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爭奪管轄
A. 管轄問題,如果當事人雙方在合同中約定以原告所在地法院有管轄權,是否合理
基本合法 有例外
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五條 合同的雙方當事人可以在書面合同中協議選擇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但不得違反本法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
B. 民法選擇管轄法院主要內容包括哪些方面
(1)級別管轄。級別管轄是要劃分上下級法院之間受理第一審民事案件的分工和許可權。我國有基層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四級法院,都可以受理第一審民事案件,但受理案件的范圍不同,具體而言:
①基層人民法院。指縣級、不設區的市級、市轄區的法院。除了法律規定由中級法院、髙級法院、最高法院管轄的第一審民事案件外,其餘一切民事案件都由基層法院管轄。
②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民事案件:重大涉外案件;在本轄區有重大影響的案件;最高人民法院確定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案 件。
③高級人民法院管轄在本轄區有重大影響的第 一審民事案件。
④最髙人民法院管轄在全國有重 大影響的第一審案件和認為應當由本院審理的案件。
(2)地域管轄。地域管轄,是指同級人民法院之間受理第一審民事案件的分工和許可權。一般情況 下,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 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 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公民離開住所地最後連續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為經常居住地。但住醫院治 病的除外。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 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同一訴訟的幾個被告 住所地、經常居住地在兩個以上人民法院轄區的,各該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
除此之外,法律還規定了一些特殊情況下的管 轄標准,比如: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 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因侵權行為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因不動產糾紛提起的訴訟,由不動產所在地 人民法院管轄;因繼承遺產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 繼承人死亡時住所地或者主要遺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等等。
C. 法院管轄權,協議管轄與一般管轄的沖突
只要對方沒有提出異議就可以。
D. 各級法院受理經濟糾紛案件的管轄范圍有哪些規定
因經濟合同引起的糾紛,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也可以在書面合同中,選擇案件的管轄法院,如事先規定由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標的物所在地的法院管轄;因鐵路、公路、水上、航空運輸和聯合運輸合同糾紛提出的訴訟,由運輸始發地、目的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2、 根據民事訴訟法有關級別管轄的規定,一般的經濟糾紛案件應向基層人民法院或其人民法庭起訴;重大涉外案件和在第一、第二中級人民法院轄區內有重大影響的案件,達到一定訴訟標的金額的案件,向中級人民法院起訴;在本市有重大影響、達到相當大的訴訟標的金額的,向高級人民法院起訴。
E. 中級人民法院管轄哪幾類經濟爭議案件
重大涉外案件(爭議標的額大的案件、案情復雜的案件,或者一方當事人人數眾多等具有重大影響的案件)、在本轄區有重大影響的案件、最高人民法院確定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部分專利糾紛案件。
《民事訴訟法》第十八條 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民事案件:
(一)重大涉外案件;
(二)在本轄區有重大影響的案件;
(三)最高人民法院確定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
《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一條: 民事訴訟法第十八條第一項規定的重大涉外案件,包括爭議標的額大的案件、案情復雜的案件,或者一方當事人人數眾多等具有重大影響的案件。
《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二條:專利糾紛案件由知識產權法院、最高人民法院確定的中級人民法院和基層人民法院管轄。
海事、海商案件由海事法院管轄。
F. 有關人民法院管轄權的問題
答一:
根據《刑事訴訟法》
第十九條 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普通刑事案件,但是依照本法由上級人民法院管轄的除外。
第二十條 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刑事案件:
(一)反革命案件、危害國家安全案件;
(二)可能判處無期徒刑、死刑的普通刑事案件;
(三)外國人犯罪的刑事案件。
第二十一條 高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刑事案件,是全省(自治區、直轄市)性的重大刑事案件。
第二十二條 最高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刑事案件,是全國性的重大刑事案件。
第二十三條 上級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時候,可以審判下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刑事案件;下級人民法院認為案情重大、復雜需要由上級人民法院審判的第一審刑事案件,可以請求移送上一級人民法院審判。
第二十四條 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轄。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審判更為適宜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十五條 幾個同級人民法院都有權管轄的案件,由最初受理的人民法院審判。在必要的時候,可以移送主要犯罪地的人民法院審判。
第二十六條 上級人民法院可以指定下級人民法院審判管轄不明的案件,也可以指定下級人民法院將案件移送其他人民法院審判。
第二十七條 專門人民法院案件的管轄另行規定。
答二:《憲法》第135條和《刑事訴訟法》第7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應當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以保證准確有效地執行法律。可見,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是規范公、檢、法三機關之間相互關系的一項基本原則。即在刑事訴訟中三者是一種相互獨立、各負責責、協作配合、彼此制約的關系。有學者將這一原則形象地比喻為一個工廠里的「三道工序」。同時,我國憲法和刑事訴訟又規定檢察機關在性質上是法律監督機關,並在刑事訴訟中具體規定了監督形式,如立案監督、審查批捕監督、審查起訴等。我國刑事司法體制也是基本依據以上原則構建起來的。上述規定對於充發發揮公、檢、法三機關各自的職能作用,保證順利完成揭露、證實和懲罰犯罪的共同任務確實具有重要的作用。
G. 法院管轄權在沖突法上的意義,在線等~~~~~~~~
管轄權大概都是管轄地的管轄權有爭議,但是你說的是什麼管轄沖突呢?有民訴上的刑訴上的行政法上的還有國際法上的商法上的的管轄爭議。
如果說意義來說就是:在訴訟中對管轄權作出明確、具體的規定,為合理地確定案件審理法院提供依據,對訴訟程序的有序運作何對當事人的程序保障具有重要意義:
1、某些案件涉及國家主權和國際關系的問題,完整有效的司法管轄權是國家主權的體現,也是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社會組織的合法權益的需要。
2、正確確定管轄是訴訟程序順利進行的前提,一方面防止因管轄權不明造成法院之間的相互推諉或者爭奪。另一方面可以使當事人有效行使訴訟權利,避免因管轄權不明而造成當事人告狀無門的情況發生。
3、確定管轄權,有利於方便當事人進行訴訟,方便法院審理和裁判,減少當事人訴訟成本,避免司法資源的浪費,提高訴訟效率。
我在書上找的耶~
H. 法院管轄權問題~~~~
根據民事訴訟法和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
1、由B的所在地或合同履行地(收貨地址)基層人民法院管轄。
2、若想由A的所在地法院管轄,需要雙方書面協議才行。
I. 關於法院管轄權和管轄地的問題
可以向紅旗區制葯廠所在地的基層人民法院起訴和李冬所在地的基層人民法院起訴回.因侵權行為答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實施地\侵權結果發生地和被告人住所地的法院都有管轄權.
本案是因排污問題引起的損害賠償訴訟,向紅旗區制葯廠所在地的基層法院提起訴訟會更好些,對原告提出的侵權事實,被告否認的,由被告負舉證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