗎 發布:2025-05-14 22:36:13 瀏覽:977
黨不是司法機關 發布:2025-05-14 22:34:07 瀏覽:536
新婚姻法的一夫一妻制 發布:2025-05-14 22:15:20 瀏覽:640
社會與法如何聯系方式 發布:2025-05-14 22:14:21 瀏覽:140
北京亞歐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5-14 21:47:07 瀏覽:394
孕期丈夫出軌負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4 21:29:46 瀏覽:366
勞動法高溫停止作業規定 發布:2025-05-14 21:29:33 瀏覽: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