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正當防衛不屬於法律責任減輕與免除的條件

正當防衛不屬於法律責任減輕與免除的條件

發布時間: 2021-01-01 20:23:16

『壹』 正當防衛屬於那種法律規范

正當防衛指對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行為的人採取的一種造成一定損害的方法。它應該符合四個條件:
一. 正當防衛所針對的,必須是不法侵害;
二. 必須是在不法侵害正在進行的時候;
三. 正當防衛所針對的、必須是不法侵害人;
四. 正當防衛不能超越一定限度。
正當防衛(又稱自我防衛,簡稱自衛),是大陸法系刑法上的一種概念。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採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於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對正在進行行凶、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採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於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其與緊急避險、自助行為皆為權利的自力救濟的方式。

『貳』 正當防衛的要件屬於那幾條法律方面

正當防衛(legitimate defence)
我國《刑法》第二十條規定:「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採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於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對正在進行行凶、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採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於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
根據規定,正當防衛必須同時具備以下五個要件:
1、必須是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權利和其他權利免受不法侵害而實施的。這種不法侵害可能是針對國家、集體的,也可能是針對自然人的;可能是對本人的,也可能是針對他人的;可能是侵害人身權利,也可能是侵害財產或其他權利,只要是為了保護合法權益免受不法侵害而實施的行為,即符合本要件。
2、必須有不法侵害行為發生。所謂「不法侵害」,指對某種權利或利益的侵害為法律所明文禁止,既包括犯罪行為,也包括其違法的侵害行為。
3、必須是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正當防衛的目的是為了制止不法侵害,避免危害結果發生,因此,不法侵害必須是正在進行的,而不是尚未開始,或者已實施完畢,或者實施者確已自動停止。否則,就是防衛不適時,應當承擔刑事責任。
4、必須是針對不法侵害者本人實行。即正當防衛行為不能對沒有實施不法侵害行為的第三者(包括不法侵害者的家屬)造成損害。
5、不能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正當防衛是有益於社會的合法行為,應受一定限度的制約,即正當防衛應以足以制止不法侵害為限。另一方面,不法侵害往往是突然襲擊,防衛人往往沒有防備,驟然臨之,情況緊急,精神高度緊張。一般在實施防衛行為的當時很難迅速判明不法侵害的確實意圖的危險程度,也沒有條件准確選擇一種恰當的防衛方式、工具和強度來進行防衛。因此,只要不是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都應當屬於正當防衛。
關於防衛過當刑事責任的規定,防衛過當應當負刑事責任。但因為正當防衛行為是不法侵害引起的,是為了使被不法侵害者所侵害的客體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所以「應當減輕或免除處罰」。
關於對正在進行的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採取正當防衛行為不負責任的規定。本款是對第一款的重要補充。對於正在進行的行凶、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由於這些不法侵害行為性質嚴重,且強度大,情況緊急,因此,採取正當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和其他後果的,不屬於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所謂「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是指與行凶、殺人、搶劫、強奸、綁架類似的暴力犯罪,如在人群中實施的爆炸犯罪等。
正當防衛是法律賦予公民的神聖權利,公民應牢記這個權利,善於運用這個權利,保衛國家、公共利益,保衛本人和他人的合法權利。由此可知,所謂正當防衛,是指用給不法侵害者造成某種損害的方法,來保衛是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權利的行為。正當防衛是公民同違法犯罪分子作斗爭的一個法律武器,公民應當掌握好這個武器。當遇到搶劫、盜竊、強奸、行凶、殺人、放火等等違法犯罪行為時,就要善於運用正當防衛行為來維護合法權利。
怎樣正確運用正當防衛?
根據我國《刑法》的規定,實施正當防衛必須同時符合以下四個條件:
第一、只有在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合法權利受到不法侵害時;
第二、必須是在不法侵害正在進行的時候;
第三、必須是對不法侵害者本人實施防衛,而不能對無關的第三者實施;
第四、正當防衛不能超過必要的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
當您准備進行防衛時,如果符合上述四個條件,那麼,您就不必擔心自己會負刑事責任了,而應積極勇敢地進行防衛。
哪些是非正當防衛呢?
既有正當防衛,那麼就有非正當防衛。如果非正當防衛造成了損害,則應負相應的法律責任。非正當防衛主要有以下幾種:
1、防衛過當。它是指行為人的實施正當防衛時,超過了正當防衛所需要的必要限度,並造成了不應有的危害行為。
2、防衛挑撥。它是指行為人故意挑逗對方,使對方對自己進行不法侵害,接著借口加害於對方。
3、防衛侵害了第三人,也叫局外防衛。它是指防衛者對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以外的人實施的侵害行為。
4、假想防衛。它是指不法侵害行為根本不存在,由於行為人猜想、估計、推斷不法侵害行為存在,而對其實施侵襲的一種不法侵害行為。
5、事前防衛,也叫提前防衛。它是指行為人在不法侵害尚未發生或者說還未到來的時候,而對准備進行不法侵害的人採取了所謂的防衛行為。
6、事後防衛。它是指在不法侵害終止後,而對不法侵害者進行的所謂防衛行為。

『叄』 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的依據是什麼

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的依據是《刑法》第二十條。
法律依據:
《刑法》第二十條【正當防衛】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採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於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
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對正在進行行凶、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採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於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

『肆』 最高院有沒有關於正當防衛的司法解釋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釋義》 第二十條 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專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屬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採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於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

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對正在進行行凶、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採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於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

(4)正當防衛不屬於法律責任減輕與免除的條件擴展閱讀:

正當防衛成立的條件

一. 正當防衛行為所針對的,必須是不法侵害行為;

二. 必須是在不法侵害正在進行的時候,提前實施的行為是假想防衛;

三. 正當防衛必須是針對不法侵害人;

四. 正當防衛不能超越一定限度,否則是防衛過當,可能構成故意傷害罪。

正當防衛的特徵:

一、正當防衛是目的正當性和行為的防衛性的統一。

二、正當防衛是主觀的防衛意圖和客觀上的防衛行為的統一。

三、正當防衛是社會政治評價和法律評價的統一。

參考資料:網路-正當防衛

『伍』 可以成立的表述是哪些().A,法律條文

您好,您所問的是否是:下列選項中,可以成立的表述是哪些 (A,B,C,D )

A.法律條文是表示法內律規則的形式

B.正當防衛不屬容於法律責任減輕與免除的條件

C.羅馬法學家烏爾比安第一次將法律劃分為公法與私法

D.法不溯及既往是為了更好地保障公民權利

[解析] 以上都是正確的表述。正當防衛不屬於法律責任減輕與免除的條件,因為正當防衛本身不負法律責任;而防衛過當為法律責任減輕與免除的條件。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陸』 法律多選題

1.ABCD(復C項是全部還是僅我國簽訂制的 怎麼判斷該選項啊 郁悶)
5.ABD
6.ACD
8.CD(抄的)
10.ACD
11.BCD
12.BCD
13.ABC
呵呵 我的答案不知道對幾個
公布下答案吧! 從哪裡弄的題啊 能給我說說嗎 我也想練習下 [email protected]我的郵箱

『柒』 法律責任的減輕和免責事由表現

法律責任的減輕和免責以法律責任的存在為前提,即行為人事實上違反了法律,且具備承擔法律責任的條件,但由於某些法律的規定,可以部分或全部地免除法律責任。
正當防衛本身並不存在法律責任,當然不屬於免責事由。
另,法律責任的免責條件主要包括:
1.時效免責,即法律責任經過了一定的期限後而免除;
2.不訴及協議免責,即若受害人或有關當事人不向法院起訴要求追究行為人的法律責任,行為人的法律責任就實際上被免除,或者受害人與加害人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協商同意的免責;
3.自首和立功免責,即對於違法之後有自首和立功表現的,可以免除部分或全部的法律責任;
4.補救免責。即行為人在造成一定損害後,在有關國家機關追究其法律責任前及時採取補救措施,可以或應當部分或全部地免除其法律責任;
5.因履行不能而免責,即人道主義免責,亦即在財產責任中,在責任人確實沒有能力履行或沒有能力全部履行的情況下,有關的國家機關免除或部分免除其責任;
6.自助免責,即對自助行為所引起的法律責任的減輕或免除。所謂自助行為是指權利人為保護自己的權利,在情勢緊迫而又不能及時請求國家機關予以救助的情況下,對他人的財產或自由施加扣押、拘束或其他相應措施,而為法律或公共道德所認可的行為。正當防衛、緊急避險與自助行為是有區別的,後者以責任的存在為前提,而前兩者卻並不存在責任。

『捌』 正當防衛與緊急避險屬於免責的條件嗎

嚴格意義上來說,正當防衛和緊急避險不屬於免責的條件,而是不負法律責任內的條件。免責和不負法容律責任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但是很多著作和法規將之混為一談。從我國刑法和民法的規定中來看,均將正當防衛作為不負法律責任的條件來看,但是不少法學書籍,尤其是有關侵權責任法方面的書籍,將正當防衛和緊急避險當成免責事由。常見的免責事由包括:時效免責、不訴免責、協議免責、自首和立功免責、補救免責、自助免責、人道主義免責(履行不能)等,而正當防衛和緊急避險屬於自衛行為而不是自助行為。本人認為,從立法者的本意來講,正當防衛和緊急避險不屬於法律責任的免除條件。但在做題中或是實踐中,應當注意自己把握,法學界對這兩個概念的辨析,似乎尚不清晰。

『玖』 以下那個是正當防衛並且免除所有法律責任

關鍵不是乙實際受傷的程度,而是甲不法侵害行為的意圖,和正在進行的嚴內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容犯罪行為。

乙的六種情況均是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

換言之:甲正在進行的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行為,丙正好看到,丙用另一根棍子擊中甲要害致其死亡,仍屬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而丙身上一點傷也沒有。

(註:結論為不考慮前提)

正當防衛

正當防衛是指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採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防衛行為。

正當防衛行為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1.實施防衛行為的目的,必須是為了保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不法侵害。

2.防衛行為必須針對不法侵害行為。

3.防衛行為必須是針對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行為。

4.防衛必須針對實施不法侵害者本人。

5.正當防衛不能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的損害。

熱點內容
2013行政訴訟法全文 發布:2025-05-02 17:21:15 瀏覽:797
榮成法院刑庭 發布:2025-05-02 17:21:12 瀏覽:945
沈陽瀋河區人民法院 發布:2025-05-02 17:21:06 瀏覽:845
檢察院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 發布:2025-05-02 17:17:24 瀏覽:334
刑事訴訟法拘留證 發布:2025-05-02 17:14:23 瀏覽:72
道的筆順道德 發布:2025-05-02 17:02:50 瀏覽:746
勞動部關於勞動法問題的解答 發布:2025-05-02 17:02:40 瀏覽:608
工科跨專業考法律碩士 發布:2025-05-02 17:02:03 瀏覽:550
秦安成法官 發布:2025-05-02 16:49:45 瀏覽:372
四川大學法律碩士擬錄取名單 發布:2025-05-02 16:22:39 瀏覽: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