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責任和政治責任
㈠ 可以把行政責任分解為政治責任、法律責任、道德責任和-------
就這些了吧,從行政機關承擔責任的對象來看,有權力機關、上級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和社會公眾,這三種責任都涵蓋了。
㈡ 行政責任是一種( )多項選擇 A、經濟責任B、政治責任C、法律責任D、道義責任
答案:選C
㈢ 法律責任與政治責任的區別
法律責任要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政治責任應該是不需要
大概這樣
㈣ 法律責任不同於政治責任和道德責任的主要特點有哪些
第一,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行為規范;
第二,法律是靠國家強制力實版施的行為規權范;
第三,法律是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行為規范。第四,以規定權力義務為主要內容。
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是法律最主要的特徵。
㈤ 政治和法律的關系與區別
關系;
第一,政治和法律都是社會上層建築的組成部分。但政治比法律涉及的范圍廣泛。在一國中,法律體系是單一的,而政治力量卻是多樣的。法律直接反映統治階級的政治要求,為統治階級政治服務,反對被統治階級的政治。
第二,法律是統治階級進行政治斗爭的有力手段之一,法律和統治階級的政治在本質上是完全一致的。
第三,法律必然以政治為指導,沿著政治的方向來發揮自己的作用。
區別:
第一,法律責任必須有法律的明文規定,政治責任則比較籠統,不可能完全精確地由法律明文規定。
第二,政治責任的實現相對於法律責任特別是刑事法律責任的實現而言具有優先性。
第三,法律責任有其專門的評價機關,政治責任則不必也不能僅以專門機關來評價。
第四,政治責任與法律責任的承擔方式不一樣。政治責任的基本承擔方式是政治上受信任的程度降低,具體方式隨失去信任程度的不同而不一樣,最嚴厲的形式就是失去行使政治權力的資格。第五,法律責任是不連帶的,政治責任是可以連帶的。政治責任的連帶性體現在,政治責任主體不僅要對自己的行為負政治責任,而且可能因為其下屬的機構和人員的行為而承擔政治責任。
(5)法律責任和政治責任擴展閱讀
法的特徵
1、法律是一種概括、普遍、嚴謹的行為規范
法律首先是指一種行為規范,所以規范性就是它的首要特性。規范性是指法律為人們的行為提供模式、標准、樣式和方向。法律同時還具有概括性,它是人們從大量實際、具體的行為中高度抽象出來的一種行為模式,它的對象是一般的人,是反復適用多次的。
法律還具有普遍性,即法律所提供的行為標準是按照法律規定所有公民一概適用的,不允許有法律規定之外的特殊,即要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旦觸犯法律,便會受到相應的懲罰,對其教育,改良。
法律規范不同於其他規范的另一個重要特徵是它的嚴謹性。它由特殊的邏輯構成。構成一個法律的要素有法律原則、法律概念和法律規范。每一個法律規范由行為模式和法律後果兩個部分構成。行為模式是指法律為人們的行為所提供的標准和方向。其中行為模式一般有三種情況:
①、可以這樣行為,稱為授權性規范;
②、必須這樣行為,稱為命令性規范;
③、不許這樣行為,稱為禁止性規范。
2、法律是國家制定或認可的行為規范
這是法律來源上的一個重要特徵。所謂國家制定和認可是指法律產生的兩種方式。國家制定形成的是成文法,國家認可形成的通常是習慣法。
㈥ 違反法定義務應當承擔什麼樣的法律責任政治題
違法法定義務應該承擔刑事責任、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具體要看違反了什麼法定義務。
㈦ .政治性案件的法律責任有(
有期徒刑,是刑罰的一種,是我國《刑法》規定的五大主刑罰之一內(其他四種分別是管容制、拘役、無期徒刑、死刑(其中死刑又分為死緩和死刑立即執行)。指在一定期限內剝奪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並監禁於一定場所的刑罰。判處有期徒刑的罪犯要送交監獄。
聚眾斗毆罪:是指為了報復他人、爭霸一方或者其他不正當目的,糾集眾人成幫結伙地互相進行毆斗,破壞公共秩序的行為。非法拘禁罪:是指以拘押、禁閉或者其他強制方法,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的犯罪行為。
(7)法律責任和政治責任擴展閱讀:
相關法律條款:《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條【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入境發展黑社會組織罪;包庇、縱容黑社會性質組織罪】組織、領導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沒收財產;
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其他參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可以並處罰金。
㈧ 違反法定義務應當承擔什麼樣的法律責任政治題
正確行使權利,是公民意識的重要表現;自覺履行義務,更是公民意內識的重要表現容。
公民自覺履行法定義務主要應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法律所鼓勵的積極去做。我國法律提倡和鼓勵公民的一些行為。自覺履行法定義務,就要積極做出法律所提倡和鼓勵的行為。
第二,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我國法律明確規定公民的義務,對公民的行為提出具體要求。公民必須按法律的要求去做。
第三,法律所禁止的堅決不做。我國法律明確規定禁止公民的某些行為。公民要自覺履行法定義務,就決不能做法律所禁止的事。
㈨ 行政行為中,根據行政責任主體和責任內容不同,可以把行政責任分為()多選 1.政治責任,2.法律責任,
2.4
㈩ 警察四大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是什麼
法律責任常被分為刑事法律責任、民事法律責任和行政法律責任。人民警察的法律責任是指警察機關及人民警察實施的違反人民警察法和其他法律、法規的行為所應當承擔的法律後果。《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第七章所規定的內容,分別對人民警察法律責任作了明確規定,包括:
(一)對實施違法行為的人民警察的行政處分和刑事處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規定:人民警察不得實施下列行為:散布有損國家聲譽的言論,參加非法組織,參加旨在反對國家的集會、遊行、示威等活動,參加罷工;泄露國家秘密、警務工作秘密;弄虛作假,隱瞞案情,包庇、縱容違法犯罪活動;刑訊逼供或者體罰、虐待人犯;非法剝奪、限制他人人身自由,非法搜查他人的身體、物品、住所或者場所;敲詐勒索或者索取、收受賄賂;毆打他人或者唆使他人打人;違法實施處罰或者收取費用;接受當事人及其代理人的請客送禮;從事營利性的經營活動或者受雇於任何個人或者組織;玩忽職守,不履行法定義務;其他違法亂紀的行為。
如果人民警察實施了上述行為之一的,應當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二)追究刑事責任及給予行政處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第48條的規定,人民警察違反規定使用武器、警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三)降低或取消警銜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第48條的規定,對受行政處分的人民警察,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可以降低警銜、取消警銜。
(四)停止執行職務、禁閉的措施。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第48條規定,對違反紀律的人民警察,必要時可以對其採取停止執行職務、禁閉的措施。
(五)承擔侵權賠償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第50條規定:「人民警察在執行職務中,侵犯公民或者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給予賠償。」
二、人民警察法律責任的特徵
(一)實施了違法行為
人民警察承擔法律責任的前提,必須是人民警察在執法過程中實施了違法行為。人民警察的違法行為。人民警察在執法過程中違反的法律、法規,必須是現行有效的有關人民警察工作的法律、法規或規章。
(二)由警察機關及警察人員承擔法律責任
承擔人民警察法律責任的主體,只能是人民警察及其所在的警察機關。不具有人民警察身份的人不承擔人民警察的法律責任。
(三)必須是在執行職務行為時實施的違法行為
導致人民警察承擔法律責任的行為,必須是與人民警察的身份或職務行為相聯系的事由。必須是人民警察在警務工作中,由於自己有過錯造成不應有損害的,損害與職務行為之間存在著因果關系的,才能由警察機關及警察人員承擔法律責任。
(四)人民警察行政法律責任是一種獨立的法律責任
人民警察行政法律責任不隸屬刑事、民事法律責任而獨立存在一種獨立的法律責任。因為人民警察行政法律責任有自己的法律依據。是按照自己的程序予以實施的法律行為。
三、人民警察法律責任的意義
人民警察法律責任的意義:加強制定警察法律責任,有利於警察機關及人民警察更好地履行職責;制定警察法律責任,有利於警察隊伍素質的提高,促進國家的民主與法制建設的發展和完善;制定警察法律責任,有利於人民警察在本職工作中嚴格遵守各種法律,法規,嚴格執法;更利於從嚴治警,保護國家和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防止濫用警察權力;有利於人民警察隊伍的廉潔和公正。 我有更好的回答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
(責任)第二條人民警察的任務是維護國家安全,維護社會治安秩序,保護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財產,保護公共財產,預防、制止和懲治違法犯罪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