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於歡法院判決書

於歡法院判決書

發布時間: 2021-11-24 03:53:50

⑴ 震驚一時的於歡案主角於歡,最終被法院二審判決有期徒刑五年,大家對此有沒有異議

終審判了五年,這個判決我個人沒有異議,我肯定這種判決。催收這一塊實際就是金融代理。那麼作為代理方自身要評估風險,特別是要做出如果出現不可控狀態下的風險的對付辦法。催收是金融業最底層的事業也是最後防線。那這個最後防線是很累很辛苦的。如果催收和被催收的出現死亡那就是悲劇慘劇,死了什麼事都解決不了只會造成流血有流淚一輩子的痛苦。只有活著才能解決問題。

⑵ 前段時間炒得沸沸揚揚的「於歡刺死辱母案」,法院對於歡如何判決

在一審判決百日以後,終於有了新的進展——迎來了二審開庭。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通報: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將於5月27日8時30分在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第22審判庭公開審理上訴人於歡故意傷害一案。屆時該案可能通過山東省高院或者最高人民法院微博直播,當然根據歷史上庭審直播的經歷看,多半會以圖文結合的方式進行直播而非視頻實時直播。
山東省聊城市中級人民法院在2017年2月17日開庭審理了此案,以故意傷害罪判處於歡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聊城中院認為,於歡在面對眾多討債人的長時間糾纏中,不能正確處理沖突,持刀捅刺多人,致一人死亡、二人重傷、一人輕傷,其行為構成故意傷害罪。後果嚴重,應當承擔與犯罪結果相當的法律責任,鑒於本案系在被害人一方糾集多人,採取影響企業正常經營秩序、限制他人人身自由、侮辱謾罵他人的不當方式討債引發,被害人具有過錯,且被告人於歡歸案後能如實供述自己的罪刑,可以從輕處罰。

下面我們來討論一下,本案二審可能出現的結果:
(一)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中,如果法庭審理後認為,一審判決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正確、量刑適當,那麼就會駁回被告人於歡的上訴,維持原判。
但本案二審出現這種判決的可能性極低,因為無論於法、於理還是於情,原判決皆存在一定的問題。如果二審法院在這種全民聚焦滿懷期待的情況下,依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維持原判的話,那麼由此導致的局面將不可描述。同時這恐怕也不僅僅是智商和情商的問題,精神方面肯定也存在問題。
(二)發回山東省聊城市中級法院重審
二審中,如果法庭審理後認為,原判決事實不清楚或證據不足,可以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當然也可以在查清事實後改判。
但本案被發揮重審的可能性也比較低,因為前後百日,萬眾矚目並且說好的微博直播,到頭來只是發回重審,恐怕也無法和人民群眾交代。
(三)依法改判
二審中,如果法庭審理後認為,原判決事實不清楚或證據不足那麼就可以在查清事實以後進行改判。二審中,如果法庭認為原判決認定事實沒有錯誤,但適用法律有錯誤,或者量刑不當,則應該改判。
本案一審判決認定的事實部分應該沒有太大問題,引起爭議的導火索永遠都不會是事實,而是基本事實引發的情緒。社會對本案的口誅筆伐也是基於認為本案適用法律有錯誤,並且量刑不當。因此,本案在二審中依法改判乃是大勢所趨。根據《刑事訴訟法》,上訴不加刑的原則,改判的結果不可能比無期徒刑更重,問題是改輕的幅度,以及能否如民眾所願,以正當防衛的名義將於歡無罪釋放。
1.於歡是否構成正當防衛(且不過當)
我們認為,我國刑法關於正當防衛的規定中沒有賦予防衛人對精神暴力的防衛,本案於歡之行為很難構成不過當的正當防衛。
原因(1)——「防衛行為不能明顯超過必要限度」。於歡的防衛後果導致一人死亡那麼其對應的防衛強度應該是和近乎死亡同質的危害行為,而本案中不管是於歡之母所受「凌辱」還是11名催債人組織於歡離開房間,都不足以危及生命。而刑法賦予公民防衛權具有有限性——只可以無限防衛生命,不可以無限防衛尊嚴或者健康。
原因(2)——「防衛所針對的不法侵害行為必須正在發生」。本案中於歡進行防衛時的情形是,於歡想要跟隨警察沖出接待室大門,但受到催債人阻止,所以舉刀亂刺。沒有證據表明存在導致重傷或者死亡的暴力正在進行。而至於警察走後,暴力是否會升級,如果暴力再次升級於歡是否還有機會防衛,法律不予考慮。因此這種情況下,於歡即使防衛也只能針對這11名催債人的非法拘禁行為防衛,但對非法拘禁行為防衛,不可以出現死亡之後果。
2.於歡是否構成防衛過當
我們認為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本案於歡之行為可以認定為防衛過當。
如前文所言,當出警警察離去的時候,於歡也想沖出房間——「拘禁」他長達兩天之久的「牢籠」,這是他的權利,這種權利應該得到法律的保護,可是警察卻沒有保護起碼是沒有及時的保護他的人身自由權。在此種情況下既然「公力救濟」無望,那麼他選擇「私力救濟」無可厚非。因而他針對「非法拘禁」之行為進行了防衛,只是超過了必要的限度,導致了「一死三傷」。從而構成了防衛「人身自由」權,但過當,如此則應當依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由於導致的後果嚴重,免除處罰幾乎不可能,但可以從輕或者減輕,比照故意傷害罪的量刑規定——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此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可以說,本案一審法院的判決雖然考慮了於歡從輕處罰的情形,但依給予了他較為嚴重的判決,僅次於死刑。所以如果認定為防衛過當則可以在有期徒刑的范圍內進行量刑,可以重點考慮三到十年這個幅度。
3.不構成正當防衛,而是認定為故意傷害
如此認定和一審法院定罪沒有區別,只是於歡此種情形雖然致人死亡但情有可原,因為作為一個兒子,一個被母親養大的兒子,所謂母辱不護,國辱何御,在那時那刻要求他保持清醒保持克制,沒有這種期待的可能性,而被害人屬於典型的人們常說的「不作死,就不會死」,況且死亡的被害人杜志浩並非當場死亡,而是幾經周折中途又於他人發生糾紛,最終死亡。所以如果於歡用刀捅刺他的行為與其死亡之間的因果關系被阻斷,那麼於歡將不承擔其死亡的後果。此種情形出現,於歡即可以在三到十年的范圍內量刑。
即使證明不了這樣的推斷,於歡致人死亡,但事出有因,情有可原,因此也可以在十年以上十五年之間量刑。
以上就是二審環節,可能出現的判決結果,當然如果法院能夠認定於歡的行為構成正當防衛哪怕屬於過當,那麼在保護公民權利進程中也屬於一次巨大的進步,只是這種判決的出現僅僅有民意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執法者巨大的勇氣、良知和背後高層的大力支持,因為畢竟夏俊峰案的判決結果就醒目的寫在不遠處的歷史上。

⑶ 於歡辱母案二審判決結果,是民意還是司法的進步

是輿論的進步

⑷ 辱母案,於歡無罪釋放了嗎

沒有。

2017年5月27日,該案二審公開開庭審理。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採取微博直播的方式通報庭審相關信息 。2017年6月23日,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認定於歡屬防衛過當,構成故意傷害罪,判處於歡有期徒刑5年。

(4)於歡法院判決書擴展閱讀

於歡案的思考

一、如何把握正當防衛條款的立法精神。1997年修訂的刑法典第二十條對正當防衛制度作了三處重要修正,其立法原意和立法精神就是為了強化防衛權,鼓勵公民勇於實施正當防衛。

二、如何判斷正當防衛前提條件。我國刑法對作為正當防衛對象的不法侵害的范圍規定較為寬泛,不僅包括侵害人身權利的不法侵害行為,還包括侵犯財產以及其他權利方面的不法侵害行為;不僅包含犯罪行為,還應包含違法行為,故不能將不法侵害片面理解為暴力不法行為。

三、如何判定正當防衛是否明顯超過必要限度。對正當防衛的必要限度,理論界存在兩種主流觀點,基本相適應說認為,正當防衛的必要限度,是指防衛行為必須與不法侵害總體相適應;必需說認為,是否超過必要限度,應從防衛實際需要出發,進行全面衡量,應以有效地制止不法侵害的客觀實際需要作為防衛的必要限度。

四、對防衛過當如何定罪量刑。防衛過當的罪過形式,理論上一般認為主要是過失,也有間接故意。

⑸ 聊城刺死辱母者於歡案判決書全文 被判無期能改判嗎

一審這樣的判決結果,對法律完全是不能讓大眾平服的!!就連所謂的受害者一方也上訴了!!中央電視台都播放了,肯定關注的非常多。並且最高人民檢察院也派員到山東省了的!!相信法律是公正的!!個人認為其屬於正當防衛!!

⑹ 母親欠債遭11人凌辱,在警方未能妥當處置的情況下兒子刺死1人被判無期,怎麼看待法官的判決

一次不公的裁判,其惡果遠甚於十次犯罪。犯罪雖是無視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的審判則摧毀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

——培根·《論司法》

近日,山東22歲青年於歡「刺死辱母者」案,在網路上引起軒然大波,僅網易新聞中一則報道即有近200萬跟帖。此案之所以受到民眾空前關注原因主要有:(1)11名催債人使用手段極其卑劣,突破了人們的道德底線;(2)警方出警後,對於置身困境的於歡母子幾乎坐視不理,在某種程度上造成了悲劇的發生;(3)法院判處在極度憤怒與絕望中揮刀刺死凌辱母親者於歡無期徒刑。


可以說,如果前兩者綜合起來導致了悲劇的發生,那麼第三者對本案在互聯網中劇烈發酵直接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因為該案的一審判決不符合人們觀念中的公平正義,因而民意如潮水。


【基本案情】


山東女企業家蘇銀霞背負135萬元年息高達120%的高利貸之後,在前後不到兩年時間內,總計支付本息約254萬元以後,無力支付餘款,11名催債人暴力催債,在債務人企業的接待室前後2天時間內使用卑劣下流手段當著蘇銀霞之子22歲的於歡的面對蘇銀霞極盡凌辱之能事。警方趕來以後只是說,「要賬可以,但是不能動手打人」,隨即離開。於歡幾近崩潰欲隨沖出房間未果,慌亂中摸出一把水果刀刺傷在場的四人,其中一人因失血過多搶救無效死亡。


這是首發於《南方周末》的報道,這起案件發生於2016年4月14日,目前一審完畢,於歡因故意傷害罪被判處無期徒刑,目前該案在上訴中。


【正當防衛VS故意傷害】


本案一審判決最大的爭議是被告人於歡的行為究竟是否構成正當防衛:

來看看我國刑法故意傷害罪的量刑幅度:


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即使法官不考慮當時於歡面臨的處境,所受的屈辱,即使法院認為他的尊嚴不值得法律去保護、去捍衛,但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的,完全可以判決十年以上(包括十年)有期徒刑。如果當初一審法院當真如此判決,可能也不至於引發現在的滔天輿論。


【期待可能性】


期待可能性是刑法理論之一,期待可能性理論認為,如果不能期待行為人在特定的場合實施其他合法行為,就不能對其所實施的違法行為進行「法」的非難,因而不存在刑法上的責任,或者可以減輕刑法上的責任。


在那樣的場合,在母親面臨11名催債人極端的侮辱和拘禁而救助無門的情形下,作為法官,請你告訴我,你期待他怎樣「正確處理沖突」,如果換作是你,你會怎麼選擇?的確,法不容情,但人應有情。法官斷案,應該遵守法律,也應該遵循良知。

⑺ 辱母殺人案的真相是什麼,於歡上訴有結果了嗎

2016年4月14日,女企業家蘇銀霞被11名催債人長達一小時的凌辱之後,杜志浩脫下褲子,用極端手段當著蘇銀霞兒子於歡的面污辱蘇銀霞。22歲的於歡摸出一把水果刀亂刺,致4人受傷。被刺中的杜志浩自行駕車就醫,卻因失血過多休剋死亡。2017年6月23日山東高院撤銷一審判決,判決於歡犯故意傷害罪,判處有期徒刑五年。

1、女企業家蘇銀霞曾向地產公司老闆吳學占借款135萬元,月息10%。在支付本息184萬和一套價值70萬的房產後,仍無法還清欠款。

2、2016年4月14日,11名催債人辱罵、抽耳光、鞋子捂嘴,在長達一小時的凌辱之後,杜志浩脫下褲子,用極端手段當著蘇銀霞兒子於歡的面污辱蘇銀霞。有人報警,民警來到進入接待室後說「要賬可以,但是不能動手打人」,隨即離開。22歲的於歡摸出一把水果刀亂刺,致4人受傷。被刺中的杜志浩自行駕車就醫,卻因失血過多休剋死亡。

3、2017年2月17日,山東省聊城市中級法院一審以故意傷害罪判處於歡無期徒刑。2017年3月24日,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受理此案當事人上訴案。2017年5月27日,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二審公開開庭審理。2017年6月23日山東高院撤銷一審判決,判決於歡犯故意傷害罪,判處有期徒刑五年。

4、我國刑法第20條第2款規定「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⑻ 於歡案二審判決結果如何

於歡案二審判決結果:

一、駁回上訴人(原審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杜某1、許某、李某1、杜某3、杜某4、杜某5、杜某6的上訴,維持山東省聊城市中級人民法院(2016)魯15刑初33號刑事附帶民事判決第二項、第三項、第四項附帶民事部分;

二、撤銷山東省聊城市中級人民法院(2016)魯15刑初33號刑事附帶民事判決第一項刑事部分;

三、上訴人(原審被告人)於歡犯故意傷害罪,判處有期徒刑五年。(刑期從判決執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16年4月15日起至2021年4月14日止)。

(8)於歡法院判決書擴展閱讀:

防衛過當,是指防衛行為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的犯罪行為。所謂防衛過當是指正當防衛行為超越了法律規定的防衛尺度,因而應當負刑事責任的情況。在鼓勵公民更好地利用防衛權,保護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秩序方面,有其積極的意義。

中國《刑法》第20條第3款規定:對正在進行行凶、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採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於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

2018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發文指出,要適時出台防衛過當的認定標准、處罰原則,鼓勵正當防衛。

⑼ 於歡案判決書下來了嗎

於歡二審案判決書下來了。

2017年2月17日,山東省聊城市中級法院一審以故意傷害罪判處於歡無期徒刑。2017年3月24日,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受理此案當事人上訴案。2017年5月27日,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二審公開開庭審理。2017年6月23日山東高院撤銷一審判決,判決於歡犯故意傷害罪,判處有期徒刑五年。

於歡,男,1994年8月出生,山東省冠縣人,漢族,高中文化。蘇銀霞兒子、「辱母案」當事人。山東源大工貿有限公司員工。

2016年4月14日,女企業家蘇銀霞被11名催債人長達一小時的凌辱之後,杜志浩脫下褲子,用極端手段當著蘇銀霞兒子於歡的面污辱蘇銀霞。22歲的於歡摸出一把水果刀亂刺,致4人受傷。被刺中的杜志浩自行駕車就醫,卻因失血過多休剋死亡。

(9)於歡法院判決書擴展閱讀:

二審開庭

2017年5月27日,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於歡故意傷害案,山東省人民檢察院指派檢察員出庭履行職務。自3月26日以來,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組會同山東省人民檢察院專案組,先後赴冠縣、聊城、濟南等地,重點開展了以下調查工作。

一是聽取了山東省人民檢察院和聊城市人民檢察院工作匯報,審閱了全部卷宗材料。

二是實地查看案發現場。通過測量現場距離、繪制現場示意圖、訪問在場人員等方式,盡可能還原案發時當事人所處位置,為准確認定事實、界定責任奠定基礎。

三是復核主要證據。圍繞案件事實和輿論關注焦點,提審上訴人於歡2次、復核主要證人19人、調取重要書證50餘份,進一步查清了案件事實。四是核查關聯案件。對輿論同時關注的吳學占等人涉黑、蘇銀霞等人涉嫌集資詐騙和杜志浩涉嫌交通肇事等案件,工作組聽取了辦案單位的匯報,查閱了相關卷宗材料,並已責成山東檢察機關會同公安機關認真調查,依法處理。五是組織專家論證。最高人民檢察院兩次召開專家論證會,對於歡案涉及的法律適用等問題進行論證,聽取意見和建議。

熱點內容
蓋了公章的文件就具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7-22 11:06:11 瀏覽:922
上海百貝企業發展有限公司法律訴訟 發布:2025-07-22 10:54:11 瀏覽:645
書法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7-22 10:53:23 瀏覽:689
法院調解反悔 發布:2025-07-22 10:53:23 瀏覽:353
香港國安立法含義 發布:2025-07-22 10:39:20 瀏覽:811
河北電大社會與法 發布:2025-07-22 10:36:17 瀏覽:588
司考勞動法10 發布:2025-07-22 10:29:51 瀏覽:859
澗西人民法院電話 發布:2025-07-22 10:15:51 瀏覽:613
央視法治頻道鏡子2 發布:2025-07-22 10:08:29 瀏覽:682
旅遊法規旅遊消費者權益條例 發布:2025-07-22 10:08:29 瀏覽: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