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項目部蓋章法律效力的規定
Ⅰ 工程項目部章與企業公章在某一工程項目上是否有相同的法律效力
1、如果該工程項抄目部章是經你公司襲授權(書面)而刻制的,且授權內容明示為適用工程項目的,那該印章與你公司企業公章在該工程項目上具有相同法律效力;
2、如果該員工在與材料商簽訂購銷合同的過程中,出示了自己的工作證、名片等可以讓對方認為其確實是你公司員工的證明材料的話,那就構成了表見代理,該員工的做法對於材料商而言即你公司的做法。你公司是要對此承擔責任的。如果公司因此產生損失的,你公司可以向該員工追償。
Ⅱ 建築工程項目部簽訂材料購買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復印的蓋紅章具有法律效力的,前提是可以證明手簽的確實不在了。只要有蓋章和簽字就可以。
Ⅲ 工程款欠條上的蓋章是項目部印章有法律效力嗎
部分有效。即:作為證據有效。作為債權債務無效。因為,項目部是獨立的回項目任務答完成的機構。並非承擔民事行為能力的法人單位。它僅代表法人組織完成該項目建設,無權代表法人機構確立債權債務。故此,項目部在欠條上蓋項目部的公章無效。
Ⅳ 項目部章與公司公章是否具備同等法律效力
(1)可以肯定的是該項目部章與公司公章不具備同等效力。要具體回答這個問題,要分析項目部的職權范圍,因為項目部章只是項目部行使權利的一個憑證,其效力要由項目部的職權范圍來決定。工程項目部是由作為承包人的施工企業委派的代表承包履行具體工程項目承包合同的施工管理班子,其地位相對於承包人沒有取得企業法人營業執照的一個具體履行合同的直接部門。也就是說項目部一般是為了履行特定的工程項目而成立的,其職權范圍往往局限於特定工程施工合同項下的權利與義務。公司公章的效力由公司的職權范圍決定,顯然公司的職權范圍和項目部的職權范圍不一樣,前者大於後者。在履行某個特定工程施工合同項下的權利與義務時,項目部章可以代替公司章,除此之外,除非有另外的特別授權,項目部章不能代替公司公章。
(2)至於項目部章的失效時間,由於項目部章不會到工商部門備案,因此,也不能以其在工商管理部門注銷的時間作為項目部章的失效時間。在建設工程實務中,建設工程項目完工,竣工驗收通過後,項目部的使命已經完成,一般此時項目部開始撤出施工現場並解散,此時可以視為項目部消亡,公司一般此時會自己注銷項目部章。項目部章的效力存續時間應該與項目部的存續時間一致,項目部消亡,項目章也就失效。但是法律法規對項目部何時消亡沒有規定,作為項目部的主要義務是完成工程建設,保修義務應該由公司來繼續履行,這也與建設工程行業慣例相符。而工程竣工驗收合格是完成工程建設的標志,因此,項目部應該自工程竣工驗收合格之日起消亡。所以,項目部章失效時間應該是工程竣工驗收合格之日而不是保修期屆滿之日。
Ⅳ 租賃合同建築工程項目部蓋章作為擔保方是否具備法律效力並承擔責任
擔保合同無效,建築工程項目部應該是公司的的內設機構,沒有獨立的法人資格,不可以以自己的名義為法律行為。
Ⅵ 如何認定建築企業項目部公章的法律效力
企業經營離不開印章。建築企業由於施工項目眾多、分散,且項目所在地常常與建築企業住所地不在同一個地區,在建築企業未在項目所在地設立分公司的情況下,為了方便經營,項目部公章便得到了廣泛的運用。實際中,有些建築企業按施工項目分類,有多少個項目就設多少個項目部公章,還有一些建築企業按施工力量分類,有多少支施工力量就設多少個項目部公章。由於項目部系建築公司內部機構,不具備法人資格,未辦理工商登記,因此,在使用項目部公章的場合,如何認定項目部公章的法律效力及相關合同的效力,對於建築企業而言具有重要意義,建築企業需高度重視。
筆者認為,認定建築企業項目部的公章,應區分不同情形,分別處理:
情形一:建築企業出具載明委託事項及委託許可權的授權委託書,授權項目部公章在委託事項及委託許可權內代表建築企業。
1、項目部公章未超越委託事項及委託許可權范圍的,項目部公章應視為建築企業公章,對建築企業產生法律效力,不能因項目部不具備法人資格而機械地認定項目部公章沒有法律效力。
2、項目部公章如超越委託事項及委託許可權,如建築企業追認,則項目部公章視為建築企業公章,對建築企業產生法律效力;如建築企業未追認,按下述第四種情形處理。
情形二:建築企業出具授權委託書,但委託事項及委託許可權不明確。
此種情況下,建築企業應對其授權不明確負責,項目部公章應視為建築企業公章,對建築企業產生法律效力,但對方當事人負有舉證責任,應提供證據證實建築企業出具授權委託書的事實。
情形三:建築企業未出具授權委託書,但事後認可項目部公章。
此種情況下,項目部公章視為建築企業公章,對建築企業產生法律效力。
情形四:建築企業未出具授權委託書,事後也不認可項目部公章。
此種情況下,項目部公章至少可起到證明的作用。
1、如對方當事人能夠提供證據證實盡管使用的是項目部公章,但合同的實際履行者是建築企業(例如施工合同由建築企業簽訂,工程竣工結算由建築企業與發包方進行等),或能夠提供建築企業認可項目部公章對外效力的其他證據,則應視為建築企業追認項目部公章,項目部公章對建築企業產生法律效力。
2、上述情形之外,准用民法無權代理相關規定,凡不需法定資質即可進行的行為(如項目部購買某件商品或設備的消費行為),應認定項目部公章具有法律效力,合同相應有效,但因項目部不具備民事主體資格,不能獨立承擔民事責任,其民事責任由建築企業承擔;如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需法定資質方可進行的行為(如建築施工行為,為他人債務提供保證等),則應認定為項目部主體不合格,以項目部公章簽訂的合同相應無效,但項目部因合同無效產生的法律責任由建築企業承擔,同時,建築企業應承擔其所屬項目部違反資質管理相關規定的法律責任。
情形五:項目部公章被他人盜用。
此種情況下,處理方法同第四種情形。他人如盜用項目部公章從事違法犯罪活動,應依法承擔行政或刑事責任,給第三人造成損害的,建築企業應承擔連帶責任。建築企業在向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後,有權向盜用項目部公章的行為人追償。
綜上所述,無論何種情形,建築企業均應對其項目部公章承擔法律責任。因此,建築企業有必要加強對項目部公章的管理,建立健全項目部公章管理制度。凡使用項目部公章的,應實行嚴格的審批及登記制度;對違反上述制度的,予以嚴肅處分,以防範項目部公章使用混亂所致的潛在法律風險。
Ⅶ 項目監理印章 法律效力
項目部印章是否有效要看監理公司是否同意使用該印章,所以,從完善法律手續的角度來講,建議:1、再刻一個B工程項目部印章;2、要求監理單位來一份公函,聲明同意啟用這兩個項目部印章。
Ⅷ 建築公司項目章簽的采購合同,供貨完成後,公司不認賬,說並未委託項目部采購權利,該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建築公司項目部的公章,按規定是沒有簽訂合同的法定權力的。但如果事實有採用項目部公章簽訂合同的,若是有合同糾紛,這樣的情況下,合同的合法條款就是真實有效的,而建築公司也應承擔相應的責任。
Ⅸ 工程項目部簽訂合同如何認定其法律效力
【分歧】 本案爭議的焦點是法人的項目部對外簽訂的合同效力問題,對此有兩種不同的意見。第一種意見認為,法人項目部作為法人的一個職能部門既沒有《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又沒有《營業執照》,僅是是企業法人中的一個部門,不具有獨立的法人地位。公司項目部對外簽訂合同沒有法律效力。 第二種意見認為,法人項目部對外簽訂的合同代表了法人的行為,如產生民事責任,應由企業法人承擔。如果其超越許可權訂立合同,除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超越許可權的以外,該代錶行為有效,即工程項目部簽訂的合同有效。 【評析】作者同意第二種意見,理由:企業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法人項目部是由工程承包人委派,專為某一項建設工程而設置的,屬於施工組織設計的主體單位,具體履行工程項目承包合同的部門。不具有獨立的法人地位。因此,其對外簽訂的合同如產生民事責任,由企業法人承擔。如果其超越許可權訂立合同,除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超越許可權的以外,該代錶行為有效,即工程項目部簽訂的合同有效。 本案中,混凝土製品廠向法院提交了雙方簽訂的工礦產品購銷合同及欠據,該欠據中寫明「上款系大慶惠博普工地陶粒砌塊材料款」,雖沒有明確載明債權人,但結合雙方簽訂的購銷合同可以看出該混凝土製品廠將陶粒砌塊賣給該公司項目部、交貨地點在大慶市讓胡路區經濟技術開發區惠博普集團工地,該欠據作為債權憑證在混凝土製品廠手中,並加蓋了連雲港ⅹⅹ工程有限公司的財務專用章,可見雙方之間存在合法的債權、債務關系,連雲港ⅹⅹ工程有限公司大慶項目部作為被告單位的一個部門,與原告簽訂工礦產品購銷合同得到了被告單位的授權,據此產生的民事責任應由被告連雲港ⅹⅹ工程有限公司承擔。 建議:合同簽訂,一定要蓋公司公章,或公司合同專用章,或項目部章必須經過公司授權(授權文件必須加蓋公司公章法人私章及法人簽字,且授權的范圍中一定要明確,這樣項目部業務專用章具有簽訂合同的權利。 問題是,在法人沒有明確授權或者是授權不明的情況下,項目部對外簽訂的合同的效力如何認定,筆者認為,如果合同已經履行或者事後取得了承包人的追認,合同有效。如果合同尚未履行,法人也不予追認,則應當分兩種情況:(1)如果相對人有理由相信項目部簽訂的合同是在授權范圍內,則合同有效。(2)若相對人沒有理由相信簽訂的合同在授權范圍內,則合同無效。(作者:秦洪濤、李振強 作者單位:大慶市讓胡路區人民法院、蘿北縣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