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下列侵權責任中法律允許使用懲罰性賠償高強度危險責任

下列侵權責任中法律允許使用懲罰性賠償高強度危險責任

發布時間: 2023-03-20 22:11:13

❶ 被侵權人有權請求懲罰性賠償的是

一、被侵權人有權請求懲罰性賠償的是哪些
1、侵權損害懲罰性賠償規定,具體如下:
(1)明知產品存在缺陷仍然生產、銷售,造成他人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相應的懲罰性賠償;
(2)懲罰性賠償是一種集補償、懲罰、遏制等功能於一身的賠償制度;
(3)懲罰性賠償的主要目的不在於彌補被侵權人的損害,而在於懲罰有主觀故意的侵權行為,並遏制這種侵權行為的發生。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七條
債務人履行債務的,定金應當抵作價款或者收回。給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債務或者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無權請求返還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債務或者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
二、被侵權人死亡誰有權請求承擔賠償責任
被侵權人死亡誰有權請求承擔賠償責任,具體如下:
1、依據我國相關雹敗法律的規定,被侵權人死亡的,其敗配近親屬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而近親屬包括父母、子女、配偶等;
2、被侵權人死亡的,其近親屬有權請求侵權源枯顫人承擔侵權責任。被侵權人為單位,該單位分立、合並的,承繼權利的單位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
3、被侵權人死亡的,支付被侵權人醫療費、喪葬費等合理費用的人有權請求侵權人賠償費用,但侵權人已支付該費用的除外。

❷ 侵權責任法規定了哪些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

《侵權責任法》也就是現在的《民法典》規定了下列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賠償損失、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法律規定懲罰性賠償的,依照其規定。本條規定的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並適用。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九條
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礙;
(三)消除危險;
(四)返還財產;
(五)恢復原狀;
(六)修理、重作、更換;
(七)繼續履行;
(八)賠償損失;
(九)支付違約金;
(十)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十一)賠禮道歉。
法律規定懲罰性賠償的,依照其規定。本條規定的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並適用。

❸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的內容

華人民共和抄國侵權責任法是為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明確侵權責任,預防並制裁侵權行為,促進社會和諧穩定,而制定的法律。由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審議於2009年12月26日通過,自2010年7月1日起實施。

❹ 下列屬於侵權責任編明確規定被侵權人可以請求懲罰性賠償的情形有哪些

一、侵權損害賠償

(一)財產損害賠償

1、財產損害賠償的定義

財產損害賠償,是指侵害他人民事權益並造成財產損失的,侵權人應當向被侵權人承擔的損害賠償責任。財產損害賠償,既可能是因為侵害財產權益所致,如砸壞他人電腦導致的電腦價值的賠付,也可能是由於侵害人身權益所引起,如打傷他人導致的醫療費用的賠付。

2、財產損害賠償的分類

依據被侵害的民事權益的類型,財產損害賠償可以進一步區分為:侵害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等人身權益的財產損害賠償(人身傷亡的財產損害賠償);侵害名襲旅譽權、榮譽權、姓名權、肖像權和隱私權等人身權益的財產損害賠償(侵害其他人身權益的財產損害賠償);侵害財產的財產損害賠償。

3、人身傷亡在可能引起精神損害賠償的同時,也可能導致財產損害賠償。關於人身傷亡的財產損害賠償,結合《侵權責任法》第20條和第16條的規定可知,侵害他人人身權益造成財產損失的,按照被侵權人因此受到的損失賠償。進一步而言,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生活輔助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人身傷亡的財產損害賠償在賠償范圍上一般包括積極的一般財產損失和可得利益的損失。前者包括上述的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殘疾生活輔助具費和喪葬費等,而後者則包括因誤工減少的收入、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等。另須注意的是,如果侵權行為造成被侵權人死亡的,請求人身傷亡的賀悔財產損害賠償的主體就將是被侵權人之外的人,按照《侵權責任法》第18條的規定,包括被侵權人的近親屬以及為被侵權人支付了醫療費、喪葬費等合理費用的人。同時,如果因同一侵權行為造成多人死亡的,如交通事故、礦難事故等各種重特大人身傷亡事故的情形,依據《侵權責任法》第17條的規定,可以以相同數額確定死亡賠償金。

4、侵害名譽權、榮譽權、姓名權、肖像權和隱私權等能夠被商業化利用的人身權益時,有可能會造成被侵權人的財產損失。例如某企業未經某明星的允許在其商品包裝上使用該明星的肖像。依據《侵權責任法》第20條的規定,侵害他人人身權益造成財產損失的,按照被侵權人因此受到的損失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難以確定,侵權人因此獲得利益的,按照其獲得的利益賠償。例如,某企業未經某明星的允許在其商品包裝上使用該明星的肖像,因而節省了一筆本應支付的代言費,這筆代言費就可以視為該企業因侵權行為所獲得的利益;侵權人因此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被侵權人和侵權人就賠償數額協商不一致,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根據實際情況確定賠償數額。

5、至於侵害財產的財產損害賠償,依據《侵權責任法》第19條規定,侵害他人財產的,財產損失按照損失發生時的市場價格或者其他方式計算。被侵權人的財產損害包括直接損害(財產的直接損害)和間接損害(應得利益損害)。在這其中,直接損害包括積極財產的減少,如物品毀損滅失或者物品損壞帶來的技術性貶值和交易性貶值,和消極財產的增加,如甲損壞了乙的電腦,乙因送電腦維修而產生的交通費用;而間接損害不是現有財產的減少,而是被侵權人基於財產而可能產生的利益的減少。例如,的士被人撞壞後,在維修期間,該的士的司機沒辦法載客賺錢。

(二)精神損害賠償

1、精神損害賠償,是指因侵害他人的人身權益造成嚴重精神損害的,侵權人應當向被侵權人支付精神損害撫慰金。依據《侵權責任法》第22條的規定,侵害他人人身權益,造成他人嚴重精神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此處的「他人」只包括自然人,而不包括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2、根據《精神損害賠償解釋》第1—4條規定,精神損害賠償的范圍是:

①侵害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拍拍凳榮譽權,人格尊嚴權、人身自由權;

②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侵害他人隱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

③非法使被監護人脫離監護,導致親子關系或者近親屬間的親屬關系遭受嚴重損害;

④自然人死亡後,侵權人以侮辱、誹謗、貶損、醜化或者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姓名、肖像、名譽、榮譽,侵權人非法披露、利用死者隱私,或者以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隱私,侵權人非法利用、損害遺體、遺骨,或者以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遺體、遺骨等,導致死者近親屬遭受精神痛苦;

⑤具有人格象徵意義的特定紀念物品,因侵權行為而永久性滅失或者毀損。

3、精神損害賠償的數額,應當根據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害的手段、場合、行為方式等具體情節、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後果、侵權人的獲利情況、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以及受訴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來進行綜合考量後確定。

(三)賠償費用的支付

依據《侵權責任法》第25條的規定,損害發生後,當事人可以協商賠償費用的支付方式。協商不一致的,賠償費用應當一次性支付;一次性支付確有困難的,可以分期支付,但應當提供相應的擔保。

❺ 侵權責任懲罰性賠償有哪些

法律分析:懲罰性賠償也稱懲戒性賠償,是加害人給付受害人超過其實際損害數額的一種金錢賠償。是一種集補償、懲罰、遏制等功能於一身的賠償制度。懲罰性賠償的主要目的不在於彌補被侵權人的損害,而在於懲罰有主觀故意的侵權行為,並遏制這種侵權行為的發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六十七條 侵權行為危及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等侵權責任。

❻ 侵權責任的承擔方式有

法律主觀:

侵權責任的承擔方式有這些: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修理、重作、更換、賠償損失等。這些方式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合並進行使用,但是法律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九條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主要有:(一)停止侵害;(二)排除妨礙;(三)消除危險;(四)返還財產;(五)恢復原狀;(六)修理、重作、更換;(七)繼續履行州局;(八)賠償損失;(九)支付違約金;(十)消除影響、恢復名譽;(十一)賠禮道歉。法律規定懲罰性賠償的,輪桐依照其規定。本條規定的承擔民事責任的臘跡坦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並適用。

熱點內容
簡答刑法的原則 發布:2024-05-04 03:36:56 瀏覽:496
合同法第58條的規定 發布:2024-05-03 21:08:14 瀏覽:170
借條找人家代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4-05-03 19:39:46 瀏覽:547
法律援助咨詢中心慈溪 發布:2024-05-03 18:14:56 瀏覽:610
厚大黃韋博行政法講義 發布:2024-05-03 17:24:45 瀏覽:832
作文道德與義務 發布:2024-05-03 16:16:03 瀏覽:946
訴訟法各大學排名 發布:2024-05-03 15:24:27 瀏覽:985
公司經理承擔法律責任 發布:2024-05-03 15:03:24 瀏覽:507
道德經推導 發布:2024-05-03 14:05:12 瀏覽:677
道德層面 發布:2024-05-03 13:49:19 瀏覽: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