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公司網路離職申請書具有法律效力嗎

公司網路離職申請書具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時間: 2022-03-26 00:11:11

⑴ 辭職通知書怎麼寫 辭職申請書有同樣的法律效力

  • 一、辭職通知書可以按照《勞動法》第31條、《勞動合同法》第37條的具體規定內容來書寫即可。範文可以通過網路知道、網路文庫搜索筆者『水6元』書寫的「辭職信、離職信、辭職報告、離職報告、辭職通知書、離職通知書、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勞動者對用人單位)」範文來閱看參考。

  • 在用人單位當面拒收勞動者的辭職通知書後,勞動者還想繼續辭職,就應當依法提前30天以書面形式通過郵政局掛號向用人單位的勞動人事部門遞交辭職通知書〔切記:在掛號信封文件處註明×××辭職通知書一份,保留好郵政掛號收據作為遞交的證據〕,不需要徵得用人單位的同意。勞動者繼續上班滿30天自然日,在第31天自然日就可以中止工作,有權要求用人單位辦理辭職的相關手續,用人單位應該予以辦理(《勞動法》第31條、《勞動合同法》第37條),同時一次性付清工資(《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9條),給勞動者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勞動合同法》第50條),否則用人單位就是違法。

⑵ 電子郵件提離職申請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有效。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七條: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版除勞動合同。勞權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此條規定的書面形式可以是手寫的申請或電子郵件形式,只要是能以文字作為依據的形式都有效。

⑶ 通過公司OA管理平台提出的離職申請具有法律效力嗎

如果層層審批結束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但如果公司追究起來,你隨意將用戶名及密碼告訴同事的話,你也是有過錯的.

⑷ 難道離職申請書就不具法律保護嗎

既然是申請書,那就要活得同意批准後才生效,否則沒有獲得批准就無效了。
真要離職,應該寫離職通知書,那是遞交後立即可以生效的,不是申請書。

⑸ 釘釘離職申請有法律效力嗎

法律分析:釘釘網上辭職不具有法律效力,同時需要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才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七條 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第三十八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⑹ 在公司辭職了,公司叫我寫保證書,這樣有法律效力嗎

根據法律相關規定,用人單位只能在兩個方面對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以版後勞動者的行為進行約束:1.負有權保密義務的勞動者在離職以後仍然需要履行保守商業秘密的義務;2.簽訂競業限制協議的勞動者履行競業限制的義務。

因此,如果保證書是有關上述兩項的內容,且不違反法律、法規強制性規定的話,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但如果對勞動者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以後的行為進行約束超出了上述范圍,即使勞動者作出了承諾和保證,也很難為法律所認可和保護!

⑺ 離職聲明書是否有法律效力,

要看聲明書的具體內容以及你想通過離職說明書達到什麼樣的法律效力了,如果回是相當於離職申請答書,提前30天通知用人單位,那是有效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七條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⑻ 離職簽定的文書具有法律效力嗎

離職簽定的文書,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看當事人的在職情況,以及單位的處理情況。
當事人作為單位的代表,其所簽的法律文書,實際上就是一個代理權的約束:
一、如果當事人尚未辦理離職手續,單位也未明確停止當事人行使職務的權力和義務,那麼當事人按照自己的職責,簽訂文書,該文書是有法律效力的。
二、如果當事人雖然尚未辦理離職手續,單位已經明確停止當事人行使職務的權力和義務,那麼當事人不應該擅自簽訂文書,但當事人簽訂的文書對外依然是有法律效力的。單位如果沒有提前明確對第三方聲明,該文書不能對抗第三方。但單位可以追究當事人侵權責任。
三、如果當事人已經辦理離職手續,依然擅自簽訂文書,該文書對單位沒有約束力,由當事人承擔責任,除非單位事後給予認可。
民法通則》第63條第2款和第64條第2款都規定代理人應當在代理許可權內進行代理行為。代理只有在代理權許可權范圍進行的民事活動,才能被看做是被代理人的行為,由被代理人承擔代理行為的法律後果。
根據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規定
第48條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的合同,未經被代理人追認,對被代理人不發生法律效力,由行為人承擔責任。
第49條規定,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合同,相對人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的,該代理行為有效。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規定
第五十條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並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
勞動者應當按照雙方約定,辦理工作交接。用人單位依照本法有關規定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在辦結工作交接時支付。
用人單位對已經解除或者終止的勞動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備查。

熱點內容
曾春亮法院 發布:2025-05-07 23:33:15 瀏覽:25
陳丹虹律師 發布:2025-05-07 23:32:40 瀏覽:848
和田法院院長 發布:2025-05-07 23:24:20 瀏覽:458
東莞地基不均勻沉降法律咨詢 發布:2025-05-07 23:18:57 瀏覽:838
非教師道德 發布:2025-05-07 23:01:36 瀏覽:855
刑法第232條規定 發布:2025-05-07 22:54:58 瀏覽:870
司法考試柏浪濤 發布:2025-05-07 22:54:00 瀏覽:257
戶口本條例 發布:2025-05-07 22:38:58 瀏覽:764
哪些行為違反了行政法 發布:2025-05-07 22:34:28 瀏覽:31
2015民事訴訟法當事人程序選擇權 發布:2025-05-07 22:12:54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