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補充協議的法律效力
① 合同補充協議的法律效力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依法訂立的合同補充協議一般是的有效。已經存在的合同與補充協議之間是主從關系。已經存在的合同是主合同,補充協議是從合同,補充協議與總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條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應當辦理批准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未辦理批准等手續影響合同生效的,不影響合同中履行報批等義務條款以及相關條款的效力。應當辦理申請批准等手續的當事人未履行義務的,對方可以請求其承擔違反該義務的責任。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的變更、轉讓、解除等情形應當辦理批准等手續的,適用前款規定。
② 補充協議具有法律效力嗎
補充協議如果經當事人協商一致,出自真實意思表示,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的有效。合同生效後,當事人對合同履行的相關事項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可以協議補充。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願原則,按照自己的意思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
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第五百一十條
合同生效後,當事人就質量、價款或者報酬、履行地點等內容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可以協議補充;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合同相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定。
③ 協議的補充說明是不是和補充協議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一般協議分主協抄議、協議附襲件、補充協議。如果lz講的補充說明是附件的話,那麼是的,一定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如果是補充協議,分兩種情況,一是協議中說明補充協議具有同等法律效力,那麼是的,補充協議經雙方簽字蓋章便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二是如果協議明確不準修訂,那麼no,補充協議無效,除非雙方廢止原協議另行簽訂完整協議。
上述為個人分析 與觀點,建議 最好問下 律師 去幫助自己判斷下,如 至該鏈接~http://tieba..com/p/4406423967 ~ 可具體詳問得知與知曉
④ 補充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補充協議是能夠產生法律效力的。
合同補充協議也是合同中的一部分,和合同一樣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合同開始生效後,雙方又另外訂了補充協議的,那麼雙方要根據補充協議來履行義務。
如果主合同已經實際履行了,主合同和補充協議還是能夠產生法律效力的。主合同還沒有生效,補充協議內容可以獨立履行的,補充協議有效;不能獨立履行的,將效力待定。
我國法律規定,使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在簽字前,若合同一方已經履行完主要義務,且對方接受的,則該合同成立。
如果合同被認定為無效、被撤銷或者終止的,不會影響合同中獨立存在的與解決爭議方法相關的條款的效力。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一十條合同生效後,當事人就質量、價款或者報酬、履行地點等內容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可以協議補充;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合同相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定。
⑤ 工程施工合同與補充協議的關系 及法律效力
補充協議是在主合同沒有約定的情況或者是約定不明的情況下做出的協議,補充協議可以改變主協議或者使主協議更加明確。
⑥ 補充合同的法律效力
一般情況下,補充協議的效力回應基於整個合同答。補充協議是對原合同的補充或者變更,一般要明確約定,如果補充協議條款與原合同不一致或發生沖突時,應當以補充協議為准,但原合同明示不得變更的條款,補充協議中對該條款發生的變更則不發生法律效力。合同補充協議的約定需要注意幾個必備信息,一是雙方當事人的基本信息需全面具體。二是說明你定補充協議的原因。三是協議補充的內容或變更的內容。
⑦ 補充協議的法律效力
信件無法視作協復議的,補充制協議是需要的是對生效的合同做補充,沒有簽字是無效的,具體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三十二條 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時合同成立。
第六十一條 合同生效後,當事人就質量、價款或者報酬、履行地點等內容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可以協議補充;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合同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定。
(7)工程補充協議的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補充合同的效力
當補充合同的約定與主合同的約定發生矛盾時,應該以時間在後的約定條款為准執行。時間在後的約定,實際上是對主合同的原約定的重新修訂,該新約定是補充合同的精要和實質。如果仍以主合同的原條款為准執行,那就失去了補充合同存在的意義。
補充合同與合同變更
補充合同對主合同補充太多的新約定,則該補充合同就難以稱之為補充合同了。補充合同對主合同修改得太多,超過了適當的量,或補充合同對主合同的實質要件進行了較大的補充修改。
比如對價格條款,技術標准,履約期限等約定進行了不利於其中一方的修改,這也不能稱之為補充合同。這些補充和修改已經符合合同變更的要求,應該稱之為合同變更。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⑧ 補充協議書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補充協議書只要雙方都簽字就有法律效力,而且這樣的補充協議書法官也會非常重視的,有協議就必須履行,補充協議書也一樣。
⑨ 補充協議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補充協議和原協議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但對於補充的部分,補充協議的效力高於原合同的效力。根據相關法律規定,當事人就合同條款仍有約定不明的部分,可進行協議補充。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七條
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貸款人借款,到期返還借款並支付利息的合同。
第六百八十條
禁止高利放貸,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規定。
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沒有約定的,視為沒有利息。
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約定不明確,當事人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當地或者當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習慣、市場利率等因素確定利息;自然人之間借款的,視為沒有利息。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十九條
出借人與借款人既約定了逾期利率,又約定了違約金或者其他費用,出借人可以選擇主張逾期利息、違約金或者其他費用,也可以一並主張,但是總計超過合同成立時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四倍的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