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官王維宇

法官王維宇

發布時間: 2021-03-08 23:45:47

㈠ 真正的東北抗日聯軍總司令是誰

東北抗日聯軍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一支英雄部隊。「九一八」日本侵佔中國東北以後,由部分原東北軍、中共抗日游擊隊、農民暴動武裝、義勇軍等組成。他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同日本侵略者進行了長達十四年的艱苦鬥爭,牽制七十六萬日軍,消滅日本關東軍十八萬。

1、東北抗日聯軍第1軍:於1936年7月改編成立。楊靖宇任軍長兼政委,宋鐵岩任政治部主任。下轄3個師、1個教導團。

2、東北抗日聯軍第2軍:前身是原東北人民革命軍第2軍,於1936年3月改編成立。王德泰任軍長,魏拯民任政治委員,李學忠任政治部主任。下轄3個師、1個教導團。

3、東北抗日聯軍第3軍:前身是原東北人民革命軍第3軍,於1936年8月改編成立。趙尚志任軍長,張壽篯(李兆麟)任政治部主任。下轄10個師。

4、東北抗日聯軍第4軍:前身是東北抗日同盟軍第4軍,於1936年3月改編成立。李延祿任軍長,黃玉清任政治部主任。下轄4個師、3個游擊團。

5、東北抗日聯軍第5軍:前身是原東北反日聯合軍第5軍,於1936年2月改編成立。周保中任軍長,柴世榮任副軍長,胡仁任政治部主任。下轄3個師。

(1)法官王維宇擴展閱讀

1、東北抗日聯軍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前身之一。它的前身是東北抗日義勇軍余部、東北反日游擊隊和東北人民革命軍。他們在非常艱難困苦的環境里長達14年的艱苦鬥爭中牽制了數十萬日偽正規軍,有力地支援了全國的抗日戰爭。

2、東北抗日聯軍共有11個軍,人數最多時有3萬多人,其中,第一、二、三、六、七等軍是在反日游擊隊(共產黨領導)的基礎上建立的;第四、五兩軍是在王德林的救國軍、李杜的抗日自衛軍余部的基礎上建立的;第八、九、十、十一軍是在義勇軍余部和抗日山林隊的基礎上建立的。

㈡ 東北抗日聯軍的傑出代表有哪些

東北抗日聯軍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一支英雄部隊。是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人民抵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偉大民族解放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的革命史上有不可磨滅的偉大功績。在日本侵略者的大後方,他們14年的艱苦鬥爭牽制了數十萬日偽正規軍,有力地支援了全國的抗日戰爭。我們首先要知道,東北抗日聯軍是什麼部隊。
張學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陸軍一級上將,曾發動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周恩來對其評價是:「民族英雄、千古功臣」。是抗日愛國的高級將領,他對推動中國人民全面抗日有傑出貢獻。1928年6月4日,自皇姑屯事件其父張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後,繼任為東北保安總司令。但他不是東北抗日聯軍成員。

過去,我們從電影、電視、小說等有關故事中,零星的了解一些東北抗日聯軍中的傑出代表人物。比較熟悉的如:楊靖宇、趙尚志、趙一曼等,他們的確是東北抗日聯軍的傑出代表。東北抗日聯軍的隊伍也很大,傑出代表就遠不止幾個人。

下面,列出東北抗日聯軍部隊及其艱苦抗日斗爭的情況,作為對所提問題的回答。
東北抗日聯軍共有11個軍,人數最多時有4萬多人,其中,第一、二、三、六、七等軍是在反日游擊隊(共產黨領導)的基礎上建立的;第四、五兩軍是在王德林的救國軍、李杜的抗日自衛軍余部的基礎上建立的;第八、九、十、十一軍是在義勇軍余部和抗日山林隊的基礎上建立的。
1936年7月,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軍由原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改編成立,楊靖宇任軍長兼政委,宋鐵岩任政治部主任。下轄3個師1個教導團。
1936年3月,東北抗日聯軍第二軍由原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二軍改編成立,王德泰任軍長,魏拯民任政治委員,李學忠任政治部主任。下轄3個師1個教導團。
1936年7月末,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成立,由原東北抗日聯軍第一、二軍編成。楊靖宇任總司令兼政委,王德泰任副總司令,魏拯民任政治部主任。
1936年3月,東北抗日聯軍第四軍由原東北抗日同盟第四軍改編成立,李延祿任軍長,黃玉清任政治部主任。下轄4個師3個游擊團。
1936年2月,東北抗日聯軍第五軍由原東北反日聯合軍第五軍改編成立,周保中任軍長,柴世榮任副軍長,胡仁任政治部主任。下轄3個師。
1936年11月,東北抗日聯軍第七軍由原東北人民革命軍第四軍第四團改編成立,陳榮久任軍長,崔石泉任參謀長。下轄3個師。
1936年9月,東北抗日聯軍第八軍由原東北民眾救國軍改編成立,謝文東(後叛變)任軍長,滕松柏(後叛變)任副軍長,劉曙華任政治部主任。下轄6個師。
1936年冬,東北抗日聯軍第十軍由原東北人民革命軍第八軍改編成立,汪雅臣任軍長,張忠喜任副軍長,王維宇任政治部主任。下轄10個團。
1937年10月,東北抗日聯軍第二路軍成立,由東北抗日聯軍第四、第五、第七、第八、第十路軍編成。周保中任總指揮,趙尚志任副總指揮(1940年2月任),崔石泉任參謀長。
1936年1月,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軍由原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三軍改編成立,趙尚志任軍長,張壽篯任政治部主任。下轄10個師。(趙一曼是第三軍二團政委)
1936年9月,東北抗日聯軍第六軍由原東北人民革命軍第六軍改編成立,夏雲傑任軍長,張壽篯任政治部主任(代)。下轄4個師。
1937年1月,東北抗日聯軍第九軍由原自衛軍吉林混成旅第二支隊改編成立,李華堂(後叛變)任軍長。下轄3個師。
1937年10月,東北抗日聯軍第十一軍由原東北山林義勇軍改編成立,祁致中任軍長,金正國任政治部主任。下轄1個師。
1939年5月,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路軍成立,由原東北抗日聯軍第三、第六、第九、第十一路軍編成。張壽篯任總指揮,馮仲雲(1940年4月任)任政治委員,許亨植任總參謀長。
1942年8月,東北抗日聯軍教導旅由原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第二路、第三路軍組成。周保中任旅長,張壽篯任政治副旅長,崔石泉任副參謀長。下轄4個教導營。
1936年2月至1937年12月是東北抗日聯軍組成,東北游擊戰爭的新高潮期。
1938年1月至1939年1月是東北抗日聯軍配合全國抗戰,堅持艱苦的抗日游擊戰爭時期。
1939年1月至1940年是東北抗日聯軍陷入敵人重重包圍的極端苦鬥時期。
1941年至1945年是東北抗日聯軍開展小型游擊戰和轉入蘇聯整訓時期。
東北抗日聯軍成立之後,強有力地打擊了日本侵略者,動搖了侵略者的大後方,日本侵略者不得不調集大批部隊一次又一次進行瘋狂地「討伐」,實施「三年治安肅正計劃」;加之抗日聯軍與上級黨組織失去了聯系,地方黨組織遭到毀滅性破壞,山上密營損失殆盡,糧食、葯品、鹽等給養完全斷絕,許多優秀的指戰員壯烈犧牲,部隊損失慘重。從1939年到1940年,東北抗日聯軍的游擊戰爭轉入極端艱苦的斗爭階段。但是東北抗日聯軍的意志沒有被打垮,抗聯部隊縮編,開展小型游擊戰爭,保存了一部分精華和骨幹力量,進入蘇聯境內整訓。在蘇聯整訓期間不斷派小部隊深入中國抗聯游擊區進行游擊戰,直到1945年8月,他們配合蘇軍重新進入東北,在解放東北的斗爭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當蘇聯有意將抗聯並入蘇軍時,周保中、李兆麟、馮仲雲等抗聯黨的領導,始終不棄中國共產黨對部隊的領導,牢牢地掌握著這支部隊。當跟隨蘇軍打回東北消滅日本關東軍之後,迅速與關內的黨中央聯系,使抗聯部隊回到了黨中央的懷抱。東北抗日聯軍中有不少朝鮮人。戰後,在蘇聯幫助下,他們組建了朝鮮勞動黨。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第一代領導人(金日成、崔庸健)多為東北抗日聯軍中層軍官。
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是偉大的人民戰爭,全國人民在艱苦的斗爭中付出了崇高的代價,涌現了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得到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中國人民會永遠記住這段歷史。

㈢ 王維宇什麼

我喜歡的人也叫王維宇!

㈣ 東北抗日聯軍的負責人到底是誰是趙尚志還是楊靖宇

趙尚志和楊靖宇都是東北抗日聯軍的東北抗日聯軍創建人和領導負責人之一。

趙尚志領導創建中共巴彥抗日游擊隊(中國工農紅軍36軍獨立師)北滿珠河反日游擊隊隊長,後任東北反日游擊隊哈東支隊司令,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三軍軍長,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軍軍長,北滿抗聯總司令,東北抗日聯軍總司令,東北抗聯第二路軍副總指揮。

(4)法官王維宇擴展閱讀:

東北抗日聯軍

東北抗日聯軍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一支英雄部隊。「九一八」日本侵佔中國東北以後,由部分原東北軍、中共抗日游擊隊、農民暴動武裝、義勇軍等組成。

他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同日本侵略者進行了長達十四年的艱苦鬥爭,牽制七十六萬日軍,消滅日本關東軍十八萬,表現了中華民族不畏強暴,英勇不屈的精神,有力地支援了全國的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

1936年1月,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軍由原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三軍改編成立,趙尚志任軍長,張壽篯任政治部主任。下轄10個師。

1936年7月,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軍由原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改編成立,楊靖宇任軍長兼政委,宋鐵岩任政治部主任。下轄3個師1個教導團。

㈤ 王維宇什麼號什麼

維 字 這里解釋為維護不大好 我認為該是 綱維 中 維的意思
宇 字 可以解釋為 宇宙 環宇
維宇 可以解釋為 環宇秩序 世界秩序

㈥ 東北抗聯的將領有哪些.

1、史忠恆

史忠恆(1906—1936),吉林永吉人,1926年入東北軍服役。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後,任吉林抗日救國軍連長。吉林抗日救國軍潰散後,在吉林東部堅持抗日游擊戰爭,任團長、旅長。

193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率部編入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二軍。1936年任東北抗日聯軍第二軍二師師長,同年10月在黑龍江寧安與日軍作戰時犧牲。

2、夏雲傑

夏雲傑(1903—1936),山東沂水人。1926年3月,夏雲傑因家鄉軍閥混戰,連年災荒,背井離鄉逃荒到關東,輾轉來到黑龍江省湯原縣。1931年9月中共滿洲省委特派員馮仲雲來湯原巡視工作,經馮仲雲介紹,夏雲傑參加了中國共產黨。

1932年1 0 月10日,在地下黨組織的領導下,中國工農紅軍三十軍湯原反日游擊隊建立。夏雲傑在建立這支抗日武裝過程中,四處奔波,籌集槍支、彈葯、給養。1933年8月2日,中共湯原中心縣委召開第六次擴大會議,夏雲階當選為縣委委員,負責軍事工作。

夏雲傑 東北抗日聯軍第六軍創始人,曾先後擔任湯原反日游擊總隊政治委員、東北人民革命軍第六軍軍長、是湯原根據地的創建者之一。夏雲傑,活動於松花江兩岸,被日寇視為「北部國防線上的心腹之患」。

3、王德泰

王德泰(1907—1936),東北抗日聯軍的著名將領,楊靖宇同志的親密戰友,東北抗日聯軍第二軍的創始人。他為東南滿抗日武裝力量的聯合,堅持和發展東北抗日游擊戰爭做出了重大貢獻。為了祖國的光復和人民的解放,他出生入死、英勇奮戰,把滿腔熱血灑在了長白山的土地上。

4、陳榮久

陳榮久(1904—1937),吉林省寧安縣(今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寧安市)東京城鎮三家子村人。1931年參加抗日救國軍,任新編五連連長。1933年2月參加抗日救國游擊軍第四軍,任軍副官。同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4年去蘇聯東方大學學習。

1936年秋回國後任東北抗日聯軍第七軍軍長,兼第一師師長。1937年3月,率150餘名戰士在饒河大頂子山後天津班屏嶺山下阻擊300餘人的日偽軍討伐隊,為掩護部隊轉移,不幸中彈犧牲。

5、王光宇

王光宇(1911-1938),原名王興。滿族,吉林德惠人。東北抗日聯軍第4軍副軍長。1938年5月,率第四軍主力西征,轉成於葦河縣境內,同年秋進入珠河一面坡地活動。同年12月,部隊陷入日偽軍包圍受到嚴重挫折,不久他在五常縣九十五頂山同偽軍激戰時英勇犧牲。

㈦ 抗聯出身的開國將軍有哪些少將以上的

參加東北抗日聯軍並在新中國成立後,授少將軍銜的有:

1、彭施魯少將,1935年參加東北抗日聯軍,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61年晉升為少將軍銜。

2、李荊璞少將,1935年2月,李荊璞任東北反日聯合軍第五軍(軍長是周保中)第一師師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3、王效明少將,抗日戰爭時期,任東北抗日聯軍第三師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員,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4、王明貴少將,1936年參加東北抗日聯軍,王明貴在第6軍3師任連長、第8團團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5、朱光少將,1932年年參加東北抗日救國軍,曾任東北抗日聯軍副團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㈧ 東北抗日聯軍的最高領導是誰

東北抗日聯軍

創建人——李兆麟 最高領導應該是黨中央.

中國共產黨創建和領導的活動於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的人民抗日武裝。1935年駐華日軍發動華北事變,民族危機空前嚴重。8月1日,中共中央發表《八一宣言》,呼籲全國停止內戰,成立國防政府,組織抗日聯軍,一致抗日。當時,中國共產黨滿洲省委根據中共中央關於建立反日武裝統一戰線的策略精神,在東北各地已相繼建立了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二、三、六軍,東北抗日同盟軍第四軍,東北反日聯軍第五軍等六個軍。1936年2月20日,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軍長兼政委、中共黨員楊靖宇等人聯名發表《東北抗日聯軍統一軍隊建制宣言》,宣布將東北人民革命軍、東北反日聯合軍、東北抗日同盟軍以及各反日游擊隊,一律改稱東北抗日聯軍,實行統一建

制。從這時起至次年11月,先後改編組成以楊靖宇、王德泰、趙尚志、李延祿、周保中、夏雲傑、陳榮久、謝文東(後投敵)、李華堂(後投敵)、汪雅臣、祁致中為軍長的東北抗日聯軍十一個軍,並先後分編為三路軍;以第一、二軍為第一路軍,由楊靖宇任叫司令,以第四、五、七、八、十軍及救世軍、義勇軍各一部為第二路軍,由周保中任總指揮;以第三、六、九、十一軍為第三路軍,由張壽篯(李兆麟)任總指揮。至1937年,抗聯隊伍發展到三萬餘人,先後開辟了東南滿、吉東和北滿三大游擊區,對日軍展開了大規模的游擊戰爭。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日本為鞏固其侵華戰爭的後方基地,調集八個師團和數萬偽軍、警察部隊,採用「部落集團」與「三光政策」(燒光、殺光、搶光),對抗日聯軍發動了瘋狂的進攻。抗聯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頑強戰斗,戰績卓著,但自身損失也甚為慘重。因此,1940年11月至1941年12月,在蘇聯遠東軍的援助下,第一,第二路軍和第三路軍大部相繼轉移至蘇聯境內,在雙城子(即沃羅什諾夫,今烏蘇里斯克)附近和亞斯克農庄附近建立南、北野營(也稱B、A野營),進行整訓;第三路軍兩支小部隊,在中共北滿書記金策和第三路軍參謀長許亨植領導下,繼續在黑嫩平原開展游擊戰爭。1942年8月1日,進入蘇聯境內的抗聯部隊組成以周保中為旅長、張壽篯(李兆麟)為政治委員(後改任政治副旅長)的東北抗日聯軍教導旅(也稱蘇聯遠東方面軍步兵第八十八旅),一面集中整訓,一面陸續派出小部隊,返回祖國東北進行游擊活動。1945年8月8日蘇聯對日宣戰後,抗日聯軍配合蘇軍大舉反攻,迅速佔領了長春、哈爾濱、沈陽、吉林、佳木斯等七十餘座大中城市和縣鎮,並在蘇軍配合下,摧毀敵偽勢力,積極維護社會秩序。1945年11月3日,中共中央決定將東北抗日聯軍與挺進東北的八路軍、新四軍全並為東北人民自治軍。1946年改稱東北民主聯軍。東北抗日聯軍為中國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勝利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1936年7月,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軍由原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改編成立,楊靖宇任軍長兼政委,宋鐵岩任政治部主任。下轄3個師1個教導團。

1936年3月,東北抗日聯軍第二軍由原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二軍改編成立,王德泰任軍長,魏拯民任政治委員,李學忠任政治部主任。下轄3個師1個教導團。
1936年7月末,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成立,由原東北抗日聯軍第一、二軍編成。楊靖宇任總司令兼政委,王德泰任副總司令,魏拯民任政治部主任。
1936年3月,東北抗日聯軍第四軍由原東北抗日同盟第四軍改編成立,李延祿任軍長,黃玉清任政治部主任。下轄4個師3個游擊團。
1936年2月,東北抗日聯軍第五軍由原東北反日聯合軍第五軍改編成立,周保中任軍長,柴世榮任副軍長,胡仁任政治部主任。下轄3個師。
1936年11月,東北抗日聯軍第七軍由原東北人民革命軍第四軍第四團改編成立,陳榮久任軍長,崔石泉任參謀長。下轄3個師。
1936年9月,東北抗日聯軍第八軍由原東北民眾救國軍改編成立,謝文東(後叛變)任軍長,滕松柏(後叛變)任副軍長,劉曙華任政治部主任。下轄6個師。
1936年冬,東北抗日聯軍第十軍由原東北人民革命軍第八軍改編成立,汪雅臣任軍長,張忠喜任副軍長,王維宇任政治部主任。下轄10個團。
1937年10月,東北抗日聯軍第二路軍成立,由東北抗日聯軍第四、第五、第七、第八、第十路軍編成。周保中任總指揮,趙尚志任副總指揮(1940年2月任),崔石泉任參謀長。
1936年1月,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軍由原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三軍改編成立,趙尚志任軍長,張壽篯任政治部主任。下轄10個師。
1936年9月,東北抗日聯軍第六軍由原東北人民革命軍第六軍改編成立,夏雲傑任軍長,張壽篯任政治部主任(代)。下轄4個師。
1937年1月,東北抗日聯軍第九軍由原自衛軍吉林混成旅第二支隊改編成立,李華堂(後叛變)任軍長。下轄3個師。
1937年10月,東北抗日聯軍第十一軍由原東北山林義勇軍改編成立,祁致中任軍長,金正國任政治部主任。下轄1個師。
1939年5月,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路軍成立,由原東北抗日聯軍第三、第六、第九、第十一路軍編成。張壽篯任總指揮,馮仲雲(1940年4月任)任政治委員,許亨植任總參謀長。
1942年8月,東北抗日聯軍教導旅由原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第二路、第三路軍組成。周保中任旅長,張壽篯任政治副旅長,崔石泉任副參謀長。下轄4個教導營。
1936年2月至1937年12月是東北抗日聯軍組成,東北游擊戰爭的新高潮期。
1938年1月至1939年1月是東北抗日聯軍配合全國抗戰,堅持艱苦的抗日游擊戰爭時期。
1939年1月至1940年是東北抗日聯軍陷入敵人重重包圍的極端苦鬥時期。
1941年至1945年是東北抗日聯軍開展小型游擊戰和轉入蘇聯整訓時期。

熱點內容
洗車行規章制度 發布:2025-08-13 02:41:10 瀏覽:785
勞動法周末算工資嗎 發布:2025-08-13 02:38:01 瀏覽:238
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發布:2025-08-13 02:33:16 瀏覽:486
卓資司法局 發布:2025-08-13 02:28:15 瀏覽:522
馬克思矛盾分析法分析社會問題 發布:2025-08-13 02:28:11 瀏覽:311
親愛的律師 發布:2025-08-13 02:22:16 瀏覽:693
中國的道德觀 發布:2025-08-13 02:14:30 瀏覽:884
公司完善規章制度 發布:2025-08-13 02:06:40 瀏覽:943
刑法者人之 發布:2025-08-13 01:31:50 瀏覽:656
光華法學院法律碩士法學讀幾年 發布:2025-08-13 01:26:39 瀏覽: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