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依法實行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依法實行

發布時間: 2025-07-29 21:18:43

⑴ 行政案件幾審

行政訴訟一般是兩審終審制,當事人首先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作出第一審判決;當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法律嫌鏈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七條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依法實行合議、迴避、公開審判和兩審終審制度。
第八十一條
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芹歲孫起六個月內作出第一審判決。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高級人民法院批准,高級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案件需要延長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第八十五條
當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雀歲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當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逾期不提起上訴的,人民法院的第一審判決或者裁定發生法律效力

⑵ 法院審理行政案件的規定有哪些

法律分析:一、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二、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對行政行為是否合法進行審查。三、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依法實行合議、迴避、公開審判和兩審終審制度。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五條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第六條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對行政行為是否合法進行審查。第七條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依法實行合議、迴避、公開審判和兩審終審制度

⑶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依法實行什麼什麼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依法實行:

」合議、迴避、公開審判和兩審終審制度。」回

《行政訴訟法》第七條規定:答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依法實行合議、迴避。

人民法院審理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案件,並以該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為依據。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參照規章



(3)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依法實行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三條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以法律和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為依據。地方性法規適用於本行政區域內發生的行政案件。

人民法院審理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案件,並以該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為依據。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參照規章。

熱點內容
刑事訴訟法講課視頻陳瑞華 發布:2025-07-30 09:51:06 瀏覽:6
最新勞動法2016賠償 發布:2025-07-30 09:32:59 瀏覽:177
無為法院新建 發布:2025-07-30 09:32:23 瀏覽:615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修訂 發布:2025-07-30 09:20:20 瀏覽:937
員額法官調整 發布:2025-07-30 09:18:08 瀏覽:271
道德家下載 發布:2025-07-30 09:12:11 瀏覽:138
我國行政法制定法法源 發布:2025-07-30 09:10:42 瀏覽:656
臨沂著名律師 發布:2025-07-30 09:05:04 瀏覽:117
中國法律服務網連雲港中院 發布:2025-07-30 09:05:03 瀏覽:60
大年齡中國政法大學法律碩士在讀 發布:2025-07-30 09:00:54 瀏覽: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