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人民法院對原告的

人民法院對原告的

發布時間: 2021-03-13 09:28:15

㈠ 向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訴的約定是否有效

您好,原則上是有效的。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五條規定,合同的雙方當事人可以在書面合同中協議選擇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但是當事人在約定受訴法院管轄時應當注意幾點問題:第一,協議管轄只適用於合同糾紛,其他糾紛不能約定管轄法院;第二、當事人只能在法律限定的五地范圍內,即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之間進行選擇,五地之外的選擇無效;第三,協議管轄是對地域管轄法院作出的明確的、唯一的選擇,對級別管轄作出的約定無效;第四,協議管轄必須採用書面形式,如合同中的條款、獨立的協議書、信函、電報、傳真、電子郵件等,口頭協議一律無效;第五,協議管轄不得違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
希望能幫到您。

㈡ 人民法院對原告的起訴既不立案又不作出不予立案的裁定的當事人可以向上一級人

依據最新的司法解釋,現在法院十斤立案登記制。法院不立案又不作出裁定的。當事人可以向手術法院或者上級法院。投訴。和諧麥汁犯罪的可以去檢察院報案。

㈢ 對於原告惡意訴訟的情形,人民法院應當如何處理

原告惡意訴訟,一般與檢察院沒有關系,如果構成犯罪的,可以由檢察院提起公訴,普通案件法院不予受理或者駁回訴訟請求即可。

《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二十三條人民法院應當保障當事人依照法律規定享有的起訴權利。對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的起訴,必須受理。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立案,並通知當事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作出裁定書,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
第一百二十四條人民法院對下列起訴,分別情形,予以處理:
(六)依照法律規定,在一定期限內不得起訴的案件,在不得起訴的期限內起訴的,不予受理;
(七)判決不準離婚和調解和好的離婚案件,判決、調解維持收養關系的案件,沒有新情況、新理由,原告在六個月內又起訴的,不予受理。

第五十六條對當事人雙方的訴訟標的,第三人認為有獨立請求權的,有權提起訴訟。
對當事人雙方的訴訟標的,第三人雖然沒有獨立請求權,但案件處理結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的,
可以申請參加訴訟,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他參加訴訟。人民法院判決承擔民事責任的第三人,有當事人的訴訟權利義務。
前兩款規定的第三人,因不能歸責於本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但有證據證明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的部分或者全部內容錯誤,損害其民事權益的,可以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民事權益受到損害之日起六個月內,向作出該判決、裁定、調解書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人民法院經審理,訴訟請求成立的,應當改變或者撤銷原判決、裁定、調解書;訴訟請求不成立的,駁回訴訟請求。
第一百一十二條當事人之間惡意串通,企圖通過訴訟、調解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人民法院應當駁回其請求,並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刑法
第二百四十三條【誣告陷害罪】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意圖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犯前款罪的,從重處罰。
不是有意誣陷,而是錯告,或者檢舉失實的,不適用前兩款的規定。

㈣ 人民法院可以對民事糾紛案件的原告依法使用拘傳票么

不能。
涉及婚姻的案件,原告必須出庭,不出庭就按撤訴處理,也不能說是去據傳原告。
其他民事案件,原告是可以委託代理人出庭,自己不出庭的。法院也不能據傳原告。

㈤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不得加重對原告的處罰,但利害關系人同為原告的除外

《行訴解釋》第五十五條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不得加重對原告的處罰,但利害關系人同為原告的除外。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不得對行政機關未予處罰的人直接給予行政處罰。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不得對行政機關沒有給予處罰的人直接給予行政處罰。
法律之所以這樣規定,其原因有三:一是人民法院只對行政案件進行合法性審查;二是為了充分保障當事人申請復議和起訴、上訴的救濟權利;三是根據行政處罰法規定,行政處罰的實施主體只限於行政主體,人民法院不能行使行政處罰權。此處的利害關系,不是針對原具體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而是指是否加重原告處罰上的利害關系。
舉例說明:甲乙二人共同將第三人丙毆傷而受到公安機關處罰,且都不服訴請人民法院要求減輕對自己的處罰,此形下人民法院則不得加重對原告處罰。因為,甲乙之間沒有加重處罰上的利害關系,二人請求人民法院審查的是處罰行為的合法性,只有針對原具體行政行為的利害關系。如果甲乙二人都認為公安機關處罰不公,都訴請人民法院加重對方的處罰,則人民法院即可適用上述條款作出加重處罰的判決。因為,前者甲乙的訴訟請求互逆,二人之間是本條所指的利害關系人。

㈥ 法院是否緊對原告主張的請求依據進行判決

您好,首先正面回答您的問題:不是這樣的。
因為法院的判決,是根據原告訴訟請求,並考證雙方提交的證據,以及結合法庭上的雙方辯論、質證意見進行判決。
簡單說就是,法官的判決依據是事實及證據,並非是哪一方的請求。
希望可以幫到您,望採納!

㈦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可以加重對原告的處罰嗎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不得加重對原告的處罰,但利害關系人同為原告的除外。

㈧ 法院開庭時 原告 有哪些權利

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民事案件的原告有下列訴訟權利:
(1)有權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2)有權委託代理人替自己進行訴訟。
(3)有權使用本民族的語言、文字進行訴訟。
(4)有權申請審判員、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迴避。
(5)有權向人民法院申請採取財產保全措施。
(6)在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撫恤金、醫療費、勞動報酬和有其他緊急情況案件的訴訟過程中,有權請求人民法院裁定先予執行。
(7)有權放棄或者變更訴訟請求。
(8)有權請求法院予以調解或與對方當事人自行和解。
(9)有權查閱和自費復制本案的有關材料和法律文書。
(10)有權在法庭上提出新的證據:經法庭許可,有權向證人、鑒定人、勘驗人發問。
(11)有權要求重新調查、鑒定或者勘驗。
(12)在法庭上,有權與被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第三人及其訴訟代理人進行辯論。
(13)在法庭辯論結束後,有權發表最後意見。
(14)在宣判前,有權申請撤訴,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決定。
(15)有權閱讀法庭筆錄;認為對自己的陳述記錄有遺漏或者有差錯,有權申請補正。
(16)對一審人民法院的判決或裁定不服,有權在法定的期限內上訴。
(17)勝訴的原告,對已生效的判決、裁定,調解協議,對方如拒不執行,有權申請人民法院執行。
(18)對已生效的判決、裁定,認為確有錯誤,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訴,但不能因申訴而停止執行。原告的各項訴訟權利,受國家法律保護。人民法院也有責任使原告能夠充分行使依法享有的訴訟權利。一切限制原告正當行使訴訟權利的行為和做法,都是錯誤的。

熱點內容
對虛假交易進行兌付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01 01:46:03 瀏覽:344
2017經濟法考試答案 發布:2025-08-01 01:44:32 瀏覽:614
武漢新條例 發布:2025-08-01 01:37:48 瀏覽:917
上海市司法鑒定人 發布:2025-08-01 01:32:02 瀏覽:35
把法治建設成效作為 發布:2025-08-01 01:31:05 瀏覽:255
反駁道德綁架 發布:2025-08-01 01:29:45 瀏覽:375
企業內部科室公章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8-01 01:29:39 瀏覽:395
勞動法針對公司的工作指派 發布:2025-08-01 01:27:26 瀏覽:474
安徽大學民商法難考么 發布:2025-08-01 01:19:24 瀏覽:771
行政法查封扣押要有見證人嗎 發布:2025-08-01 01:09:59 瀏覽: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