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令下級法院再審
❶ 民訴指令再審只能指令生效審法院再審么
只能再審一次。 上級人民法院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七條第二款的規定指令指令再審,是上級法院發現下級法院的生效判決裁定確有錯誤,指令下級法院按照
❷ 民事再審高院為什麼不判而指令下級法院再審是為啥
指令下級法院再審的,對再審不服可以向高院上訴。指令再審還可以是給案件更多的審理機會,更有利於查清事實。
❸ 關於民事指令再審。
可以。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一條 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再審申請書之日起三個月內審查,符合本法第一百七十九條規定情形之一的,裁定再審;不符合本法第一百七十九條規定的,裁定駁回申請。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
因當事人申請裁定再審的案件由中級人民法院以上的人民法院審理。最高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裁定再審的案件,由本院再審或者交其他人民法院再審,也可以交原審人民法院再審。
❹ 再審程序中最高法院、高級法院指令再審或者指定再審是用一審還是二審程序
指令再審也是啟動再審程序的一種方式,若上級法院針對二審判決進行再審專,可適用二審程序。若撤銷屬一、二審判決,則按照一審程序進行審理,可上訴。
法律條文
【法規標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指令再審的民事案件應依法作出新判決的批復
【頒布單位】最高人民法院
【發文字型大小】
【頒布時間】1991-3-21
【失效時間】
1991年3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
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
你院冀法(民)〔1990〕157號「關於指令再審的民事案件可否判決維持原判的請示」收悉。經我們研究認為,根據《民事訴訟法(試行)》第一百五十七條、第一百六十條的規定,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發現確有錯誤,有權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下級人民法院應當根據再審所認定的事實,依法作出維持或者撤銷原判決的新判決。再審後作出的新判決,原來是第一審的,當事人可以上訴;原來是第二審的,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上級人民法院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時中止原判決執行的裁定,因再審後作出新判決而失去效力。
❺ 審判監督程序指令再審的下級法院不予受理咋辦
不會出現不予受理的情況。有可能案件歷時較長,有些當事人發生了變化,目前無法立案。版比如權原審一方當事人滅失或死亡,需要等待確定承接主體或繼承人;再審申請追加的當事人,無法取得聯系,不能確定是否存在。如果存在這種情況下予以立案受理,也將無法開展再審審查活動。
❻ 對原判事實不清、證據不足,包括有新的證據證明原判可能有錯誤,需要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的,應當在立案
第十七章 審判監督程序
第三百七十一條 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提出申訴的,人民法院應當審查處理。
案外人認為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侵害其合法權益,提出申訴的,人民法院應當審查處理。
申訴可以委託律師代為進行。
第三百七十二條 向人民法院申訴,應當提交以下材料:
(一)申訴狀。應當寫明當事人的基本情況、聯系方式以及申訴的事實與理由;
(二)原一、二審判決書、裁定書等法律文書。經過人民法院復查或者再審的,應當附有駁回通知書、再審決定書、再審判決書、裁定書;
(三)其他相關材料。以有新的證據證明原判決、裁定認定的事實確有錯誤為由申訴的,應當同時附有相關證據材料;申請人民法院調查取證的,應當附有相關線索或者材料。
申訴不符合前款規定的,人民法院應當告知申訴人補充材料;申訴人對必要材料拒絕補充且無正當理由的,不予審查。
第三百七十三條 申訴由終審人民法院審查處理。但是,第二審人民法院裁定準許撤回上訴的案件,申訴人對第一審判決提出申訴的,可以由第一審人民法院審查處理。
上一級人民法院對未經終審人民法院審查處理的申訴,可以告知申訴人向終審人民法院提出申訴,或者直接交終審人民法院審查處理,並告知申訴人;案件疑難、復雜、重大的,也可以直接審查處理。
對未經終審人民法院及其上一級人民法院審查處理,直接向上級人民法院申訴的,上級人民法院可以告知申訴人向下級人民法院提出。
第三百七十四條 對死刑案件的申訴,可以由原核準的人民法院直接審查處理,也可以交由原審人民法院審查。原審人民法院應當寫出審查報告,提出處理意見,層報原核準的人民法院審查處理。
第三百七十五條 對立案審查的申訴案件,應當在三個月內作出決定,至遲不得超過六個月。
經審查,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二條的規定,決定重新審判:
(一)有新的證據證明原判決、裁定認定的事實確有錯誤,可能影響定罪量刑的;
(二)據以定罪量刑的證據不確實、不充分、依法應當排除的;
(三)證明案件事實的主要證據之間存在矛盾的;
(四)主要事實依據被依法變更或者撤銷的;
(五)認定罪名錯誤的;
(六)量刑明顯不當的;
(七)違反法律關於溯及力規定的;
(八)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可能影響公正裁判的;
(九)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申訴不具有上述情形的,應當說服申訴人撤回申訴;對仍然堅持申訴的,應當書面通知駁回。
第三百七十六條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可能改變原判決、裁定據以定罪量刑的事實的證據,應當認定為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二條第一項規定的「新的證據」:
(一)原判決、裁定生效後新發現的證據;
(二)原判決、裁定生效前已經發現,但未予收集的證據;
(三)原判決、裁定生效前已經收集,但未經質證的證據;
(四)原判決、裁定所依據的鑒定意見,勘驗、檢查等筆錄或者其他證據被改變或者否定的。
第三百七十七條 申訴人對駁回申訴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訴。上一級人民法院經審查認為申訴不符合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二條和本解釋第三百七十五條第二款規定的,應當說服申訴人撤回申訴;對仍然堅持申訴的,應當駁回或者通知不予重新審判。
第三百七十八條 各級人民法院院長發現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確有錯誤的,應當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是否再審。
第三百七十九條 上級人民法院發現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確有錯誤的,可以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正確但適用法律錯誤,或者案件疑難、復雜、重大,或者有不宜由原審人民法院審理情形的,也可以提審。
上級人民法院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的,一般應當指令原審人民法院以外的下級人民法院審理;由原審人民法院審理更有利於查明案件事實、糾正裁判錯誤的,可以指令原審人民法院審理。
第三百八十條 對人民檢察院依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抗訴的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抗訴書後一個月內立案。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區別情況予以處理:
(一)對不屬於本院管轄的,應當將案件退回人民檢察院;
(二)按照抗訴書提供的住址無法向被抗訴的原審被告人送達抗訴書的,應當通知人民檢察院在三日內重新提供原審被告人的住址;逾期未提供的,將案件退回人民檢察院;
(三)以有新的證據為由提出抗訴,但未附相關證據材料或者有關證據不是指向原起訴事實的,應當通知人民檢察院在三日內補送相關材料;逾期未補送的,將案件退回人民檢察院。
決定退回的抗訴案件,人民檢察院經補充相關材料後再次抗訴,經審查符合受理條件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第三百八十一條 對人民檢察院依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抗訴的案件,接受抗訴的人民法院應當組成合議庭審理。對原判事實不清、證據不足,包括有新的證據證明原判可能有錯誤,需要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的,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一個月
❼ 提審及指令再審的方式和條件有哪些
(一)提審和指令再審適用的情形
發現下級法院生效的裁判確有錯誤,上級法院是決定提審還是決定指令再審呢?現行刑事訴訟法沒有作出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305條規定:「最高人民法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可以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對於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正確,但是在適用法律上有錯誤,或者案情疑難、復雜、重大的,或者有其他不宜由原審人民法院審理的情況的案件,也可以提審。」但是,這樣的規定並不具體。
按照人民法院審理審判監督程序的審理規定,從再審案件判決、裁定的不同錯誤形式,來確定提審的形式或指令再審的形式。如果原審裁判是二審裁判,上級人民法院可以提審,也可以指令原二審法院再審。如果原審裁判是一審裁判,應指令再審而不宜提審。因為按照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理的案件,如果原來是一審案件,應當依照第一審程序進行審理,所做的判決和裁定可以上訴、抗訴;如果原來是二審案件,或者是上級人民法院提審的案件,應當依照第二審程序進行審判,所作的判決和裁定,是終審的判決和裁定。「劉涌涉黑案件」,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生效裁判後,最高人民法院以對劉涌的判決不當為由,採取了提審的方式,所作出的判決即發生法律效力。
(二)決定提審和指令再審的主體
此問題現行法律沒有作出規定,理論界對此問題有不同的看法。一種觀點認為,先由承辦人員調卷審查,然後提出意見提交合議庭研究。認為原裁判確有錯誤,則提出提審改判或指令再審的具體意見,報經院長同意。如院長認為必要,再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第二種觀點認為,由合議庭審查,經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才能提起。理由是,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生效裁判的審查,是行使審判監督權,應組成合議庭進行,並必須經過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才能提審或指令再審。
人民法院是決定提審和指令再審的主體,在具體的運作中先由院長提起,交審判委員會決定,最終形成代表法院意見的,以法院的名義決定提審和指令再審。理由如下:
1、按照我國刑事訴訟法和人民法院組織法的規定,院長不是行使審判權力的審判組織,不能以個人名義對案件作出處理決定。因而院長決定提審和指令再審是不符合立法規定的。
另外法律規定最高人民法院對各級人民法院、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有權提審或者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是把提審或者指令再審的權利賦予作為一個整體的最高人民法院或上級人民法院,並未給予院長個人。
2、這是由人民法院實行集體領導的性質所決定的。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是否需要變更,是由上級人民法院直接糾正,還是交由下級人民法院再審,應當由對審判工作實行集體領導的審判委員會代表人民法院的整體利益來討論決定,以人民法院的名義作出最終決定。
❽ 刑事訴訟法中指令再審可以是哪些法院
1、最高人民法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上級人民回法院對下級人民答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有權提審或者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
也就是說這里的下級法院包括基層法院、中級法院、高級法院。
2、人民檢察院抗訴的案件,接受抗訴的人民法院應當組成合議庭重新審理,對於原判決事實不清楚或者證據不足的,可以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
也就是說這里的下級法院包括基層法院、中級法院、高級法院。
3、綜上所述,有權指令再審的法院的法院包括最高院、高級法院、中級法院;被指令再審的法院包括最高院除外的高級法院、中級法院、基層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