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因吵架導致出人命的法律責任

因吵架導致出人命的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4-01 01:51:21

㈠ 那位懂法律的朋友看下,吵架導致對方顱內出血。我需要承擔責任嗎

有一定的因果關系,但不是絕對的責任,給予適當的補償或賠償(出於因果關系的公平原則)。這與直接的暴力傷害是有區別的,暴力傷害是根據過錯責任原則承擔相應的損失賠償,而種情況首先是其本人的身體原因佔主導因素,外在原因只能是引發或存在一定的關系,不能適用全額賠償方式。

㈡ 問:我跟別人吵架,把別人氣死,氣出病來!我應負法律責任嗎是什麼法哪一條

需要做法醫鑒定,需要鑒定兩個有沒因果關系。

㈢ 杭州大媽吵架被氣死,「氣死人」該承擔法律責任嗎

‍‍關於吵架「氣死人」是否應該承擔法律責任,一直是雙方談論的焦點,不能一概而論,但可以肯定的是,在特定環境下需要承擔責任。

‍‍簡單梳理下,我國《刑法》第十四條規定:「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並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因而構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第十五條規定:「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是過失犯罪。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刑事責任。」

最後,即使是無意而「氣死人」,也必須要承擔相應的責任,同時被「氣」的人也有不可推卸責任,盡管最後受害者是自己,各方應當又寬闊的胸懷,剋制自己,減少矛盾發生。

‍‍

㈣ 租房客同外人發生糾紛後出人命房東要付什麼責任

如果是由於租賃物不符合安全標准發生的事故,房東需要承擔責任;如果明知承租人進行犯罪活動的,也需要承擔相關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五十七條 房屋出租人將房屋出租給無身份證件的人居住的,或者不按規定登記承租人姓名、身份證件種類和號碼的,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

房屋出租人明知承租人利用出租房屋進行犯罪活動,不向公安機關報告的,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5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

根據《城市房屋租賃管理辦法》: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房屋不得出租:

(一)未依法取得房屋所有權證的;

(二)司法機關和行政機關依法裁定、決定查封或者以其他形式限制房地產權利的;

(三)共有房屋未取得共有人同意的;

(四)權屬有爭議的;

(五)屬於違法建築的;

(六)不符合安全標準的;

(七)已抵押,未經抵押權人同意的;

(八)不符合公安、環保、衛生等主管部門有關規定的;

(九)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禁止出租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三條 違反本辦法,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㈤ 因等三者破壞家庭出人命的等三者受法律責任嗎

你好,因為第三者介入,造成家庭矛盾,導致出現命案,第三者肯定是有責任的。你好,因為第三者介入,造成家庭矛盾,導致出現命案,第三者肯定是有責任的。

㈥ 因為工作吵架另一方出現腦出血應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您好!責任由雙方共擔。理由如下:腦出血的病人原來就有心腦血管疾病,在一般情況下,只要按時服葯,不至於腦出血。雙方吵架時,病人情緒激動,導致原已硬化的腦動脈破裂導致出血。在這里,如果病人本身沒有心腦血管疾病,吵架時再激動也不會導致腦出血;本身有心腦血管疾病的病人如果不吵架也不會導致腦出血。所以,腦出血的結果是兩個原因共同造成的後果,因此雙方都要承擔責任。

㈦ 男女朋友同居因為吵架導致女方自殺身亡。男方是否承擔法律責任 我姐姐和男朋友同居前幾天因為吵架 姐姐

出了人命,最好還是走法律途徑解決吧,這樣對彼此以及家人們都有個交代,必要時,也可以請個律師,祝你姐姐和未出世的寶寶一路走好吧,記得給他們做一場法式,好好超度一下吧,多燒點紙錢,也算求個太平吧,節哀

㈧ 吵架氣出病來了,有責任嗎

同1樓。不知情,無惡意,不負刑事責任。 民事責任說不準,要看具體情況。 下面的案例和點評有參考價值。 氣死人負多大法律責任? 作者:本報記者 王淇 (2008年9月5日) 新聞回放 北京一男子「罵死人」被判賠償2.2萬元 核心提示:北京兩人發生口角,一男子因被辱罵氣不過,「心臟病猝死」。法院判決罵人者賠償死者2.2萬元。 由於被認為將村民楊先生「罵死」,王先生被告上法庭。北京市二中院透露,法院終審駁回了王先生的上訴,維持一審法院作出其賠償死者楊先生家屬醫療費、死亡賠償金、精神撫慰金共計2.2萬余元的判決。 經法院查明,楊先生與王先生種植的蔬菜大棚相鄰,雙方因生活瑣事曾產生過矛盾,王先生經常對楊進行辱罵。去年12月1日早7時許,楊先生在自家大棚幹活時,王先生又前來辱罵,楊准備到村委會評理時摔倒,被送醫院搶救無效後死亡。經當地衛生院確診,楊先生死亡原因為「心臟病猝死」。 去年12月,楊先生的家屬起訴到一審法院,要求王先生給付醫療費、喪葬費、死亡賠償金、精神撫慰金共計7.8萬余元。王先生辯稱,自己沒罵楊,雙方也沒吵架,楊的死亡與自己沒有關系,不同意賠償。 但法院調取了公安機關的訊問筆錄,其中王先生的妻子承認,事發時王對楊進行了辱罵。 一審判決後,王先生不服,提出上訴。二中院審理後,維持了一審法院的判決。 (據《京華時報》9月2日報道) 本期嘉賓:張立剛 遼寧正時律師事務所律師 孫金寶 遼寧金正律師事務所律師 點題A:未必都要負責任 在網上檢索了一下,發現在多起「氣死人」案件中,辱罵者都被判賠償,有的甚至被判刑。是不是說只要發生類似事件,辱罵者就一定要擔責? 張:我覺得未必,首先要看說話的內容和性質,有些人說氣話,未必就是想「氣死人」。比如在乘空調公交車的時候,外面很冷,一個人因為自己暈車要把窗戶打開,另外一個人死活不讓他打開。如果要打開窗戶的人有心臟病,結果氣死了,這樣的情況下,不打開窗戶的人負不負責任?我認為他可以不負責任,因為他的要求是正當的。第二要看說話的對象,如果是一個公眾人物,別的人把你的隱私揭露出來了,讓你感到很氣憤甚至氣死,說氣話的人要承擔責任嗎?比如柯林頓當美國總統時,人們把他的隱私揭露出來了,這也是很氣人的,那些記者和檢察官要不要承擔責任?我認為不要。 點題B:可能構成殺人罪 但還是判賠的居多,俗話說,「氣死人(或『罵死人』)不償命」,這意味著賠點錢就可以「買單」走人? 張:「罵死人」不是殺人,肯定不承擔殺人的責任,但並不見得不承擔法律責任。「罵死人」可分兩種情況,如果是以侮辱和誹謗的形式來「氣死人」,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另外在精神損害賠償中,侮辱和誹謗又是侵犯名譽權的侵權責任。如果「氣死人」,一旦能證明侮辱、誹謗情節嚴重,就要承擔刑事責任和民事責任了。 孫:也許有可能構成殺人罪。具體來說,根據行為人的主觀心裡狀態的不同,「氣死人」的行為要承擔的責任也不同。比如說吵架,行為人說了一些使受害人生氣的話,結果卻把對方一下子氣死了,行為人要負相應的民事賠償責任;主觀故意,如果行為人是惡意的,明知道受害人有某種疾病不能激動或心胸過於狹窄,故意找茬兒刺激他,使其犯病,以達到懲罰目的。這里行為人目的是懲治對方,並以侮辱、誹謗的方式刺激了對方,致其死亡,就可以構成侮辱罪或者誹謗罪;蓄謀殺人,行為人想通過氣人的方式謀殺他人,設計重重方案,最終把他氣死。那麼可以肯定行為人有殺人的故意,又實施了具體(氣人)的行為,盡管不是暴力,也沒使用凶器,但足以必然的引起被害人死亡,就應當認定該行為構成殺人罪,氣死人恐怕是要償命的。 當然,從法律上看,追究辱罵者的刑事責任非常嚴格,定責的關鍵還要看證據,一般還是適用民法。 點題C:賠多少挺復雜 在「氣死人」案件中「一般適用於民法」,那作為死者家屬可以要求哪些賠償?賠多少合適? 孫:民法中一般適用過錯原則,主要是看辱罵者是否存在過錯。如果死者家屬能夠證實辱罵行為與死亡之間存在因果關系,則辱罵者需要承擔賠償醫療費、喪葬費、精神撫慰金等民事責任。 如果不能證明二者之間存在一定關聯性,鑒於「罵死人」屬於生活中的一種特殊情況,在雙方對死亡後果均不存在過錯的情況下,法院可依據公平原則要求辱罵者承擔一定的民事賠償責任,但辱罵者在這種情況下無須賠償精神損失。 至於賠償責任的大小,主要是看罵人致死的過錯程度,辱罵行為對死因所佔比例。法院可根據具體情節確定賠償數額。 張:如果確實導致了死亡的結果,作為死者的繼承人有權要求兩種賠償,一種是物質的賠償,一種是精神的賠償,一般體現為精神損害賠償。但受害人的繼承人有沒有權索賠,這是比較復雜的問題,理論上爭議也比較大。另外,人的生命是無價的,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的規定,如果他死亡了,損失多大是算不清楚的,有很多問題。如果不是「氣死人」,只是造成人生病了,這個賠償很容易解決,恰恰就是確實把人氣死了,問題還要復雜一些。 點題D:被「氣死」算不算「意外傷害」? 記得前兩年有一起比較特殊的「氣死人」案件:李某於2005年6月因心肌梗塞入住醫院,之前他購買了一份某人壽保險公司的意外傷害保險,保額10萬。2006年7,李某病情穩定準備出院,卻因關燈瑣事與同室患者發生爭執以至生氣而突然死亡。李某兒子即向保險公司提出索賠,而保險公司認為李某的死亡不屬保險責任,拒絕給付保險金。兩位律師認為,是否可以看成是「意外傷害」? 孫:單從這起案例介紹的情況,應該不構成保險條款中所指的意外事故。意外傷害保險有幾個必要條件:外來的、突發的、劇烈的、出乎意料的。有人從一幢大樓旁邊走過,大樓倒了,把他砸死了,這就是意外傷害。劇烈是指什麼呢?如果大樓慢慢倒,一小時後才倒,他就是不躲,這是傷害,但不是意外。在此案中,導致被保險人死亡的決定因素的是身體因素,如果換一個人,施加同樣的氣憤程度,不一定死亡。所以被保險人被氣死是心臟病所致,不屬意外傷害,讓保險公司承擔意外傷害責任也顯得有點勉強。 張:我倒認為可以著重保險公司的義務,可能是保險公司的告知義務履行得不夠,或者根本就沒有履行。格式合同如果對方有要求,就必須作出解釋,但遺憾的是,李某的兒子恐怕根本沒有提出要求,在這種情況下怎麼辦?我個人覺得,應該傾向於投保人。因為保險公司有告知的義務卻沒有盡到,從社會公平的角度,讓保險公司賠償是有道理的。就目前我國的規定和多數國家的做法來說,在雙方履行告知義務的時候,法律上規定了責任免除條款,如果沒有告知的話,責任免除是無效的。 【本報提醒】遭受辱罵如何維權 在現實生活中,雖然「罵死人」屬於特殊情況,但「罵人」很常見。對於這種情況當事人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呢? 我國法律對此有相關規定。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第101條的規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因此如果只是一般辱罵情況,被罵者可以先向對方提出口頭警告;如果對方置之不理,則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狀告對方侵犯了自己的名譽權、人格尊嚴權,要求停止侵權、賠禮道歉並賠償精神損失;如果對方多次對自己進行辱罵,使自己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受到影響,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警方在查實後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對辱罵者進行治安處罰,即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㈨ 兩個人發生口角,打起來了,造成一人傷害,另一方需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回答如下:

一、如果對方拿著耙子打你叔,你叔擋的過程造成了對方的損傷,該行為不應全部由你叔承擔法律責任。

二、如果該女的造成了胯骨粉碎性骨折,應具體分析傷情成因,該傷情也不應追究你叔的刑事責任。

三、依據《侵權責任法》第二十六條:「被侵權人對損害的發生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侵權人的責任。」的規定,你叔不應全部承擔她的醫療等費用,應具體分析各自的過錯,然後在過錯責任內承擔,原則不能直過50%。

四、建議聘請律師進一步進行辯解,爭取不承擔刑事責任。

五、警察簡單地以故意傷害案件進行處理,而不管起因及對方的過錯,是錯誤的,你們有權要求糾正。

㈩ 2人吵架,結果一人因心臟病死了,另一個人應該承擔法律責任嗎

二人吵架,結果一人因心臟病死亡,該死亡的原因,不是故意或者過失致人死亡,不構成刑事犯罪,因此,另一人是不應承擔刑事責任的。
但是,該人的死亡的直接誘因,是二人死亡所致,因此,雖然不承擔刑事責任,但民事賠償責任在所難免,依法是要承擔一定民事賠償責任的。

熱點內容
神木法院直播 發布:2025-05-05 05:10:23 瀏覽:59
拍賣法院違約 發布:2025-05-05 05:09:44 瀏覽:557
法治教育第一課 發布:2025-05-05 05:04:22 瀏覽:214
立法三聖 發布:2025-05-05 05:03:04 瀏覽:766
後勤管理條例 發布:2025-05-05 04:54:00 瀏覽:974
商會商務運作條例 發布:2025-05-05 04:44:47 瀏覽:726
幫老闆代簽購銷合同有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05 04:43:23 瀏覽:533
勞動法工資包括獎金嗎 發布:2025-05-05 04:31:32 瀏覽:345
名詞解釋行政法的效力 發布:2025-05-05 04:31:30 瀏覽:527
小藍司法所 發布:2025-05-05 04:15:35 瀏覽: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