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沒有送達的法律判決是否發生法律效力

沒有送達的法律判決是否發生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2-03-25 09:25:13

⑴ 二審判決未送達!能否執行

嚴格意義上未送達的判決不能執行。
法律上的送達有直接送達、郵寄送達、公告送達、留置送達。
二審判決是終審判決,判決之日就是生效日,沒有規定送達後生效。司法實踐中,在對方申請強制執行時,執行法院一般會要求提供生效證明,一審判決生效的,有原審法官簽注,二審的一般到二審法院檔案室開具(一般是復印郵寄送達回執)。你說的未送達應是你沒有收到的另外情況,二審是否送達不影響終審判決的法律效力

⑵ 判決書沒收到,能強制執行嗎

一般情況下,沒收抄到判決書是不會襲強制執行的,但在具體操作中也有可能信息紕漏。
如果法院通過公告送達,這也是允許的。你還是要到法院查一下,法院是怎樣送達的判決書。如果法院沒有送達判決書的手續,你可以提出異議,法院應當審查,看判決書是否生效,再決定是不是繼續執行。
如有其它疑問,可根據我名稱找我咨詢,為您排憂解難!

⑶ 法院並沒有通知被告去領判決書和未送達給被告的離婚判決書生效嗎

一、民事案件一審判決書送達後從次日起計算,有15天的上訴期,如果在上訴期內原、被告均沒有上訴的,該判決書即發生法律效力。
送達必須依法定方式進行,根據民事訴訟法規定,送達的方式有以下六種。
(一)直接送達
直接送達,是執行送達任務的司法警察或者書記員將應當送達的訴訟文書,直接交付給受送達人簽收的送達方式。受送達人在送達回證上簽收日期即送達日期。訴訟文書以直接送達為原則,直接送達是最基本的送達方式。根據民事訴訟法規定,以下情況都屬於直接送達:
1.受送達人是公民的,應當由本人簽收;本人不在的,交他的同住成年家屬簽收;
2.受送達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應當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組織的主要負責人或者該法人、組織負責收件的人簽收;
3.受送達人有訴訟代理人的,可以送交其代理人簽收;
4.受送達人已向人民法院指定代收人的,送交代收人簽收。
必須注意,離婚訴訟的訴訟文書的送達有特殊性,如果受送達的一方當事人不在時,不宜交由對方當事人簽收。
(二) 留置送達
留置送達,是指受送達人拒收訴訟文書時,送達人把訴訟文書留在受送達人住處的送達方式。留置送達與直接送達具有同等的效力。
根據民事訴訟法規定,受送達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屬拒絕接受訴訟文書時,送達人應當邀請有關基層組織或者其所在單位的代表到場,說明情況,在送達回證上記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達人、見證人簽名或者蓋章,將訴訟文書留在受送達人的住所,即視為送達。
適用留置送達應當注意以下問題:
1.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送達訴訟文書,應當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該組織的主要負責人或者辦公室、收發室、值班室等負責收件的人簽收或者蓋章,拒絕簽收或者蓋章的,適用留置送達。
2.受送達人有訴訟代理人的,人民法院既可以向受送達人送達,也可以向其訴訟代理人送達。受送達人指定的訴訟代理人為代收人,法院向訴訟代理人送達時,適用留置送達。
3.調解書應當直接送達當事人本人,當事人本人因故不能簽收的,可以由其指定的代收人簽收。受送達人拒絕簽收的,不適用留置送達。當事人拒絕簽收調解書,說明調解書送達前當事人反悔,調解書不發生法律效力。
(三)委託送達
委託送達,是指受訴人民法院直接送達訴訟文書有困難時,委託受送達人所在地人民法院代為送達的方式。
委託送達一般是在受送達人不在受訴法院的轄區內,直接送達有困難時適用。接受委託的只能是人民法院。人民法院需要委託送達時,應當出具委託函,將委託的事項和要求明確地告知受託的人民法院,並附送達回證。
(四)郵寄送達
郵寄送達,是指人民法院直接送達有困難時,將訴訟文書附送達回證交郵局用掛號信寄給受送達人的送達方法。掛號信回執上註明的收件日期為送達日期。掛號信回執上註明的收件日期與送達回證上收件日期不一致的,或者送達回證沒有寄回的,以掛號信回執上註明的收件日期為送達日期。
郵寄送達方式簡便易行,但是,這種送達方式應當是在上述幾種送達方式不能實施的情況下,才能採用的。目前有些地方的法院比較普遍採用這一送達方式,在其採取郵寄送達不成時才改為直接送達。這種做法,是違背民事訴訟法的基本精神的。
(五)轉交送達
轉交送達,是指在特定情況下,不宜或者不便直接送達時,法院將訴訟文書通過受送達人所在單位轉交的送達方式。
根據民事訴訟法規定,轉交送達是在受送達人身份特殊的情況下適用的,具體包括:
1.受送達人是軍人的,通過其所在部隊團以上單位的政治機關轉交;
2.受送達人被監禁的,通過其所在監所或者勞動改造單位轉交;
3.受送達人被勞動教養的,通過其所在勞動教養單位轉交。
代為轉交的機關、單位在收到訴訟文書後,必須立即交受送達人簽收,以受送達人在送達回證上的簽收日期為送達日期。
(六)公告送達
公告送達,是指人民法院以公告的方式,將需要送達的訴訟文書的有關內容告知受送達人的送達方式。無論受送達人是否知悉公告內容,經過法定的公告期限,即視為已經送達。
公告送達有如下要求:
1.公告送達是在受送達人下落不明,或者用其他方式無法送達的情況下,所適用的一種送達方式。
2.公告的法定期限是60日。自公告之日起,經過60日,即視為送達。
3.公告的方式。可以是在法院的公告欄、受送達人原住所地張貼公告,也可以在報紙上刊登公告。
4.公告的內容。公告送達起訴狀或者上訴狀副本的,應當說明起訴或者上訴要點、受送達人答辯期限以及逾期不答辯的法律後果;公告送達傳票,應當說明出庭地點、時間以及逾期不出庭的後果;公告送達判決書、裁定書的,應當說明裁判的主要內容,屬於一審判決的,還應當說明上訴權利、上訴期限和上訴的人民法院。
採用公告送達的,應當在案卷中記明公告送達的原因和經過,並將情況附卷備查。
二、如果有一方當事人提出上訴,該一審判決書的效力暫時中止,以後是否生效要根據二審的結果來確定。有以下幾種情形:
1、上訴被二審裁定駁回,維持原判。該一審判決書立即生效。該案進入執行階段;
2、上訴由二審審理,並做出新的判決(即二審判決)。該案二審((即終審)判決書生效,該進入執行階段,一審判決失效;
3、上訴被二審裁定發回重審。原一審判決書失效,由原審法院重新審理並做出新的一審判決書。對新的一審判決書不服的在法定的上訴期內仍然可以上訴,進入新的上訴階段。最新民事訴訟法規定,第二次上訴時,二審必須判決,不得再發回重審。

⑷ 判決書沒有送交當事人是否生效

法律上的送達,並不一定要求法律文書均實際交到當事人手中,還有許多視為送達的情形。比如法院定期宣判的案件當事人無正當理由不到庭的,宣判日期視為法律文書的送達日期;當事人提供的送達地址不正確,導致法律文書郵寄後被退回,被退回之日視為法律文書送達日期;公告送達時,以公告滿2個月視為送達;等等。法律文書一旦送達,包括視為送達時,經過法定的上訴期間當事人沒有提出上訴,就生效了。所以有些當事人認為自己不簽收、不到庭以逃避法律責任,但事實上是徒勞的,很多情形下實際是放棄了部分訴訟權利。

⑸ 案件審理時 法律文書沒有送達,判決是否有效

法律文書的有效性,與誰簽收了這文書無關,最多在「確認送達」這事上,有效性可以商榷。

⑹ 民事判決書未送達當事人便強制執行違反了哪些發條

未送達當事人就沒有發生法律效力
訴訟法規定判決送達後15後生效。沒有送達的判決如執行,程序違法。

⑺ 判決書有一方未送達是否生效

判決書、裁定書因種種原因未能送達給對方,一般都是採用公示公告一個月,就算對方已經收到判決書、裁定書,如果對方在法定時間內沒有進行上訴、申訴。就視為接受判決和裁定。這和判決書、裁定書是否生效沒關系。判決書、裁定書只要宣判就生效。
仲裁裁決書有一方未送達到,是否生效得看仲裁請求是什麼,部分情況下作出裁決書就生效,部分情況期滿不起訴的發生法律效力。
法院故意不送達判決書對當事人沒有影響,影響的是法院的公信力,法院審理案件有程序規定,簡易程序三個月,普通程序六個月,在規定時間內法院判決書未送達,案件沒審結,法院對審判人員有嚴格考核,考核不達標,晉級等都受影響,當事人不必擔心,擔心的是主審法官

法律依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四十七條下列勞動爭議,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仲裁裁決為終局裁決,裁決書自作出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
(一)追索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不超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十二個月金額的爭議;
(二)因執行國家的勞動標准在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等方面發生的爭議。

第五十條當事人對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以外的其他勞動爭議案件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期滿不起訴的,裁決書發生法律效力。
民事訴訟法86條規定:
受送達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屬拒絕接收訴訟文書的,送達人可以邀請有關基層組織或者所在單位的代表到場,說明情況,在送達回證上記明拒收的事由和日期,有送達人或見證人簽名或者蓋章,把訴訟文書留在受送達人住所;也可把訴訟文書留在受送達人住所,並採用拍照或者錄像方式記錄送達過程,即視為送達。

⑻ 沒有送達的判決書,生效嗎

不生效。根據規定,判決必須送達後才能生效,而送達的方式可以是直接送達,也可以是郵寄送達。
法律分析
如果流量遠遠低於保證精確度的最小流量,將導致無輸出(如渦街流量計)或輸出信號被當作小信號予以切除(如差壓式流量計),這對供方來說都是不利的,有失公正。為了防止效益的流失,對於一套具體的熱能計量設備,供需雙方往往根據流量測量范圍和能夠達到的范圍度,約定某一流量值為「約定下限流量」,而且約定若實際流量小於該約定值,按照下限收費流量收費。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可以根據需要設置計量檢定機構,或者授權其他單位的計量檢定機構,執行強制檢定和其他檢定、測試任務。執行前款規定的檢定、測試任務的人員,必須經考核合格。這一功能通常在流量顯示儀表中實現。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根據本地區的需要,建立社會公用計量標准器具,經上級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主持考核合格後使用。企業、事業單位根據需要,可以建立本單位使用的計量標准器具,其各項最高計量標准器具經有關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主持考核合格後使用。計量檢定工作應當按照經濟合理的原則,就地就近進行。計量檢定必須按照國家計量檢定系統表進行。國家計量檢定系統表由國務院計量行政部門制定。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四十八條 人民法院對公開審理或者不公開審理的案件,一律公開宣告判決。當庭宣判的,應當在十日內發送判決書;定期宣判的,宣判後立即發給判決書。宣告判決時,必須告知當事人上訴權利、上訴期限和上訴的法院。宣告離婚判決,必須告知當事人在判決發生法律效力前不得另行結婚。
第一百五十二條 判決書應當寫明判決結果和作出該判決的理由。判決書內容包括:(一)案由、訴訟請求、爭議的事實和理由;(二)判決認定的事實和理由、適用的法律和理由;(三)判決結果和訴訟費用的負擔;(四)上訴期間和上訴的法院。判決書由審判人員、書記員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
第八十七條 經受送達人同意,人民法院可以採用傳真、電子郵件等能夠確認其收悉的方式送達訴訟文書,但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除外。採用前款方式送達的,以傳真、電子郵件等到達受送達人特定系統的日期為送達日期。

⑼ 法院的判決書沒法送達被告人(即欠債人),判決書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可以公告送達,公告時間到了,發生法律效力。如果一直沒有送達,是不生效的。

熱點內容
法院主體責任落實 發布:2025-05-08 16:22:50 瀏覽:43
段波民法百度雲 發布:2025-05-08 16:22:48 瀏覽:946
十四屆四中全會依法治國 發布:2025-05-08 16:21:05 瀏覽:149
民法和商法的性質 發布:2025-05-08 16:17:05 瀏覽:994
233法規 發布:2025-05-08 16:16:29 瀏覽:954
雲南省環境保護暫行條例 發布:2025-05-08 16:15:19 瀏覽:872
荔浦法院網 發布:2025-05-08 16:11:12 瀏覽:99
律師工作軟體 發布:2025-05-08 16:08:48 瀏覽:908
建設工程基本法律知識講義 發布:2025-05-08 16:08:09 瀏覽:193
天朝法治 發布:2025-05-08 16:03:42 瀏覽: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