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公司能否追究已離職員工法律責任

公司能否追究已離職員工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4-10-26 04:43:01

㈠ 離職後幾年公司不得追責

法律分析:是否對公司承擔責任,主要取決於勞動合同中的約定。如果在勞動合同中有明確約定,員工離職後公司可以追究其責任。然而,如果勞動合同中沒有相關約定,且員工已順利完成離職手續,通常情況下公司不會追究責任。完成離職手續意味著員工已經與公司完成了工作交接。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規定,訂立勞動合同應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願、協商一致、誠實信用的原則。依法訂立的勞動合同對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具有約束力,雙方應履行合同中的約定。此外,根據該法第十條,建立勞動關系時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如果已建立勞動關系但未訂立書面合同,用人單位應在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合同。如果用人單位在用工前與勞動者訂立了勞動合同,勞動關系則從用工之日起建立。而根據該法第三十六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㈡ 離職後公司追究以前責任

法律分析:關於「離職後是否還會追究以前的責任」,這取決於具體情形:1、若離職員工在職時的行為屬於職務行為,且通過離職交接已明確劃分責任,則通常不會在離職後追究其責任。2、對於經濟損失,若勞動合同中有明確規定,並且用人單位能提供相應證據,那麼在訴訟時效內(一般為一年)提出仲裁申請是允許的。此外,用人單位也可能以侵權為由提起訴訟,此時訴訟時效為兩年。3、如果涉及違法犯罪行為,需要承擔刑事責任的,那麼在刑事追訴時效內,相關人員仍需承擔責任。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條 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如果法律有其他規定,應遵循其規定。訴訟時效期間從權利人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應依照其規定。但是,如果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人民法院將不予保護。在特殊情況下,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訴訟時效。

熱點內容
開展衛生法律法規的活動 發布:2025-05-10 23:22:41 瀏覽:880
彭澤法律援助 發布:2025-05-10 23:21:03 瀏覽:237
法律意見書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0 23:05:18 瀏覽:169
勞動法修訂時間 發布:2025-05-10 23:04:21 瀏覽:198
大學生道德觀現狀 發布:2025-05-10 23:04:16 瀏覽:984
最新勞動法哪條明確2175 發布:2025-05-10 23:02:12 瀏覽:571
2016交通法律法規知識 發布:2025-05-10 22:56:37 瀏覽:837
政策法規英語 發布:2025-05-10 22:56:36 瀏覽:935
全國人大常委會修改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5-10 22:53:17 瀏覽:651
勞動法適用建築單位嗎 發布:2025-05-10 22:46:09 瀏覽: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