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公布的被執行人
⑴ 什麼情況下法院會公布「失信被執行人」
首先,欠錢不還屬於民事糾紛,一般不會被追究刑事責任。其次,債權人向回法院提答起訴訟勝訴之後,如果債務人在履行期未履行法院判決,債權人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法院在受理強制執行時,會依法查詢債務人名下的房產、車輛、證券和存款。另外債務人名下沒有可供執行的財產而他又拒絕履行法院的生效判決,則會有逾期還款等負面信息記錄在個人的信用報告中並被限制高消費及出入境,甚至有可能會被司法拘留。如有能力而拒不執行法院生效的判決的,可能涉嫌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應當承擔刑事責任。《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規定,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
⑵ 法院被執行人信息查詢
直接進入這個網路: http://xing.court.gov.cn/search/
⑶ 中國法院網-被執行人信息查詢
全國法院被執行人信息查詢中案件狀態顯示:
「已結」是表示本次執行程序已經終結。
「執行中」是指通過申請執行人的申請,法院受理並啟動了執行程序,執行工作處於執行程序的運行中,尚未執行終結。
(3)法院公布的被執行人擴展閱讀:
第十一條 申請執行人以被執行人一方不履行執行和解協議為由申請恢復執行,人民法院經審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恢復執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裁定不予恢復執行:
(一)執行和解協議履行完畢後申請恢復執行的;
(二)執行和解協議約定的履行期限尚未屆至或者履行條件尚未成就的,但符合合同法第一百零八條規定情形的除外;
(三)被執行人一方正在按照執行和解協議約定履行義務的;
(四)其他不符合恢復執行條件的情形。
第十九條 執行過程中,被執行人根據當事人自行達成但未提交人民法院的和解協議,或者一方當事人提交人民法院但其他當事人不予認可的和解協議,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五條規定提出異議的,人民法院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和解協議履行完畢的,裁定終結原生效法律文書的執行;
(二)和解協議約定的履行期限尚未屆至或者履行條件尚未成就的,裁定中止執行,但符合合同法第一百零八條規定情形的除外;
(三)被執行人一方正在按照和解協議約定履行義務的,裁定中止執行;
(四)被執行人不履行和解協議的,裁定駁回異議;
(五)和解協議不成立、未生效或者無效的,裁定駁回異議。
⑷ 全國被法院執行人員名單
失信被執行人名單是指《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公布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的若干規定》(2013年7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582次會議通過) 第一條規定中所指的「被執行人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的六類人名單,
即:被執行人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將其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依法對其進行信用懲戒。
其中包括:
以偽造證據、暴力、威脅等方法妨礙、抗拒執行的;
以及以虛假訴訟、虛假仲裁或者以隱匿、轉移財產等方法規避執行的;
還有涉及違反財產報告制度的;
另外對於違反限制高消費令的;
被執行人無正當理由拒不履行執行和解協議的;
最後是關於其他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的。
目前網路與中國人民最高法院的官網的數據已經完成了對接了。現在只需要通過網路搜索「失信被執行名單」就能夠獲得查詢系統,再輸入相關的姓名或者身份證號,就能夠獲得相關的失信情況,其次是到最高人民法院官網,查詢,流程也比較簡單。
⑸ 最高人民法院網公布的被執行人名單與失信被執行人名單有什麼區別
失信被來執行人名單是指《最高人源民法院關於公布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的若干規定》(2013年7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582次會議通過) 第一條規定中所指的「被執行人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的六類人名單,
即:被執行人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將其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依法對其進行信用懲戒。
其中包括:
以偽造證據、暴力、威脅等方法妨礙、抗拒執行的;
以及以虛假訴訟、虛假仲裁或者以隱匿、轉移財產等方法規避執行的;
還有涉及違反財產報告制度的;
另外對於違反限制高消費令的;
被執行人無正當理由拒不履行執行和解協議的;
最後是關於其他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的。
目前網路與中國人民最高法院的官網的數據已經完成了對接了。現在只需要通過網路搜索「失信被執行名單」就能夠獲得查詢系統,再輸入相關的姓名或者身份證號,就能夠獲得相關的失信情況,其次是到最高人民法院官網,查詢,流程也比較簡單。
⑹ 失信被執行人 一般是指什麼情況下法院才公布
失信被執行人,是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被人民法院列為失信人征誡名單的被執行人。
被執行人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將其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依法對其進行信用懲戒。
(一)以偽造證據、暴力、威脅等方法妨礙、抗拒執行的;
(二)以虛假訴訟、虛假仲裁或者以隱匿、轉移財產等方法規避執行的;
(三)違反財產報告制度的;
(四)違反限制高消費令的;
(五)被執行人無正當理由拒不履行執行和解協議的;
(六)其他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的
可以對失信被執行人採取的行為:
一是禁止部分高消費行為,包括禁止乘坐飛機、列車軟卧;
二是實施其他信用懲戒,包括限制在金融機構貸款或辦理信用卡;
三是失信被執行人為自然人的,不得擔任企業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等。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公布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的若干規定》(2013年7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582次會議通過)
第四條規定: 記載和公布的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應當包括:
(一)作為被執行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組織機構代碼、法定代表人或者負責人姓名;
(二)作為被執行人的自然人的姓名、性別、年齡、身份證號碼;
(三)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和被執行人的履行情況;
(四)被執行人失信行為的具體情形;
(五)執行依據的製作單位和文號、執行案號、立案時間、執行法院;
(六)人民法院認為應當記載和公布的不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其他事項。
⑺ 如何查詢法院被執行人信息
直接進入這個網路: http://xing.court.gov.cn/search/
⑻ 法院被執行人是什麼意思
法院被執行人也指失信被執行人,是指被執行人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俗稱老賴。
2013年11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執行局與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明確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納入徵信系統相關工作操作規程。
2018年7月10日,據最高人民法院新聞發布會,全國已有280萬失信被執行人迫於信用懲戒壓力自動履行了義務。
2018年5月1日起,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文明辦、最高人民法院、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稅務總局、證監會、中國鐵路總公司等八部門聯合發布,對特定嚴重失信人限制乘坐火車、飛機、出入境等,做出規定。
(8)法院公布的被執行人擴展閱讀
國內欠人錢財卻賴著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決的債務人(俗稱「老賴」)廣泛存在,這已經成為了當今經濟社會的一種痼疾,嚴重影響著社會的和諧穩 定。
為了有效治理「老賴」現象,最高人民法院先後於2013年7月、11月和2014年1月三次召開新聞發布會,集中對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的公開等情況進行 通報,建立了網上的「老賴」黑名單系統。社會各界人士點擊「全國法院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公布與查詢」,輸入姓名就可以查詢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
最高人民法院統計顯示,全國法院2008年至2012年執結的被執行人有財產的案件中,70%以上的被執行人存在逃避、規避甚至暴力抗拒執行的行為,自動履行的不到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