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買假證犯什麼法律責任

買假證犯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3-25 23:24:15

❶ 買假證犯法嗎會不會坐牢

購買假證件不僅屬於違法,而且屬於犯罪。

根據刑法第280條規定:偽造、變造、買賣或者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的公文、證件、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❷ 購買假證會觸犯什麼法律

  • 購買假證不觸犯法律,這點你就放心吧;

  • 我買一個假證放家裡,誰敢說我犯法了;

  • 問題是購買假證後的使用,如果產生的後果十分嚴重,那肯定會被抓,當然,這樣的情況非常少,基本上不至產生這種後果。

❸ 持假證擔當什麼法律責任

可能涉嫌的罪名很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有需要可以查閱刑法的相關規定。

❹ 造假證會受到什麼法律上的處罰

會受到行政處罰,如果情節嚴重的話會追究刑事責任。

《刑法》第二百八十條關於偽造證件的行為規定了兩款:分別為偽造國家機關證件罪和偽造居民身份證罪。前者應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後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4)買假證犯什麼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二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一千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一)偽造、變造或者買賣國家機關、人民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或者其他組織的公文、證件、證明文件、印章的……」的規定,對於刻字業違反管理規定承製公章的,屬於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給予行為人或者企業的負責人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一千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的治安管理處罰。如果私刻、偽造、變造公章,則應以擾亂公共秩序罪論處。

按照《刑法》第二百八十條「偽造、變造、買賣或者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的公文、證件、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的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❺ 法律上如何認定購買假證行為

刑法第二百八十條已經作出明文規定,該條共有三款。第一款規定了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只處罰偽造、變造、買賣者;第二款規定了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印章罪,只處罰偽造者;第三款規定了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罪,只處罰偽造、變造者。

這種立法上的區別對待,既突出了刑法對行使國家管理職權的國家機關予以特別保護的立法本意,同時也限定了侵犯國家機關以外的其他單位印章以犯罪處理的范圍。

即對侵犯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印章的犯罪,僅限定為偽造這一種行為,並限定印章這一個對象。而對侵犯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的犯罪,不僅僅只限定為偽造這一種行為,還包括變造、買賣這兩種行為。

所以,根據罪刑法定原則,既然法律已經對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的行為作出了法定、實定並且明確化為犯罪的規定,那麼就應當認定買賣雙方均構成犯罪,也即購買假證的行為應當入罪;

對買賣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印章和居民身份證的行為,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的司法解釋,也僅僅限定為販賣偽造高等院校學歷、學位證明的,以偽造事業單位印章罪的共犯論處。

(5)買假證犯什麼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對於向制假者提供照片、個人信息等資料進而從對方購買假證的行為,以偽造國家機關公文、證件罪的共犯論處。應當說,這種觀點的提出,有可圈可點之處。根據共同犯罪理論和犯罪構成理論,購買假證者能夠成為偽造、變造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的共犯。

因為從客觀上看,購買假證者實施了幫助行為,例如其要向偽造、變造者提供照片、個人姓名、生日等信息資料,然後從偽造者手中再購回帶有偽造的國家機關印章的虛假證件;從主觀上看,購買者有偽造虛假證件的故意。主客觀條件決定了購買者可以構成幫助犯或者教唆犯。

❻ 購買假證者追究什麼責任

法律分析:

根據我國相關的法律法規的規定可知,購買假證者暫時無相關的法律規制。目前,我國已經對此問題作出明文規定,僅處罰製造假證和偽證的人。第一款規定了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只處罰偽造、變造、買賣者;第二款規定了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印章罪,只處罰偽造者;第三款規定了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罪,只處罰偽造、變造者。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八十條

偽造、變造、買賣或者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的公文、證件、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的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並處罰金。

偽造、變造、買賣居民身份證、護照、社會保障卡、駕駛證等依法可以用於證明身份的證件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❼ 購買假證會受到什麼處罰

《中華人來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源法》第五十二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一千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偽造、變造或者買賣國家機關、人民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或者其他組織的公文、證件、證明文件、印章的;
(二)買賣或者使用偽造、變造的國家機關、人民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或者其他組織的公文、證件、證明文件的;
(三)偽造、變造、倒賣車票、船票、航空客票、文藝演出票、體育比賽入場券或者其他有價票證、憑證的;
(四)偽造、變造船舶戶牌,買賣或者使用偽造、變造的船舶戶牌,或者塗改船舶發動機號碼的。

❽ 辦假證屬於犯什麼法

得看辦的是什麼證件。但都屬於偽造。需要依法處理。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八十條規定,偽造、變造、買賣或者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的公文、證件、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的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並處罰金。偽造、變造、買賣居民身份證、護照、社會保障卡、駕駛證等依法可以用於證明身份的證件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此外,使用虛假身份證件、盜用身份證件也是違法犯罪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在依照國家規定應當提供身份證明的活動中,使用偽造、變造的或者盜用他人的居民身份證、護照、社會保障卡、駕駛證等依法可以用於證明身份的證件,情節嚴重的,處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拓展資料】
身份證辦理措施
制發流程

證件申領和制發的基本程序是:公民應當自年滿16周歲之日起三個月內,到常住戶口所在地的公安機關辦理申領手續,要交驗居民戶口薄、本人照片,填寫《居民身份證申領登記表》交納證件工本費。未滿十六周歲的公民,自願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的,由監護人代為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

公安機關在對公民申報材料與本人戶口登記項目內容核對無誤後,將辦證信息傳輸報送上一級公安機關制證。

申領證件
在前往辦證時,應攜帶居民戶口薄、兩張本人彩色相片(也可以在現場採集相片)和原申領的第一代居民身份證。

在辦理手續時,要填寫《居民身份證申領登記表》和進行身份證指紋收集,協助工作人員准確核身份證登記項目,並交納證件工本費。

注意的是流動人口錄指紋要回戶口所在地辦理。

自助服務終端開通,目前實現的功能有戶籍政策查詢、辦理進度查詢、戶籍證明列印和身份證的補辦、丟失注銷。還可以辦理注銷證明和關系證明。

發放范圍
居民身份證由公民常住戶口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簽發。未滿16周歲的公民,由監護人代為申領居民身份證。

有效期限
分為5年、10年、20年、長期4種。未滿16周歲、自願申領身份證的公民,身份證有效期5年;16周歲至25周歲的公民,身份證有效期10年;26周歲至45周歲的公民,身份證有效期20年;46周歲以上的公民,身份證長期有效。

也有法律規定,第一代身份證在有效期內繼續有效。自2013年以後,以二代證為主,全國尚未換證的公民還有很多。新修訂的《居民身份證法》同時規定,居民身份證登記項目包括自願登記指紋信息,從2013年起,在全國部分大中城市戶籍派出所先期試行身份證自願登記指紋信息工作。

管理

新的身份證管理機制,應依託全國人口信息管理系統,更好地便民利民並保護公民信息安全。比如,可在身份證上加入晶元,並融合指紋等基本識別信息及家庭成員、婚姻、學歷、社保、納稅等信息,實現「一卡通」。這樣既可解決因信息不共享產生的「證明難」問題,也會以指紋等識別信息解決一人多證的亂象。比如,銀行卡丟失後可通過網路、電話快速掛失並立刻生效,他人即使持有該銀行卡並破解密碼也無法使用。身份證管理不妨借鑒這一思路,對遺失的身份證掛失、注銷、補辦後,公安機關應在全國人口信息管理系統進行操作,使原身份證失去效力。


❾ 購買假證犯法嗎

買賣假的國家機關證件,構成犯罪,因為侵犯了國家機關的正常管理活動和信譽,破壞了社會管理秩序。
《刑法》第二百八十條規定:偽造、變造、買賣或者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的公文、證件、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剝奪政治權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熱點內容
非教師道德 發布:2025-05-07 23:01:36 瀏覽:855
刑法第232條規定 發布:2025-05-07 22:54:58 瀏覽:870
司法考試柏浪濤 發布:2025-05-07 22:54:00 瀏覽:257
戶口本條例 發布:2025-05-07 22:38:58 瀏覽:764
哪些行為違反了行政法 發布:2025-05-07 22:34:28 瀏覽:31
2015民事訴訟法當事人程序選擇權 發布:2025-05-07 22:12:54 瀏覽:506
勞動法中講述員工兼職是哪一條 發布:2025-05-07 22:11:58 瀏覽:695
中世紀的商法 發布:2025-05-07 22:03:38 瀏覽:790
廣西環保條例 發布:2025-05-07 22:02:52 瀏覽:967
廣西最新信訪條例 發布:2025-05-07 22:02:44 瀏覽: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