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無賬戶法律責任
A. 公司注冊好了不開戶可以嗎
公司注冊好了不可以不開戶。因為公司一旦開設運行,就有了納稅義務。稅務部門對公司納稅情況,必須指定銀行辦理,而無法僅通過現金辦理。雖然你公司運行過程中,完全可以不通過銀行辦理收支往來業務,但是如果銀行不開戶,交稅就無法處理。企業事業單位可以自主選擇一家商業銀行的營業場所開立一個辦理日常轉賬結算和現金收付的基本賬戶,不得開立兩個以上的基本賬戶。
法律依據
《公司法》第六條 【公司登記】設立公司,應當依法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設立登記。符合本法規定的設立條件的,由公司登記機關分別登記為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不符合本法規定的設立條件的,不得登記為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設立公司必須報經批準的,應當在公司登記前依法辦理批准手續。公眾可以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查詢公司登記事項,公司登記機關應當提供查詢服務。
B. 公司注冊下來一直沒有做賬報稅,會有什麼後果,對公司
1、公司注冊下來一直沒有做賬,根據《會計法》第四十二條的規定,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不依法設置會計帳簿的,對單位並處三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以及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還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公司未進行報稅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第六十條的規定需要承擔後果:處二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不辦理稅務登記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經稅務機關提請,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其營業執照。
(2)公司無賬戶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
第四十二條
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可以對單位並處三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可以處二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的罰款;屬於國家工作人員的,還應當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一)不依法設置會計帳簿的;
(二)私設會計帳簿的;
(三)未按照規定填制、取得原始憑證或者填制、取得的原始憑證不符合規定的;
(四)以未經審核的會計憑證為依據登記會計帳簿或者登記會計帳簿不符合規定的;
(五)隨意變更會計處理方法的;
(六)向不同的會計資料使用者提供的財務會計報告編制依據不一致的;
(七)未按照規定使用會計記錄文字或者記帳本位幣的;
(八)未按照規定保管會計資料,致使會計資料毀損、滅失的;
(九)未按照規定建立並實施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制度或者拒絕依法實施的監督或者不如實提供有關會計資料及有關情況的;
(十)任用會計人員不符合本法規定的。 有前款所列行為之一,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第六十條納稅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二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未按照規定的期限申報辦理稅務登記、變更或者注銷登記的;
(二)未按照規定設置、保管帳簿或者保管記帳憑證和有關資料的;
(三)未按照規定將財務、會計制度或者財務、會計處理辦法和會計核算軟體報送稅務機關備查的;
(四)未按照規定將其全部銀行帳號向稅務機關報告的;
(五)未按照規定安裝、使用稅控裝置,或者損毀或者擅自改動稅控裝置的。
納稅人不辦理稅務登記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經稅務機關提請,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其營業執照。
納稅人未按照規定使用稅務登記證件,或者轉借、塗改、損毀、買賣、偽造稅務登記證件的,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六十一條扣繳義務人未按照規定設置、保管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帳簿或者保管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記帳憑證及有關資料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二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罰款。
第六十二條納稅人未按照規定的期限辦理納稅申報和報送納稅資料的,或者扣繳義務人未按照規定的期限向稅務機關報送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和有關資料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二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可以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C. 公司用個人卡走賬個人承擔什麼責任
個人需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
因為這種做法違反了財務管理規定,不僅可能導致公司財務混亂,還可能使個人陷入法律風險。
一、個人卡走賬的風險
使用個人卡走賬意味著公司的資金流動並未經過正規的賬戶,這可能導致資金監管的缺失,使得資金流動變得不透明。這樣的做法不僅增加了財務管理的難度,還可能為公司帶來不必要的稅務風險。同時,對於個人而言,一旦這種行為被相關部門查實,可能面臨法律責任。
二、個人承擔的法律責任
首先,個人可能因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而承擔法律責任。該法規定,各單位必須依法設置會計帳簿,並保證其真實、完整。使用個人卡走賬,實際上是在逃避會計核算和監管,違反了會計法的相關規定。
其次,個人還可能因偷稅漏稅而承擔法律責任。公司使用個人卡走賬,可能導致公司收入未納入稅務申報,從而構成偷稅漏稅行為。一旦這種行為被稅務部門查實,個人作為公司負責人或相關責任人,將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此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相關規定,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應當忠實、勤勉地履行職責,維護公司的利益。如果個人利用職權,通過個人卡走賬來謀取私利,還可能構成職務侵佔等犯罪行為,進一步加大個人的法律責任。
綜上所述:
公司使用個人卡走賬時,個人需承擔違反會計法、偷稅漏稅以及可能構成的職務侵佔等法律責任。這種行為不僅損害了公司的利益,也增加了個人面臨的法律風險。因此,公司和個人都應當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規范財務管理,確保資金流動的合法性和透明度。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
第三條規定:
各單位必須依法設置會計帳簿,並保證其真實、完整。
《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
第四十三條規定:
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帳簿,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第六十三條規定:
納稅人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帳簿、記帳憑證,或者在帳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或者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是偷稅。對納稅人偷稅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並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一百四十八條規定:
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有下列行為:……(三)違反公司章程的規定,未經股東會、股東大會或者董事會同意,將公司資金借貸給他人或者以公司財產為他人提供擔保;(四)違反公司章程的規定或者未經股東會、股東大會同意,與本公司訂立合同或者進行交易……董事、高級管理人員違反前款規定所得的收入應當歸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