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實習協議具有法律效力嗎

實習協議具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時間: 2022-04-02 18:07:47

A. 實習合同是否有法律效力

只要合同符合1、雙方當事人具有民事行為能力2、意思表示表示一致3、意思表示真實4、內容合法。就可以,法條解釋給你,不用擔心嘍

B. 實習協議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學校代簽的協議是否具有法律約束力

一般來說實習合同要學生,單位以及學校三方簽訂才有效的,不過現在很多學校都代學生簽訂協議,學生去了實習單位也就是對協議的默示認可了,所以協議是有法律效力的。
如果你們去找單位的話單位可以以你們不是合同當事人而拒絕你們的要求,你們可以要求學校出面同單位協商工資的問題,這個還是可以的。
多說兩句,其實實習就是「實踐學習」,一般都是學習給用人單位錢,然後把學生送去實習的,所以我個人認為能發工資還是挺不錯的,還有在實習期間如果有了傷害也不可以適用工傷損害賠償的,所以建議可以買份保險。

C. 實習生簽訂協議書,有法律效力嗎

實習生一般應先與學校和用人單位簽訂三方協議。實習生與用人單位簽訂的協議書,只要內容不違反法律規定,是有法律效力的。

D. 實習期間簽訂勞動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一般來講,只要簽訂了勞動合同就具有法律效力。
但是,如果大學沒有畢業,實內習只是從准畢容業到畢業拿到畢業證這個期間,算實習。而且在拿到畢業證前如果簽了合同時不具備法律效力的,因為你沒有畢業證,所以你沒有簽訂合同的權利。實習生只能簽訂畢業生實習協議,在拿到畢業證再簽訂勞動合同就具有法律效力。

(4)實習協議具有法律效力嗎擴展閱讀:

勞動合同 ,是指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訂立和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平等自願、協商一致的原則,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勞動合同依法訂立即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必須履行勞動合同規定的義務。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十六條第一款規定,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工單位之間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根據這個協議,勞動者加入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事業組織、國家機關、社會團體等用人單位,成為該單位的一員,承擔一定的工種、崗位或職務工作,並遵守所在單位的內部勞動規則和其他規章制度。

E. 在公司實習期間簽定的實習協議是否具有法律效益

1、在公司實習期間簽訂的實習協議是有法律效力的。
2、《合同法》第八條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合同。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

F. 實習協議,有沒有法律效力

實習協議有法律效力。一般實踐中,實習協議被視為勞務合同,歸《民法》和《合同法》管。

G. 實習協議在法律上是什麼性質

依據相關法律的規定,大學生與用人單位建立的是民事法律關系,所以簽訂的實習協議原則上是屬於合同,而不是勞動關系。

《勞部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

12.在校生利用業余時間勤工助學,不視為就業,未建立勞動關系,可以不簽訂勞動合同。

勞動關系的特徵

(1)勞動關系主體之間既有法律上的平等性,又具有客觀上的隸屬性。勞動關系主體雙方在法律面前享有平等的權利,勞動者向用人單位提供勞動或服務,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支付勞動報酬,雙方在平等自願的基礎上建立勞動關系。同時,勞動者作為用人單位的成員,在實現勞動過程中理所當然地應當遵守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服從用人單位的管理,雙方形成領導與被領導的隸屬關系。

(2)勞動關系產生於勞動過程之中。勞動者只有與用人單位提供的生產資料相結合在實現勞動過程中才能與用人單位產生勞動關系,沒有勞動過程便不可能形成勞動關系。因此,從嚴格意義上講,勞動法所涉及的范圍只限於勞動過程之中,不應包括未形成勞動關系之前的就業過程。但是,由於我國是一個勞動力資源大國,就業問題成為一個社會問題在今後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都關繫到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穩定。同時就業與勞動關系又有特別緊密的聯系。因此,我國的《勞動法》將就業納入自己的調整范圍,是出於我國實際的考慮,不能因此將就業也歸於勞動關系的范疇。

(3)勞動者與用人單位間的勞動關系具有排他性。勞動關系只能產生於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勞動者與其他社會主體之間發生的社會關系不能稱之為勞動關系。同時,作為自然人的勞動者,在同一時間只能與一個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建立勞動關系。任何勞動者都不能與二個用人單位同時簽訂勞動合同、建立勞動關系;任何二個用人單位也不得同時與一個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建立勞動關系,勞動關系具有排他性。至於現實社會中存在的靈活就業者,比如作家、自由撰稿人、小時工等,他們可以和不同的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筆者認為靈活就業者在本質上並沒有違背勞動關系排他性,因為靈活就業者在工作時間上是相互錯開的,依然符合勞動者在同一時間只能與一個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建立勞動關系的規范,只不過這「同一時間」更為靈活、更為具體而已。

(4)勞動關系的存在以勞動為目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是為了實現勞動過程,為社會生產或社會產品提供服務。勞動者的勞動成果歸屬於用人單位,也就是說,勞動者是在用人單位組織指揮下,為了最終實現用人單位的利益而勞動的。相應的用人單位必須為勞動者實施勞動行為提供有利條件和物質保障,並向勞動者支付合理的報酬。

H. 大學生實習簽訂的實習協議是否有法律效力

一般是有法律效力的。但是,討論有效沒效,意義不大,尤其是對學生來說。

熱點內容
香港國安立法內容介紹 發布:2025-05-04 09:52:02 瀏覽:353
新勞動合同法法條 發布:2025-05-04 09:46:06 瀏覽:769
淄博市人民法院高青縣 發布:2025-05-04 09:44:35 瀏覽:530
法院績效考核辦法 發布:2025-05-04 09:44:30 瀏覽:786
出具證明人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04 09:43:55 瀏覽:757
退出員額法官 發布:2025-05-04 09:40:33 瀏覽:172
用人單位郵箱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04 09:40:01 瀏覽:309
上海政法學院金國華 發布:2025-05-04 09:39:05 瀏覽:906
湖北王璐律師 發布:2025-05-04 09:29:30 瀏覽:352
關於民法典對人民的影響 發布:2025-05-04 09:22:15 瀏覽: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