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集中執行死刑
A. 中級法院可以判處、執行死刑嗎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十條第二款明確規定:中級人民法院管轄可能判處無期徒刑、死刑的第一審刑事案件。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三十五條,死刑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第二百三十六條,中級人民法院判處死刑的第一審案件,被告人不上訴的,應當由高級人民法院復核後,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准。高級人民法院不同意判處死刑的,可以提審或者發回重新審判。
高級人民法院判處死刑的第一審案件被告人不上訴的,和判處死刑的第二審案件,都應當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第二百三十七條,中級人民法院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的案件,由高級人民法院核准。
(1)法院集中執行死刑擴展閱讀:
中級法院主要職責是:
1、依法審判本院管轄的民事、行政案件和上級人民法院交由審判的案件;
2、中級以上法院依法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審理當事人提出的申訴、申請再審和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的刑事、民事、行政案件,依法審理減刑、假釋案件;
3、依法受理國家賠償案件和決定國家賠償;
4、上級法院依法對下級人民法院管轄不明的案件指定管轄和審理管轄爭議的案件;
5、依法執行已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以及國家行政機關依法申請執行的案件;
6、監督、指導下級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
7、調查研究審判工作中適用法律、執行政策的疑難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意見和司法建議,開展司法統計工作,參與地方立法和綜合治理工作;
8、指導轄區內法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培訓、法制宣傳和隊伍建設工作;按照許可權管理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員;協同市機構編制主管部門管理轄區內法院的機構編制工作;
9、指導轄區內法院的財務、裝備、技術、鑒定等工作,並負責有關經費和物質裝備的管理工作;
10、負責轄區內法院的紀檢監察工作;
11、承辦其他應由中級人民法院負責的工作。
B. 最高人民法院的執行死刑命令,由高級人民法院交付第一審人民法院執行
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執行死刑立即執行的命令,應當由高級人民法院院長簽發執行死刑命令後,交付省高級人民法院執行,如果省高級人民法院認為有必要委託第一審人民法院執行的,由第一審中級法院執行,但必須有高級人民法院工作人員在場,並對執行負責。
法律鏈接:《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條 最高人民法院判處和核準的死刑立即執行的判決,應當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簽發執行死刑的命令。
被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的罪犯,在死刑緩期執行期間,如果沒有故意犯罪,死刑緩期執行期滿,應當予以減刑,由執行機關提出書面意見,報請高級人民法院裁定;如果故意犯罪,查證屬實,應當執行死刑,由高級人民法院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第二百五十一條 下級人民法院接到最高人民法院執行死刑的命令後,應當在七日以內交付執行。但是發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停止執行,並且立即報告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裁定:
(一)在執行前發現判決可能有錯誤的;
(二)在執行前罪犯揭發重大犯罪事實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現,可能需要改判的;
(三)罪犯正在懷孕。
前款第一項、第二項停止執行的原因消失後,必須報請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再簽發執行死刑的命令才能執行;由於前款第三項原因停止執行的,應當報請最高人民法院依法改判。
C. 執行死刑現場在哪
關於人犯復是否已經執制行死刑,無法准確獲知。但是,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二條 規定,人民法院在交付執行死刑前,應當通知同級人民檢察院派員臨場監督。
死刑採用槍決或者注射等方法執行。
死刑可以在刑場或者指定的羈押場所內執行。
指揮執行的審判人員,對罪犯應當驗明正身,訊問有無遺言、信札,然後交付執行人員執行死刑。在執行前,如果發現可能有錯誤,應當暫停執行,報請最高人民法院裁定。
執行死刑應當公布,不應示眾。
執行死刑後,在場書記員應當寫成筆錄。交付執行的人民法院應當將執行死刑情況報告最高人民法院。
執行死刑後,交付執行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罪犯家屬。
D. 法院的每個司法警察都要執行死刑嗎
不是,司法警察中只要很少一部分警察可以參與執行死刑。就一個地區而言,一年被判處死刑的犯人,很少很少。
而且原先死刑是由武警執行的,21世紀之初改由法警即司法警察執行,如果你報司法警察,那麼你應該從事更多的是送達以及陪同律師會見罪犯,或者執行一些基本的法警所要執行的工作。
執行死刑要求的司法警察是公安類學校畢業或者軍人考進的,對心理素質以及持槍證、身體素質都有極高的要求,另外還需根據個人的意願,故可不必擔心。
(4)法院集中執行死刑擴展閱讀:
司法警察的職權規范:
《人民警察法>第十八條:國家安全機關、監獄、勞動教養管理機關的人民警察和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的司法警察,分別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履行職權。本條授權除公安機關外的其他警察機關有權規範本系統人民警察職權,並非某些人所謂兩高法警條例違法。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依照《人民法院組織法》、《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條例》的規定包括:
(一)維護審判秩序;
(二)對進入審判區域的人員進行安全檢查;
(三)刑事審判中押解、看管被告人或者罪犯,傳帶證人、鑒定人和傳遞證據;
(四)在生效法律文書的強制執行中,配合實施執行措施,必要時依法採取強制措施;
(五)執行死刑;
(六)協助機關安全和涉訴信訪應急處置工作;
(七)執行拘傳、拘留等強制措施;
(八)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
人民檢察院司法警察依照《人民檢察院組織法》、《人民檢察院司法警察條例》的規定包括:
(一)保護人民檢察院直接立案偵查案件的犯罪現場;
(二)執行傳喚、拘傳;
(三)協助執行監視居住、拘留、逮捕,協助追捕在逃或者脫逃的犯罪嫌疑人;
(四)參與搜查;
(五)提押、看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罪犯;
(六)送達有關法律文書;
(七)保護出席法庭、執行死刑臨場監督檢察人員的安全;
(八)協助維護檢察機關接待群眾來訪場所的秩序和安全,參與處置突發事件;
(九)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第八條人民檢察院司法警察在檢察官的指揮下履行職責。
E. 現在法院是如何執行死刑
法院是執行死刑來,刑事訴訟法有明源確的規定。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條
最高人民法院判處和核準的死刑立即執行的判決,應當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簽發執行死刑的命令。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二條
人民法院在交付執行死刑前,應當通知同級人民檢察院派員臨場監督。
死刑採用槍決或者注射等方法執行。
死刑可以在刑場或者指定的羈押場所內執行。
指揮執行的審判人員,對罪犯應當驗明正身,訊問有無遺言、信札,然後交付執行人員執行死刑。在執行前,如果發現可能有錯誤,應當暫停執行,報請最高人民法院裁定。
執行死刑應當公布,不應示眾。
執行死刑後,在場書記員應當寫成筆錄。交付執行的人民法院應當將執行死刑情況報告最高人民法院。
執行死刑後,交付執行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罪犯家屬。
F. 法院宣判有的人死刑,是立刻執行的嗎那麼死刑是用什麼樣的方法
法院判決書中只是判決死刑(沒有判決緩期二年執行的,即為立即執行),但需要最人民法院作出復核決定後才能執行。目前的執行方式是槍決或注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