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林清
首席大法官
王勝俊
一級大法官
沈德詠
二級大法官
張軍
萬鄂湘
江必新內
蘇澤林
奚曉明
熊選容國
李玉成
李克
劉家琛
王秀紅
黃爾梅
景漢朝
池強
張立勇
張忠厚
張文顯
康為民
周玉華
羅布頓珠
羅殿龍
鄭少三
李少平
趙祥娃
肉孜·司馬義
王維山
左世忠
公丕祥
應勇
周溯
南英
馬三剛
馬新嵐
王振華
劉玉順
孫華璞
安東
齊奇
許前飛
鄭鄂
錢鋒
高勇
董治良
梁明遠
劉曉陽
『貳』 山東民國歷代法官
本人來自山東的西藏--菏澤(菏澤在山東的西南角,菏澤是山東最窮的,當然這是指現在的菏澤,在古代,特別是宋金之前,菏澤境內四澤八水,通濟天下,禹貢所列九大名澤居其四),觀山東名人有感,特作打油詩一首。
鳳鳴海岱間,黃河入齊魯。
文武皆雙聖,百代有宗師。
墨子仗劍行,莊周逍遙游。
鄒衍話陰陽,百家齊爭鳴。
忠義無雙地,仁孝千古芳。
朝朝起義兵,蚩尤戰炎黃。
皇龍不入魯,齊人枉斷腸。
詩書代代傳,只為謀將相。
山東省,又稱齊魯大地、孔孟之鄉,稷下故里。
齊魯大地文脈蔚然,人才輩出,上至東夷時期下至現代,文化就一直沒處於下位。 「泰山在這里崛起,黃河在這里入海,孔子在這里誕生」的表述,概括了齊魯文化的歷史地位和重要的貢獻。在「一山一水一聖人」的脊脈下,繁花似錦,且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諸子百家時代里表現最優異並首先崛起的文化中心。
山東是孔子、孟子的家鄉,素有「禮儀之幫」的美譽。周代齊、魯兩國均在山東省,齊魯又成為山東省的代稱。宋代蘇軾詩雲:「我生本西南,為學慕齊魯」。齊魯學風為士夫文人所景仰,從中可見一斑。故有人稱,山東文化是中國文化之源,山東是中國的一個縮影;並且在隨後(指秦漢以後)的歷朝歷代中表現雖有些起伏,但總體上可稱上佳。宋之前,其綜合表現僅次於河南;北宋中後期之後,河南迅速地失去其作為文化中心的地位而風光不再,山東人文狀況卻較之其隋唐五代時期的相對低迷而有著顯著的改觀,並在北方諸省中,表現一直最出色、最穩定。禮儀在山東遠比其他地方嚴謹,「禮、義、廉、恥、孝」、宗族觀念到現在還是很強,所以山東人重承諾知禮儀,性格相當內斂。
尚武重文、文武兼備,是齊魯文化最突出的特色。
一般來說,齊魯文化有五個傳統:
一)名為齊學實為魯學的儒家文化,代表人物是孔孟。「公羊」博士董仲舒的學術思想即出自於齊學,始於齊人公羊高的《春秋》,至漢代有「公羊傳」。儒家文化的兩面性,在她的發源地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忠君與造反,山東人都可以做到極致,一切皆取決於君的好壞與否。
二)真實齊學的管子流派,主張「通貨積財,富國強兵」,漢代黃老之說的倡導者深受其影響,黃老出於齊法家,是剛猛無極的學說。法家按地域來說分為齊法家和三晉法家。三晉法家主要秦帝國所用,以商鞅為代表;齊法家主要是齊國和西漢帝國前期所用,代表人物是管仲。《管子》一書相傳為管仲所著,但實際上,非一人之筆,也非一時之書,它是先秦管仲學派的著作匯編,但盡管如此此本書依舊可以體現管仲的主要思想,管仲是法家的先驅,也是齊法家的代表人物。可惜自漢武帝以後就受到壓制。
三)兵家軍事學的傳統。齊魯兵學甲冠天下。「吳孫子」與「齊孫子」兵法均在漢墓中有所出土,齊魯地區研習兵法都代不乏人。古代十大兵書包括《孫子兵法》、《孫臏兵法》、《吳子兵法》、《六韜》、《司馬法》、《紀效新書》、《練兵實紀》、《尉繚子》、《太白陰經》、《虎矜經》等十大兵書,其中的前七部都出自山東。《武經七書》中的《孫子》《吳子》《六韜》《司馬法》的作者皆出自齊魯。宋朝將《六韜》、《司馬法》、《孫子》、《吳子》、《尉繚子》、《黃石公三略》、《李衛公問對》七部兵書定為當時武職人員學習的重要兵學寶典。《武經七書》中,除《尉繚子》、《李衛公問對》外,其餘5部書皆出自齊魯。
四)山東歷史上就有尚武傳統,一向民風彪悍,名將名帥輩出。山東的戰事頻繁,使山東人養成了尚武的風氣,無論春秋戰國、楚漢爭霸、三國爭雄,還是兩晉的七國之亂、南北朝並立,以後的宋元明清,山東都發生了大大小小的戰役。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優秀將領輩出其中。古代軍事理論的創始人孫武、後來的孫臏、三國時的諸葛亮、兩晉時的王導、王敦、隋唐之際的李績、秦瓊、明代的戚繼光等,是其中的佼佼者。就連南宋著名的文學家辛棄疾年輕時也是「醉里挑燈試劍,夢回吹角連營,沙場秋點兵」。中國三大古典演義小說《封神榜》、《三國演義》、《隋唐演義》的主人公或傑出代表姜子牙、諸葛亮、秦瓊、程咬金無一不是山東人,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則幾乎全是講述的山東人的故事。歷朝歷代山東既不乏文臣,更不缺武將。而且歷朝歷代造反派也不少。山東揭竿造反的人多,改朝換代的人少,但治國良人卻不少。
五)通行於燕齊海隅,喜訪仙事鬼的方術之學。蓬萊神話傳說,齊地八神之說,巫蠱文化之說,泰山主鬼之說,泰山封禪之說,鄒衍的陰陽五行學說,徐福的出海求仙之說,全真七子全都是山東人,可見山東的方術神仙學的盛行。
山東就是一迷你版的「中國」,地理位置重要,溝通南北、抵禦日美、西部支邊、四季分明、物產豐富,人才汲汲。
山東這個地方,自古以來就比較繁榮,歷史文化的厚重不遜於河南,陝西這些地方。在山東說不定某個不起眼的小山村就曾經是個諸侯國的國都。
山東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山東文化就象黃河一樣源遠流長。回望歷史,讓我們去領略一下伴隨著厚重的山東文化一路走來的文化名人們的風采。
不過山東自古以來不出大商家,實在令人費解!也是個不掙的事實,可凈出些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文化家,藝術家,從春秋首霸齊恆公到文聖孔子,亞聖孟子,武聖孫子,智聖諸葛,書聖王懿之。詞人李清照,辛棄疾,醫聖扁鵲,到秦漢的蒙恬,田橫,東方朔,從三過兩晉南北朝的孔融,到隋唐的英雄好漢秦瓊,程咬金,黃巢,從宋金元的梁山108條好漢,到明清的戚繼光,蒲松齡,在到現在的張萬年,遲浩田。
自古至今,在國家危難時刻,總有山東人挺而出現,幾乎每個歷史朝代都有。這在中國任何一個省中,都是無法有的現象。
美國有位官員曾說過,山東人才是真正的中國人!!
所以有人說山東省位於中國的心口位置,代表著中國人的良心!
山東一是英雄無數,二是所有英雄竟然找不出一個和美女有瓜葛的,這個是比較有特點的。所謂英雄難過美人關似乎對山東英雄是例外。
現在,在國家領導層里,在各個省級單位的四大領導班子里,山東籍貫的領導最多。其次是靠上海發家的浙江人最多。而山東籍里以膠東最多,這個主要是當年驍勇善戰的膠東子弟兵的原因,在這個關系網里,膠東人發跡了。我個人估計,未來的中國政壇里,如果真有天實行民主大選了,山東人應該出領導,而且能出不少,多數是保守黨的領導;而社會黨的領導是湖南能出很多。這個是由於多數山東人保守,多數湖南人喜歡煽動煽情而又熱衷政治的原因。所以說,當年台灣的王永慶因反台獨說過,無論山東人還是湖南人,都是中國人。其實就是因為山東和湖南人都性格鮮明的原因。
山東出不了皇帝, 「江南的才子,山東的相,陝西的黃土埋皇上」,山東歷史以來就沒有出過正兒八經的皇上,這是山東人最大的心結之一;
山東也不適合當起義的首選之地,歷史上以山東為根據地起家成功的也就一個曹操,可惜最終沒有統一全國;
山東少詩人領袖、陰謀家、大商人、美酒、雄兵(好像只有 春秋戰國的齊技擊、本朝部分精兵、曹操的青州兵、岳家軍的部分精兵、齊王韓信擊敗項羽的齊軍、唐右威衛將軍孫仁師在朝鮮破倭兵的7000齊兵);
山東多聖人、將相、好漢、響馬、孝子(24孝的故事中有10個發生在山東)。
若以古今名人數量而論,當以地處中原的河南為最,遠邁諸省;而山東仍然被很多中國人和大多數的外國人認為是中國第一文化大省,我認為其理由如錢穆所指出的那樣:「中國各地區的文化興衰,時時在轉動,比較最能長期穩定的,應該首推山東省。若把代表中國正統文化精神的,譬如西方的希臘,則在中國首先應推山東人。自古迄今,山東人比較最有做中國標准人的資格。他們最強韌、最活躍;大聖人、大文學家、大軍事家、大政治家,各種偉大典型的人物都有。既能平均發展,還能長時期維持不墜。」
中國200年文明看上海,500年文明看北京,2000年文明看陝西,3000年文明看山西,4000年文明看河南,5000年文明就要看山東而已!
地域自豪感強烈
山東是儒家創始人孔子和孟子的故鄉,山東人常以「與聖人同鄉」為榮,酷愛自己的家鄉。中國有兩個地方的人愛誇自己的家鄉:一是山西人,愛唱《人說山西好風光》;一是山東人,愛唱《誰不說俺家鄉好》。
弊端
其民受益於其地,也受制於此。譬如多數山東人鄉土觀念凝重、官本位意識濃厚、盲目服從上級,商業意識滯後、思想相對保守,固守其方言令外人感覺土氣,豪爽過激令人感到不夠禮貌等。
山東近現代次要地位的最大悲劇就是自主意識不強,老是跟在其它地域人的屁股後面跑,不能與時俱進!(這個問題貌似自北宋以後就存在)
好像自三國以來,山東人大多呈現的情況是:在內而弱,在外而強,豈不怪哉?!!!
山東的GDP雖然很高,但水分太大,山東整體還是「國富民窮」,消費上跟廣東、江蘇不能比。
這里給出的山東人的選擇的標準是:
一)出生地是山東,故2歲就隨母嫁到鄒平的范仲淹、祖上都是濟南人的王莽、父母都是山東人的丁肇中、祖籍山東的檀道濟、顏真卿、劉穆之、封地在蘭陵的蘭陵王、祖籍齊國的荊軻等不能入選,就算是山東文化的代表人物也不入選,如武松、管仲、荀子、韓復榘、鄭板橋、王景等,但出生於山東的曹植、冉閔、文成公主入選。
二)有想當的名氣或者是代表性人物,比如說漢哀帝,實在是人渣一個,但他是山東唯一的一個正統的皇帝,故入選。
三)可能在當時名氣大,但知名度實在太低的人不如選。實在是人太多了,據專家統計,一部《二十四史》,涉及到的山東人有2000名之多。
四)如果是以群體出現的只選擇代表人物:如孔門七十二賢,大多是山東人,故只選幾人;另如稷下學宮、秦漢游俠、隋唐好漢、梁山好漢、24孝子(山東10個)、鐵道游擊隊、地雷戰等。
五)爭議實在太大的不如選:如劉秀、董永。他們出生地的距離相距太遠,無法判斷。上古時期的人物不在此例,但也是認可度大的入選。
六)此人當時屬於山東,但後來劃出去的不算,如馬本齋、馬永貞、范築先等(雖然在有的電視劇上稱他們為山東人,實際上現在他們已是河北人)。
七)保證女性的上榜率
八)保證各行業的覆蓋率
九)因歷代山東多農民起義,故起義領袖盡量包括。
上古時期:(山東文化的蓬勃發展時期,鳳文明高度發達,文明發達程度最高,炎黃蚩尤時代東夷文化較中原文化發達。當炎黃聯盟與蚩尤發生戰爭之時,炎黃部族使用石制兵器,而蚩尤使用金屬兵器,故而可以推測黃帝的西戎部族處於石器時代,而蚩尤的東夷部族已經進入青銅時代,因此,我們必須承認,上古時代華夏族的統治部族西戎族落後於東夷族的事實。)
太昊: 上古東夷部族的祖先和首領,山東西南部或西部人,鳳文化的創造者(一般認為鳳文化的發達程度略高於龍文化,但龍鳳經過了幾千年的戰爭,最後敗給了龍文化,伏羲是龍文化的創造者,在先秦可靠的典籍中,言太昊則不言伏羲,言伏羲則不言太昊,太昊與伏羲並無任何瓜葛。)山東被稱為太昊、少昊之地。東夷是上古在中原可堪與華夏抗衡的部族,它與華夏的交往十分頻繁,並創造了燦爛的殷商文化,太昊時代應該在大汶口文化晚期。
少昊: 中國五帝之首, 山東濟寧市曲阜人,華夏部落聯盟的首領,同時也是東夷族的首領,遠古時羲和部落的後裔。中國贏姓及其秦、徐、黃、江、李等數百個姓氏的始祖,少昊時期是鳳文化繁榮鼎盛時期,鳳文化和龍文化是中華華夏文化的兩大支柱,中華民族既是龍的傳人,又是百鳥之王——鳳的傳人。主要活動於今山東菏澤、濟寧一帶,擅於治水、農耕。少昊氏最初立國於今山東日照一帶,後來建都曲阜。
蚩尤: 中華三祖之一, 山東西南部人, 上古十大魔神之首,漢民族三大種族群之一東夷部落的首領,是以山東大汶口、龍山文化為核心的東部地區的先祖,活動在山東西南部。齊地八神中的兵主,因在涿鹿之戰中與黃帝交戰而聞名,他在戰爭中顯示的威力,使其成為戰爭的同義詞,尊之者以之為戰神,斥之者以之為禍首。他也是苗族的遠祖之一,其活動年代大致與華夏族首領炎帝、黃帝同時。死後葬在古代九大名澤之一的大野澤東西兩邊(即今山東菏澤巨野和山東濟寧汶上境內)均有其墓。《史記》記載了這兩處。
舜: 五帝之一, 山東菏澤市鄄城人,一說山東濟南人,東夷之人,生於姚墟,在山東菏澤市鄄城縣境內的雷澤東十三里,(一說生於諸馮,即今山東諸城)都城在蒲阪(今山西永濟)。《太平環宇記》載:「濮州,今治鄄城縣。古昆吾舊壤,顓頊遺墟。」《呂氏春秋》載:「堯葬谷林,舜耕於歷山,陶於河濱,漁於雷澤「。谷林、河濱、雷澤、歷山均在菏澤境內。《左傳》載:茫茫禹跡,畫為九州。夏商時天下分為九州。鄄城屬古兗州之域。
皋陶: 上古四聖之一, 山東濟寧市曲阜人,司法鼻祖,皋陶、堯、舜、禹被後人尊為「上古四聖」。東夷部落的首領,生於曲阜少昊之墟。生活在公元前(大約2280一2170年)原始社會末期和奴隸社會初期,當時在晉南一帶的堯、舜、禹等部落與皋陶在山東的東夷部落聯盟結成強大的聯盟,形成了華夏諸國的核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法官.
伯益: 秦和趙君主先祖, 山東西南部人, 嬴姓,大約出生於公元前21世紀,出生地大約位於今天的山東省的西南部中原地區。傳說,他能領悟飛禽語言,被尊稱為「百蟲將軍」。在他的帶領下,我國早期先民學會了建築房屋,鑿挖水井。
夏商西周時期:(山東文化的蓬勃發展時期,東夷文明和華夏文明 激烈碰撞、高度融合;商起自東夷,又融合中原,故自商朝起,中原文化超越東夷文化)
後羿: 夏時東夷有窮氏部落首領、箭神, 山東東部人,後羿代夏,使太康失國。後羿所部的有窮氏當是山東半島的一個部落,我國古代把東方民族稱為東夷。史書記載,弓箭的發明在東夷,後羿射日的傳說就發源於德州,所以德州被譽為太陽城,並被國際上認可。
少康: 夏朝國君, 山東濟寧市任城區人。史有 少康復國。當寒浞攻殺後相之時,其妻後緡東逃至魯西南母家有仍氏之地,生下遺腹子少康。
伊尹: 商元聖, 一說商時有莘國(今山東菏澤市曹縣北)人,一說出生於莘之野(今河南省欒川縣),一說出生於空桑之野(今山東菏澤市東明縣),名伊,一說名摯,夏末商初人。他開始當做飯奴隸,後提為廚師。後湯娶有莘氏之女為妃,伊尹作為陪嫁奴隸到商,後輔佐商湯王建立商朝,被後人尊之為中國歷史上的賢相,奉祀為「商元聖」,是歷史上第一個以負鼎俎調五味而佐天子治理國家的傑出庖人。他創立的「五味調和說」與「火候論」,至今仍是中國烹飪的不變之規。是傑出的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賢能相國、帝王之師、中華廚祖。
盤庚: 商朝第20任君主,山東濟寧市曲阜人,在位期間,他進行了商王朝歷史上一次重要的遷都,將國都從奄(今山東曲阜)遷到殷(今河南安陽西北),史稱「盤庚遷殷」,所以商朝也被稱為殷或殷商。盤庚遷殷後,執行開明的政策,使得社會經濟發展,文化繁榮興盛,人民安居樂業,商王朝出現了中興的局面。
姜子牙:百家宗師, 山東日照市人,政治家、軍事家和謀略家。也稱呂尚,別號飛熊,尊稱太公望,。西周初年,被周文王封為「太師」(武官名),被尊為「師尚父」,輔佐文王,與謀「翦商」。因功封於齊,成為周代齊國的始祖。指揮牧野之戰,著有兵法《六韜》。留下「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等千古美談。歷代典籍都公認他的歷史地位,儒、道、法、兵、縱橫諸家皆追他為本家人物,被尊為「百家宗師」。
『叄』 投訴閩侯法院法官林菁菁
如果認為他或她有違法違紀的行為,有犯罪貪污受賄線索的,可以向當地紀委、檢察院反映舉報,也可以向中紀委官方網站反映舉報!!如果是紀委、檢察院受理了,肯定是會查的。
『肆』 佘祥林法官的自我陳述
在這個社會裡面有很多東西都是值得我們一生嘆息
『伍』 法院強制執行了可聯系不到執行法官了怎麼辦
法院強制執行了可聯系不到執行法官了,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執行。申請執行的時間是2年,可以讓法院重新執行。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規定如下:
1、第二百二十六條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請執行書之日起超過六個月未執行的,申請執行人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上一級人民法院經審查,可以責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內執行,也可以決定由本院執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執行。
2、第二百三十九條申請執行的期間為二年。申請執行時效的中止、中斷,適用法律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規定。
前款規定的期間,從法律文書規定履行期間的最後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規定分期履行的,從規定的每次履行期間的最後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未規定履行期間的,從法律文書生效之日起計算。
(5)法官林清擴展閱讀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四條 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以及刑事判決、裁定中的財產部分,由第一審人民法院或者與第一審人民法院同級的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
法律規定由人民法院執行的其他法律文書,由被執行人住所地或者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
第二百二十五條 當事人、利害關系人認為執行行為違反法律規定的,可以向負責執行的人民法院提出書面異議。當事人、利害關系人提出書面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書面異議之日起十五日內審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撤銷或者改正;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駁回。
當事人、利害關系人對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
第二百二十六條 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請執行書之日起超過六個月未執行的,申請執行人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上一級人民法院經審查,可以責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內執行,也可以決定由本院執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執行。
第二百二十七條 執行過程中,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書面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書面異議之日起十五日內審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對該標的的執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駁回。
案外人、當事人對裁定不服,認為原判決、裁定錯誤的,依照審判監督程序辦理;與原判決、裁定無關的,可以自裁定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二百二十八條 執行工作由執行員進行。
採取強制執行措施時,執行員應當出示證件。執行完畢後,應當將執行情況製作筆錄,由在場的有關人員簽名或者蓋章。
人民法院根據需要可以設立執行機構。
第二百二十九條 被執行人或者被執行的財產在外地的,可以委託當地人民法院代為執行。受委託人民法院收到委託函件後,必須在十五日內開始執行,不得拒絕。執行完畢後,應當將執行結果及時函復委託人民法院;在三十日內如果還未執行完畢,也應當將執行情況函告委託人民法院。
受委託人民法院自收到委託函件之日起十五日內不執行的,委託人民法院可以請求受委託人民法院的上級人民法院指令受委託人民法院執行。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人大網—《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陸』 有哪些 法官的感人事跡
四川省江油市人民法院法官馬玉萍1994年大學畢業進入法院系統工作至今,從事民事、刑事審判工作多年,先後被評為「綿州女傑」、綿陽中院「人民滿意好法官」、江油市政法委「抗震救災先進個人」、綿陽中院「庭審標兵」、綿陽中院「優秀裁判文書製作一等獎」、「江油市十佳青年崗位能手」、優秀共產黨員等稱號。
盡管得到了上級法院及市委市府的多次嘉獎,但是馬玉萍同志仍然兢兢業業工作,始終堅持自己的信念——「心繫群眾」。她認真履行工作職責,積極創新工作思路,辦理了大量高質量的案件。成績的背後,記載著她立足平凡崗位,辛勤耕耘,默默奉獻的足跡;記載著她用良知和辛勤傳承著社會的公平和正義,用忠誠和實干譜寫的一曲當代女法官的青春之歌。
她在刑庭工作多年來,審結大量的刑事案件,每一件案件都能做到事實清楚,程序合法,適用法律准確,被告人認罪伏法,檢察院也予以認可,上級法院予以肯定。
與她同事多年,在我看來,她是在行動踐行著「群眾利益重千鈞」的理念。2010年,在她審理的被告人李某某交通肇事案件中,由於死者包括一對年輕夫妻(僅剩的女兒才剛剛兩歲)以及一名騎兩輪摩托車的無責任男士(家中包括兩名未成年子女以及年老的母親);而被告人李某某家在廣元市青川縣,屬於地震後的極重災區,並且其妻已經身懷六甲,馬玉萍考慮到如果判決,則附帶民事原告人可能僅能得到部分經濟賠償,而被告人也會因此被判處實刑,而使其孩子出生即見不到爸爸。馬玉萍從早上八點半還未上班即組織雙方進行調解直到晚上八點,雙方總算握手言和,由被告人親屬借債40餘萬元向被害人家屬進行了賠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當即向本院撤回了附帶民事訴訟,並向被告人李某某出具了諒解書。雖然近九點才吃了晚飯,但是馬玉萍仍然很高興,她說:「你看,這樣雖然多費點時間、精力,但是受害者家屬能夠拿到現錢,撫養孩子、贍養老人;而被告人有可能被判處緩刑,與家人團聚,看著自己的孩子出生。相當於挽救了三個家庭。」
她始終以一個共產黨員的身份要求自己,真正做到「黨在心中、人民在心中、法律在心中、正義在心中」。其承辦的楊某犯故意傷人罪一案中,被告人楊某因懷疑其妻子有外遇而將其妻谷某砍成重傷,其妻谷某提出刑事附帶民事訴狀,要求保護其合法權益,而被告人楊某的父母親拒絕替被告人向谷某進行賠償,馬玉萍在了解了案件的情況後,從保護被害人谷某的權益出發,既向被告人反復做工作,又向其父母反復做工作,說得口乾舌燥仍不放棄,最終馬玉萍同志的耐心感動了其父母,同意代楊某向谷某支付相應數額的賠償款,從而使被害人谷某的病情能夠得到及時的治療,最大程度保護了被害者的合法權益。
她深知判決並不能解決一切問題,促進社會和諧不能僅僅是一判了之。在其承辦的被告人林某某故意殺人案件中,被告人林某某由於家庭矛盾在留下遺書後到其前妻家中企圖故意殺害其前妻的男友,也是其以前的摯友,後未遂。考慮到事發原因,以及被告人林某某獨自撫養其讀高一的女兒,在向其以前工作單位所在地領導及居住地所在村委了解其平時表現以後,分別組織雙方進行調解,由林某某的前妻及其前摯友向林某某出具諒解書,最後判處被告人林某某緩刑。在判決以後,又與林某某以前工作所在領導溝通,對方同意繼續聘請林某某為其工作;單獨又對林某某進行了開導,鼓勵其認真工作、疏導心情、開心生活,對父母盡孝,對子女負責。之後,在對林某某工作所在地領導及居住地所在的村委進行回訪時,對方均對林某某進行了較高評價。林某某工作所在的領導、居住所在的村委領導都由衷地對她說:「您真不愧是為民辦事的好法官啊!」
馬玉萍處處以「人民是否滿意」為標准,對當事人滿腔熱情。在當事人中,有的情緒激動,有的臟話連篇,有的哭哭啼啼。然而,面對各種各樣的當事人,她都認真傾聽當事人訴說心中的怨氣,認真作解答,常常使當事人滿腔怨氣而來,帶著滿意的笑容而去。
馬玉萍始終以 「公公正正辦案,堂堂正正做人」作為自己的座右銘。面對社會上的各種誘惑,她從不為之所動,經受住了一次次的考驗,體現了一名法官高尚的道德情操。對當事人或當事人委託朋友送錢送物、設法宴請,她總是婉言謝絕,切實做到「嘴不饞、手不沾、心不貪」。馬玉萍以廉潔從政的作風贏得了當事人的信任,也深得民心
『柒』 關於法律,法官的香港電視劇
怒火街頭
你說的這一段是其中一個故事, 米佐治(林子善飾,就是那個大法官) 和 第五婷(滕麗名飾)的一段情節,兩個人不是主角
『捌』 大法官的歷任
·第一屆大法官(37-47)
燕樹棠向哲濬(38.4.1-47.9)黃又昌魏大同(38.4.1-47.9)張式彝(37.7-37.11)蘇希洵(38.4.1-47.9)李伯申(37-40)夏勤(38.4.1-39.9)胡伯岳黃正銘(41.4.1-47.9)洪文灡徐步垣(41.4.1-47.9)張於潯(37-40)王風雄(41.4.1-47.9)林彬(37-40)曾劭勛(41.4.1-47.9)劉克雋蔡章麟(41.4.1-47.9)沈家彝韓俊傑(41.4.1-47.9)翁敬棠何蔚(41.4.1-47.9)葉在均(40.4.1-47.9)
·第二屆大法官(47-56)
林紀東曾繁康 徐步垣 黃演渥 胡伯岳史尚寬黃正銘胡 翰 (51.7-56.9) 曾劭勛 (47.7-53.1) 史延程 王之倧 諸葛魯 洪應灶 黃 亮 (53.9.16-56.9) 金世鼎王昌華(53.9.16-56.9) 景佐綱
·第三屆大法官(56-65)
林紀東黃演渥 (56-60) 金世鼎 胡伯岳黃亮景佐綱 王之倧 歐陽經宇 李學燈田炯錦(60-60)黃正銘(56-60) 戴炎輝 (60-61) 管歐陳朴生(61-65)張金蘭 (大法官)(61-65) 范馨香 (61-65) 洪應灶陳世榮(61-65) 程德光 (56-58)翁岳生(61-65) 曾繁康
·第四屆大法官(65-74)
陳朴生塗懷瑩翁岳生李潤沂(65-71)林紀東蔣昌煒 瞿紹先 洪遜欣 (65-70) 梁恆昌 楊與齡 范馨香 楊日然 (65-71)陳世榮楊建華(65-71) 鄭玉波李鍾聲(65-71) 姚瑞光馬漢寶(65-71)
·第五屆大法官(74-83)
劉鐵錚 瞿紹先 范馨香 (74-76.11) 楊與齡 馬漢寶 楊日然 (74-83) 楊建華 史錫恩翁岳生陳瑞堂 李鍾聲李志鵬吳庚 張承韜 鄭健才 張特生
·第六屆大法官(83-92)
翁岳生陳計男劉鐵錚曾華松吳庚董翔飛王和雄楊慧英王澤鑒戴東雄林永謀蘇俊雄林國賢黃越欽施文森賴英照城仲模(辭職獲准)謝在全孫森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