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頭擔保到底有法律效力
① 口頭擔保的合同有效嗎
口頭擔保合同一般是無效的,但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除外。根據相關法律規定,設立擔保物權,應當依法訂立書面擔保合同。且除法定免除情形出現外,擔保人應當按照合同的約定承擔擔保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三百八十八條
設立擔保物權,應當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規定訂立擔保合同。擔保合同包括抵押合同、質押合同和其他具有擔保功能的合同。擔保合同是主債權債務合同的從合同。主債權債務合同無效的,擔保合同無效,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擔保合同被確認無效後,債務人、擔保人、債權人有過錯的,應當根據其過錯各自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第六百九十三條
一般保證的債權人未在保證期間對債務人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保證人不再承擔保證責任。
連帶責任保證的債權人未在保證期間請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保證人不再承擔保證責任。
② 口頭擔保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依據我國《民法典》的相關規定,口頭擔保一般沒有法律效力。擔保合同採用書面形式是法律規定應採用的形式,口頭擔保是不具有法定形式,不具有擔保合同效力。那是也有例外:有兩個以上無利害關系人證明的公民之間的口頭保證,或者保證人已履行保證債務且對方已接受,保證人的履行行為足以證明保證合同的存在。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三百八十八條設立擔保物權,應當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規定訂立擔保合同。擔保合同包括抵押合同、質押合同和其他具有擔保功能的合同。擔保合同是主債權債務合同的從合同。主債權債務合同無效的,擔保合同無效,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擔保合同被確認無效後,債務人、擔保人、債權人有過錯的,應當根據其過錯各自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③ 口頭擔保有法律責任嗎
法律分析:一般口頭擔保沒有法律效力。擔保合同採用書面形式是法律規定應採用的形式。當事人口頭擔保不具有法定形式,不具有擔保合同效力。因此,您的口頭擔保沒有法律效力。
法律依據:《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五條 民事法律行為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採用特定形式的,應當採用特定形式。
《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條 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書面形式是合同書、信件、電報、電傳、傳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以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等方式能夠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並可以隨時調取查用的數據電文,視為書面形式。
④ 口頭擔保有法律效力嗎
口頭擔保沒有法律效力。擔保,是為擔保某項債務的實現而採取的措施,該項債務是主法律關系,擔保是從法律關系。擔保,包括人保、物保和金錢擔保。
保證的一般流程:
1、申請保證:
(1)借款人向貸款人申請貸款,當借款人符合銀行貸款條件,但抵押物或信用水平不能滿足銀行貸款條件,則推薦借款人向保證機構申請保證;
(2)借款人直接向保證人申請貸款保證;
2、保證機構審查項目是否符合受理條件;
3、對符合受理條件的項目,進行現場考察、資料審查和項目正式評審;
4、根據項目評審結果,按決策程序進行決策;
5、對於決定承保的項目,落實反保證措施;
6、收取保證費;
7、簽訂委託保證合同、反保證合同、保證合同及相關協議;
8、對在保項目進行跟蹤和監管;
9、解除保證責任:
(1)無代償解除,保證項目結束;
(2)代償解除,進行追償程序:全部收回代償損失,項目結束;未全部收回代償損失,核銷損失,項目結束。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六百八十五條 保證合同可以是單獨訂立的書面合同,也可以是主債權債務合同中的保證條款。
第三人單方以書面形式向債權人作出保證,債權人接收且未提出異議的,保證合同成立。第六百八十七條 當事人在保證合同中約定,債務人不能履行債務時,由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為一般保證。
一般保證的保證人在主合同糾紛未經審判或者仲裁,並就債務人財產依法強制執行仍不能履行債務前,有權拒絕向債權人承擔保證責任,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債務人下落不明,且無財產可供執行;
(二)人民法院已經受理債務人破產案件;
(三)債權人有證據證明債務人的財產不足以履行全部債務或者喪失履行債務能力;
(四)保證人書面表示放棄本款規定的權利。
⑤ 口頭保證合同能否具有法律效力
口頭保證合同一般不具有法律效力的。根據相關法律規定,保證合同是為保障債權的實現,從屬於主合同的擔保合同。且保證合同可以是單獨訂立的書面合同,也可以是主債權債務合同中的保證條款。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六百八十一條
保證合同是為保障債權的實現,保證人和債權人約定,當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情形時,保證人履行債務或者承擔責任的合同。
第六百八十五條
保證合同可以是單獨訂立的書面合同,也可以是主債權債務合同中的保證條款。
第三人單方以書面形式向債權人作出保證,債權人接收且未提出異議的,保證合同成立。
⑥ 口頭擔保有沒有法律責任
根據《擔保法》第13條規定,保證合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訂立,以口頭形式訂立保證合同的,保證合同不成立。
然而,《合同法》第36條規定,法律、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採用書面形式訂立合同,當事人未採用書面形式但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該合同成立。保證合同屬於合同的一種,《合同法》第36條的規定當然適用於保證合同,因此,當保證人自願履行口頭保證合同所約定的保證義務的,口頭保證合同成立,保證人不得再以保證合同未採用書面形式而反悔。本案中,你已自願履行保證義務,不得反悔。
⑦ 口頭擔保是否有效
口頭擔保沒有法律效力。根據《民法典》規定,保證人向債權人保證債務人履行債務的,應當與債權人訂立書面保證合同,確定保證人對主債務的保證范圍和保證期限;
雖未單獨訂立書面保證合同,但在主合同中寫明保證人的保證范圍和保證期限,並由保證人簽名蓋章的,視為書面保證合同成立。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三百八十八條,設立擔保物權,應當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規定訂立擔保合同。擔保合同包括抵押合同、質押合同和其他具有擔保功能的合同。
擔保合同是主債權債務合同的從合同。主債權債務合同無效的,擔保合同無效,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擔保合同被確認無效後,債務人、擔保人、債權人有過錯的,應當根據其過錯各自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⑧ 口頭上的擔保人在法律上有多大的責任范圍
我國《擔保法》第十三條規定:「保證人與債權人應當以書面形式訂立保證合同。」其明確肯定了保證合同應為要式合同,以口頭形式訂立的保證合同通常情況下不具有法律效力,但在某些情況下口頭保證可以視為生效,具有法律效力。一是有兩個以上無利害關系人證明的公民之間的口頭保證;二是保證人已履行保證債務且對方已接受,保證人的履行行為足以證明保證合同的存在。故此時口頭保證合同應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