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簡訊聊天記錄有法律效力嗎
⑴ 微信聊天能有法律效應
微信聊天受法律保護。
根據相關規定,微信聊天記錄屬未經明確列舉但仍可認定為「形成或存儲在電子介質中的信息」。
電子數據證據由於其具有無形性、易破壞性、多樣性、高科技性等特點,效力問題十分重要。要讓證據具有效力,其應具備客觀性,與事實具有關聯性,取得手段要合法。為提高證據的證明力,當事人的確可藉助公證、鑒定機構,對證據進行公證和鑒定,日後鬧上法庭,這一證據將有法律效力。
⑵ 聊天記錄,手機簡訊,錄音可以作為證據嗎
通常情況下這三樣都可以作為證據不過錄音得是被告人。。證據收集得越多越被警方信任。
⑶ 民事訴訟中,QQ,微信,簡訊的聊天記錄可以作為法律證據嗎
可靠專用的電子數據才能作為證據
電子簽名法
第一條
為了規范電子簽名行為,確立電子簽名的法律效力,維護有關各方的合法權益,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電子簽名,是指數據電文中以電子形式所含、所附用於識別簽名人身份並表明簽名人認可其中內容的數據。
本法所稱數據電文,是指以電子、光學、磁或者類似手段生成、發送、接收或者儲存的信息。
第三條
民事活動中的合同或者其他文件、單證等文書,當事人可以約定使用或者不使用電子簽名、數據電文。
當事人約定使用電子簽名、數據電文的文書,不得僅因為其採用電子簽名、數據電文的形式而否定其法律效力。
前款規定不適用下列文書:
(一)涉及婚姻、收養、繼承等人身關系的;
(二)涉及土地、房屋等不動產權益轉讓的;
(三)涉及停止供水、供熱、供氣、供電等公用事業服務的;
(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不適用電子文書的其他情形。
第二章 數據電文
第四條
能夠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並可以隨時調取查用的數據電文,視為符合法律、法規要求的書面形式。
第五條
符合下列條件的數據電文,視為滿足法律、法規規定的原件形式要求:
(一)能夠有效地表現所載內容並可供隨時調取查用;
(二)能夠可靠地保證自最終形成時起,內容保持完整、未被更改。但是,在數據電文上增加背書以及數據交換、儲存和顯示過程中發生的形式變化不影響數據電文的完整性。
第六條
符合下列條件的數據電文,視為滿足法律、法規規定的文件保存要求:
(一)能夠有效地表現所載內容並可供隨時調取查用;
(二)數據電文的格式與其生成、發送或者接收時的格式相同,或者格式不相同但是能夠准確表現原來生成、發送或者接收的內容;
(三)能夠識別數據電文的發件人、收件人以及發送、接收的時間。
第七條
數據電文不得僅因為其是以電子、光學、磁或者類似手段生成、發送、接收或者儲存的而被拒絕作為證據使用。
第八條
審查數據電文作為證據的真實性,應當考慮以下因素:
(一)生成、儲存或者傳遞數據電文方法的可靠性;
(二)保持內容完整性方法的可靠性;
(三)用以鑒別發件人方法的可靠性;
(四)其他相關因素。
⑷ 微信上的承諾有法律效力嗎
微信上的承諾有法律效力。
微信聊天記錄屬於證據中的電子數據,屬於證據類型的一種。
具體到民間糾紛案件中,作為證明關系存在的電子數據則集中表現為網上聊天記錄(比如通過微信、QQ等軟體)、電子郵件、博客、微博、手機簡訊等形成或者存儲在電子介質中的信息、錄音資料和影像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五十五條 民事法律行為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
第五十六條 民事法律行為可以採取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規定用特定形式的,應當依照法律規定。
(4)手機簡訊聊天記錄有法律效力嗎擴展閱讀:
承諾書實際上是合同的一種,當然具有法律效力,但是,有效的承諾書必須同時滿足以下三個條件:
1、是當事人真實意願的反映。承諾書的內容應當是當事人內心真實意思的表達,不能被強迫或威脅或利誘、欺騙等。
2、沒有違反相關法律規定;承諾書的內容必須合乎法律的規定,不能違反法律或行政法規的禁止性規定,否則可能導致承諾書無效。
3、沒有侵犯他人利益。承諾人只能基於自己有權處分的物進行處分,而不能因此侵犯到了他人的合法利益。
總而言之,承諾書有無法律效力主要依據承諾書是否具備以上三個條件。當然,在實踐中,只有是當事人真實意願的表達,且沒有違法法律相關規定和沒有侵犯他人利益的承諾書才算有效,才會受到法律的保護。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⑸ 簡訊和QQ聊天記錄能作為證據嗎
根據《民事訴訟法》規定:「證據包括: 電子數據。證據必須查證屬實內,才能作為認定事實容的根據。」 電子數據是指通過電子郵件、電子數據交換、網上聊天記錄、博客、微博客、手機簡訊、電子簽名、域名等形成或者存儲在電子介質中的信息。綜上,聊天記錄屬於電子數據一種。微信作為證據想讓法院得到認可並支持,必須要完成以下的舉證(一)必須確認微信的使用主體就是當事人雙方。如果當事人一方向法院提交了微信證據,但是卻不能證明使用微信的當事人為案件的當事人,這在原則上就不符合主體的條件。(二)保證獲取微信聊天記錄的方式方法的合法性。通過非法的方式獲得證據是得不到法院的支持的,比如非法搜查、非法扣押等方式。(三)必須提供真實和完整的微信證據,必須保證微信證據和其他證據之間存有關聯性,並形成完整的證據鏈條,在訴訟案件中,若想得到法官對證據的認可和支持,必須保證證據具有真實性、合法性和關聯性。
⑹ 簡訊聊天記錄截圖算證據不與其它證據都相符到公安機關報案有效嗎
1、有效。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聯合出台了《關於辦理刑事案件收集回提取和審查判斷電子答數據若干問題的規定》,將自2016年10月1日起施行。
該《規定》明確,電子數據是案件發生過程中形成的,以數字化形式存儲、處理、傳輸的,能夠證明案件事實的數據,包括:網頁、博客、朋友圈等網路平台發布的信息,手機簡訊、電子郵件、即時通信等網路應用服務的通信信息,用戶注冊信息、身份認證信息、電子交易記錄等信息,文檔、圖片、音視頻等電子文件。
2、電子數據是案件發生過程中形成的,以數字化形式存儲、處理、傳輸的,能夠證明案件事實的數據。
電子數據包括但不限於下列信息、電子文件:
A、網頁、博客、微博客、朋友圈、貼吧、網盤等網路平台發布的信息;
B、手機簡訊、電子郵件、即時通信、通訊群組等網路應用服務的通信信息;
C、用戶注冊信息、身份認證信息、電子交易記錄、通信記錄、登錄日誌等信息;
D、文檔、圖片、音視頻、數字證書、計算機程序等電子文件。
司法依據《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關於辦理刑事案件收集提取和審查判斷電子數據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1條
⑺ 提供證據,簡訊記錄怎麼列印遞交法院才有效
簡訊記錄是屬於電子證據,包含圖片、文本文件的,應當提交圖片、文本文件的列印件呈交給法院,而且為了穩妥起見,這種電子證據要進行一下公證。
最高人民法院2015年2月4日發布的一份司法解釋顯示,網上聊天記錄、博客、微博客、手機簡訊、電子簽名、域名等形成或者存儲在電子介質中的信息可以視為民事案件中的證據。
如果提供的電子證據屬於對話記錄的(包括文字、音頻、視頻),應當完整地反映對話過程,與案件事實有關的內容不得選擇性提供,法庭可以要求補充提供指定期間內的完整對話記錄;如故意選擇性提供對話記錄內容,將承擔相應的法律後果。
而且在這期間,當事人應保存好電子證據的原始載體,以便在法庭上出示,原始載體包括儲存有電子數據的手機、計算機或者其他電子設備等。
電子證據未經公證機關公證,或雖經公證但法院認為有必要的,當事人應當在法庭上使用原始載體、登錄相應軟體展示,與提交的固定電子證據形成的圖片、音頻、視頻進行核對。
(7)手機簡訊聊天記錄有法律效力嗎擴展閱讀
對於微信聊天記錄,當事人應當提供的證據要素包括幾個方面:
一是使用終端設備登錄本方微信賬戶的過程演示,用於證明其持有微信聊天記錄的合法性和本人身份的真實性;
二是聊天雙方的個人信息界面,藉助微信號不可更改的特點,並結合個人信息界面中顯示的手機號碼、頭像等信息固定雙方當事人的真實身份;
三是完整的聊天記錄,根據微信聊天記錄在使用終端中只能刪除不能添加的特點,根據雙方各自微信客戶端中完整聊天信息進行對比,以驗證相關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實性。
法院在採信微信相關的證據時,由於微信並未強制進行實名認證,但根據當事人提供的對方微信號、綁定的手機號碼以及聊天中透露的相關信息內容,法官可以結合日常生活經驗,綜合相關信息,適用高度蓋然性原則分析認定微信使用者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