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和法官攀關系

和法官攀關系

發布時間: 2021-03-14 00:33:02

1. 律師法官一起工作過是不是同事關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四十五條規定:審判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須迴避,當事人有權用口頭或者書面方式申請他們迴避:
(一)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近親屬;
(二)與本案有利害關系;
(三)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公正審理的。
前款規定,適用於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
因此,律師和法官是同學關系不屬於法律規定的必須迴避的情況,但是,當事人可以提出迴避申請,是否批准,由法院決定。

2. 律師和法官是同學關系需要迴避嗎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四十五條規定:審判人員有下列情形之內一的,必須迴避,當事人有權用容口頭或者書面方式申請他們迴避:
(一)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近親屬;
(二)與本案有利害關系;
(三)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公正審理的。
前款規定,適用於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

因此,律師和法官是同學關系不屬於法律規定的必須迴避的情況,但是,當事人可以提出迴避申請,是否批准,由法院決定。

3. 律師必須要和法官搞好關系嗎為什麼

沒必要搞好關系,各做份內的事,為了委託人的利益還爭吵就爭吵,只是沒必要相互人身攻擊而已

4. 人們為什麼對,法官和法律之間的關系有這樣的看法

因為接觸過法官,了解訴訟的人無論是律師還是當事人,都會遇到聽到法官的種種不好的行為。
以我的親身經歷為例:大學在律所實習時,律師們都說貪贓不枉法的律師就是好律師。
一個在省高院實習的男同學說,一個法官跟他聊起來說自己拿著這么大的權利工資還不如一個市區的統計法官拿工資多,叫他怎麼能不腐敗(法官工資跟地區經濟水平有關)。
還有一個區法院法官就是收了一方當事人的好處,一個本來很好判的案子,硬給拖四五年都不判。
中國現在的法官素質還是不高,許多都是以前當兵轉業的軍人,根紅苗正跟著黨走,至於業務水平根本談不上,雖然最近幾年才要求新進入法院的人員要通過司法考試才能當審判員,但是老的法官畢竟還是主導。
當事人去律所不會問律師打贏多少官司,業務怎麼樣,只會先問律師和某某法官關系怎麼樣,實際上現在打官司就是打關系。
真正以法律為飯碗的人才不會相信有真正的法律,法律就是人製造為人服務的,至於怎麼服務,它也可以為當事人服務,也可以為律師服務,也可以為法官服務,怎麼有好處怎麼來唄,反正法官有的是辦法玩法律。法官雖然有社會地位,但是跟一般公務員一樣,沒多少錢可以賺,法律不也是為自己創收的工具么。法官也是人,也想過好日子,開好車住好房子,有地位,有權力,有工具,為什麼不為自己創收。
經常能聽一個法院的同學說,去法院的律師都有車,而且這么說的法官也不只一個,這是他們普遍的認識。讓他們拿著權力過的感覺還不如他們看不上的律師好,他們心裡能平衡么。
所以,要一個法官不收錢,不得好處,為當事人無條件的快速公正辦案多數情況下是不太現實的,除非某種情況下該法官良心發現,心情不錯,並且案子判以後也不會引起什麼爭議,那他們會好好辦一下,當然這就要看當事人的運氣了。
總之,現在的真正意義的人民法官應該不多見吧。

5. 我所說是原告和法官有有關系

根據法律規定,當事人和法官有特殊關系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申請該法官迴避。

6. 律師跟法官關系好不好對案子影響很大嗎或者說同一個案子 用認識法官的律師和用不認識法官的律師區別大

應該說會有一定的影響,至少在法官的自由裁量空間會偏袒,聽取意見等也有影響

7. 律師和法官的關系很熟悉嗎

生活在社會上
難免相識、熟悉
但各負其責,律師是為委託人服務
法官是維護社會公平
對法院的判決不服可以上訴,對律師服務不滿意,可以再找律師

8. 律師與法官的矛盾關系

法評:規范法官與律師關系
據本報報道: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18日聯回合發布了《答關於規范法官和律師相互關系維護司法公正的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規定》),以期加強對法官和律師在訴訟活動中的職業紀律約束,規范法官和律師的相互關系,維護司法公正。《規定》針對近年來出現的個別法官和律師串通,違反職業道德、紀律,損害當事人利益,影響司法公正,損害司法權威的現象,力圖在法官和律師之間構築一條「隔離帶」。法官與律師關系似乎是矛盾的。在法庭上,他們有時是「對手」。法官忠於法律,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而律師則要在法律的范圍內行使法律所賦予的職權———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律師和法官又有一致性,是法律職業共同體的成員。如果在具體的個案中,他們建立了無原則的親密關系,這雖然有時會給當事人以鼓舞,但更多時候卻損害了當事人合法利益,影響司法公正。從正義原則出發,法官和律師是需要距離的。「打官司是打關系」的說法,形象地解說了兩者關系失去規范後導致的不正義。

《人民日報》(2004年03月24日第十四版)

9. 對方不但請了律師,還和法官有關系庭後知道的。

法院庭審時,當事人可抄以委託代理人代為出庭陳述意見,出示證據,進行法庭辯論等。但離婚案件當事人,除不能正確表達意志的以外,必須出庭,如有特殊原因確實無法出庭的,要提交書面意見。
民事訴訟法
第六十二條 離婚案件有訴訟代理人的,本人除不能表達意思的以外,仍應出庭;確因特殊情況無法出庭的,必須向人民法院提交書面意見。
律師與當事人的關系:委託代理關系,律師接受當事人的委託,依據案件事實和法律規定,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
律師與法院的關系:律師與法院的關系是協作關系,在律師的協助下更好,更快的辦理案件,實現公平正義。

熱點內容
今年學習依法治國的心得體會 發布:2025-07-30 23:33:11 瀏覽:318
鎮江市開發區人民法院 發布:2025-07-30 22:54:12 瀏覽:150
淘寶考試違反交通法規 發布:2025-07-30 22:09:34 瀏覽:265
事業單位新入職員人事管理條例 發布:2025-07-30 21:43:32 瀏覽:673
太白縣司法局 發布:2025-07-30 21:22:26 瀏覽:305
法院院長任命程序 發布:2025-07-30 20:55:10 瀏覽:379
靖遠法院 發布:2025-07-30 20:34:51 瀏覽:868
低保戶申請法律援助需要 發布:2025-07-30 20:18:50 瀏覽:955
李洪雷行政法危機 發布:2025-07-30 20:17:34 瀏覽:622
河口區人民法院案例 發布:2025-07-30 19:43:28 瀏覽: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