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院適用判例

法院適用判例

發布時間: 2021-02-08 07:31:31

『壹』 法院判例

法院的判例只是法院的法律文書,並不是一種法律形式,不是法律淵源。因為我國不是判例制國家。但是,上級法院的判例對下級法院在審判業務上具有指導意義。

『貳』 最高人民法院的判例下級法院是否必須參照執行

我國不是判例法國家,判例在審判中只能是參照,不作為判決的依據,沒有法版律支權持的。
比如《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三條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以法律和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為依據。地方性法規適用於本行政區域內發生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審理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案件,並以該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為依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參照規章
民事訴訟方面,不同類型的訴訟也有相類似的規定,都是不包括判列的。

『叄』 法院所有判例都可以作為先例嘛

有。 例如: 19世紀晚期,英國上議院曾就「哈瓦那聯合鐵路公司」一案作過一項重要判決,其要旨是:英國法院只能作出用英國貨幣(英鎊)進行支付的判決。該判決構成了一項確定的、有拘束力的先例,以後遇到類似的案件,法院便要作出相同的判決,而此判例則被稱為哈瓦那先例。 判例制度起源於英國,盛行於英美法系國家,判例法是英美法系國家的主要法律淵源。 不論是英國還是美國,均實行判例法制度。判例法制度的基礎或內容,簡單地說,就是一句話:實行遵從先例的原則。這個原則意思是說:遵從先例,不應擾亂既定問題。該原則的具體含義是,法官在審理案件時,應考慮上級法院甚至本法院在以前類似案件判決中所包含的原則或規則,也就是說,先例具有約束力。當然,完整的判例法制度還包含有推翻先例、修正先例的內容。 實行判例法制度,在理論上需要同時具備以下幾個條件: 第一,法官對成文法不抱過多的希望,而篤信判例法所具有的價值。制定法和判例法之所以為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的法官和學者所分別信從,原因就在於對它們的優點和缺點認識有別。如果唯成文法是求,則不可能形成判例法;反之,如果唯判例法是從,則也難以形成成文法。當然,這一區別乃植根於深刻的法律文化傳統之中,這種法律文化傳統又是同社會生活條件和歷史發展狀況的各種主客觀因素相聯系的。這個條件可以看成是判例法制度的社會文化條件。 第二,存在等級森嚴的法院體系。判例法制度盡管可以表現為同一個法院的先後判例之間的相互制約關系,但主要的則表現為上級法院的判例對下級法院的審判行為具有拘束力之上。而這後一點則以有多層次的法院結構為前提,否則就難以體現出判例制度的縱向支配力。 第三,要有比較健全的、常規的判例匯編機制。判例法,就是要有判例來效法,如果沒有判例,就當然無所謂判例法。而如果沒有判例的匯編,也基本上就可以說沒有判例。因為什麼樣的案例已經被匯編為判例了,必然要有「法」可依。所以說,判例匯編是實行判例法制度的必不可缺的條件。 那麼,關鍵的問題是,判例法制度的拘束力是如何體現的呢?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必須澄清一個問題,這就是:不是說實行判例法了,任何判決,不管是什麼法院作出的,都是判例法,也不是所有的判例法都具有相同的效力。一個法院作出的判決,是否構成判例法,取決於各個國家的法院結構和法律體系的特徵。判例與判例之間的效力也不盡一致。這個問題需要就英、美兩國作出分別的說明。 首先看英國。在英國,所謂遵從先例的原則,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上議院的判決對其他一切法院都有拘束力。英國的上議院盡管是立法機構,但享有對某些上訴案件的終審權,所以,在一定意義上說,英國的上議院兼有立法和司法雙重職能。在行使司法職能時,英國的上議院是全國最高的司法機構,它作出的判決具有終審的和最高的法律效力。因而,實行判例制度,它所作出的判決自然對全國各級法院都有拘束力。不僅如此,在1966年以前,上議院作出的判決對它自身也有拘束力,上議院對此不得加以推翻或修改,而只有英國國會的立法才能改變上議院的錯誤立場。這個原則是在1898年「倫敦有軌電車股份有限公司訴倫敦市議會」一案的判決中確立的。但是到了1966年,上議院改變了以前的立場,大法官加德納宣稱:「過於僵硬地服從前例,可能在特定的案件中導致不正義,並且不適當地限制了法律的發展,因而大法官建議改變現在的做法,在使上議院以前判決具有約束力的同時,如果看來合適的話,就離開以前的判決。」當然,即便如此,上議院也很少改變自己的先例,這同英國上議院獨有的政治地位有關。 第二,上訴法院的判決對除上議院以外的所有法院,包括上訴法院本身,均有拘束力。 第三,高等法院各個分庭法官作出的判決,下級法院必須遵從。但是,該判決對本高等法院的其他分庭法官或刑事法院的法官,並無絕對的拘束力,而僅有重要的說服力。 現在的問題是,上訴法院以及高等法院的判決的拘束力是否也可以像上議院那樣加以改變?在這個方面,英國學者及法官對此有不同的見解,但大多數人都持一種保守主義的看法。但是,英國著名法官丹寧則持了一種開明的觀點,他對傳統的判例主義提出了大膽的挑戰。他首先在1959年5月的演講中,繼而又在1969年「蓋利爾訴李」一案中,提出了自己關於判例主義的發展觀。他提出,上訴法院應當仿照上議院的做法,應當有權改變自己的先例。因為,先例拘束力的原則是自我設置的限制,法官可以設置這一原則也可以取消這一原則。在演講中,丹寧勛爵在誦讀了前引詩人丁尼生的那一首嘔歌英國判例主義的詩之後,說了一段著名的話。他說:「有些律師對丁尼生勛爵寫的『憑著一個又一個的判例』這句話感到得意。他們認為,他給依照先例主義加上了崇高思想的色彩,照他們的解釋,依照先例的意思是,恪守你和你前人的判決,無論他們多麼荒謬,多麼不公正。但是請允許我指出一點,盡管作了這樣的解釋,判例主義沒有擴大而是縮小的自由的基礎。如果律師們死抱住判例不放,他們就會發現在整個大廈將會倒在他們腳下,他們將會在沒有法規的茫茫判例中,在無窮無盡的個別訴訟中迷失方向」

『肆』 當需要運用判例裁決案件時,需要遵循什麼原則

判例法的介紹 共享文檔
2012-03-10 2頁 3.8分
用App免費查看
判例法的介紹:

1.判例就是法律,在英美法系國家,判例就是法源,學習判例就是學習法律,判例就是個案

化的法律。它和衡平法、制定法相並列,統稱為英國法的三大淵源。

2.其基本原則是「遵循先例」,即法院審理案件時,必須將先前法院的判例作為審理和裁決的

法律依據;對於本院和上級法院已經生效的判決所處理過的問題,如果再遇到與其相同或相似的案件,在沒有新情況和提不出更充分的理由時,就不得做出與過去的判決相反或不一致的判決,直到將來某一天最高法院在另外一個同類案件中做出不同的判決為止。某一判決中的法律規則不僅適用於該案,而且往往作為一種先例而適用於以後該法院或下級法院所管轄的案件。只要案件的基本事實相同或相似,就必須以判例所定規則處理。這就是所謂「遵循先例」(stare decisis)原則。

但到1966年公開通過一項決議,認為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堅持判例,將可能導致「不正義」並「限製法律的發展」,因此,允許在認為正確時,可以不遵循本院的某一先例。

3.判決根據是判例的核心部分,而非判決結果,它賦予某判決以拘束的效力。判例的理由和

精神可以成為法律。附署意見是法官在推理過程中表示的意見,並無拘束力。但某些有威望的法官的附署意見一般也受到重視。「判例之成為法,是以其在判決理由部分中所宣示的法律原則為基準的。這也是其優於成文法之處,不是抽象、簡單的條文,而是有周密的法律推理和有力的論證,闡釋、引申或發現了新的法律原則、理念,使後之遵循者有法理為據,並以之推理適用於類似的個案。」判例之所以能發揮法律效力,是有其嚴格的規范、體例,有一定的精確性,不是隨意為之的。具體表現為只有上級法院的司法判決才能創立為有拘束力的先例。下級法院的司法判決,如治安法院(Magistrates』Court)和郡法院(County Court)的司法判決則不能成為任何形式的、具有拘束力的司法先例,這些法院的判決甚至沒有加以編匯。只有在重要事實(material facts)相類似的情況下,才能適用司法判例。英國判例的法律效力主要通過以下方式加以實現:上議院的裁決對所有下級法院均有拘束力,而且,一般說來,上議院也受自身裁決的拘束。

『伍』 最高人民法院審理結案的判例能否成為法律文件嗎

不能,我國不是判例法國家,判例在審判中只能是參照,不作為判決的回依據,沒有法律支持的。
比如答《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三條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以法律和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為依據。地方性法規適用於本行政區域內發生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審理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案件,並以該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為依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參照規章。
民事訴訟方面,不同類型的訴訟也有相類似的規定,都是不包括判列的。

『陸』 如何理解一審法院判決適用法律錯誤,但是判決結果正確

只能說一審判決適用法律正確雖是二審法官維持原判的條件,但既非充分版條件也非必要條件權。‍
《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七十條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經過審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的,以判決、裁定方式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決、裁定;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錯誤或者適用法律錯誤的,以判決、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銷或者變更;
2015最高人民法院 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三十四條 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或者適用法律雖有瑕疵,但裁判結果正確的,第二審人民法院可以在判決、裁定中糾正瑕疵後,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予以維持。

『柒』 法院對方廣雲的一審判決適用的是什麼法律

廬江法院審理認為,方廣雲分別構成貪污罪、濫用職權罪、受賄罪,數罪並罰,決定對其執行有期徒刑二十年,並處沒收個人財產人民幣十五萬元。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主刑,是對犯罪分子適用的主要刑罰,它只能獨立使用,不能相互附加適用。主刑分為以下五種: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

附加刑,指刑法規定,補充主刑適用的刑罰方法。其特點是既能獨立適用,也能附加適用。附加刑包括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驅逐出境。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百八十三條 對犯貪污罪的,根據情節輕重,分別依照下列規定處罰:

(一)個人貪污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可以並處沒收財產;情節特別嚴重的,處死刑,並處沒收財產。

(二)個人貪污數額在五萬元以上不滿十萬元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並處沒收財產;情節特別嚴重的,處無期徒刑,並處沒收財產。

(三)個人貪污數額在五千元以上不滿五萬元的,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嚴重的,處七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個人貪污數額在五千元以上不滿一萬元,犯罪後有悔改表現、積極退贓的,可以減輕處罰或者免予刑事處罰,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機關給予行政處分。

(四)個人貪污數額不滿五千元,情節較重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較輕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機關酌情給予行政處分。

對多次貪污未經處理的,按照累計貪污數額處罰。

第三百八十五條 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財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的,是受賄罪。

國家工作人員在經濟往來中,違反國家規定,收受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歸個人所有的,以受賄論處。

第三百八十六條 對犯受賄罪的,根據受賄所得數額及情節,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三條的規定處罰。索賄的從重處罰。

第三百八十七條
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情節嚴重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前款所列單位,在經濟往來中,在帳外暗中收受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的,以受賄論,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第三百八十八條
國家工作人員利用本人職權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條件,通過其他國家工作人員職務上的行為,為請託人謀取不正當利益,索取請託人財物或者收受請託人財物的,以受賄論處。

第三百九十七條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捌』 尚未生效的法院判決書能作為判案的依據嗎

只有生效裁判文書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依據,尚未生效的裁判文書不能作為證據使用。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三條 下列事實,當事人無須舉證證明:

(一)自然規律以及定理、定律;

(二)眾所周知的事實;

(三)根據法律規定推定的事實;

(四)根據已知的事實和日常生活經驗法則推定出的另一事實;

(五)已為人民法院發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確認的事實;

(六)已為仲裁機構生效裁決所確認的事實;

(七)已為有效公證文書所證明的事實。

『玖』 最高人民法院的判例具有約束力嗎

我國不是判例法國家,上級法院判例對下級法院沒有約束力。

『拾』 法院判決引用法律依據的法律形式有哪些

法院可以作為判案依據的法律形式主要包括法律及法律解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或者單行條例、司法解釋。其它的規范性文件,根據審理案件的需要,經審查認定為合法有效的,可以作為裁判說理的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裁判文書引用法律、法規等規范性法律文件的規定》
為進一步規范裁判文書引用法律、法規等規范性法律文件的工作,提高裁判質量,確保司法統一,維護法律權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等法律規定,制定本規定。
第一條 人民法院的裁判文書應當依法引用相關法律、法規等規范性法律文件作為裁判依據。引用時應當准確完整寫明規范性法律文件的名稱、條款序號,需要引用具體條文的,應當整條引用。
第二條 並列引用多個規范性法律文件的,引用順序如下:法律及法律解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或者單行條例、司法解釋。同時引用兩部以上法律的,應當先引用基本法律,後引用其他法律。引用包括實體法和程序法的,先引用實體法,後引用程序法。
第三條 刑事裁判文書應當引用法律、法律解釋或者司法解釋。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判文書引用規范性法律文件,同時適用本規定第四條規定。
第四條 民事裁判文書應當引用法律、法律解釋或者司法解釋。對於應當適用的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或者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可以直接引用。
第五條 行政裁判文書應當引用法律、法律解釋、行政法規或者司法解釋。法院判決引用法律依據是對於應當適用的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授權的部門公布的行政法規解釋或者行政規章,可以直接引用。
第六條 對於本規定第三條、第四條、第五條規定之外的規范性文件,根據審理案件的需要,經審查認定為合法有效的,可以作為裁判說理的依據。
第七條 人民法院製作裁判文書確需引用的規范性法律文件之間存在沖突,根據立法法等有關法律規定無法選擇適用的,應當依法提請有決定權的機關做出裁決,不得自行在裁判文書中認定相關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
第八條 本院以前發布的司法解釋與本規定不一致的,以本規定為准。

熱點內容
律師工作號 發布:2025-10-15 08:54:16 瀏覽:335
舟山市普陀區法律援助 發布:2025-10-15 08:53:37 瀏覽:249
律師政府法律服務 發布:2025-10-15 08:49:28 瀏覽:890
講課民法典 發布:2025-10-15 08:46:07 瀏覽:254
婚姻法與繼承法法條 發布:2025-10-15 08:44:47 瀏覽:952
最新老勞動法 發布:2025-10-15 08:39:36 瀏覽:998
河南省法院領導班子 發布:2025-10-15 08:37:56 瀏覽:939
女刑法小說 發布:2025-10-15 08:31:20 瀏覽:178
漢中市南鄭法院 發布:2025-10-15 08:30:14 瀏覽:271
行唐法院分工 發布:2025-10-15 07:57:16 瀏覽: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