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地方條例能代表法律效力

地方條例能代表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1-01-01 21:11:21

㈠ 請問地方的條例、規定和辦法這三者的效力應該怎麼排序

我國的行政立法比較混亂,條例規定和辦法這三者在我們法律效力上是屬於同一層級的。個人認為,應該是按照時間的先後順序來決定其效力。

㈡ 地方出台的暫行辦法具有法律效力嗎

我簡單說明一下:抄
首先,我國的最高立法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凡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投票表決通過的法律都是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比如,憲法、民法通則、刑法等。
其次,地方各級人大制訂的統稱為地方法規,其不能同全國人大制定的法律相悖。
第三,由國務院的制訂的為行政法規。
第四,由國務院各個部門制定的為部門規章
第五,由地方政府制定的為地方規定。
最後,回到你的問題,無論上述哪一種,都是具有效力的,只是效力的大小范圍的不同,有沒有同上級法律相悖的地方,故只能結合實際情況,才能具體確定。

㈢ 地方立法權的法律效力

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版規章都不權得同憲法相抵觸。
法律的效力高於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
行政法規的效力高於地方性法規、規章。
地方性法規的效力高於本級和下級地方政府規章。
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的效力高於本行政區域內的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
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依法對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作變通規定的,在本自治地方適用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的規定。
經濟特區法規根據授權對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作變通規定的,在本經濟特區適用經濟特區法規的規定。
部門規章之間、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之間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許可權范圍內施行。
同一機關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特別規定與一般規定不一致的,適用特別規定;新的規定與舊的規定不一致的,適用新的規定。
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不溯及既往,但為了更好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別規定除外。

㈣ 國家標准(GB)和地方性法規那個法律效力高

國家標准(GB)的法律效力高於地方性法規。

國家標準是全國性標准適用於全國范圍,地方性法規適用於各地方,僅在本地區有效。

國家標准分為強制性國家標准和推薦性國家標准,對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國家安全、生態環境安全以及滿足經濟社會管理基本需要的技術要求,應當制定強制性國家標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72條規定: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

綜上所述,國家標准(GB)的法律效力高於地方性法規。

(4)地方條例能代表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中國標准按內容劃分有基礎標准(一般包括名詞術語、符號、代號、機械制圖、公差與配合等)、產品標准、輔助產品標准(工具、模具、量具、夾具等)、原材料標准、方法標准(包括工藝要求、過程、要素、工藝說明等);按成熟程度劃分有法定標准、推薦標准、試行標准、標准草案。

截至2003年底,中國共有國家標准20906項(不包括工程建設標准)。中國的國家標准主要由中國標准出版社出版。工程建設國家標準的發布主要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

㈤ 哪部法律規定了地方政府部門出台的文件具有法律效力

地方政府部門不具有立法許可權,出台的文件屬於抽象或具體行政行為,行政行為在被認定違法前推定具有法律效力。

㈥ 地方性法規和行政規章,哪個法律效力更高

地方性法規和部門規章屬於同一效力位階,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

如果出現沖突的話版,由下面的方式進行選擇地權方性法規或者部門規章:

1.先由國務院裁決,如果國務院認為適用地方性法規,則適用地方性法規的相關規定;

2.但是若國務院認為應適用部門規章,則需交由全國人大常委會裁決。

PS:我國法律體系的法律位階共有五級,分別是:

1.憲法;

2.法律;

3.行政法規;

4.地方性法規;

5.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

㈦ 部門規章的法律效力和地方政府規章的法律效力,哪個大

地方性法規和部門規章屬於同一效力位階,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

如果出現版沖突的話權,由下面的方式進行選擇地方性法規或者部門規章:

1.先由國務院裁決,如果國務院認為適用地方性法規,則適用地方性法規的相關規定;

2.但是若國務院認為應適用部門規章,則需交由全國人大常委會裁決。

PS:我國法律體系的法律位階共有五級,分別是:

1.憲法;

2.法律;

3.行政法規;

4.地方性法規;

5.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

㈧ 地方性法規和部門規章,哪個效力大

部門規章來和地方性法規效力是相源同的,不存在哪個效力更高。

地方性法規是由省、自治區、直轄市、 省和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市、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大 及其常委會,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制定和頒布 的、在本行政區域內實施的規范性文件的總稱。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八十六條第二項之規 「地方性法規與部門規章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國務院提出意見,國務院認為應當適用地方性法規的,應當決定在該地方適用地方性法規的規定;認為應 當適用部門規章的,應當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裁決。」可見,部門規章和地方性法規效力是相同的,不存在哪個效力更高。

國務院部門規章是指國務院各部、各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 審計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 政法規、決定、命令,在本部門的職權范圍內依照《規章制定程 序條例》制定的規章。

㈨ 地方法院制定的規范性文件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立法法》規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以外的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不得作出具體應用法律的解釋」,據此規定,地方法院制定的規范性文件不具有法律效力!

一、高級人民法院可以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審判業務文件

最高人民法院2010年頒布了《關於規范上下級人民法院審判業務關系的若干意見》,該《意見》首次規范了上下級法院間的審判業務關系。其中第九條規定:「高級人民法院通過審理案件、制定審判業務文件、發布參考性案例、召開審判業務會議、組織法官培訓等形式,對轄區內各級人民法院和專門人民法院的審判業務工作進行指導」。

該《意見》首次對高級人民法院在其管轄的區域內、審判實踐中遇到的一些亟待統一法律適用、相關司法解釋尚未出台時如何指導下級法院工作作了指引,使得高級人民法院制定的規范性文件有了特定的稱謂——審判業務文件;而且根據該條第2款的要求:「高級人民法院制定審判業務文件,應當經審判委員會討論通過。最高人民法院發現高級人民法院制定的審判業務文件與現行法律、司法解釋相抵觸的,應當責令其糾正。」

二、地方法院無權制定具有普遍適用意義的規范性文件

盡管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通過意見的形式明確了高級人民法院可以通過制定審判業務文件的形式來指導下級人民法院的工作,使得該類規范性文件得到了正名,然而,無論是1987年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地方各級人民法院不應制定司法解釋性文件的批復》(下稱《批復》),2012年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地方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不得制定司法解釋性質文件的通知》(下稱《通知》),還是2015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下稱《立法法》),當中均對地方法院是否可以制定具有普遍適用意義的規范性文件作出了否定的回答:

1、《批復》規定「具有司法解釋性的文件,地方各級法院均不應制定」。

2、《通知》規定「地方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一律不得制定在本轄區普遍適用的、涉及具體應用法律問題的『指導意見』、『規定』等司法解釋性質文件,制定的其他規范性文件不得在法律文書中援引」;「地方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對於制定的帶有司法解釋性質的文件,應當自行清理。凡是與法律、法規及司法解釋的規定相抵觸以及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的司法解釋性質文件,應當予以廢止」。

3、《立法法》規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以外的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不得作出具體應用法律的解釋」。

據此,高級人民法院制定的審判業務文件應是供審判人員參考、帶有指導性意義的非涉及具體應用法律問題的規范性文件,而且,這種規范性文件應是非強制性,這也是其與法律、司法解釋等的最大區別,否則,將難以理解《通知》中闡述到的「不得在法律文書中援引」的規定。對於地方法院已經制定並實施多時的規范性文件,最高人民法院有必要督促地方法院進行一場徹底的清理活動,真正履行其監督地方法院審判工作的職責,確保國家法律的統一實施,法律所賦予當事人的訴訟權益能夠落實到位。

㈩ 省會城市人民政府公布的條例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是否具有強制性

憲法第四條第三款規定:「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都是民族自治地方。根據憲法第一百一十六條的規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依照當地民族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特點,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根據你的描述,應當指的是單行條例,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都是地方立法行為,條例的法律地位相當於地方性法規,屬於地區性和局部性法規,其法律效力僅限於自治權管轄的范圍。
單行條例是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根據區域自治的特點和實際需要制定的單項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六十六條第二款對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的立法許可權作了特別規定,即「可以依照當地民族的特點,對法律和行政法規的規定作出變通規定,但不得違背法律和行政法規的基本原則,不得對憲法和民族區域自治法的規定以及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專門就民族自治地方所作的規定作出變通規定」。
自治區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全國人民代表人大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自治州、自治縣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

所以,條例在本行政區域內具有法律效力,具有法律的強制性。強制執行的問題,應按照我國《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法院作為審判機關,有獨立的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熱點內容
規章制度kt板 發布:2025-05-02 17:36:37 瀏覽:731
司法簽定申請書 發布:2025-05-02 17:26:46 瀏覽:810
2013行政訴訟法全文 發布:2025-05-02 17:21:15 瀏覽:797
榮成法院刑庭 發布:2025-05-02 17:21:12 瀏覽:945
沈陽瀋河區人民法院 發布:2025-05-02 17:21:06 瀏覽:845
檢察院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 發布:2025-05-02 17:17:24 瀏覽:334
刑事訴訟法拘留證 發布:2025-05-02 17:14:23 瀏覽:72
道的筆順道德 發布:2025-05-02 17:02:50 瀏覽:746
勞動部關於勞動法問題的解答 發布:2025-05-02 17:02:40 瀏覽:608
工科跨專業考法律碩士 發布:2025-05-02 17:02:03 瀏覽: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