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劉靜坤法官簡介

劉靜坤法官簡介

發布時間: 2021-03-02 18:56:55

① 最近刑事訴訟制度改革有哪些

央廣網北京月10日消息(記者孫瑩)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司法部共同會簽的《關於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的意見》今天上午全文發布,《意見》共21條。此項改革,是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部署的重大改革任務,對於發揮好審判特別是庭審在查明事實、認定證據、保護訴權、公正裁判中的重要作用,嚴格偵查、起訴環節的辦案標准,防範冤假錯案發生、促進司法公正,具有重要意義。
《意見》第一條指出:「未經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應當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保證准確、及時地查明犯罪事實,正確應用法律,懲罰犯罪分子,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
偵查是刑事訴訟的基礎,證據是刑事訴訟的核心。最高人民檢察院公訴廳副廳長張相軍分析:「從近年來糾正的重大冤假錯案看,往往都存在嚴重的刑訊逼供、非法取證行為。」
這次《意見》立足於對刑訊逼供、非法取證早發現早排除,規定了諸多制度機制。
張相軍表示,首次提出探索建立重大案件偵查終結前訊問合法性核查制度,對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和人民檢察院偵查的重大案件,由人民檢察院駐看守所檢察人員訊問犯罪嫌疑人,核查是否存在刑訊逼供、非法取證情形,並同步錄音錄像。經核查,確有刑訊逼供、非法取證情形的,偵查機關應當及時排除非法證據,不得作為提請批准逮捕、移送審查起訴的根據。
最高人民法院刑三庭法官法學博士劉靜坤認為,證據裁判是刑事訴訟的基石性原則。「從審判程序來講,證據只有經過法庭查證屬實,才能作為定案的依據。這也是一個硬性的要求。」
《意見》有多條規定強調疑罪從無原則,要求:「人民法院作出有罪判決,對於證明犯罪構成要件的事實,應當綜合全案證據排除合理懷疑,對於量刑證據存疑的,應當作出有利於被告人的認定。」 「證據不足,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按照疑罪從無原則,依法作出無罪判決。」 劉靜坤分析,非法證據的認定標准將進一步明確。「更准確地界定『刑訊逼供』,明確『威脅、引誘、欺騙方法取得證據』的一些規則。」

熱點內容
勞動法員工賠償 發布:2025-08-15 10:38:35 瀏覽:592
道德的缺點 發布:2025-08-15 10:29:59 瀏覽:425
伊春法院網 發布:2025-08-15 10:22:08 瀏覽:852
下列對勞動法上勞動就業的理解正確的是 發布:2025-08-15 10:20:51 瀏覽:131
交通法規2019交通事故 發布:2025-08-15 10:12:08 瀏覽:666
行政法直屬同一領導如何理解 發布:2025-08-15 10:05:02 瀏覽:446
在線求助律師 發布:2025-08-15 09:54:34 瀏覽:358
行政法非政府組織 發布:2025-08-15 09:49:31 瀏覽:346
黑龍江省供熱報停條例 發布:2025-08-15 09:33:54 瀏覽:955
浙江師范大學法律碩士 發布:2025-08-15 09:25:22 瀏覽: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