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英雄
❶ 山東民國歷代法官
本人來自山東的西藏--菏澤(菏澤在山東的西南角,菏澤是山東最窮的,當然這是指現在的菏澤,在古代,特別是宋金之前,菏澤境內四澤八水,通濟天下,禹貢所列九大名澤居其四),觀山東名人有感,特作打油詩一首。
鳳鳴海岱間,黃河入齊魯。
文武皆雙聖,百代有宗師。
墨子仗劍行,莊周逍遙游。
鄒衍話陰陽,百家齊爭鳴。
忠義無雙地,仁孝千古芳。
朝朝起義兵,蚩尤戰炎黃。
皇龍不入魯,齊人枉斷腸。
詩書代代傳,只為謀將相。
山東省,又稱齊魯大地、孔孟之鄉,稷下故里。
齊魯大地文脈蔚然,人才輩出,上至東夷時期下至現代,文化就一直沒處於下位。 「泰山在這里崛起,黃河在這里入海,孔子在這里誕生」的表述,概括了齊魯文化的歷史地位和重要的貢獻。在「一山一水一聖人」的脊脈下,繁花似錦,且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諸子百家時代里表現最優異並首先崛起的文化中心。
山東是孔子、孟子的家鄉,素有「禮儀之幫」的美譽。周代齊、魯兩國均在山東省,齊魯又成為山東省的代稱。宋代蘇軾詩雲:「我生本西南,為學慕齊魯」。齊魯學風為士夫文人所景仰,從中可見一斑。故有人稱,山東文化是中國文化之源,山東是中國的一個縮影;並且在隨後(指秦漢以後)的歷朝歷代中表現雖有些起伏,但總體上可稱上佳。宋之前,其綜合表現僅次於河南;北宋中後期之後,河南迅速地失去其作為文化中心的地位而風光不再,山東人文狀況卻較之其隋唐五代時期的相對低迷而有著顯著的改觀,並在北方諸省中,表現一直最出色、最穩定。禮儀在山東遠比其他地方嚴謹,「禮、義、廉、恥、孝」、宗族觀念到現在還是很強,所以山東人重承諾知禮儀,性格相當內斂。
尚武重文、文武兼備,是齊魯文化最突出的特色。
一般來說,齊魯文化有五個傳統:
一)名為齊學實為魯學的儒家文化,代表人物是孔孟。「公羊」博士董仲舒的學術思想即出自於齊學,始於齊人公羊高的《春秋》,至漢代有「公羊傳」。儒家文化的兩面性,在她的發源地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忠君與造反,山東人都可以做到極致,一切皆取決於君的好壞與否。
二)真實齊學的管子流派,主張「通貨積財,富國強兵」,漢代黃老之說的倡導者深受其影響,黃老出於齊法家,是剛猛無極的學說。法家按地域來說分為齊法家和三晉法家。三晉法家主要秦帝國所用,以商鞅為代表;齊法家主要是齊國和西漢帝國前期所用,代表人物是管仲。《管子》一書相傳為管仲所著,但實際上,非一人之筆,也非一時之書,它是先秦管仲學派的著作匯編,但盡管如此此本書依舊可以體現管仲的主要思想,管仲是法家的先驅,也是齊法家的代表人物。可惜自漢武帝以後就受到壓制。
三)兵家軍事學的傳統。齊魯兵學甲冠天下。「吳孫子」與「齊孫子」兵法均在漢墓中有所出土,齊魯地區研習兵法都代不乏人。古代十大兵書包括《孫子兵法》、《孫臏兵法》、《吳子兵法》、《六韜》、《司馬法》、《紀效新書》、《練兵實紀》、《尉繚子》、《太白陰經》、《虎矜經》等十大兵書,其中的前七部都出自山東。《武經七書》中的《孫子》《吳子》《六韜》《司馬法》的作者皆出自齊魯。宋朝將《六韜》、《司馬法》、《孫子》、《吳子》、《尉繚子》、《黃石公三略》、《李衛公問對》七部兵書定為當時武職人員學習的重要兵學寶典。《武經七書》中,除《尉繚子》、《李衛公問對》外,其餘5部書皆出自齊魯。
四)山東歷史上就有尚武傳統,一向民風彪悍,名將名帥輩出。山東的戰事頻繁,使山東人養成了尚武的風氣,無論春秋戰國、楚漢爭霸、三國爭雄,還是兩晉的七國之亂、南北朝並立,以後的宋元明清,山東都發生了大大小小的戰役。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優秀將領輩出其中。古代軍事理論的創始人孫武、後來的孫臏、三國時的諸葛亮、兩晉時的王導、王敦、隋唐之際的李績、秦瓊、明代的戚繼光等,是其中的佼佼者。就連南宋著名的文學家辛棄疾年輕時也是「醉里挑燈試劍,夢回吹角連營,沙場秋點兵」。中國三大古典演義小說《封神榜》、《三國演義》、《隋唐演義》的主人公或傑出代表姜子牙、諸葛亮、秦瓊、程咬金無一不是山東人,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則幾乎全是講述的山東人的故事。歷朝歷代山東既不乏文臣,更不缺武將。而且歷朝歷代造反派也不少。山東揭竿造反的人多,改朝換代的人少,但治國良人卻不少。
五)通行於燕齊海隅,喜訪仙事鬼的方術之學。蓬萊神話傳說,齊地八神之說,巫蠱文化之說,泰山主鬼之說,泰山封禪之說,鄒衍的陰陽五行學說,徐福的出海求仙之說,全真七子全都是山東人,可見山東的方術神仙學的盛行。
山東就是一迷你版的「中國」,地理位置重要,溝通南北、抵禦日美、西部支邊、四季分明、物產豐富,人才汲汲。
山東這個地方,自古以來就比較繁榮,歷史文化的厚重不遜於河南,陝西這些地方。在山東說不定某個不起眼的小山村就曾經是個諸侯國的國都。
山東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山東文化就象黃河一樣源遠流長。回望歷史,讓我們去領略一下伴隨著厚重的山東文化一路走來的文化名人們的風采。
不過山東自古以來不出大商家,實在令人費解!也是個不掙的事實,可凈出些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文化家,藝術家,從春秋首霸齊恆公到文聖孔子,亞聖孟子,武聖孫子,智聖諸葛,書聖王懿之。詞人李清照,辛棄疾,醫聖扁鵲,到秦漢的蒙恬,田橫,東方朔,從三過兩晉南北朝的孔融,到隋唐的英雄好漢秦瓊,程咬金,黃巢,從宋金元的梁山108條好漢,到明清的戚繼光,蒲松齡,在到現在的張萬年,遲浩田。
自古至今,在國家危難時刻,總有山東人挺而出現,幾乎每個歷史朝代都有。這在中國任何一個省中,都是無法有的現象。
美國有位官員曾說過,山東人才是真正的中國人!!
所以有人說山東省位於中國的心口位置,代表著中國人的良心!
山東一是英雄無數,二是所有英雄竟然找不出一個和美女有瓜葛的,這個是比較有特點的。所謂英雄難過美人關似乎對山東英雄是例外。
現在,在國家領導層里,在各個省級單位的四大領導班子里,山東籍貫的領導最多。其次是靠上海發家的浙江人最多。而山東籍里以膠東最多,這個主要是當年驍勇善戰的膠東子弟兵的原因,在這個關系網里,膠東人發跡了。我個人估計,未來的中國政壇里,如果真有天實行民主大選了,山東人應該出領導,而且能出不少,多數是保守黨的領導;而社會黨的領導是湖南能出很多。這個是由於多數山東人保守,多數湖南人喜歡煽動煽情而又熱衷政治的原因。所以說,當年台灣的王永慶因反台獨說過,無論山東人還是湖南人,都是中國人。其實就是因為山東和湖南人都性格鮮明的原因。
山東出不了皇帝, 「江南的才子,山東的相,陝西的黃土埋皇上」,山東歷史以來就沒有出過正兒八經的皇上,這是山東人最大的心結之一;
山東也不適合當起義的首選之地,歷史上以山東為根據地起家成功的也就一個曹操,可惜最終沒有統一全國;
山東少詩人領袖、陰謀家、大商人、美酒、雄兵(好像只有 春秋戰國的齊技擊、本朝部分精兵、曹操的青州兵、岳家軍的部分精兵、齊王韓信擊敗項羽的齊軍、唐右威衛將軍孫仁師在朝鮮破倭兵的7000齊兵);
山東多聖人、將相、好漢、響馬、孝子(24孝的故事中有10個發生在山東)。
若以古今名人數量而論,當以地處中原的河南為最,遠邁諸省;而山東仍然被很多中國人和大多數的外國人認為是中國第一文化大省,我認為其理由如錢穆所指出的那樣:「中國各地區的文化興衰,時時在轉動,比較最能長期穩定的,應該首推山東省。若把代表中國正統文化精神的,譬如西方的希臘,則在中國首先應推山東人。自古迄今,山東人比較最有做中國標准人的資格。他們最強韌、最活躍;大聖人、大文學家、大軍事家、大政治家,各種偉大典型的人物都有。既能平均發展,還能長時期維持不墜。」
中國200年文明看上海,500年文明看北京,2000年文明看陝西,3000年文明看山西,4000年文明看河南,5000年文明就要看山東而已!
地域自豪感強烈
山東是儒家創始人孔子和孟子的故鄉,山東人常以「與聖人同鄉」為榮,酷愛自己的家鄉。中國有兩個地方的人愛誇自己的家鄉:一是山西人,愛唱《人說山西好風光》;一是山東人,愛唱《誰不說俺家鄉好》。
弊端
其民受益於其地,也受制於此。譬如多數山東人鄉土觀念凝重、官本位意識濃厚、盲目服從上級,商業意識滯後、思想相對保守,固守其方言令外人感覺土氣,豪爽過激令人感到不夠禮貌等。
山東近現代次要地位的最大悲劇就是自主意識不強,老是跟在其它地域人的屁股後面跑,不能與時俱進!(這個問題貌似自北宋以後就存在)
好像自三國以來,山東人大多呈現的情況是:在內而弱,在外而強,豈不怪哉?!!!
山東的GDP雖然很高,但水分太大,山東整體還是「國富民窮」,消費上跟廣東、江蘇不能比。
這里給出的山東人的選擇的標準是:
一)出生地是山東,故2歲就隨母嫁到鄒平的范仲淹、祖上都是濟南人的王莽、父母都是山東人的丁肇中、祖籍山東的檀道濟、顏真卿、劉穆之、封地在蘭陵的蘭陵王、祖籍齊國的荊軻等不能入選,就算是山東文化的代表人物也不入選,如武松、管仲、荀子、韓復榘、鄭板橋、王景等,但出生於山東的曹植、冉閔、文成公主入選。
二)有想當的名氣或者是代表性人物,比如說漢哀帝,實在是人渣一個,但他是山東唯一的一個正統的皇帝,故入選。
三)可能在當時名氣大,但知名度實在太低的人不如選。實在是人太多了,據專家統計,一部《二十四史》,涉及到的山東人有2000名之多。
四)如果是以群體出現的只選擇代表人物:如孔門七十二賢,大多是山東人,故只選幾人;另如稷下學宮、秦漢游俠、隋唐好漢、梁山好漢、24孝子(山東10個)、鐵道游擊隊、地雷戰等。
五)爭議實在太大的不如選:如劉秀、董永。他們出生地的距離相距太遠,無法判斷。上古時期的人物不在此例,但也是認可度大的入選。
六)此人當時屬於山東,但後來劃出去的不算,如馬本齋、馬永貞、范築先等(雖然在有的電視劇上稱他們為山東人,實際上現在他們已是河北人)。
七)保證女性的上榜率
八)保證各行業的覆蓋率
九)因歷代山東多農民起義,故起義領袖盡量包括。
上古時期:(山東文化的蓬勃發展時期,鳳文明高度發達,文明發達程度最高,炎黃蚩尤時代東夷文化較中原文化發達。當炎黃聯盟與蚩尤發生戰爭之時,炎黃部族使用石制兵器,而蚩尤使用金屬兵器,故而可以推測黃帝的西戎部族處於石器時代,而蚩尤的東夷部族已經進入青銅時代,因此,我們必須承認,上古時代華夏族的統治部族西戎族落後於東夷族的事實。)
太昊: 上古東夷部族的祖先和首領,山東西南部或西部人,鳳文化的創造者(一般認為鳳文化的發達程度略高於龍文化,但龍鳳經過了幾千年的戰爭,最後敗給了龍文化,伏羲是龍文化的創造者,在先秦可靠的典籍中,言太昊則不言伏羲,言伏羲則不言太昊,太昊與伏羲並無任何瓜葛。)山東被稱為太昊、少昊之地。東夷是上古在中原可堪與華夏抗衡的部族,它與華夏的交往十分頻繁,並創造了燦爛的殷商文化,太昊時代應該在大汶口文化晚期。
少昊: 中國五帝之首, 山東濟寧市曲阜人,華夏部落聯盟的首領,同時也是東夷族的首領,遠古時羲和部落的後裔。中國贏姓及其秦、徐、黃、江、李等數百個姓氏的始祖,少昊時期是鳳文化繁榮鼎盛時期,鳳文化和龍文化是中華華夏文化的兩大支柱,中華民族既是龍的傳人,又是百鳥之王——鳳的傳人。主要活動於今山東菏澤、濟寧一帶,擅於治水、農耕。少昊氏最初立國於今山東日照一帶,後來建都曲阜。
蚩尤: 中華三祖之一, 山東西南部人, 上古十大魔神之首,漢民族三大種族群之一東夷部落的首領,是以山東大汶口、龍山文化為核心的東部地區的先祖,活動在山東西南部。齊地八神中的兵主,因在涿鹿之戰中與黃帝交戰而聞名,他在戰爭中顯示的威力,使其成為戰爭的同義詞,尊之者以之為戰神,斥之者以之為禍首。他也是苗族的遠祖之一,其活動年代大致與華夏族首領炎帝、黃帝同時。死後葬在古代九大名澤之一的大野澤東西兩邊(即今山東菏澤巨野和山東濟寧汶上境內)均有其墓。《史記》記載了這兩處。
舜: 五帝之一, 山東菏澤市鄄城人,一說山東濟南人,東夷之人,生於姚墟,在山東菏澤市鄄城縣境內的雷澤東十三里,(一說生於諸馮,即今山東諸城)都城在蒲阪(今山西永濟)。《太平環宇記》載:「濮州,今治鄄城縣。古昆吾舊壤,顓頊遺墟。」《呂氏春秋》載:「堯葬谷林,舜耕於歷山,陶於河濱,漁於雷澤「。谷林、河濱、雷澤、歷山均在菏澤境內。《左傳》載:茫茫禹跡,畫為九州。夏商時天下分為九州。鄄城屬古兗州之域。
皋陶: 上古四聖之一, 山東濟寧市曲阜人,司法鼻祖,皋陶、堯、舜、禹被後人尊為「上古四聖」。東夷部落的首領,生於曲阜少昊之墟。生活在公元前(大約2280一2170年)原始社會末期和奴隸社會初期,當時在晉南一帶的堯、舜、禹等部落與皋陶在山東的東夷部落聯盟結成強大的聯盟,形成了華夏諸國的核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法官.
伯益: 秦和趙君主先祖, 山東西南部人, 嬴姓,大約出生於公元前21世紀,出生地大約位於今天的山東省的西南部中原地區。傳說,他能領悟飛禽語言,被尊稱為「百蟲將軍」。在他的帶領下,我國早期先民學會了建築房屋,鑿挖水井。
夏商西周時期:(山東文化的蓬勃發展時期,東夷文明和華夏文明 激烈碰撞、高度融合;商起自東夷,又融合中原,故自商朝起,中原文化超越東夷文化)
後羿: 夏時東夷有窮氏部落首領、箭神, 山東東部人,後羿代夏,使太康失國。後羿所部的有窮氏當是山東半島的一個部落,我國古代把東方民族稱為東夷。史書記載,弓箭的發明在東夷,後羿射日的傳說就發源於德州,所以德州被譽為太陽城,並被國際上認可。
少康: 夏朝國君, 山東濟寧市任城區人。史有 少康復國。當寒浞攻殺後相之時,其妻後緡東逃至魯西南母家有仍氏之地,生下遺腹子少康。
伊尹: 商元聖, 一說商時有莘國(今山東菏澤市曹縣北)人,一說出生於莘之野(今河南省欒川縣),一說出生於空桑之野(今山東菏澤市東明縣),名伊,一說名摯,夏末商初人。他開始當做飯奴隸,後提為廚師。後湯娶有莘氏之女為妃,伊尹作為陪嫁奴隸到商,後輔佐商湯王建立商朝,被後人尊之為中國歷史上的賢相,奉祀為「商元聖」,是歷史上第一個以負鼎俎調五味而佐天子治理國家的傑出庖人。他創立的「五味調和說」與「火候論」,至今仍是中國烹飪的不變之規。是傑出的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賢能相國、帝王之師、中華廚祖。
盤庚: 商朝第20任君主,山東濟寧市曲阜人,在位期間,他進行了商王朝歷史上一次重要的遷都,將國都從奄(今山東曲阜)遷到殷(今河南安陽西北),史稱「盤庚遷殷」,所以商朝也被稱為殷或殷商。盤庚遷殷後,執行開明的政策,使得社會經濟發展,文化繁榮興盛,人民安居樂業,商王朝出現了中興的局面。
姜子牙:百家宗師, 山東日照市人,政治家、軍事家和謀略家。也稱呂尚,別號飛熊,尊稱太公望,。西周初年,被周文王封為「太師」(武官名),被尊為「師尚父」,輔佐文王,與謀「翦商」。因功封於齊,成為周代齊國的始祖。指揮牧野之戰,著有兵法《六韜》。留下「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等千古美談。歷代典籍都公認他的歷史地位,儒、道、法、兵、縱橫諸家皆追他為本家人物,被尊為「百家宗師」。
❷ 胡國運是憑借什麼被追授「全國模範法官」的
自然是憑借著工作地認真態度,過硬地專業素質,甘於奉獻地工作精神,公正廉潔的優秀品格,才能贏的大家的稱贊和追授榮譽。
❸ 歐洲傳奇英雄人物
建議樓主去中世紀吧看看吧
歐洲英雄人物還是很多的
象「紅鬍子腓特烈一世 」,「獅心王查理」,「征服者威廉」,「太陽王路易十四」
先簡單介紹一下「獅心王查理」和「太陽王路易十四」
1157年,理查在牛津的王宮寢殿中誕生了。當時人們或許並沒有注意到,一個如同亞瑟王時的傳奇時代就此宣布了它的開始。被人們稱為「獅心王」的理查一世,他是英國金雀花王朝的第二位國王,也是英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國王之一。他鐵漢般的性格和他短暫42年的神話般經歷,八百多年來一直在世界各地廣為流傳,令人驚嘆。
理查在青年時代就表現出了過人的智慧和魄力,在他統治阿奎丹這一時期就威名遠揚,並且招募了許多能人志士聚集到他的麾下。理查最偉大的成就就是他所領導的十字軍東征(當然,有關他的其他傳奇故事也很多,在以後的文章會提到)。這是一次非同尋常的東征,也是八次東征中故事最精彩,意義最深遠的一次。理查也在此次東征中留下了「獅心王」的美稱。
這次東征的領導者除理查外還包括當時非常著名的「紅鬍子」巴巴羅薩和法王腓力二世,他們分兵三路向耶路撒冷進軍。意外的「紅鬍子」在小亞細亞落水淹死,腓力二世也有著他的不良居心。所以後期可以說是理查孤軍奮戰。但這次艱苦卓絕的戰斗卻更加體現了理查的指揮才能、堅強意志、和驚人的勇氣。在阿卡城和薩拉丁的決戰中,「理查身著黑盔甲,騎著黑戰馬,舉著戰斧率先沖向敵陣,身後是威爾弗萊德爵士帶領的騎兵衛隊。穆斯林將士的頑強拼殺更激起了他的怒火,使他揮舞著戰斧,殺人如麻。狂風撩起他的棕色長發和胡須,沙塵也無奈他那由於憤怒而瞪大的藍色、明亮的眼睛。」阿卡城的著名勝利使理查獲得了「獅心王」的稱呼,並且使薩拉丁大為震驚,趕緊加強了對耶路撒冷的保護。
然而,不幸的事情發生了,理查的身邊總是圍繞著一群別有用心的人。那些所謂的朋友、兄弟總是在他意想不到的時候從背後刺他一劍。相反,他的部下甚至對手卻對他十分誠懇。腓力二世裝病回到法國後不久就開始針對英國採取報復行動。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變故,理查經過反復分析之後,捂住了他看到耶路撒冷的眼睛,以洗卻不能征服這里的恥辱,同時迅速撤回了英格蘭。
在這次東征途中,理查征服了塞普勒斯和巴勒斯坦的沿海地區。這使得十字軍獲得了自由出入中東的權利。他還結識了薩拉丁的弟弟阿迪爾,並且將他的妹妹喬安娜許配給了這位有遠見的年輕人。他們這兩位歐洲國王和穆斯林國王的友誼也一直被傳為美談。理查所指出的各教之間在相互平等的前提下尋求各自發展的觀點,對後世的影響很大,人們一直將其作為一條基本原則而奉行至今。
1199年,獅心王平靜的離開了,當時他正在平定叛亂,卻意外的被箭射中了左胸。他甚至欣賞著那隻箭,稱贊著那位射手的勇氣。
42歲的理查,帶著自己的遠大抱負與世長辭了。他的遺體被送到豐特夫羅修道院,葬在他父親亨利二世的身旁。在他死後,描寫他創造的業績的詩歌就如雨後春筍般的遍地而生。他很快就成為了一個傳奇人物。他被視為一位模範國王,謹慎、英明、仁慈,具有人民從一個國王身上所能期望的一切,而且還是個英勇善戰的武士。
法蘭西國王路易十四(1638—1715),史稱路易大帝。他親政55年(1661—1715),是法國專制制度極盛時期,在他的統治下,法國一度統治歐洲,伏爾泰曾把這個時期稱為「路易十四的世紀」。
路易十四非常熱愛舞蹈藝術。他從少年起就每天接受舞蹈訓練,長達20年之久。他13歲起便在芭蕾舞劇《卡珊德拉假面舞會》中擔任角色,32歲時他連續在26部大型芭蕾舞劇中擔任主角。只是他到了中年,感覺自己體重增加,舞姿不如過去優美,才停止參加演出。但是,他一直是舞蹈藝術的熱心贊助者和支持者。他於1661年,要求他的舞蹈教師波尚(Pierre Beauchamps)建立芭蕾基本動作規范,規定手臂和腳的基本部位和各種動作的式樣。同年,在他的主持下,又建立了皇家舞蹈學院。他親自批准了皇家舞蹈學院的章程和建院所需的經費,提供了充足的物質條件。由此而建立的芭蕾的基本技巧和訓練體系歷經幾個世紀發展至今,仍是如今各個國家、各個派系芭蕾藝術的基礎。他還要求他的朝臣們都要參加跳舞,並要求他們的舞蹈風格要高貴、典雅。
路易十四之所以重視舞蹈,是因為他認識到藝術可以用來提高他作為君王的威望。他也非常重視自己王者的風度。他認為扮演太陽或阿波羅之類的角色,可以在他身上激發起一種神聖的使命感。由於他曾扮演了芭蕾舞劇《夜》中的太陽的角色,而被人們譽為「太陽王」。
❹ lol英雄聯盟中 榮耀行法官、劍姬、戰爭之影、阿狸 我先買哪個好一點
戰爭之影,兩把多蘭之劍,一把殘暴,主升Q
❺ 法官能幫被告侵奪抗日英雄房產嗎事實證據在百度、論壇多家媒體轉載的「挾嫌報復枉法判案法理不容」文稿
法官的職責來是依法依規做好自自己的本職工作,並不會主觀上去刻意偏袒哪一方。
如今是法治社會,一切都可以按照法律法規來解決問題,而且法理又是無情的,它不會因為你曾經有過多麼偉大的功勛就偏向你,問題到了利用法律解決的時候,一切是冷冰冰。
❻ 我是英雄城市小法官100字作文
我們一題到諾貝爾就會不由自主地想起了炸葯。
炸葯的研製要經過無數次試驗版,而每一次試驗都是非權常危險的,稍不注意,便會發生爆炸事件。終於有一天,實驗室發生爆炸,他的弟弟身亡,父親也成了終身殘疾。但這一切並沒有嚇倒諾貝爾,他決定堅持下去。為了避免不必要的傷亡和破壞,在朋友的幫助下,諾貝爾租了一條大船。在瑞典首都附近的馬拉倫湖上搞實驗。諾貝爾在船上冒著生命危險,進行幾百次的試驗。經過無數次試驗,諾貝爾終於製成了這種炸葯,但對炸葯的爆炸力缺乏正確的判斷,因而進行了一次冒險的試驗。這一天,他把工作人員統統趕出實驗室,自己一人留
❼ 湖南槍殺法官事件引發的思考:朱軍是「英雄」還是「
從近期的事件來看,接連的幼兒園殺人案,派出所砍警察,到在法院槍殺法官,看上版去都是殺人案,但走的是一權條道的路兩邊,這邊是對毫無反抗能力的孩子下手,一邊是界衛深嚴的法院,持法機關,暴力機器。這個現象說明了兩個問題:
1、一部分叫好人的愚昧,冷血,無知,很像魯迅的血饅頭里的人物
2、行凶的人也是極端暴力和血腥,和漫無目標的殺人
3、這個現象還被叫好,會不會被越來越多的人模仿。
4、
想想這個社會還有什麼安全可言。
❽ 填上表示英雄品質的成語 他是一位( )的法官一切秉公辦理從不徇私舞
他是一位( 鐵面無私 )的法官一切秉公辦理從不徇私舞弊 拾到了那麼多的錢他版都沒有動權心
他( 見義勇為)的品質多麼可貴呀
戰鬥打響了戰士們(奮不顧身)地沖向敵人的陣地
即使被送上刑場他也不會說出黨的機密因為她是個( 忠貞不渝 )的革命者
❾ <<東京審判>>中梅博士堅持爭取中國法官的座次有什麼意義
中國雖然是日本侵略戰爭的最大受害國,也是抗日戰爭的主要戰勝國,但由於國力弱小,審判開始時並未受到他國的重視。最後,經過梅汝王敖等人的努力抗爭,才在這一場審判中為中國爭得了一份尊嚴。在此過程中,「法官坐席之爭」尤其顯得蒼涼悲壯。
1946年4月,11國法官齊集東京,正式開庭審判的日子就要到了。但是,各位法官在法庭上的座位將按什麼樣的順序來排列?梅汝王敖對助手說:「任何國際場合,爭座次在所難免,這並非個人名利,而是關系國家、民族地位和榮譽的大事,故應有的位置必須當仁不讓,力爭得到之。」
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憲章沒有明文規定法官席位的次序,但法官座位的排列次序卻極其敏感,衛勃庭長提議法官席次應該按照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慣例來安排,即以美、英、蘇、中、法為序。但是,有的法官當即指出,按照聯合國憲章,安全理事會的5個常任理事國是以中、法、蘇、英、美(按照國名字母先後)為序的。這樣一來,中國和法國法官將坐衛勃的兩旁,而衛勃所倚重的英國和美國法官便不能居於中央席次。於是衛勃庭長又提議:我們不是聯合國的組織,不必按五強居中的慣例來安排,可以適用按國名字母先後為序的辦法。但是,這樣事情就更亂了,因為居中央的將是中、加兩國的法官,而他所希望接近的英、美法官反而離他更遠了。大家爭來爭去,莫衷一是。
微笑傾聽良久的梅汝王敖終於開口:「個人的座次,我本人並不介意,只因與各位同仁一樣,是代表了各自的國家來的,所以我還須請示本國政府。」這一軍「將」得厲害。開庭日期將至,法官們如果都要請示國內而後定,必拖延時日。衛勃忙說:「為確保准時開庭,座次問題必須盡快排定,希望梅先生從大局出發。」
梅汝王敖收斂笑容:「同意庭長盡快排定的意見,但中國代表應排在第二位。中國受日本侵略最深,抗日時間最長,付出犧牲最大,審判的又是日本戰犯。因此,中國理應排在第二。再者,沒有日本的無條件投降,便沒有今日的審判。故我提議,各位都不用爭了,法官的座次,按受降國簽字的順序排列,實屬順理成章。」他接著報了受降典禮上各簽字國的順序:美國、中國、英國、蘇聯、澳大利亞……盡管當時的中國是受侵略之害最深的國家,可國力較弱,俗話說「弱國無外交」,因此對於梅汝王敖的提議,幾個西方國家代表根本不願接受,會場氣氛緊張起來。
梅汝王敖有意以調侃的口吻緩和一下空氣:「如果庭長和大家不贊成這個辦法,那我們就以體重為標准吧,各自過磅,看看各人的體重是多少,重者在前,輕者居後。這樣,我們便可以有一個最公平、最客觀的標准。」
話音剛落,法官們鬨堂大笑。衛勃庭長對梅汝王敖笑道:「梅先生真會講話,是法官,更是個幽默大師。你的辦法很好,但是它只適用於拳擊比賽。我們是國際法庭而不是拳擊比賽場。」
梅汝王敖以笑對笑,綿里藏針:「若不以受降國簽字順序排列,還是按體重排列為好,我即使被排在最末一位,也毫無怨言,對本國政府也算有了交代。政府如果認為我坐在後邊有辱使命,可另派體重者取而代之,再來較量。」顯然,梅汝王敖早已意識到庭長是在千方百計地排擠他,不讓他占據法官第二席。
這個問題就這樣半認真、半玩笑地在正式開庭前的法官會議上被談論來談論去。衛勃庭長既不做出決定,又不願付諸表決,一任其混亂、僵持著。
審判「綵排」前的沖突
直到1946年5月2日,即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正式開庭的前一天,衛勃庭長的真實意圖才暴露出來。5月2日上午,法庭書記官緊急通知各國法官,下午4點舉行開庭儀式預演,到時候要拍照,要穿上正式的法袍。這是法庭做的最後一次隆重的「綵排」。但就在這次「綵排」中,一場尖銳的沖突幾乎差點兒毀掉即將開始的東京審判。
造成這場沖突的原因正是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法官們的座次安排。下午4時,法官們都按要求做好了准備,在法官休息室集合。這時,衛勃庭長突然宣布:法官坐席的次序是美、英、中、蘇、法、加、荷、新、印、菲,並說這是經過盟軍最高統帥同意了的安排。很明顯,英美居中,排擠中國,同時以壓制加拿大作為陪襯(按照受降簽字次序加拿大應排在法國之前)。
衛勃庭長這樣一宣布,大家不禁愕然。中國法官梅汝王敖和加拿大法官麥克杜哥最為憤慨。梅汝王敖當即指出:「這個安排是荒謬的,我絕不接受這種於法無據、於理不合的安排!」說完,他憤然脫下象徵著權力的黑色絲質法袍,欲退出預演,以示抗議。加拿大麥克杜哥法官此時也向衛勃提出了強烈反對。
衛勃看見事情不妙,便親自來到梅汝王敖的辦公室,他婉轉地對梅汝王敖講:「最高統帥要英美法居中的意思無非是因為他們對英美法程序熟識一些,並無歧視中國的意思。中國的席位仍然在蘇、法之上,是五強的中堅。」梅汝王敖說:「這是國際法庭,不是英美法庭,我看沒有英美派居中的必要!假使有這種必要的話,何以加拿大、紐西蘭等英美法系國家的法官又被擠在兩旁?」庭長又說:「照現在的安排,你的近鄰將是美國法官和法國法官,不是那位俄國將軍,這會讓你很愉快的。」
梅汝王敖答道:「我不是為了要愉快而來到東京的。中國遭受日本戰犯們的侵略荼害達50餘年,對中國人來說,審判日本戰犯將是一件沉重嚴肅的任務,絕不是一件輕松愉快的工作。」
爭論至此,庭長的話全都碰了壁,於是他向梅汝王敖發出了威脅:「這是最高統帥的意思。如果因為你拒絕尊重這個安排而使中美關系陷入不愉快的境地,那將是非常遺憾的。你的政府未必同意你的這種行為。」梅汝王敖有些激動:「政府同意不同意是另外一件事,但是我絕不接受這種於法無據、於理不合的安排。我不相信中國政府會同意這個安排。同時,我也懷疑這個安排是否真正是最高統帥做出的。」
衛勃聽了十分尷尬,但他看出梅汝王敖態度堅決,於是他說:「我去同其他兄弟們商量一下,看看大家的意見如何。請你千萬別走,至多10分鍾我就回來。」
不到10分鍾,庭長回到了梅汝王敖的辦公室。他面帶笑容地說:「我已經同其他兄弟們商量過,他們一致認為今天的預演只是臨時性的,非正式的,我們不妨照原定的安排,不必變更。至於明天正式開庭時的安排如何,我們今晚可以開會再討論。」
梅汝王敖覺察出這很可能是庭長的又一個詭計———先造成既成事實,然後借故取消晚上的會議,或者到明天又說最高統帥不同意做任何改變,遵照昨天「行之有效」的辦法。這樣一來,法官的座次就沒有辦法改變了,只能聽從衛勃的擺布。
梅汝王敖當即答道:「預演固然是臨時性的和非正式的,但是許多攝影和新聞記者都等候在審判大廳里,他們必定要攝取許多照片,甚至刊登在報紙上。這些照片很可能傳到中國人民的眼裡,他們看到這種於法無據且與中國榮譽地位不相稱的安排,必然會感到驚訝和憤恨,甚至會責難我軟弱無能。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憲章上雖沒有規定法官坐席的順序,但是我們這個法庭之所以能夠設立,之所以有權審判日本戰犯,是根據日本投降書而來的,按照受降國家簽字的先後次序來安排法官的席位是唯一合法合理的辦法。這個意見我已經在法官會議上講過多次,多數同事並無異議,也沒有人提出過更好的辦法。但是,你始終不願將這個問題付諸表決。我看再開法官會議也是沒有必要的,唯一的辦法是預演時就依照受降簽字次序排列。如果最高統帥不同意,我們明天再開法官會議不遲。倘不如此,我絕不參加。至於我個人,我還得慎重考慮一下。我可以向政府請示,看是否支持我;也可以向政府辭職,另派一個人來接替。這完全是我個人的事情。」說完,梅汝王敖再次做出馬上要離去的姿態。
衛勃自認為毫無破綻的計謀又成了泡影。他焦躁地對梅汝王敖說:「請你務必再等一等,我同其他兄弟們再商量一下就來。」
「小鬍子法官」令世人刮目相看
開庭預演儀式已經推遲了約半個小時,審判大廳里的人們等得有點不耐煩了。此時此刻,沒有人能承擔得起推遲明天正式開庭的嚴重後果,因為這個日期已經向全世界宣布了。
曾經由於蘇聯法官的姍姍來遲,法庭等了很長時間才正常運轉,而且總部和庭長一再宣稱「非候全體法官到齊不擬開庭」。現在雖然蘇聯法官到了,但如果中國法官拒絕出席,那麼按期開庭仍將成為不可能的事情。如果真的發生了不能按期開庭的情況,那必定會引來日本乃至全世界的驚疑和非難,這個責任無論是庭長還是最高統帥都不願意承擔,也承擔不了。基於有這樣的把握,梅汝王敖認為現在是向庭長攤牌的最好時機,因此,他的態度就更加強硬了。
那是令人窒息的10分鍾。當衛勃第三次來到中國法官辦公室的時候,他盯著梅汝王敖一字一句地說:「兄弟們同意你的意見,預演就按受降簽字國次序進行。今晚我把情況報告最高統帥,看他是否同意。」說完便悻悻而去。梅汝王敖於是又脫去大衣,換上法袍,走出自己的辦公室。他一回到法官們中間,預演儀式立即開始。這時已經是下午5時了。
第二天上午9時30分,衛勃庭長在開庭前幾分鍾來到會議室,對等待在那裡的10名法官宣布:「最高統帥已經同意,我們今後的行列和坐席順序就按照昨天預演時的順序來安排。」一個爭論多日、僵持很久的問題終於得到了解決。
在參與審判工作的11國法官中,只有1人比42歲的中國法官年輕。司法界一貫比較注重年資和外表,梅汝王敖因此而留起了上唇胡須,並因此被各國記者稱作「小鬍子法官」。通過座次爭議這件事,大家對梅汝王敖另眼相待。
中國國旗首次插在第一位
目睹中國法官席位之爭的各盟國記者,在遠東國際軍事法庭開庭儀式預演場內,竊竊耳語。在場的上海《申報》記者以自豪的神色告訴外國同行:「中國抗戰長達8年,戰勝日本功勞最大,應當佔有這光榮的一席。」
可見,當時外界對法官座次之爭是非常關注的,但法官之間因國旗位置而發生的爭執卻少有人知。梅汝王敖在日記中記下了這個故事:當11位對日參戰國的法官穿著嶄新的法袍庄嚴地坐在審判席上等待預演開始時,大家都看到在審判席後面插著的參戰國國旗,美國國旗插在第一位,中國國旗插在第二位。中國的法律顧問吳學義一看中國國旗插在第二位,立刻向梅法官打手勢,伸出了右手食指,意思是中國國旗應插在第一位。梅汝王敖看見吳學義的手勢後,馬上心領神會,立即向庭長衛勃提出:「中國國旗應插在第一位。」
美國法官克萊墨十分傲慢地說:「為什麼?」梅法官當即用流利的英語慷慨激昂地闡述了中國軍民自1931年「九•一八事變」,直到1945年8月15日打敗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所付出的巨大犧牲和代價。隨即,中美雙方展開激烈的爭論。美方理屈辭窮,最終做出讓步,中國國旗插在了第一位,美國國旗則移至第二位。這是自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中國代表團出席國際會議有史以來國旗插在首位的第一次!所以,當中國國旗剛剛插在第一位,國內新聞媒介就立即刊發了這一重大新聞,有的報紙還及時刊出「號外」。
審判期間,梅汝王敖法官不喝酒,不打高爾夫,卻每天堅持練「國粹」———太極掌。有一次,法官們出席某個宴會,女主人輪流給11位法官敬酒,轉到梅汝王敖面前時被他婉言謝絕了。女主人笑著向大家說:「我發現,東京的國際法庭總算有一個始終保持清醒的法官,他,就是中國的梅法官。」
摘自《把東條英機送上絞刑架的中國人》梅朝榮編著武漢大學出版社2006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