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民法法律責任案例分析

民法法律責任案例分析

發布時間: 2022-03-20 19:20:52

① 民事侵權責任案例分析

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七條規定,「飼養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專當承擔民事屬責任;由於受害人的過錯造成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不承擔民事責任;由於第三人的過錯造成損害的,第三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根據該法條,動物傷人的責任承擔包括三種情形:一是在動物獨立傷人的情況下,民事責任主體是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二是動物傷人是由於受害人的過錯引起的情況下,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對動物傷人免責;三是動物傷人是由於第三人的過錯引起的情況下,第三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所以:
(1)構成。屬於第三種
(2)能。屬於第三種,但由於劉某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所以該損失由其監護人賠償
(3)可以。動物傷人的舉證責任實行舉證倒置(即「誰提出誰舉證」的倒置),所以如果石女士無法舉證證明「是小男孩劉某扔了石頭」,就應該承擔責任
(4)本人認為該問題不完整,無法作答。如果該問是以(3)為前提的話:石女士不能追償,因為無法確定是小男孩劉某扔了石頭,否則可以

② 民事法律行為案例分析

甲的簽字行為不能認定是對認購單的認可,就如同我們經常遇到的學生以為簽到而簽字結果是買書的簽字一樣。
甲的簽字行為的內在意思與外在表示不一致。所以本題的答案是否定的。

③ 民事訴訟法案例分析(緊急)

你可能要部分承擔醫葯費的責任。不過應該承擔的不多。
1.首先你沒有參與斗毆,他們有什麼傷亡和你無關,不過一般來說,因為他們斗毆的原因你有一定過錯,如果鬧起來法院會判你出一點錢的。

2.廢舊收購站的人應該歸還那批貨,因為你是無權處分的處分人,單位的東西你擅自處理,交易合同成立但是所有權不轉移。不過這個也和你無關,因為你已經主動把錢給了單位,耍賴說你是善意處理就好了。

綜合以上:你可能要承擔一定的醫葯費,這是你貪心的懲罰,但是如果他們要你承擔份額過多,可以起訴。

你們單位也太貪心了…… 把錢退給人家人家會不給你們廢鐵嗎…… 欺壓老百姓啊……

④ 民事案例分析

1、 由甲和乙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我國《民法通則》第127條規定:飼養的動物由於第三人的過錯對他人造成損害的,第三人承擔民事責任。

2 應該。
游泳館沒有盡管理與注意義務,導致了此侵權行為。所以游泳館應該消除影響,賠禮道歉並承擔一定的精神損害賠償責任

3、這里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不論是前面的車還是後面的車的司機,他們的主觀都沒過錯。但是存在侵權行為,導致了甲的死亡,與結果有一定的因果關系。
我覺得這里應該適用一個公平原則,就是兩輛車的司機都應分擔民事責任。因為甲不可能白白死了,但司機確也無過錯,甲也沒有違章行駛。計程車應承擔他自己的那份責任(按份責任),至於已無蹤影的汽車應承擔的責任不應由計程車來承擔。

4、責任由電信局承擔
電信局應盡安全保障義務。根據我國最高人民法院《人生損害賠償解釋》第6條的規定,從事住宿、餐飲、娛樂等經營活動或其他社會活動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未盡合理限度范圍內的安全保障義務致使他人遭受人身損害,賠償權利人請求其承擔相應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安全保障義務人有過錯的,應當在其能夠防止損害的范圍內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電信局明知有此隱患卻沒有採取措施,沒有盡到其安全保障的義務而導致路人甲被砸傷,與甲的死亡有因果關系。應由電信局承擔賠償責任。

5、由飯店和酒的生產者和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我國《民法通則》第122條規定,因產品質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財產、人身損害的,產品製造者、銷售者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產品質量法》第43條規定,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財產損害的,受害人可以向產品的生產者要求賠償,也可以向產品的銷售者要求賠償。屬於產品生產者的責任,產品的銷售者賠償的,產品的銷售者有權向產品的生產者追償。反之一樣。

⑤ 法律案例分析

摘要 案例1:

⑥ 民法案例及其分析

1、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十六周歲以上不滿十八周歲的公民造成他人損害的,如何承擔民事責任
[案情]
原告李健,女67歲,家庭婦女。
被告丁建國,男,17歲,某鋼鐵廠徒工。
1986年7月9日晨,17歲的青年徒工丁建國騎自行車去上班,行至曙光飯館東側,將橫過馬路的李健撞倒,李當即昏迷,不省人事。醫院診斷為:急性閉合性顱腦損傷,顱內血腫,顱骨骨折。雖經搶救脫險,但其出院後,一直卧床不起,神智不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造成終身殘廢。李健的兩個兒子作為代理人向人民法院起訴,要求丁建國賠償其母李健住院期間所花的住院費、醫葯費、營養費以及家屬請假護理的工資損失等,共計人民幣1300餘元,並要求其承擔今後的醫療費和護理費2000元。經法院審理查明,李健被撞傷確是丁建國騎車時違犯交通規則造成的,丁建國應承擔賠償李健經濟損失的責任。雖然丁建國尚未滿18周歲,但已接了父親的班,在某鋼鐵廠做徒工,其勞動收入除可以維持當地群眾一般生活水平之外,還稍有節余。經法院調解,雙方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被告丁建國賠償原告1000元,在不影響其基本生活的情況下,每月從丁的工資中扣除15元,待丁建國轉正定級後每月給付20元,至付清為止。
[問題]
本案被告年滿17周歲,造成他人損害的責任是由基本人承擔還是應當其監護人承擔?
[簡析]民法通則第十一條第二款規定:「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的公民,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這里所說的「視為」就是「等同」的意思。這就是說,在能常情況下,只有年滿18周歲並且精神狀態、智力發育正常的公民才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才能獨立地進行民事活動,並且對自己的違法行為造成的損害獨立承擔民事責任。但是,法律規定年滿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能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公民,也看作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應獨立承擔民事責任。「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是指能夠以自己的勞動取得收入並能維持當地群眾一般生活水平的情況。具有這種情況的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的公民,可以認定為以自己的勞動為主要生活來源的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本案被告丁建國已滿17周歲,除能夠以自己的勞動取得收入並且能維持當地群眾一般生活水平之外,尚有少許節余,因而在法律上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他的違法行為致人損害產生的民事責任就應由自己承擔,不應由其監護人承擔。因此,法院確定由丁建國本人承擔賠償責任是正確的。
2、十周歲以上的未年人進行的民事活動必須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
[案情]
原告沈為,男,17歲,明光服裝廠合同工。
被告李乙,男,16歲,華夏職工學校學生。
原告沈為進明光服裝廠工作已有一年,每月工資和獎金所得,除生活開支外已積有300餘元人民幣。因上下班乘車不便,沈托鄰居李乙代買一輛自行車。被告李乙是學生,聽到沈為要買自行車,便想把父親李復給他買的一輛新車賣給沈為。兩人商定賣價為210元。李乙為了對其你隱瞞賣車的事實,要求沈為先付給他100元,自行車不要一下子拿去,每星期由沈為使用四天,李乙使用三天,三個月後李乙將車子移交給沈為,沈再將餘款110一次付清。二人即按此約定辦理。三個月期滿,沈為要求李乙把自行車交給他,李乙表示同意,但要沈為先將110元交付後再交車。沈將110元交給李乙後,李說第二天給車,但屆時又不給車,這樣拖了有半個月。沈為無奈,只得告訴李乙的父親李復,要求交車。李復聽後表示自行車不賣,至於沈為付的210元錢,他願意由他歸還一半,沈為不同意。為此,沈為向當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問題]
沈為與李乙買賣自行車的行為是否有效?為什麼?
本案應如何處理?
[簡析]
民事法律行為是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的合法行為。民事法律行為首要的條件是行為人要有與其實施的行為相適應的民事行為能力。根據法律規定,完全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限制行為能力人只能進行與其行為能力相適應的民事行為。民法通則明確規定:「十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徵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如何確定行為人的行為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應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來認定,「可以從行為與本人生活相關聯的程度、本人的智力能否理解其行為,並預見相應的行為後果,以及行為標的數額等方面認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以下簡稱《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三條)本案被告李乙只有16歲,是限制行為能力人,在未徵得其父同意的情況下,擅自出賣其父購置由他使用的自行車,這一行為顯然與他的年齡、智力不相適應。目前在我國,自行車是家庭財產中一項比較重要的財產,按照民法通則和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釋精神來判斷,顯然,只具有限制行為能力的被告李乙進行自行車買賣活動,是與其年齡、智力不相適應的。盡管根據本案的情況,原告沈為是已滿16周歲,有固定工資收入,中夠維持自己生活的服裝廠的合同工,依照民法通則的規定,可以視為完全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但固買賣民事行為是雙方民事法律行為,買賣雙方必須都具有獨立立進行民事活動的民事行為能力,此種買賣行為才能發生法律效力。而本案買賣行為的另一方,即被告不具有獨立進行買賣自行車這項民事活動的民事主體資格,因此,該項買賣行為即應認定為無效民事行為。
至於本案的處理,應按民法通則第六十一條關於無效民事行為被確認無效後的民事責任的有關規定處理。原、被告之間買賣自行車的民事行為被確認無效後,當事人因該行為取得的財產,應當返還受損失的一方。即被告李乙應將收取的210元人民幣返還給原告沈為。如果李乙將自行車價款210元全部或部分花掉了,而又無力償還,則應根據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三條的規定,由被告李乙的監護人承擔返還價款的民事責任。

3、監護人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同一順序中的數人
[案情]
原告王翔,男,38歲,教師。
被告趙玉珍,女,40歲,工人。
法定代理人顧文敏,女,58歲,趙玉珍之母,工人。
法定代理人趙明成,男,60歲,趙玉珍之父,幹部。
趙玉珍從1965年起患精神分裂症,後經治療有所好轉,1970年5月與王翔結婚,婚後生育兩個女孩。在夫妻共同生活期間,趙玉珍的精神病時有發作,王翔四處求醫,在生活上多方照顧。但趙玉珍的病情自1979年以後日趨嚴重。1983年12月,王翔以趙玉珍患有精神分裂症經多方治療未見好轉為由,向該縣人民法院起訴,堅決要求與趙玉珍離婚。人民法院審理認為:趙玉珍長期患精神分裂症久治不愈,王翔又堅決要求離婚,事實證明夫妻關系已不能再維持下去。故於1985年3月判決王翔與趙玉珍離婚;兩個子婦由王翔撫養;趙玉珍的生活費、醫療費由其所在單位負擔;由趙明成(趙玉珍之父)、顧文敏(趙玉珍之母)擔任趙玉珍的監護人。趙明成以離婚不當和年老不能擔任監護人為由,代理被告上訴至地區中級人民法院。
中級人民法院審理認為:被告趙玉珍自1965年起就患有精神分裂症,1970年與王翔結婚後,雖經多方治療不愈,且病情日趨嚴重。經醫院診斷,趙患有衰退型精神分裂症,已喪失組織家庭的能力和工作能力。在趙玉珍患病期間,王翔對趙玉珍盡了到了夫妻間應盡的扶助義務。經反復向王翔做的好工作,王仍堅持離婚。鑒於趙玉珍父母身體健康,有監護能力,且趙玉珍父母及弟、妹與趙玉珍關系好,由其你趙明成和其母顧文敏擔任監護人,對於趙玉珍疾病的治療和生活都比較有利。原審法院判決並無不當。故於1886年3月判決,維持原審法院判決。
[問題]
被告的父母是否應當作為被告的監護人?人民法院判決被告父母同時做為監護人是否正確?
[簡析]
依照民法通則第十七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員擔任監護人:(一)配偶;(二)父母:(三)成年子女;(四)其他近親屬;(五)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如果沒有上述法定監護人,由他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在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本案被告趙玉珍患有精神分裂症,其配偶王翔是提起離婚訴訟的當事人,當然不能提任被告的監護人。根據本案情況和民法通則的有關規定,應由被告的父母承擔監護責任。被告父親有監護能力,拒絕擔任監護人,是違反法律規定的,法院判決其依法承擔監護責任,處理正確。監護人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同一順序監護人不宜承擔監護責任的情況下,法院判決被告父母同時承擔監護責任,對切實保護被告的合法權益更為有利,也是合理合法的。

⑦ 民事法律案例分析

你說的這個案例中,騰某的行為屬於無因管理,法律依據如下:《民法通則》第93條規定:「沒有法定的或者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失進行管理或者服務的,有權要求受益人償付由此而支付的必要費用。」《民通意見》第132條規定:「民法通則第93條規定的管理人或者服務人可以要求受益人償付的必要費用,包括在管理或者服務活動中直接支出的費用,以及在該活動中受到的實際損失。」下面回答你的問題:1、騰某與該女子形成了由於無因管理產生的債權債務關系,騰某有權要求該女子支付因無因管理直接支付的費用和產生的損失。2、價值2000元的相機被撞壞和自己的手臂被擦傷,這兩項損失屬於無因管理行為中遭受的損失,因此這些費用該女子應當償付。3、騰某為女子支付的醫療費等費用,這屬於在無因管理中支付的必要費用,因此該女子也應當償付。4、向服務員借的100元也屬於在無因管理中支付的必要費用,所以女子應償付。5、無因管理是一種沒有法定的或者約定的義務,為他人謀利益的行為,因此,是不能要求支付報酬的,也沒有法律依據。
6、騰某不用賠償該女子衣服的損失。因為在無因管理行為中,只有行為人在行為時有「重大過失」或者「故意」造成被管理人損失的情況下,才負有賠償責任,否則不用承擔被管理的損失。以上是我對這六道題的回答,希望有所幫助。

⑧ 民事訴訟法案例分析

1、第三人,理由是案件的處理結果與其有利害關系,但原告又沒有起訴他(即不是被告)。
2、如果一審法院判決騰達不承擔責任,那麼就沒有上訴權(即非原告、又非被告,對他也沒影響),如果判決騰達承擔法律責任的話,就有上訴權(民訴意見162條)。
3、撤回本訴後,跟騰達自然什麼關系都沒有了,其參加之訴自然也就不存在了,這個不同於反訴,反訴的話還會存在,因為反訴和本訴都是獨立的訴訟。
個人愚見,僅供參考。

⑨ 法律案例分析題

1)限制行為能力人
2)可以,限制行為能力人可接受純獲利益的行為,贈與有效
3)應該由母親賠償,母親是法定監護人
4)民事侵權糾紛訴訟

⑩ 民法,民事案例分析

解析大都未在點上。
這題考察的是風險負擔,標的物毀損滅失的損失由誰承擔的問題。因為尚未交付,錢仍在甲手中,所以風險由甲負擔。
至於丙未按時領受,可要求其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比如支付甲來迴路費、代為保管的必要費用,逾期利息不得收取等等,但甲自己的義務還是需要履行的。
以上。

熱點內容
合同法中賠償金的范圍 發布:2025-05-10 18:52:27 瀏覽:280
卡租借他人需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0 18:46:11 瀏覽:438
今天與林法官 發布:2025-05-10 18:44:46 瀏覽:620
現代司法理念 發布:2025-05-10 18:44:41 瀏覽:404
金融中國網法治 發布:2025-05-10 18:44:39 瀏覽:951
楊雪元律師 發布:2025-05-10 18:29:47 瀏覽:167
通知函有什麼樣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10 18:29:46 瀏覽:464
有法律效力的合同範本 發布:2025-05-10 18:24:01 瀏覽:849
法律法規辨識 發布:2025-05-10 18:19:28 瀏覽:602
律師非訴收費 發布:2025-05-10 18:18:02 瀏覽: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