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判矯正
① 法院判緩刑到什麼社區矯正是居委會嗎
嗯,是到社區居民委員會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八條之規定:「對被判處管制、宣告緩刑、假釋或者暫予監外執行的犯罪,依法實行社區矯正,由社區矯正機構負責執行。」同時根據《社區矯正實施辦法》第三條之規定「縣級司法行政機關社區矯正機構對社區矯正人員進行監督管理和教育幫助,司法所承擔社區矯正日常工作。」
無法確定居住地,根據《社區矯正實施辦法》解讀(二)不能確定居住地的,在戶籍所在的接受社區矯正的規定。
② 判緩刑前必須先完成社區矯正接受調查嗎如果社區矯正機構不同意接收,是不是法院就不能判緩刑了呀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七十二條【適用條件】對於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對其中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應當宣告緩刑:
(一)犯罪情節較輕;
(二)有悔罪表現;
(三)沒有再犯罪的危險;
(四)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沒有重大不良影響。
綜上,根據上述法律規定的第四款,可以得到犯罪嫌疑人所在社區的意見 對於判決緩刑是有絕對影響的,因為 上述法律規定原文所使用的是「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也就是說72條1 2 3 4 款必須全都符合 合議庭才有可能宣告緩刑 如果缺少一個 顯然是絕對不行的
③ 法院判決緩刑異地直接異地服刑社區矯正
緩刑稱暫緩量刑,也稱為緩量刑,是指對觸犯刑律,經法定程序確認已構成犯罪、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人,先行宣告定罪,暫不執行所判處的刑罰。由特定的考察機構在一定的考驗期限內對罪犯進行考察,並根據罪犯在考驗期間內的表現,依法決定是否適用具體刑罰的一種制度。緩刑異地執行的書面條件:《刑法》第七十五條規定,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應當遵守下列規定:(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規,服從監督;(二)按照考察機關的規定報告自己的活動情況;(三)遵守考察機關關於會客的規定;(四)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或者遷居,應當報經考察機關批准。但是在實際操作中,一般要看當地的實際情況,因為社區矯正每個地區的經費(按人頭發放)撥放標准不一 ,有些地方撥款多他就容易接收,有些地方撥款少他就不願意接收。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七十五條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應當遵守下列規定:(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規,服從監督;(二)按照考察機關的規定報告自己的活動情況;(三)遵守考察機關關於會客的規定;(四)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或者遷居,應當報經考察機關批准。
④ 法院工作人員講我要想判緩刑,必須要讓司法局接受我社區矯正,但我不知道該怎樣
你懂的三十張交給所長。《調查評估報告》傳送法院後才判決。
⑤ 法院判緩刑必須要等當你司法局矯正文件到了才能開庭宣判嗎
法律規定,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沒有重大不良影響,因此人民法院要根據社區評估專意見確定犯罪嫌疑屬人是否適用緩刑。
《刑法》第七十二條對於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對其中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應當宣告緩刑:
(一)犯罪情節較輕;
(二)有悔罪表現;
(三)沒有再犯罪的危險;
(四)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沒有重大不良影響。
宣告緩刑,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
⑥ 法院開庭前進行社區矯正調查,調查結果意見是可適用社區矯正,法院是不是就會判緩刑
不一定,可適用社區矯正只是適用緩刑的一個考量條件,並不一定會適用緩刑。能否適用緩刑最根本的還是取決於是否符合緩刑適用條件。
《刑法》
第七十二條對於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對其中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應當宣告緩刑:
(一)犯罪情節較輕;
(二)有悔罪表現;
(三)沒有再犯罪的危險;
(四)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沒有重大不良影響。
宣告緩刑,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
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處附加刑,附加刑仍須執行。
第七十四條對於累犯和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不適用緩刑。
⑦ 初犯被法院判了6個月緩刑一年己經過社區矯正會有案子嗎
緩刑,也是刑期的一種執行方式。那就代表你的案件是入了刑責的,而不是普通的違反治安管理條例,那是普通治安案件。所以,肯定會存有案底。
⑧ 被判緩刑法院要求交矯正報告是否正常
正常,現在很多社區都有社區矯正部門,對於判緩刑的法院要求是正常的
⑨ 法院要判緩刑而地方不接受社區矯正怎麼辦
法院判緩刑,去司法局社區矯正辦公室報道,不接收,這種做法是錯誤的。
法院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法律文書猶如「尚方寶劍」,社區矯正辦公室應該尊重法律文書。
《社區矯正實施辦法》
第三條 縣級司法行政機關社區矯正機構對社區矯正人員進行監督管理和教育幫助。
司法所承擔社區矯正日常工作。
社會工作者和志願者在社區矯正機構的組織指導下參與社區矯正工作。
有關部門、村(居)民委員會、社區矯正人員所在單位、就讀學校、家庭成員或者監護人、保證人等協助社區矯正機構進行社區矯正。
第七條 司法所接收社區矯正人員後,應當及時向社區矯正人員宣告判決書、裁定書、決定書、執行通知書等有關法律文書的主要內容。
社區矯正期限;社區矯正人員應當遵守的規定、被禁止的事項以及違反規定的法律後果。
社區矯正人員依法享有的權利和被限制行使的權利;矯正小組人員組成及職責等有關事項。
宣告由司法所工作人員主持,矯正小組成員及其他相關人員到場,按照規定程序進行。
(9)法院判矯正擴展閱讀:
相關法律:《刑法》
第七十二條【適用條件】對於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對其中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應當宣告緩刑:
(一)犯罪情節較輕;
(二)有悔罪表現;
(三)沒有再犯罪的危險;
(四)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沒有重大不良影響。
宣告緩刑,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
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處附加刑,附加刑仍須執行。
參考資料:網路-社區矯正
⑩ 法院判後需要具備什麼條件才可以做緩刑
如果一個人被判處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若犯罪情節較輕,有悔罪表現,沒有再犯罪的危險,即使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也沒有重大不良影響,這種情況可以宣告緩刑;如果是不滿18周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75周歲的人,則應當宣告緩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