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刑事責任開除公職的法律規定

刑事責任開除公職的法律規定

發布時間: 2022-04-02 23:17:26

❶ 免於刑事處罰保留公職的法律規定嗎

法律分析:公務員被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或雖然被追究刑事責任但免於刑事處罰的,可以不開除公職,被處緩刑以上責任刑罰的(包括緩刑),一定開除公職。但是法律對此並沒有明確規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

(一)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三)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四)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❷ 公務員受到刑事處罰開除公職嗎

法律分析:刑事拘留後不一定被開除公職,如果被追究刑事責任可以開除公職。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七條 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第三十八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第三十九條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第四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❸ 事業單位職工刑事犯罪是否開除公職的法律依據

一、總結一:非行政機關任命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醉駕不開除,交通肇事罪不一定。)
1、判處拘役、管制的可以不開除。
依據《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處分暫行規定》第二十二條規定「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被依法判處刑罰的,給予降低崗位等級或者撤職以上處分。」
2、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法的,開除。
根據《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處分暫行規定》第二十二條規定「其中,被依法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給予開除處分。」
二、總結二:行政機關任命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構成犯罪的,開除。(醉駕亦開除)
依據《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處分暫行規定》第二十二條第二款規定「行政機關任命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被依法判處刑罰的,給予開除處分。」
三、法律依據: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處分暫行規定》(自2012年9月1日起施行)
第二條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違法違紀,應當承擔紀律責任的,依照本規定給予處分。
對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公共事務管理職能的事業單位中經批准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給予處分,參照《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的有關規定辦理。
對行政機關任命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公共事務管理職能的事業單位中不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國家行政機關依法委託從事公共事務管理活動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給予處分,適用本規定;但監察機關對上述人員違法違紀行為進行調查處理的程序和作出處分決定的許可權,以及作為監察對象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對處分決定不服向監察機關提出申訴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及其實施條例辦理。
第二十二條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被依法判處刑罰的,給予降低崗位等級或者撤職以上處分。其中,被依法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給予開除處分。
行政機關任命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被依法判處刑罰的,給予開除處分。

❹ 公務員刑事拘留開除公職嗎

法律分析:刑事拘留後不一定被開除公職,如果被追究刑事責任可以開除公職。國家公務員被判處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緩刑),應當開除公職。刑事拘留是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對直接受理的案件,在偵查過程,遇到法定的緊急情況時,對於現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採取的臨時剝奪其人身自由的強制方法。刑事拘留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其一,拘留的對象是現行犯或者是重大嫌疑分子。現行犯是指正在實施犯罪的人,重大嫌疑分子是指有證據證明具有重大犯罪嫌疑的人。其二,具有法定的緊急情形之一。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 第二十六條 下列人員不得錄用為公務員:(一)因犯罪受過刑事處罰的;(二)被開除中國共產黨黨籍的;(三)被開除公職的;(四)被依法列為失信聯合懲戒對象的;(五)有法律規定不得錄用為公務員的其他情形的。

勞動法有沒有規定觸犯刑事的一定要開除公職

勞動者被追究刑事責任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也就抄是說,用人單位有內選擇是否解除容勞動合同權利。
《公務員法》第二十四條 下列人員不得錄用度為公務員:
(一)曾因犯罪受過刑事處罰的;
(二)曾被開除公職的;
(三)有法律規定不得錄用為公務員的其他情形的。
《行政機關問公務員處分條例》第十七條 行政機關公務員依法被判處刑罰的,給予開除處答分。

❻ 國有企業職工被判刑後是否開除公職的法律依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二十五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專解除勞動合同:

(一屬)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者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對用人單位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6)刑事責任開除公職的法律規定擴展閱讀

開除公職詳解

開除公職指國家機關或公共企業、事業單位中的正式職務或擔任公職被開除。開除公職不包括除名。開除公職一般是針對幹部而言,普通單位不應當予以開除,而是應當除名。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第五十六條 處分分為: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可見「開除」也是最高的行政處分。

《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第五章 第四十五條 (二) 監察機關根據監督、調查結果,依法作出如下處置:對違法的公職人員依照法定程序作出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等政務處分決定;

給予國家公務員行政處分,依法分別由任免機關或者行政監察機關決定;其中給予開除處分的,應當報上級機關備案。

❼ 開除公職的法律依據是什麼

根據公務員法的規定,公務員違法違紀的,要給予紀律處分。處分類型包括開除公職。
公務員法
第五十五條 公務員因違法違紀應當承擔紀律責任的,依照本法給予處分;違紀行為情節輕微,經批評教育後改正的,可以免予處分。
第五十六條 處分分為: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

❽ 國家公職人員犯罪是否開除公職

公職人員主要包括國家公務員、事業編制人員、機關工勤人員、聘用人員、國有企業工作人員等,對於判處刑罰的,不同身份的公職人員以及不同的處罰種類都會導致不同的處理結果,有的必須開除公職,有的依然可以保留公職,下面將具體分析。

公職人員犯罪後,如果又被確定無罪或被免予追究刑事責任或被免予刑事處罰的,具體包括公安機關撤銷案件、檢察院決定不起訴、法院判處(改判)無罪或判處有罪但免予刑事處罰等幾種情形,均沒有要求「開除公職」的強制性規定。

如果違反相關黨政紀的規定,將按相應規定進行處分,是否開除公職需要所在單位根據所在單位內部掌握的處分尺度決定。

然而,對於被依法判處刑罰的,一般情況下都會被開除公職,但是也有例外。刑罰具體包括「罰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其中包括了判處緩刑和實體刑,需要明確的是被判處緩刑並不等於免予追究刑事責任和免予刑事處罰,一般非專業人士容易把三者搞混。判處緩刑和實體刑都屬於被判處了刑罰,一般具有相同的法律後果。

依法必須開除公職的:

1.行政機關、黨的機關、人大機關、政協機關、各民主黨派和工商聯機關公務員被依法判處刑罰的

依據《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2007年6月1日施行)第十七條,以及中共中央紀委、中共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關於黨的機關、人大機關、政協機關、各民主黨派和工商聯機關公務員參照執行<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的通知》(中紀發〔2013〕4號)的規定:「行政機關公務員依法被判處刑罰的,給予開除處分。」

2.人民法院工作人員被依法判處刑罰的

依據《人民法院工作人員處分條例》(法發[2009]61號)第一百零七條的規定「人民法院工作人員是指人民法院行政編制內的人員。事業編制工作人員參照本條例執行。聘用人員不適用本條例。」根據本條規定,工勤人員應也不在規范之內。

該條例第十六條的規定:人民法院工作人員,被依法判處刑罰的,一律給予開除處分。

3.檢察人員被依法判處刑罰的

根據2016年修訂的《檢察人員紀律處分條例》第三十六條規定:「檢察人員是指檢察機關具有公務員身份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檢察官、檢察輔助人員和司法行政人員。」因此,不包括工勤人員。

該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因犯罪被判處刑罰的,應當給予開除處分。 因犯罪情節輕微,被人民檢察院依法作出不起訴決定的,或者被人民法院免予刑事處罰的,給予降級、撤職或者開除處分。

4.企業中由行政機關任命的人員被依法判處刑罰的

根據監察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關於企業中由行政機關任命的人員參照執行<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的通知》(監發〔2008〕3號)的規定,企業中由行政機關任命的人員被依法判處刑罰的,給予開除處分。

5.具有公共事務管理職能的事業單位中參照公務員管理的工作人員被依法判處刑罰的

依據《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2007年6月1日施行)第五十四條的規定:「對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公共事務管理職能的事業單位中,經批准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給予處分,參照本條例的有關規定辦理。因此,上述人員被依法判處刑罰的,應予開除處分。

6.行政機關任命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被依法判處刑罰的

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監察部《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處分暫行規定》(2012年9月1日施行)第二十二條,以及人事部、監察部《關於行政機關任命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參照執行<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的通知(自2007年6月1日執行)的規定:「行政機關任命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被依法判處刑罰的,給予開除處分。」

7.其他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及機關工勤人員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

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監察部《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處分暫行規定》第二十二條規定:「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被依法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給予開除處分。」

該條例第四十六條的規定:對機關工勤人員給予處分,參照本規定執行。機關工勤人員應該包括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黨的機關、人大機關、政協機關、各民主黨派和工商聯機關等的工勤人員。

這里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包括被判處有期徒刑(既包括了被判處有期徒刑實體刑的,也包括被判處有期徒刑緩刑的)、無期徒刑和死刑的。

(8)刑事責任開除公職的法律規定擴展閱讀:

依法可不開除公職的

1.除上述人員以外的其他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及機關工勤人員被判處罰金、拘役、管制刑的

依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監察部《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處分暫行規定》第二十二條的規定:「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被依法判處刑罰的,給予降低崗位等級或者撤職以上處分。其中,被依法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給予開除處分。」對機關工勤人員給予處分,參照本規定

據此規定,其他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及機關工勤人員被判處罰金、拘役、管制刑的,給予降低崗位等級或者撤職以上處分,不必須開除公職。

2.除上述人員以外的其他實行企業化管理的事業組織工作人員犯罪的

實行企業化管理的事業組織工作人員與單位建立的是勞動合同關系,屬《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勞動合同法》調整,《勞動法》只規定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而不是必須解除勞動合同,因此,是否解除勞動合同(開除公職)由用人單位根據實際情況決定。

根據勞動部《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中的規定:「3、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實行勞動合同制度的以及按規定應實行勞動合同制度的工勤人員;實行企業化管理的事業組織的人員;其他通過勞動合同與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勞動法。」

3.除上述人員以外的其他國有企業員工及機關聘用人員犯罪的

員工與企業(用人單位)系勞動合同關系,屬《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勞動合同法》調整,《勞動法》只規定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而不是必須解除勞動合同。因此,是否解除勞動合同(開除公職)由用人單位根據實際情況決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二十五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4.已退休的公職人員犯罪的

對於退休人員不存在開除公職或解除勞動合同,但是對退休待遇有影響。

根據《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處分暫行規定》《人民法院工作人員處分條例》《檢察人員處分條例(試行)》等都有規定:對退休人員有違法違紀行為應當受到處分的,不再作出處分決定。但是,應當給予降低崗位等級或者撤職以上處分的,相應降低或者取消其享受的待遇。

❾ 判刑一定被開除公職嗎

這要看單位的規章制度,普通的違法行為一般來說不會,但是被判刑的話,十有八九就會開除公職了。
法律規定是可以,不是必須。但一般在實際中,單位的規章制度會嚴於法律。
1.國企幹部被判刑開除(解除合同)的法律依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二十五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2.事業單位人員被判刑開除公職(解除合同)的法律依據《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人事部關於在事業單位試行人員聘用制度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02〕35號中第六、規范解聘辭聘制度:受聘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聘用單位可以隨時單方面解除聘用合同:(五)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收監執行的,或者被勞動教養的。
3.國企幹部也是勞動者。雖然法律規定是「可以」,但一般都是開除的。

熱點內容
一建法規如何考試 發布:2025-05-03 19:39:01 瀏覽:108
民法中的職務行為 發布:2025-05-03 19:38:07 瀏覽:85
法院裝備管理 發布:2025-05-03 19:15:31 瀏覽:31
簽名章和私章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03 19:10:28 瀏覽:731
絕命律師劇情 發布:2025-05-03 19:09:03 瀏覽:328
法官如何退出員額 發布:2025-05-03 18:56:54 瀏覽:735
勞動法里工資組成 發布:2025-05-03 18:56:48 瀏覽:646
安徽控煙條例 發布:2025-05-03 18:56:13 瀏覽:286
最高人民法院肖楊 發布:2025-05-03 18:11:30 瀏覽:67
根據增值稅暫行條例規定 發布:2025-05-03 17:57:36 瀏覽: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