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執行局制度
① 法院執行監督制度是什麼
民事執行檢察制度復作為民制事檢察監督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法律監督的本質屬性,同時具有其自身特有的制度運行規律。
民事執行檢察監督是對於執行過程中法院的違法行為和錯誤裁判的監督,具有司法行政監督的特點。
同時,因其屬於對法院民事執行過程的監督,具有居中監督的特殊地位,其監督的理念應當為在維護司法公正秩序的基礎上充分尊重當事人處分權的監督。
對這些特點的研究,以及根據這些特點廓清民事執行檢察監督的范圍和對象,有利於保障民事案件執行工作的合法有序運行,發揮民事執行檢察監督的積極作用。
② 請問一下法院執行局的這種做法符合規定嗎
可能單位交的支票,錢還沒到賬。應該沒問題。法院的基本公信力還是有的,操作雖不太規范,應該沒什麼問題。
③ 法律規定法院執行局有處罰個人的權利嗎
法院的執行局是來沒有自權利對你採取處罰的措施,但是法院院長可以。執行局工作人員持法院院長簽署的處罰決定,可以對個人採取處罰措施。這種情形下一般來說你必須是在妨礙法院的查封、執行等工作或者說就是有條件執行,拒不執行。
④ 法院執行局執行得多長時間
你好,一般情況下6個月。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嚴格執行案件審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規定》第五條執行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執結,非訴執行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執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三個月,還需延長的,層報高級人民法院備案。
委託執行的案件,委託的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後一個月內辦理完委託執行手續,受委託的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委託函件後三十日內執行完畢。未執行完畢,應當在期限屆滿後十五日內將執行情況函告委託人民法院。
⑤ 法院執行監督制度
有了完善的法律依據。
一、執行監督的范圍
從廣義上看,執行監督應當是監督執行,也就是說,法院內外上下各個監督主體對人民法院執行工作實施的監督。在監督主體上,被監督者是執行法院及其從事執行工作的工作人員,而監督者的主體比較廣泛,有人大監督、檢察監督、黨政機關監督、群眾監督、當事人監督、新聞輿論監督等。但是,在眾多的監督主體中,上級法院對下級法院的執行監督,具有職權性和權威性,最直接,最有效,因此,《執行規定》只規定上級法院對下級法院的執行監督。而執行監督的內容,從廣義上看,應當說執行法院的所有執行工作都屬於監督范圍,上級法院對下級法院的執行工作實行全面監督,包括宏觀和個案、合法和違法,但筆者認為,既然執行監督作為一種上級法院針對下級法院的糾錯制度,那麼上級法院對下級法院執行監督的重點應僅是對執行個案中發生的不當或錯誤的執行措施和具體執行行為,包括執行中作出的不當或錯誤的裁定、決定和通知等進行監督。
二、執行監督的原則
從執行監督的性質及其在實踐中的適用來看,上級法院對下級法院實施執行監督,應當堅持以下幾項原則:
1、合法監督原則。《執行規定》第129條規定「上級人民法院依法監督下級人民法院的執行工作。最高人民法院依示監督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專門法院的執行工作。」執行監督的目的主要是解決執行程序中發生的不當或錯誤的執行問題,而造成執行錯誤的主要一方面就是違法執行。在通常情況下,合法的執行措施和執行行為不會造成執行錯誤。因而,執行監督所糾正的錯誤實質上是糾正違法執行問題。執行監督既然為了糾正違法執行問題,就不能推翻下級法院合法的執行,所採取的糾正措施必須合法。所以,執行監督必須以法律為准繩進行,必須堅持合法原則,不得依上級的權威或職權違反法律規定強令下級改正合法正確的執行行為。
2、上級監督原則。最高人民法院《執行規定》第129條規定:「上級人民法院依法監督下級人民法院的執行工作,最高人民法院依法監督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專門法院的執行工作」。雖然下級法院對上級法院、平級法院之間也可以相互監督執行工作,但這些監督只能通過發問反映或建議等方式向有關法院反映意見,不可能同上級法院一樣依職權採取指令下級法院糾正、直接作出決定、限期執行等措施。
3、糾錯原則。糾正下級法院執行工作中的錯誤,是上級法院執行監督的出發點和歸宿點,上級法院對下級法院實施執行監督行為,也就是以糾正下級法院的違法執行行為為目的,因而糾正錯誤也就成為執行監督的原則。
三、執行監督的糾錯措施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執行規定》中的具體規定,上級法院在執行監督中發現下級法院有不當或錯誤時,可視情況採取下列措施予以糾正:
1、指令糾正;2、直接作出裁定、決定;3、責令和直接裁定不予執行;4、限期執行;5、轉移強制執行權;6、通知暫緩執行。
⑥ 考進法院被分入了執行局,應該怎麼工作
首先,剛剛上崗的時候,在陌生的環境中肯定會有些擔憂和緊張,但是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一定要把心態調整好。其實個人還是比較能理解題主的心情的,想當年我剛剛畢業踏入社會,找到第一份工作的時候,一方面是要開始新人生的興奮,另一方面也十分忐忑,不知道將要面臨什麼的未來,領導刻不刻薄,同事好不好相處,都讓我心裡七上八下,題主是考到了法院,考到體制內就很不容易,未來要接觸的同事也都是比較優秀的人,領導也跟私企領導不一樣,心裡肯定會緊張,但是緊張的情緒不利於你適應新工作環境,所以要想做好工作,第一步還是要調整好心態,不要太緊張。
最後,除了自己的崗位職責外,你也可以多看看你們單位的其他規章制度,熟悉了規章制度,工作就好展開了。雖然說是分工明確,但是大家都是為了同一個目標去工作的,少不了相互配合,所以你除了要熟悉自己的崗位職責,最好也學習一下你們單位其他的規章制度,把和你工作相關的規章制度都了解一遍,把可能和你有合作的同時都認識認識,後面你的工作就會好展開很多。
⑦ 法院的執行局程序終結是什麼意思
法院的執行程序終結是由於發生特殊情況,執行程序沒有必要或者不能繼續執行,從而結束執行程序,以後不再恢復。
執行終結,是民事執行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產生和發展適應了中國目前司法實踐的需要。實踐中,不是所有的生效法律文書所確定的權利都能得以實現,也就是說,不是所有的案件都能執行完畢,這並非法律或司法的缺陷,而是正常的風險。
為了更好地完成民事執行工作的目標,我們有必要對那些不能繼續進行或沒有必要繼續執行的案件,裁定終結執行。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257條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裁定終結執行:
申請人撤銷申請的;據以執行的法律文書被撤銷的;
作為被執行人的公民死亡,無遺產可供執行,又無義務承擔人的;
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案件的權利人死亡的;
作為被執行人的公民因生活困難無力償還借款,無收入來源,又喪失勞動能力的;
人民法院認為應當終結執行的其他情形;
被人民法院宣告破產的。
(7)法院執行局制度擴展閱讀: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七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裁定終結執行:
(一)申請人撤銷申請的;
(二)據以執行的法律文書被撤銷的;
(三)作為被執行人的公民死亡,無遺產可供執行,又無義務承擔人的;
(四)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案件的權利人死亡的;
(五)作為被執行人的公民因生活困難無力償還借款,無收入來源,又喪失勞動能力的;
(六)人民法院認為應當終結執行的其他情形。
第二百五十八條 中止和終結執行的裁定,送達當事人後立即生效。
⑧ 最高法院執行局一直說改革,到底如何改怎麼改是體制改革還是人員改制
就是改改口號,實質不會變,真改了,會觸動他們自己的利益,曾喊過的擴鄉並鎮,精簡幹部隊伍機構,還不是越精簡幹部越多,財政負擔越大,真心在幫你期待採納,