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官禁止條款

法官禁止條款

發布時間: 2021-03-02 13:50:01

❶ 為什麼法官可以禁止辯護人援引某些法律條文

法官不可以禁止辯護人援引法律條文,如果出現這樣的情況是違法的,如果法院的法官,違法判決可以向上級法院上訴。

❷ 法官不按法律法規判案怎麼辦

如果對審判結果不服的話,可以在上訴期限內提出上訴。如果確有證據證實法官有違法行為的話,可以向當地法院或者監察機關反映。但是如果有誣告陷害的話,可能會涉嫌刑事犯罪。

❸ 法官不按法律條款判怎麼辦

找到他的證據,然後控告到檢察院或者紀委!

❹ 法官是否有權拒絕審判

法官不得以法無明文規定而拒絕裁判(簡稱禁止法官拒絕裁判)回,這是法治社會的一項原則。答但不知什麼原因,耳邊卻充滿了這樣的信息,當公民權益受到侵犯,因為種種原因,法院不受理。從事理上講,法院經費最終來源於納稅人,公民作為納稅人繳納了稅款,也就是購買了服務,法院沒有理由不受理。國家設立法院,壟斷了司法救濟的途徑,公民發生糾紛,法院不受理,那讓公民找誰呢?也許,法國民法典第4條的規定,對當下的中國、對太平家園業主與物業公司糾紛的解決有著重要的價值:法官借口法律無規定、規定不明確或不完備而拒絕審判者,得以拒絕審判罪追訴之。

❺ 呃,求專業解答,法律中的禁止拒絕裁判原則應該怎樣解釋

西方有法諺:「法官不能拒絕裁判」。在民事審判活動中,法官不能以法回無明文規定為由拒答絕裁判。18世紀法國法學家孟德斯鳩在其《論法的精神》一書中也對此作了描述:「法律明確時,法官遵循法律;法律不明確時,法官則探求法律的精神。」因此,在出現法律規則適用的真空時,就需要有不同等級的法律適用准則以處理民事糾紛。

❻ 為什麼中國的法律條款在法官的眼裡可以任意去踐踏

不能絕對地說,法官踐踏法律的案例也是極個別的。在老百姓看來,法官的隨意性很大,一樣的案件,一樣的數額,判的刑期卻會相差很大,這種情況就說法官踐踏了法律有很大的偏頗。實際上,這是個立法的問題。最近我也在考慮,我們行政機關的腐敗,權力的泛濫,司法機關判案的隨意性,與我們的立法應該存在著一定的關系。意思是在我們的立法過程中,出發點是好的,在紛繁復雜的社會情況下,賦予執法機關很大的自由裁量權,同時為了保持法律的相對穩定,有些規定也是超前的。然而,這些因素卻導致了我們的法條過於寬泛,賦予執法機關的自由裁量權過大,造成的結果是,執法機關怎麼做都是合法的,守法的公民卻是怎麼做都不能達到法律規定的要求,或者要達到規定的要求,守法的成本畸高。舉個例子,我們的稅法,稅務部門每年年底都要舉行一次稅務大檢查,而且報道都說通過稅務大檢查收繳了多少多少稅款。這說明了什麼?當今社會,有幾個單位不想著能少繳點,就少繳點,又有幾個單位能做到依照稅法的規定在依法納稅?既然大家都做不到的規定,立法機關為什麼不就訂得大家都能做到的呢?這不就同時賦於了稅務機關隨時可以找任何一個從事經營的單位查查?同時,哪一個經營的單位不想與稅務機關搞好「關系」?在我們國家,可以說所有的行政機關,執法機關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著與稅務機關一樣的情況,我們的官員能不腐敗嗎?又干嗎不腐敗啊!
與守法的成本畸高相反,違法的成本卻是畸型地低。BP在墨西哥灣漏油,被罰了幾百億的美元,中海油在勃海灣漏油,卻說罰20萬元人民幣......。一方面是守法的成本畸高,一方面是違法的成本畸低,那你的法律有什麼用,誰會去遵守啊。
扯得遠了,對你的問題,實際上也是我們的法律制訂過程中,對某一種刑罰定的幅度較大,如: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等,留給法官的自由裁量權太大。判三年是合法的,判七年也是合法的。如果應該判四年的,你枉法裁判,判你七年,但法官並沒有違反法律,所以不能說任意踐踏法律,只能說也是腐敗的一種表現。

❼ 法官不得拒絕審判

因為在房產商品化,購房熱潮上升、業主日益增多的今天,人們不能不憂慮業主的權利如何得到保障。在物業公司與業主矛盾四起的背景下,人們希望藉此案形成恰當的模式,然而昌平法院的裁判不禁令人失望。
我們先來分析一下法院的理由。昌平法院認為,根據《物業管理條例》規定,業委會是業主大會的執行機構,其享有的四項法定職權中,並未規定其有提起訴訟的權利,且本案中太平家園業委會也未向法庭提交業主大會賦予其起訴權的證據。

所以太平家園業委會以自己的名義作為原告提起訴訟,既沒有法定職權,又無業主大會授權,其起訴不符合起訴條件。

這種邏輯顯然值得商榷:其一,業委會是業主大會的執行機構,作為執行機構,其起訴根本無須業主大會授權。執行機構不是受託代理機構,它是業主大會選舉產生的、維護業主利益的日常代表機構,為了維護業主利益提起訴訟不需要業主的授權,或者說業主對他們的選舉本身就是授權。

其二,業委會提起訴訟的權利並不是《物業管理條例》賦予的。《物業管理條例》是管理法,而不是對公民的「授權法」。公民的權利來自於作為人的尊嚴,業委會的權利來自於社會需要,一個人或組織提起訴訟的權利來自於其利益受到損害。法律至多隻是確認人們的權利,而不是賦予權利。是保護公民權利使得法律有了「生命」,是法律保護公民權利而使其有了「靈魂」,談論法律賦予公民權利可以說是本末倒置。

法官不得以法無明文規定而拒絕裁判(簡稱禁止法官拒絕裁判),這是法治社會的一項原則。但不知什麼原因,耳邊卻充滿了這樣的信息,當公民權益受到侵犯,因為種種原因,法院不受理。從事理上講,法院經費最終來源於納稅人,公民作為納稅人繳納了稅款,也就是購買了服務,法院沒有理由不受理。國家設立法院,壟斷了司法救濟的途徑,公民發生糾紛,法院不受理,那讓公民找誰呢?也許,法國民法典第4條的規定,對當下的中國、對太平家園業主與物業公司糾紛的解決有著重要的價值:法官借口法律無規定、規定不明確或不完備而拒絕審判者,得以拒絕審判罪追訴之.

❽ 法官有權禁止公民代理訴訟案件嗎

有明確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五十八條 當事人、法定代專理人可以委託一至二人作為屬訴訟代理人。

下列人員可以被委託為訴訟代理人:

(一)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

(二)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

(三)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

❾ 制裁法官的條款

如果LZ指的是因司法裁判而制裁法官的話,那麼目前沒有專門制裁法官的某部法律文回件,但刑法許答多罪行都是針對法官的。在刑法第八章貪污賄賂罪,第九章瀆職罪都有專門針對司法工作人員的罪名,如刑法399條的徇私枉法罪、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執行裁決裁定失職罪、枉法仲裁罪等等。當然凡是使用語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罪名也包括法官和檢察官,如貪污罪等。

當然最高檢最高法自己有法官和檢察官准則,但裡面針對違法行為的處分都是內部處分,是行政上的了。如降獎金,降官階等等。

❿ 中國的法官能否解釋法律條文

民訴法中的「公平、合理原則」,大概有點這種意思,但絕對不是「法官解釋法律條文」。「兩高」有權解釋法律,法官應當是「適用法律」。

熱點內容
道德的缺點 發布:2025-08-15 10:29:59 瀏覽:425
伊春法院網 發布:2025-08-15 10:22:08 瀏覽:852
下列對勞動法上勞動就業的理解正確的是 發布:2025-08-15 10:20:51 瀏覽:131
交通法規2019交通事故 發布:2025-08-15 10:12:08 瀏覽:666
行政法直屬同一領導如何理解 發布:2025-08-15 10:05:02 瀏覽:446
在線求助律師 發布:2025-08-15 09:54:34 瀏覽:358
行政法非政府組織 發布:2025-08-15 09:49:31 瀏覽:346
黑龍江省供熱報停條例 發布:2025-08-15 09:33:54 瀏覽:955
浙江師范大學法律碩士 發布:2025-08-15 09:25:22 瀏覽:937
紹興法律咨詢電話 發布:2025-08-15 09:25:12 瀏覽: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